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制图与公差配合n 汉字应写成长仿宋体字,并应采用国家正式公布推行的简化字汉字的高度不应小于 3.5mm, 其字宽一般为 h/1.414n 字母和数字分 A型和 B型 A型字体的笔画宽度( d)为 h/14, B型字体的笔画宽度( d) 为 h/10 n 在同一图样上,只允许选用一种型式的字体n 字母和数字可写成斜体和直体斜体字字头向右倾斜,与水平基准成 75°n 长仿宋体汉字示例 n (10号 ) 字体工整 笔划清楚 间隔均匀 排列整齐 n ( 7号) 横平竖直 注意起落 结构均匀 填满方格 n ( 5号) 技术制图机械电子汽车航空船舶 n (3.5号 ) 螺纹齿轮端子接线施工引水通闸 n 书写长仿宋体字的要领:横平竖直、注意起落、结构匀称、填满方格n 汉字是由基本笔划组成,书写时每一笔划要一笔写成,不宜勾描 图线分为粗细两种,粗线的宽度 b应按图的大小和复杂程度、在 0. 5~ 2mm之间选。
细线的宽度约为 b/3 ( 另外有提法为粗线、中粗线、细线的宽度比率为 4: 2: 1)图线宽度的推荐系列为: 0.l8、 0.25、0.35、 0.5、 0.7、 1、 1.4、 2mm( 由于图样复制中存在的困难,应避免采用 0.18mm) 第三角投影中六个基本视图的位置 我国采用 第一角投影 ISO国际标准规定了第一角和第三角的投影标记 标准规定, 第一角和第三角投影同等有效 第一角画法标记符号 第三角画法标记符号 牙顶(小径)用粗实线,牙底(大径)用细实线(在垂直于螺纹轴线的视图上,只画 3/4圈细实线); 此时倒角的投影不必画出;螺纹终止线用粗实线;剖面线画到粗实线为止绘制不穿通螺孔时,一般应画出钻孔深度和螺孔深度锥顶角应画成 120度 内螺纹画法:( 1) 在剖 视图 中,旋合部分 应 按外螺 纹 的画法 绘 制,其它部分仍按各自的画法表示 2)画螺 纹 旋合 图时 ,表示大小径的粗 实线 与 细实线应 分 别对齐 螺纹旋合的画法:螺栓联接的画法 螺柱联接的画法 螺钉联接的画法 紧定螺钉联接的画法 a) 联接前 b) 联接后 4处:剖面线应画到螺纹小径。
6处:螺纹终止线应画通5处:倒角圆不画 7处:由于对钻孔过程不了解,故锥孔画错锥底直径和圆柱孔直径应相等1处:漏画外螺纹的终止线错误) (正确) 内、外螺纹连接的错误 画法2处:内螺纹的大径应该用细实线画出3处:内螺纹的小径应该用粗实线画出,且应与外螺纹的小径线对齐剖面线应该画到内螺纹小径为止螺栓连接的错误 画法1处:螺栓顶部漏画螺纹小径线,螺母无法拧入2处:垫圈不剖此处多画线条3处:两块连接板的光孔直径应大于螺栓公称直径按比例方法作图时,光孔直径应按螺栓大径的 1.1倍画出4处:漏画螺纹小径线和螺纹终止线5处:螺杆与光孔间隙处应该有两块连接板分界线的投影,此处漏画6处:两相邻零件的剖面线方向应相反同一零件的剖面线方向应相同错误) (正确) 双头螺柱连接的画法错误 1处:螺柱顶部漏画螺纹小径线,螺母无法拧入2处:弹簧垫圈的开口方向应按国家标准规定画此处开口方向画反了3处:螺柱连接中,基座为螺孔,上部连接板是光孔,孔径按螺柱大径的 1.1倍画出。
4处:双头螺柱旋入端应全部旋入基座的螺孔中,故螺纹终止线应与基座顶面平齐5处:螺孔小径线应与螺柱的小径线对齐,与螺柱的倒角无关,不应从倒角处画出6处:螺孔锥顶角应为 120度7处:剖面线应画至螺孔的小径线为止错误) (正确) a) 直齿(外形视图) b) 直齿(全剖) c) 斜齿(半剖) d) 人字齿(局部剖)齿轮、齿条、蜗杆蜗轮及链轮的画法 齿轮的轮齿曲线是渐开线,如按投影绘制图形费时、费事为了设计方便,特采用规定画法单个齿轮的画法 :如图 a 齿轮轮齿部分在外形视图中,分度圆和分度线用点画线表示;齿顶圆和齿顶线用粗实线表示;齿根圆和齿根线用细实线表示(也可省略不画)在剖视图中,当剖切平面通过齿轮轴线时,轮齿部分按不剖处理;齿根线用粗实钱表示如图 b; 若为斜齿或人字齿时,可画成半剖视或局部剖视,并在未剖切部分,画三条与齿形方向一致的细实线,如图c、 图 d圆柱齿轮的规定画法直齿圆柱齿轮工作图 齿轮轮齿部分的尺寸应标注齿顶圆直径、分度圆直径,而齿根圆直径规定不标注并在图样右上角中列出模数、齿数等基本参数 两啮合齿轮的画法: 在投影为圆的外形视图中,啮合区内的齿顶圆均用粗实线绘制。
两节圆相切,根圆省略不画,啮合区也可按省略画法绘制在剖视图中,啮合区内的分度线重合为一条,一个齿轮的齿顶线画成虚线在不剖的视图中,重合的分度线(又称节线)画成粗实线规定画法 省略画法 外形视图 两啮合圆锥齿轮的画法: 两标准圆锥齿轮啮合时,两分度圆锥应相切,啮合部分的画法与圆柱齿轮啮合相同,主视图一般取全剖视 蜗轮、蜗杆啮合图画法: 蜗轮、蜗杆啮合图如图所示,在平行于蜗轮轴线的投影面视图中,蜗轮与蜗杆投影重合的部分,只画蜗杆,不画蜗轮;在蜗轮投影为圆的视图中,啮合区内蜗杆的节线与蜗轮的节圆应相切 国家标准规定,不论支撑圈的圈数是多少,均按 2.5圈形式绘制弹簧的参数应直接标注在图形上,若直接标注有困难可在技术要求中说明1) 弹簧各圈的外形轮廓,在平行于弹簧轴线的投影面的视图上应画成直线2) 螺旋弹簧均可画成右旋,左旋螺旋弹簧不论画成左旋或右旋,一律要注出旋向的 “左 ”字3) 有效圈数在四圈以上的弹簧只画出两端的 1-2圈(除支承圈外),中间各圈省略不画,用点表示。
4) 装配图中画螺旋弹簧时,在剖视图中弹簧后面的零件按不可见处理;当簧丝直径小于 2mm时,簧丝剖面全部涂黑;小于 1mm时,可用示意画法表示 名 称 圆 柱螺旋拉伸 弹 簧 视 图 剖 视 图 示 意 图 名 称 圆 柱 螺 旋 扭 转 弹 簧 视 图 剖 视 图 示 意 图 引导止回阀 型态 B的方向控制阀 型态 C的方向控制阀 型态 D的方向控制阀 油箱内过滤器 单向阀 (a)结构图 (b)职能符号转动式换向阀 (a)结构图 (b)职能符号滑阀操纵方式(a)手动式 (b)机动式 (c)电磁动 (d)弹簧控制 (e)液动 (f)液压先导控制 (g)电液控制 滑阀式换向阀主体部分的结构型式常见液压缸的种类及特点建筑工地上的沙石带式运输机方案螺孔沉孔退刀槽 倒角 锥度 对称结构 键槽 相同要素 平面图形尺寸标注的错误举例 分析:① 处:是多余尺寸,该线段是两圆弧的公切线,由作图求得。
② 处:上、下两段圆弧是同心圆,因此要注直径,不要注半径③ 处:两端圆弧是已知弧,不必再注总长,只注出圆的中心距长即可 ②③分析:① 处:是多余尺寸,该圆弧半径已由槽宽决定② 、 ③ 处:均为截交线尺寸,分别由板宽和槽宽决定,不能标注,且无法测量零件上退刀槽的尺寸应直接标注出来,该尺寸为工艺尺寸,不应通过计算求得台阶孔相接处是钻头顶部自然形成的固定角度,故角 α不应注出尺寸 c、 b是加工过程中自然形成的尺寸,是多余尺寸 在成批或大量生产中,要求零件具有互换性,即当装配一台机器或部件时,只要在一批相同规格的零件中任取一件装配到机器或部件上,不需修配加工就能满足性能要求 极限与配合的概念( GB/T 1800.1-1997) 1.公差的有关术语和定义 (GB/T 1800.2-1998) 公差与配合以上图销轴为例 1) 基本尺寸 —— 零件设计时,根据性能和工艺要求,通过必要的计算和实验确定的尺寸如图中销轴直径 φ 20, 长度 40 2) 实际尺寸 —— 实际测量获得的尺寸 3) 极限尺寸 —— 允许的零件实际尺寸变化的两个极限值实际尺寸应位于其中,也可达到极限尺寸。
两个极限值中 ,大的一个称最大极限尺寸,小的一个称最小极限尺寸,如图中销轴的 最大极限尺寸 为 φ 20.023, 最小极限尺寸 为 φ 20.002 4) 尺寸偏差 (简称 偏差 )—-- 某一尺寸 (实际尺寸、极限尺寸等等 )减去基本尺寸所得的代数差其中最大极限尺寸-基本尺寸=上偏差最小极限尺寸-基本尺寸=下偏差5) 尺寸公差 (简称 公差 )—-- 允许尺寸的变动量,可用下式表示:尺寸公差=最大极限尺寸-最小极限尺寸 2.公差带 零线 —— 在极限与配合图解中,表示基本尺寸的一条直线,以其为基准确定偏差和公差 公差带 —— 在公差带图解中,由代表上偏差和下偏差或最大极限尺寸和最小极限尺寸的两条直线所限定的一个区域 公差带示意图 孔和轴的上偏差分别以 ES和 es表示;孔和轴的下偏差分别以 EI和 ei表示 3.标准公差和基本偏差 1) 标准公差 —— 标准公差是国标规定的用来确定公差带大小的标准化数值 ( 见表 GB1800.3- 1998 )对一定的基本尺寸而言,公差等级越高,公差数值越小,尺寸精度越高属于同一公差等级的公差数值,基本尺寸越大,对应的公差数值越大,但被认为具有同等的精确程度。
2) 基本偏差 —— 是确定公差带相对零线位置的那个极限偏差,它可以是上偏差或下偏差 一般指靠近零线的那个偏差 当公差带在零线上方时,基本偏差为下偏差;反之,则为上偏差 标准公差按基本尺寸范围和标准公差等级确定,分 20个级别,即 IT01、 TI0、 IT1至 IT18 基本偏差系列确定了孔和轴的公差带位置4.公差带代号 公差带代号由 基本偏差代号 和 公差等级 组成 [例 1]已知孔的基本尺寸为 φ 50, 公差等级为 8级,基本偏差代号为 H, 写出公差带代号,并查出极限偏差值 解: 由公差带代号定义,公差带代号为 φ 50H8 由孔极限偏差表查得:上偏差值为:+ 0.039mm,下偏差值为 0,孔的尺寸可写为 或公差带示意图 50 +0.039 050H8( )+0.0390[例2]已知轴的基本尺寸为 φ 50, 公差等级为 7级,基本偏差代号为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