文档详情

听盲人陈燕访谈感触 陈燕让世界听得更出色

hua****92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19.67KB
约5页
文档ID:287216730
听盲人陈燕访谈感触 陈燕让世界听得更出色_第1页
1/5

听盲人陈燕访谈感触 陈燕让世界听得更出色   绘画对于我们健康人也算是不大容易掌握的一项技法,让盲人绘画那就更难比登天了可笔者在欣赏了一位盲人――北京东城区盲人协会主席陈燕女士的画作时,却深深地被震撼了作为一位盲人,性格坚强乐观的陈燕不仅会弹钢琴、调音,还能作画,而且作品还拍卖出了不菲的价格   身残志坚,  成就中国第一女盲人调律师     陈燕1973年出生在河北,自幼因先天性白内障失明从小在外婆身边长大的她,虽然没得到父母的疼爱,却培养成了坚强的性格儿时的陈燕渴望去上学,却没有学校愿意接受她直到有一天她突发奇想,给国家领导、残联领导、教育部小教处领导接连写了三封信,十三岁的陈燕才得以进入盲人学校为了珍惜自己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她加倍努力,用五年的时间就完成了九的小学、中学课程  也许是出于盲人对声音敏感的特性,陈燕从小就对音乐感兴趣1990年,陈燕成为北京市盲人学校开设的第一期盲人钢琴调律班学员然而,这段求学的历程对陈燕来说非常艰难陈燕说:“开始学修钢琴时,我觉的跟弹钢琴一样简单没想到钢琴有8000多个零件,必须熟悉它的位置,然后熟悉拆装,最重要的是缺一个零件还要自己做,这对我来说很难。

可尽管这样,陈燕并没有放弃,她每天花15个小时练习调琴,凭着自信、自强的个性,陈燕最终攻破调律技术关与修琴关毕业后,陈燕在钢琴厂当调琴员,后来进了钢琴城做调律师一个盲人能够自食其力就已经令人佩服了,陈燕在1998年时居然辞职做个体户,朋友们笑称陈燕是“第一个敢炒老板鱿鱼的盲人”  2022年陈燕以全国第一名的成绩考入了特教学院中国首届残疾人成人教育钢琴调律专业经过十几年的努力,她最终成为了中国第一位女盲人钢琴调律师,为自己的人生创造了第一个奇迹  以创建盲人调律师职业为己任  也许是出于盲人特有的自尊与敏感,从坐调律师的第一天起,她特别注重工自己在用户中的声誉在每次自己为一个新用户完成钢琴调律之前,都不会主动告知自己是盲人因为他认为自己去调琴是代表了盲人调律师这个群体,而不是代表个人一旦给用户家调琴有一点失误,那么以后用户就再也不会找第二个盲人调琴了这个用户就永远也不会知道盲人还能调钢琴  在北京这个生活成本极高的城市,一位盲人能够自食其力得以衣食无忧,并购买了属于自己的房子已经是个奇迹了,但陈燕的追求却不仅如此陈燕是一个有事业心和使命感的人,她要以自己为样本,让社会相信盲人不仅能够胜任调律师这个岗位,而且可以做得非常优秀。

她把创建盲人调律师职业作为理想去追求,希望为广大盲人同胞开拓出一条新的就业途径  随着陈燕在用户中知名度的提高,人们逐渐开始接受盲人调律师,也有越来越多的盲人开始学习调律陈燕开始萌生把盲人调律师组织起来,以企业的形式来经营,让盲人调律师逐渐成为被社会认可的一个职业,从而改变更多盲人同胞的命运于是,陈燕在1999年毅然放弃了做收入丰厚的个体验调律师,进入北京市残联下属的北京人伟钢琴调律中心做业务经理  即便是刚进中心时,自己的月收入从六七千元一下锐减到每月只又几百块,她也无怨无悔,还主动将自己过去的许多老客户都主动推荐给中心,还开设了中国首条钢琴公益热线和北京钢琴调律网她希望通过的盲人调律师们的群体性成功,令社会真正接受盲人调律这个职业  功夫不负有心人,盲人调律师的社会认可度越来越高,陈燕的努力也得到了社会各界的的高度认可2022年11月,在热心人士的多方帮助下,陈燕创办的中国第一家面向全国的调公司――北京陈燕新乐钢琴调律有限责任公司终于开业了,她自己出任总经理她的公司,专门接收盲人调琴师工作陈燕说:“我没有享受残疾人的特殊待遇,公司照常纳税,我不拿公司一分钱,就是希望能够以优质的服务建立属于盲人钢琴调律的品牌,改变盲人只会按摩的世俗眼光。

  帮助他人改变人生也是一种幸福  陈燕的自强不息令世人感动,在社会上引起了广泛关注她出版的自传《陈燕:耳边的世界――中国第一位女盲人调律师》成为了许多人的励志读本,还被新闻出版署列为“向青少年推荐的优秀图书”甚至有的家长虽然家里没有钢琴,却也请陈燕去家里调琴其实就是为了让自己有些叛逆心理的孩子见一见她希望用陈燕的经历和自强精神给孩子一些心灵的触动与改变  陈燕自幼遭父母遗弃,是姥姥的抚养和教育使自己能够走到今天她深知儿时的教育与心理影响对于一个人未来的成长是多么重要经常的现身说法,也令陈燕逐渐体会到自己不仅能够调律、帮助盲人同胞,也许还能帮助更多的人改变人生的轨迹于是,陈燕2022年创建了北京陈燕钢琴启智教育中心  在这里,陈燕不只教孩子音乐和钢琴,还让孩子在学习中理解做人的基本道理,甚至会有一些“啃老族”的年轻也成为她教育的对象陈燕要求孩子们学习一定得有明确的目标,要讲责任和义务感,要懂得换位思考她认为这的才是真正地实现素质教育  导盲犬让盲人有更多自由  可是,2022年的一次意外车祸使陈燕几乎只能依靠轮椅外出了为了让妻子重拾信心,陈燕的丈夫向大连导盲犬基地提出申请,成功领养了一只导盲犬,名字叫“珍妮”。

陈燕觉得,自从珍妮来到身边,生活又有了新的希望,自己也拥有了更多的自由  陈燕说:“珍妮就像是我的孩子一样,现在,一天不见就很想她我一个人出去时,她总是蹲在门口等我回来我常常翻开她的大耳朵,说‘去好吃的地方’,她就带我去超市;‘去好听的地方’,就是工作室;去好玩的地方,就是公园有时我的助理带她下楼出去,她回来也会先来我的房间,看我在不在  然而最让陈燕难忘是珍妮救了她:“今年六月一天,我和珍妮在上班的路上,一直狗突然过来扑到我身上,珍妮马上上前挡在我前面,把那只狗拦住因为导盲犬受过训练,不能够咬人或者动物,只能防御,却不能攻击结果珍妮受伤了,后背上有一个很大的伤口,我一摸都是血,我心疼死了珍妮是无私的保护我,如果换做人的话都不一定能做到这一点  当谈起导盲犬在北京境遇时,陈燕显然是很是苦恼她直言,目前虽然政府在加大无障碍设施的建设力度,国务院办不到《条例》也明文规定了残疾人有权携带有识别标志的服务犬出入公共场所和乘坐公共交通工具,但是北京目前带领导盲犬出入各类公共场所依旧阻拦重重自己带珍妮去商场、超市、麦当劳等场所都屡屡被拒绝  陈燕呼吁,我们希望社会能用一颗平常心对待盲人,对待残疾人。

同时,也希望社会用越来越宽容、越来越包容的心态来对待导盲犬,希望导盲犬能够得到社会的认可,给盲人们有一双真正属于自己的“眼睛” 她认为自己曾用了10余年的时间,让公众接受了盲人调琴师,接下来要用自己的实践,让公众去接受导盲犬,去认可这双“盲人的眼睛”  幸福  源于不断地自我挑战  人们都说陈燕是个幸福的女盲人,她自己也从不否认这一点她有成功的事业、甜蜜的爱情和美满的家庭陈燕与丈夫郭长利都是盲人,丈夫现在是北京按摩医院的知名大夫她们1994年结婚,虽然双方都看不见,却以各自特有的方式感受着幸福最初的几年,他们家庭的生活很艰苦,用丈夫的话说,是常常背着蜗牛的家到处流浪,直到2022年买了房子夫妻俩一点也没有抱怨放弃陈燕相信幸福的生活就在不远处等着她们  陈燕虽然眼睛看不见,但对外界事务感知的灵敏程度,曾经令许多人都不敢相信她真的失明了甚至曾经有公交车售票员见陈燕自如地上下车,而要求她出事残疾证来确认身份她是一个勇于自我挑战的人,做的许多事情都超出常人的想象她爱好绘画、游泳、开卡丁车、溜旱冰、骑独轮车谈到这些陈燕显得很淡然她感言“阳光、色彩和万物在一个盲人心中,比任何一个健全人的眼中都绚丽。

我虽然不能用眼睛去感知,但我相信能够让自己能够让人生听得更精彩!” 5Word版本。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