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患者口服磺酰脲类和非磺酰脲类用药教育磺酰服类口服降糖药属于促胰岛素分泌药,临床主要用于胰岛功能尚存的2型糖尿病且单纯饮食 控制无效者三代:第一代:甲苯磺丁服、氯磺丙服;第二代:格列本服、格列毗嗪,作用可增加数十至上百倍;第三代:格列美服、格列齐特,不仅可降血糖,且能改变血小板功能,对 糖尿病患者容易凝血和有血管栓塞倾向的问题可能有益药理作用:1、降血糖:该类药降低正常人血糖,对胰岛功能尚存的病人有效, 但对1型糖尿病病人及切除胰腺的动物则无作用机制是:1)刺激胰岛B细胞 释放胰岛素作用于B细胞膜上的ATP敏感的钾离子通道,促进钙离子内流及细 胞内钙离子浓度增高,刺激含有胰岛素的颗粒外移和胰岛素释放,使血糖下降 2)降低血清糖原水平3)增加胰岛素与靶组织的结合能力2、对水排泄的影 响:格列本服、氯磺丙服有抗利尿作用,但不降低肾小球滤过率,而是促进ADH 分泌和增强其作用的结果,可用于尿崩症3、对凝血功能的影响:这是第三代 磺酰服类的特点,能使血小板粘附力减弱,刺激纤溶酶原的合成体内过程:磺酰服类降糖药在胃肠道吸收迅速而完全,与血浆蛋白结合率高,多 数药物在肝内氧化成羟基化化合物,并迅速从尿中排出。
甲苯磺丁服口服后3~5h 达峰值,t班约8h作用维持6~12h,每日给药三次;氯磺丙服t班长约36h,部分 以原形由肾小管分泌排出,排泄缓慢,每天只需给药一次;格列本服口服后2~6h 血浆浓度达高峰,作用维持15h,每天用药1~2次;格列毗嗪口服后1~2h达峰 浓度,t1/2约2~4h,作用维持6~10h,灭活及排泄快,较少发生低血糖;格列齐 特吸收速度因人而异,t班约为10h,95%在肝内代谢,5%原形自尿排泄;格列哇 酮作用时间维持8h,5%经肾脏排泄;格列美服与受体结合及解离的速度皆较格 列本服快,较少引起较重的低血糖本品口服后较迅速而完全吸收,空腹或进食 时对吸收无明显影响,达峰时间为2~3h,血浆半衰期约为5~8h,作用持续24h, 每天只需给药一次不良反应:1、低血糖反应:最常见而重要,常发生于60岁以上的老年患者;2、 体重增加;3、皮肤过敏反应,如皮疹、皮肤瘙痒;4、消化系统:上腹不适、食 欲减退等药物相互作用:由于磺酰脲类血浆蛋白结合率高,表观分布容积小,因此在蛋白 结合上能与其他药物(如保泰松、水杨酸钠、吲噪美辛、青霉素、双香豆素等) 发生竞争,使游离药物浓度上升而引起低血糖反应。
消耗性病人血浆蛋白低,黄 疸病人血浆胆红素水平高,也能竞争血浆蛋白结合部位,更易发生低血糖乙醇 抑制糖原异生和肝葡萄糖输出,故病人饮酒会导致低血糖另一方面,氯丙嗪、 糖皮质激素、噻嗪类利尿药、口服避孕药均可降低磺酰脲类的降血糖作用,须予 注意用药监护:1、关注磺酰脲类促胰岛素分泌药的继发失效问题:磺酰脲类促胰岛 素分泌药存在“继发失效”的问题,是指患者在使用磺酰脲类降糖药之初的1 个月或更长的时间,血糖控制满意,但后来疗效逐渐下降,不能有效控制血糖, 以致出现显著的高血糖症,最后不得不换用或加用其他口服降糖药及胰岛素治 疗继发性失效的发生率每年为5%~15%,应用磺酰脲类降糖药治疗5年, 30%~40%的患者发生继发失效磺脲类降糖药继发失效的原因有3点:1)胰岛 B细胞对磺酰脲类药的敏感性随疗程的延长而降低,直至最大剂量的磺酰脲类降 糖药也无法控制血糖2)磺酰脲类药使胰岛B细胞长期超负荷的分泌胰岛素, 最终导致B细胞功能进一步衰竭3)胰岛素抵抗可随疗程进一步加重,导致磺 酰脲类药失效2、注意磺酰脲类药的心血管安全性:格列本脲不但和胰岛B细 胞的磺酰脲受体(SUR)1亲和力高,和心肌、血管平滑肌细胞的SUR2A和SUR2B 也有较高的亲和力。
当磺酰脲类药和心肌细胞的SUR2A相结合,关闭心肌细胞 K-ATP通道,可削弱心肌缺血预适应的作用,对缺血的心肌可能有害而格列齐 特和格列哇酮对心肌SUR2A的结合力低,对心肌IP可能无影响或影响较小3、 格列本脲降糖作用强,持续时间长(半衰期10h左右),一旦出现低血糖,纠正 起来很困难,需要持续几天的对症处置,因此,在使用格列本脲时一定要注意不 可过量,防止出现持久低血糖危机患者;5、应激状态如发热、昏迷、感染和外 科手术时,口服降糖药必须换成胰岛素治疗;6、促胰岛素分泌药须在进餐前即 刻或餐中服用,因为服药后不进餐会引起低血糖辨证用药:1、空腹血糖较高者:宜选用长效的格列齐特和格列美脲;餐后血糖 升高者:短效的格列毗嗪和格列哇酮;2、对轻、中度肾功能不全者,宜选用格 列哇酮;3、对既往发生心肌梗死或存在心血管疾病高危因素者,宜选用格列美 脲、格列毗嗪非磺酰脲类口服降糖药(瑞格列奈)属于促胰岛素分泌药,作为“第一个餐时血糖调节剂”上市,最大的优点是 促进糖尿病患者胰岛素生理性分泌曲线的恢复同SUs,较适合于T2DM早期餐 后高血糖阶段或以餐后高血糖为主的老年患者因为该药92%随胆汁进入消化道 经粪便排出,其余8%经尿排泄,所以也适用于糖尿病肾病者。
因其结构中不含 硫,故对磺脲类药物过敏者仍可使用药理作用:机制同SUs,也作用在胰岛B细胞膜上的KATp,但结合位点与SUs 不同,是一类快速作用的促胰岛素分泌剂,主要通过刺激胰岛素的早时相分泌而 降低餐后血糖,具有吸收快,起效快和作用时间短的特点口服后迅速经胃肠道 吸收入血,15min起效,1h内达峰值浓度,t班约1h需在餐前即刻服用不良反应:常见是低血糖和体重增加,但低血糖的风险和程度较SUs轻用药监护:1、与二甲双胍或a-葡萄糖苷酶抑制剂合用有协同作用,但易出 现低血糖,可以服用糖果或饮食葡萄糖水缓解;2、对磺酰脲类敏感性差或效果 不佳者不推荐使用,而且不可与磺酰脲类药联合应用3、乙醇可加重或延迟低 血糖症状,服用期间不宜饮酒4、降糖作用呈血糖依赖性,较少引起低血糖, 建议餐前10~15min给药,可显著降低血浆峰浓度,减少低血糖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