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论述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基本思想和特征1)基本思想:自然界是物质的,物质是万物的本原;意识和思维是物质高度发展的产物;时间和空间是物质固有的属性和存在方式;自然界的一切事物都是矛盾的统一体; 自然界的一切事物都处于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之中;在自然的发展过程中,产生了人类和人类社会;随着人类实践活动的深入,出现了“人化自然”,是人的现实的自然界2)基本特征:①唯物论与辩证法的统一 一方面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唯心主义相对立,指出自然界先于人类社会而存在另一方面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克服了机械唯物主义的机械性、形而上学性和不彻底性② 自然史与人类史的统一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将自然界、人类和社会历史统一起来,看成是一个统一的自然历史过程,遵循统一的辩证法规律③ 天然自然与人化自然的统一这种人化自然界的思想,不仅超越了以往狭隘的自然观念,而且强调了人的参与④ 人与自然的对象性关系是能动性和受动性的统一在任何时候,人的能动性的发挥都不是不受限制的,不是无限的、绝对的人类只能顺应自然的规律性而不能违背自然 的规律性2. 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创立有何重大意义?(1) 实现了自然观发展史上的革命性变革2) 为马克思主义的科学观、科学方法论以及科学与社会的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
3) 为科学与技术提供了世界观、认识论、方法论与价值论的理论前提4) 为自然科学与人的科学的结合提供了理论依据3. 什么是自然辩证法?你认为学习自然辩证法有什么意义?1、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学说的一个分支,是马克思主义学说的组成部分,自然辩证法也是关于自然界辩证运动的整体认识2、自然辩证法强调的是对自然界总的认识而不 是对细节的认识,所谓的自然界是广义的自然界,包括天然自然和人化自然(被科学所认识的自然)、人工自然(被技术改造的自然)、社会自然(被产业产出的自然)自然界的 辩证运动包括天然自然转化为人化自然地运动、天然自然(包括人化自然)转化为人工自然的运动、人工自然向社会自然的转化运动3、在转化过程中对科学、技术、工程、产 业有了认识即科学指把天然自然转化成人化自然的手段;技术指把天然自然(包括人化自然)转化成人工自然的手段;工程指把天然自然(包括人化自然)转化成人工自然的另 一种手段;产业指把人工自然转化成社会自然的手段学习自然辩证法的意义:① 学习自然辨证法对人的全面发展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拓展了分析问题的视角,让我从以前的单面思考问题转变成有了总观全局的意识② 有助于培养研究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③ 有助于培养研究生的科学素养和科学态度;④ 有助于提高研究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 ;⑤ 有助于研究生树立科学发展观4. 自然辩证法对象,性质,内容,范围,体系 自然辩证法是研究自然界和科学技术发展一般规律、人类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一般方法、以及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的科学,它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 于人类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成果与活动进行哲学概括与总结的产物。
对象:自然界发展和科学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的一般方法以及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性质:是一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与思维科学相交叉的哲学性质的学科它从自然观、认识论、方法论与价值论方面,研究科学技术及其与社会的关系,是科学技术研究的思想 理论基础内容:主要以科学技术及其与社会的关系为研究内容,唯物辩证的自然观与方法论是自然辩证法的基石,自然辩证法仍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织部分 范围:它的研究对象与研究范围涉及如下广泛的领域:自然界—科学—技术—社会体系:自然辩证法的体系和主要内容是:自然观—科学观—技术观—科学技术与社会5. 如何看待人与自然的关系 首先,自然界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前提和基础自然界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前提和基础,人是自然界发展的产物,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类的生存与发展依赖于自然界人与自然同属于一个自然,天然自然和人工自然是不 可分割的人类的生存与发展依赖于自然界恩格斯指出:“人首先依赖于自然在实践上,人的普遍性正表现在把整个自然界——首先作为人的直接的生活资料,其次作为人 的生命活动的材料、对象和工具——变成人的先机的身体其次,环境创造人,人也创造环境 马克思和恩格斯明确提出“人创造环境”的思想。
人类要想持续生存和发展,就必须进行劳动人类正是在改造自然界的生产劳动中,才使人的类本质得到确认自然环境创造 人,人也创造环境人类的创造必须把改造自然与美化自然有机地结合起来,这样才是合乎人性的行为天然自然向人化自然转化时兼顾规律性和目的性马克思主张依靠积极 的、能动的实践活动采实现“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的一致”既然人的性格是由环境造成的,那就必须使环境成为合于人性的环境人类的创造必须把改造自然、建设自然、 美化自然有机地结合起来,这样才是合乎人性的行为最后,人要与自然和谐一致 人要与自然和谐相处,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相统一人要按自然规律办事,自然才会朝着有利于人类社会的方向发展否则,人类就会遭到自然的报复环境问题,生态问题,人 口问题,全球气候变暖问题,还有近几年来自然灾害不断,都是人与自然关系不和谐的表现,我们不能肆意的蹂躏自然,只有与自然建立和谐的关系,确立辩证的自然整体观; 掌握有效的科学技术手段;注重提高人的道德水平;调整社会关系,建立合理的社会制度,人类才能更好更持久的发展6. 人与自然和谐的现实意义1) 有利于促进可持续发展、建设生态文明社会既能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构成危害的发展。
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 调,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科学发展观是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生态文明以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为宗旨,强调人类与自 然的共同发展,以自然界的生态平衡规律来规范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把生产消费方式置于生态系统所能承受的范围之内,维护人与自然协调、和谐,维护任何自然系统的平衡2) 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和重要内容人的生存发展受到自身条件以及自然环境的制约,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树立生态自然观,树立正确的科技价值观,调整社会关系,优化社会环境,促使人与自然和谐发展7. 怎样正确地理解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和关系,谈谈你对中国可持续发展之路的想法世界上任何事物都是矛盾的统一体我们面对的现实世界,就是由人类社会和自然界双方组成的矛盾统一体,两者之间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一方面,人与自然是相互联系、 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的,人类的存在和发展,一刻也离不开自然,必然要通过生产劳动同自然进行物质、能量的交换与此同时,人与自然之间又是相互对立的人类为了更好 地生存和发展,总是要不断地否定自然界的自然状态,并改变它;而自然界又竭力地否定人,力求恢复到自然状态。
人与自然之间这种否定与反否定,改变与反改变的关系,实 际上就是作用与反作用的关系,如果对这两种“作用”的关系处理得不好,极易造成人与自然之间失衡可持续发展是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协调的“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满足其自身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是在达到发展经济目的的同时,又能够保护好自 然资源及其环境,并且人口保持在地理环境的承载限度内,使人类及其后代能够永续生存发展自从上个世纪90年代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人类的发展观产生巨大飞跃可持续 发展是我国的基本国策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走全面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关系到人类未来生存、和平与发展,关系到我们和谐 社会的建构在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必须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首先要改变观念,科学认识自然,掌握自然规律,顺应自然发展,科学地协调、改造自然,善待自然,改变过去 那种“先发展,后治理”的老路;其次要珍惜资源,节约资源;最后要唤起公众可持续发展意识,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自然观8. 你如何理解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科学技术的使用在一定方面产生对人有益的效果,但若使用不当,就产生对人有害的效果技术的使用有时在短期内对人有益,可有时长期使用就给人带来害处。
由于人类还不是非常了解天然自然,有时发明的科学技术一定程度上不符合规律就对人带来害处;即使人类了解天然自然但缺乏技术手段无法防止带来的弊端;人们出于利 益而不做预防科学技术就表现出双刃剑效应:一方面对科学技术的崇拜呼唤出了无以伦比的生产力, 人类生产和生活的方式因之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另一方面, 科学技术也产 生了破坏作用,构成了对当代人类生存与发展的严重威胁,如今科学技术的发展使更多的人为资源枯竭、粮食短缺、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一系列问题所困扰 由于“双重效应”, 比如核能可以用来发电,也可以用来制造原子弹 所以说,如何发挥科学技术这把双刃剑的正面功能,尽量减少其负面影响,并非仅仅取决于科学技术本身,更主要是人类如 何去应用因此我们对科学技术对社会价值执行评价应用辩证的眼光,充分认识到科技是一柄双刃剑,益处和弊端是相生的,尽可能多地发挥科技的正面效应,创造价值,减少损失; 同时正视并抑制它的负面影响科技是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要正确看待它与社会其他因素的关系;科技并不是单向的决定着社会的关系,要使科技和社会同时进步;科技是人 的主观活动的产物,所以应该从根本处做起,即从人自身做起,科技革命和人自身的革命。
9. 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科技价值观反思/科学乐观主义及悲观主义)a 价值是客体属性满足主体需要的关系范畴科学技术价值是应用马克思主义价值观来考虑和评价科学技术对个人与社会的作用和意义,是指现实的人与满足某种需要的科学技 术的属性之间的关系b 科学乐观主义是对科学技术的社会功能及其社会后果持乐观的态度和看法,科技乐观主义认为科学技术的发展可以解除和摆脱人类社会的各种难题的困扰,是社会进步 的动力,能给人类带来美好的未来c科技悲观主义,科学技术在推动社会全面进步的同时,也带来了影响人类生存的全球性问题主张抑制科学技术和工业的发展,强调人与自然协调发展d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提高了人类的物质、精神生活水平,另一方面也助长了威胁人类未来的全球问题如今科学技术的发展使更多的人为人口增长、资源枯 竭、粮食短缺、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一系列问题所困扰因此我们对科学技术对社会价值执行评价应用辩证的眼光,注意并发挥它的正面功能,同时正视并抑制它的负面影响e科技乐观主义和悲观主义的两种观点都是以历史事实为依据,却显示了片面性,其共同点是将科学技术在特定的历史阶段的具体的特殊价值看做是普遍的绝对价值。
f 由于“双重效应”,比如核能可以用来发电,也可以用来制造原子弹;基因工程可以用来治病,也可以用来毁灭人类所以说,如何发挥科学技术这把双刃剑的正面功 能,尽量减少其负面影响,并非仅仅取决于科学技术本身,更主要是人类如何去应用g 我们应具有的科技价值观:充分认识到科技是一柄双刃剑,益处和弊端是相生的,尽可能多地发挥科技的正面效应,创造价值,减少损失;科技是一种复杂的社会现 象,要正确看待它与社会其他因素的关系;科技并不是单向的决定着社会的关系,要使科技和社会同时进步;科技是人的主观活动的产物,所以应该从根本处做起,即从人自身 做起,科技革命和人自身的革命10. 科学技术一体化1)科学技术化:在科学活动中包含着大量的技术科学研究、技术发展研究和技术应用研究科学的技术化是科学实验难度和规模日益增大、所用仪器设备日趋复杂化并且越来越 难以用现成的生产技术制造而导致的必然结果2)技术科学化:指技术的创作性活动日益受到科学理论的指导和作用两重含义:是指已有的技术上升到技术科学,通过相应基础科学的指导,形成系统的技术知识体系,反过 来完善和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