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必修一) 精品资料 (典例分析) 第一章 行星地球 第一节 宇宙中的地球【典例解析】例1.地球为什么会成为生命的摇篮?读图,分析地球的宇宙环境和地理环境的特点与生命物质存在条件的关系,并用直线相连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地球上存在生命物质的条件这一知识点的识记、理解能力要求学生不仅要识记地球上具有生命的条件,也要理解形成这些条件的原因,正确判断其因果关系地球磁场能使宇宙射线方向发生偏转,从而削弱宇宙射线对地球上生命的伤害、地球有适当的体积和质量,具有足够的引力把地球上各种气体吸引住;反之,若地球的质量和体积大小,它的各种气体将会逃逸到太空,就不会存在大气层了日地距离适当,使地球有介于O℃~100℃之间的温度,这是水能在液体状态下存在的温度范围地球大气中的臭氧能强烈吸收紫外线,使地球上的生命免遭其伤害答案:①-d ②-a ③-c ④-b 例2.读“太阳系的模式图”,完成下列要求1)图中A是____星;B是____星,C是____星,小行星带位于____星与____星轨道之间2)按照太阳系八大行星的结构特征,A属于____行星,B属于____行星,C属于____行星,与B星结构相似的行星是____。
3)在图中沿扁长轨道运行的彗星,若公转周期为76年,其名称是____,请在图中绘出其公转方向4)在图中绘出八大行星的公转方向5)图中显示地球处于一种比较安全的宇宙环境,请说出判断的理由_______________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大阳系的成员、八大行星在太阳系中的位置及其运动特征和结构特征、哈雷彗星绕日运动的周期和方向1)八大行星距太阳由近及远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小行星带位于火星轨道与木星轨道之间2)根据结构特点不同,八大行星可分为类地行星、巨行星、远日行星3)哈雷慧星沿扁长的椭圆轨道绕大阳作顺时针方向(自东向西)运动,周期是76年4)八大行星绕太阳公转具有同向性特点,从北极上空看,都按逆时针方向(自西向东)运动5)解题的关键是图像信息的分析处理和比较方法的运用,并带有一定的研究性思维的考查图中显示绕太阳运行的行星具有共面性和同向性的特点答案:(1)水 木 天王 火 木(2)类地 巨 远日 土星(3)哈雷彗星 顺时针方向(4)逆时针方向(自西向东)(5)地球附近的行星际空间,大、小行星统日公转的方向一致,而且绕日公转轨道面几乎在一个平面上,大小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
第一章 行星地球 第二节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典例解析】例1.太阳能量来源于()A.氢原子核的聚变反应 B.氢原子核的裂变反应 C.氦原子核的聚变反应 D.铀等元素裂变的连锁反应解析:太阳能量来源子大阳内部的核聚变反应太阳内部在高温、高压的环境下,4个氢原子核经过核聚变反应,变成1个氦原子核在核聚变过程中,原子核亏损一部分质量,转化为巨大的能量答案:A例2.太阳释放的能量主要有( )A.太阳内部铀等重元素裂变释放的辐射能 B.飞离太阳的带电粒子的能量C.氢原于核转变为氦原子核所释放的能量 D.碳原子裂变释放的辐射能解析:太阳的主要成分为氢和氦,太阳能是在氢核聚变为氦核的过程中产生的日冕的高温使高能带电粒子向外运动,这种带电粒子的能量也来自太阳铀、钍等放射性元素来自地球内部岩石中碳原子不能进行核裂变反应答案:B C例3.下图中,反映从拉萨到重庆年太阳辐射总量变化的是()解析:此题主要考查考生使用和说明各种地理图表的能力,具体考查考生对我国年大阳辐射总量分布状况及重庆到拉萨地形变化的理解尽管考生知道拉萨年太阳辐射总量大于重庆年太阳辐射总量,做题时还应考虑由拉萨至重庆一线地形复杂,天气状况复杂,绝对不会像选项A和选项C那样有规律地均匀减小,故先排除选项A、C。
然后根据青藏高原是我国年大阳辐射总量最大的地区,一般都在200kcal/cm2以上,故答案是B解这一题的首要条件是正确理解图中纵、横坐标的地理意义和曲线所反映的地理量值变化的原因答案:B第一章 行星地球 第三节 地球的运动【典例解析】例1. 2004年3月22日到4月3日期间,可能看到多年难遇的“五星连珠”天象奇观其中水星是最难一见的行星,观察者每天只有在日落之后的1小时内才可能看到它下图中阴影部分表示黑夜,中心点为极地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①②③④四地,可能看到“五星连珠”现象的是A.①B.② C.③()D.④(2)在新疆的吐鲁番(约89°E)观看“五星连珠”现象,应该选择的时间段(北京时间)是( )A.18时10分至19时 B.16时10分至17时 C.20时10分不21时 D.21时10分至22时 (3)五星连珠中;除了水星外,另外四颗垦是( )A.金星、木星、土星、天狼星 B.金星、火星、木星、海王星 C.火星、木是、土星、天王星 D.金星、火星、土星、木星解析:(1)材料中指出此晨昏线图所示时间应在3月22日到4月3日,此时北半球为夏半年,北极附近有极昼现象所以该晨昏图所示为北半球,地球自转方向为逆时针,因此②点附近为昏线,其地方时应在日落后1小时之内。
图中①、④两点离日落或日出时间均大于1小时,而③附近为晨线2)3月22日到4月3日期间,北半球各地昼长夜短,日落时间应在当地地方时18时到19时之间(春分后不久)89°E的吐鲁番与120°E的时差为2小时零4分钟,因此北京时间20时10分至21时,吐鲁番地方时为18时6分至18时56分,应在日落后1小时之内,符合题意3)八大行星中用肉眼可见的水星、金星、火星、木星、土星才会呈现出“五星连珠”现象答案:(1)B(2)C(3)D例2.下图为地球某日太阳光照示意图,图中阴影部分为黑夜,其他地区为白昼,读图判断1)该日太阳直射点的纬度是____出现极夜现象的纬度范围大致是_____ (2)此时,90°E的区时是__月__日__时,北京时间是__时 (3)此时,赤道与晨昏线相交点的经度分别为()A.45°E,135°W B.135°E,45°W C.60°E,120°WD.0°,180°()(4)此时,与上海处于相同日期的经度范围为A.90°W向东至180° B.0°向东至180° C.90°W向东至90°E D.0°向东至90°E (5)此日,会出现的地理现象是____多项选择) A.黄赤交角略微变小 B.东京白昼时间比悉尼长 C.上海的日出时间比北京晚 D.上海的正午太阳高度一年中最小 E.北印度洋季风洋流呈逆时针方向流动 F.地球自转线速度从北回归线向南、北递减解析:由光照图中昼夜半球的分布(北极圈内出现极夜现象)判断日期是12月22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结合图中经纬度可知,90°E经线此刻是12时。
上海(北京时间)此时是12月22日14时,90°W经线是0时,此时,与上海同处于12月22日的经度范围是90°W向东到180°12月22日大阳直射南回归线,越往北去,昼越短,悉尼白昼长于东京,上海日出早于北京;北半球地区正午大阳高度达一年中的最小值;北印度洋季风洋流逆时针方向流动;另外黄赤交角的大小变化与季节无关,地球自转线速度由赤道向两极递减答案:(1)23°26′S(或南回归线) 66°34′N~90°N(或北极圈及以北地区)(2)12 22 12 14(3)D(4)A(5)D E第一章 行星地球 第四节 地球的圈层结构【典例解析】例1.地震波横波(S)和纵波(P)的传播速度在莫霍界面处发生的显著变化是( )A.S波、P波都明显增加 B.S波完全消失,P波突然下降 C.S波、P波都明显下降 D.P波完全消失;S波突然下降解析:解好本题要有两方面知识,一方面地壳和地幔都是由固态物质组成,莫霍界面是地壳和地幔的界面,横波只能在固体中传播,而纵波可以在固体、气体和液体中传播另一方面在这个不连续面下,横渡和纵波的传播速度都明显增加平时学习要对照插图记忆书上的知识,这样效果比较好答案:A 例2.地壳的平均厚度A.约为120千米 B.约为8~9干米 C.小于岩石圈的平均厚度 D.大于岩石圈的平均厚度解析:本题的前两个选项是考查对地壳厚度的记忆。
地壳的平均厚度为17千米后两个选项须清楚岩石圈的范围,是指地壳和上地幔顶部如果明确了这两点该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答案:C第二章 地球上的大气 第一节 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典例解析】例.对流层中的上升气流会使飞行中的飞机颠簸导致对流层气流上升的原因是:上层实际气温低于理论气温(按垂直递减率计算的气温)下图表示四种对流层气温分布状况,据此回答下列问题1)图①表示的气温降低速率在()A.3000m以下低于垂直递减率 B.3000~6000m高于垂直递减率 C.6000m以下等于垂直递减率 D.6000m以下均低于垂直递减率 (2)飞机可能在5000m高度平衡飞行的是( )A.①B.② C.③D.④解析:(1)要正确解答此题,首先应明确对流层一般情况下的气温垂直递减率是每上升1000m气温下降6℃A选项中,3000m范围内气温下降达30℃以上;平均每1000m下降10℃左右,高于气温垂直递减率C和D选项中,6000m范围内气温下降大于50℃,气温降低速率也高于垂直递减率B项中3000m到6000m,高差为3000m,气温下降达20℃左右,也高于垂直递减率2)①图中近地面气温20℃左右,按理论垂直递减率5000m高度应为-10℃左右,实际在-30℃左右,低于理论气温,接材料所示,飞机在此层不能平稳飞行。
同时②、③两图也不符合题意④图中,地面气温10℃左右,5000m高度理论气温值应为-20℃(每上升1000m气温下降6℃,上升5000m共下降30℃),实际气温值为-10℃,高于理论气温值,故飞机可以在5000m高度平稳飞行答案:(1)B(2)D第二章 地球上的大气 第二节 气压带和风带【典例解析】例1.读某时海平面平均气压图,回答1)M处的气压数值可能为A.1020,1012.5()D.1015,1012.5B.1017.5,1020 C.1017.5,1015()(2)N处的盛行风向不可能是A.南风B.西风 C.西南风 D.东北风()(3)图示地区4月份因大陆气团与海洋气团交绥而降水较多的地方为A.① B.② C.③ D.④解析:(1)根据等压线分布的规律可知,M处的气压值可能是1017.5hPa,也可能是1015hPa2)从图中可以看出,此图范围位于北半球,N处南面气压高,北面气压低,不可能吹偏北风3)4月份我国锋面雨带在华南地区登陆 答案:(1)C(2)D(3)D第二章 地球上的大气 第三节 常见天气系统【典例解析】例1.读下图,问答问题1)正确表示某气压系统的图是A.①()D.④B.② C.③(2)该气压系统在1月份可能出现的地点为( )A.60°N附近海域 B.15°N附近海域 C.15°S附近海域 D.60°S附近海域解析:(1)解题关键是掌握气旋、反气旋的气流运动规律。
分析时要注意中心气压的高低,要注意气流的旋转方向由此可以判断出④为正确的,是南半球的气旋2)由于④图为南半球气旋,而60°S附近海域位于南极洲外圈,因此不可能有气旋 答案:(1)D(2)C例2.下图是北半球某地区近地面天气模式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M地的风向是A.西南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