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长生殿基本介绍

m****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30.96KB
约11页
文档ID:540091225
长生殿基本介绍_第1页
1/11

长生殿基本介绍:《长生殿》,汉族戏曲昆曲经典剧目,后亦为京剧传统剧目清初洪昇创作,共二卷, 五十出历十余年始成长生殿是清初剧作家洪昇(1645-1704年)所作的剧本,取材自唐代诗人白居易的长诗 长恨歌》和元代剧作家白朴的剧作《梧桐雨》,讲的是唐玄宗和贵妃杨玉环之间的爱情故 事,但他在原来题材上发挥,演绎出两个重要的主题,一是极大地增加了当时的社会和政治 方面的内容;二是改造和充实了爱情故事清代初期,有许多人在作品中影射和探索明代灭亡的教训,孔尚任的《桃花扇》就是这 样的作品,《长生殿》也同样,重点描写了唐朝天宝年间皇帝昏庸、政治腐败给国家带来的 巨大灾难,导致王朝几乎覆灭;剧本虽然谴责了唐玄宗的穷奢极侈,但同时又表现了对唐玄 宗和杨玉环之间的爱情的同情,间接表达了对唐朝统治的同情,还寄托了对美好爱情的理想目录该剧写唐明皇与杨贵妃的爱情故事共五十出自序第二十七❷冥追例言第二十八❷骂贼第一❷传概第二十九❷闻铃第二❷定情第三十❷情悔第三❷贿权第三十一❷剿寇第四❷春睡第三十二❷哭像第五❷禊游第三十三❷神诉第六❷傍讶第三十四❷刺逆第七❷❷恩第三十五❷收京第八❷献发第三十六❷看袜第九❷复召第三十七❷尸解第十❷疑谶第三十八❷弹词第十一❷闻乐第三十九❷私祭第十二❷制谱第四十❷仙忆第十三❷权哄第四十一❷见月第十四❷偷曲第四十二❷驿备第十五❷进果第四十三❷改葬第十六❷舞盘第四十四❷怂合第十七❷合围第四十五❷雨梦第十八❷夜怨第四十六❷觅魂第十九❷絮❷第四十七❷补恨第二十❷侦报第四十八❷寄情第二十一❷窥浴第四十九❷得信第二十二❷密誓第五十❷重圆第二十三❷陷关附录一徐序第二十四❷惊变附录二吴序第二十五❷埋玉附录三汪序第二十六❷献饭附录四毛序剧情唐明皇继位以来,励精图治,国势强盛,但他却从此寄情声色,下旨选美 因发现宫女 杨玉环才貌出众,于是册封为贵妃,两人对天盟誓,并以金钗钿盒为定情之物。

杨玉环自册 封为贵妃,荣耀及于一门,其兄弟姊妹俱有封赏这年春日,唐明皇与杨贵妃游幸曲江,秦、 虢、韩三国夫人随驾,唐明皇因爱虢国夫人不施铅华的淡雅之美,特命她到望春宫陪宴并留 宿杨贵妃知悉后,醋性大发,言语间触怒了明皇,明皇一怒之下,命高力士将她送归相府 此后,唐明皇坐立不安,后悔不已高力士将此情景报与贵妃 杨贵妃遂剪下一缕青丝,托 他献给明皇,明皇见发思情,命高力士连夜迎接回宫,两人和好如初 失机边将安禄山按律 当斩,却因贿赂杨国忠,不但免于一死,反而升了官,从此骄横于朝廷,唐明皇失策竟将他 调任范阳节度使安禄山一到范阳(今北京),招兵买马,妄图进兵中原,夺取天下此时, 唐明皇还沉湎在声色之中杨贵妃新舞《霓裳羽衣曲》压倒梅妃《惊鸿舞》自此,三千宠 爱,集于一身唐明皇为她,不惜劳民伤财,从海南运来荔枝安禄山反叛,唐军节节败退唐明皇奔逃蜀中避难,在马嵬坡,军士哗变,杀杨国忠, 更逼杨妃唐明皇无奈,被迫赐杨妃自尽自此心灰意冷,传位于太子,自己当了太上皇 后大将郭子仪奉旨征讨,大败安禄山,收复长安唐明皇以太上皇身份自蜀中归来,仍是日 夜思念杨妃有一天做了一场恶梦后,访得异人为杨玉环招魂临邛道士杨通幽奉旨作法, 找到杨玉环幽魂。

八月十五夜,杨通幽引太上皇魂魄来到月宫与杨玉环相会玉帝传旨,让 二人居忉利天宫,永为夫妇经典句子:愿此生终老温柔,白云不羡仙乡 惟愿取,恩情美满,地久天长 春色撩人,爱花风如扇,柳烟成阵行过处,辨不出紫陌红尘 霓裳天上声,墙外行人听音节明,宫商正,风内高低应偷从笛里写出无馀剩人散曲终 红楼静,半墙残月摇花影 香肩斜靠,携手下阶行一片明河当殿横,(旦)罗衣陡觉夜凉生生)唯应,和你悄语低 言,海誓山盟百年离别在须臾,一代红颜为君尽! 临别殷勤重寄词,词中无限情思七月七夕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谁知道比翼分飞连理 死,绵绵恨无尽止★《长生殿》作品的艺术特色 (参考一)《长生殿》是中国戏曲发展到成熟阶段的杰出作品之所以传到今天魅力不衰,是因为 其独特的艺术成就第一, 作品规模宏大,全景式反映历史,是一部唐朝天宝年间史诗性的鸿篇巨制全剧共分五十出,每一出的标题仅两个字,如果串联起来,你会发现,就是唐天宝年间 最大事件的史诗概括,是以宫廷为中心,以帝妃爱情为线索,波澜起伏、惊心动魄的历史画 卷如,定情,贿权,春睡,幸恩,权哄,合围,夜怨,侦报,密誓,陷关,惊变,埋玉, 献饭,冥追,骂贼,闻铃,情海,剿寇,哭像,刺逆,收京,看袜,弹词,私祭,仙忆,改 葬,雨梦,觅魂,补恨,寄情,得信,重圆。

但作品不是繁杂的历史翻版,而是去掉了许多枝蔓,还把安禄山封爵之时,虚构了原本那时 职位不高的杨国忠,此时已成为宰相,让安、杨的矛盾一开始就呈现势均力敌的角斗态势, 宫廷裙带角逐,外戚与藩镇既勾结,又斗争把社会动荡,民不聊生的时代风貌,无不艺术 地呈现出来第二, 作品描述了广阔的社会生活,内容丰富而复杂,人物命运烙印上时代悲剧色彩 李隆基作为皇帝,却性格懦弱,放国事不管,沉湎于声色国事衰落,而他却为了满足 杨贵妃的嗜好,命令从几千里外快马传送新鲜的荔枝一路上,飞马践踏了农民辛辛苦苦种 植的庄稼,撞死了可怜的老人,官吏还沿途抢掠马匹,如土匪一样祸害百姓李隆基和杨贵 妃享受着新鲜的水果,而百姓却哭天天不应,诉地地不灵,投诉无门,痛不欲生这种鲜明 的对照,预示着阶级矛盾的不可调和,也为后来官兵哗变埋下伏笔 而李隆基在逃亡的路上,有百姓老汉主动为他送饭虽然是粗茶淡饭,却让李隆基感慨万千 皇帝不能爱民如子,只能害得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百姓献饭并不图皇帝所赐银两,而 是希望他管好国家,给百姓带来安定生活 杨贵妃死后,遗落在路上一只香袜为一位农民大嫂拾到,无以为生的农民大嫂,向前来到马 隗坡前瞻仰美人断魂之坟墓的游客展示此袜,收取小费,勉强苟活。

这一细节,更增添了戏 剧和人物命运的悲剧色彩第三, 用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相结合的手法,现实与幻景交错,史实与演绎结合,构思 奇特作品既有现实主义的写实,如安史之乱,如全军敢于在皇帝面前哗变,要求处死杨国忠 和杨贵妃等,都是忠于历史的写实同时,还用浪漫主义的手法,把现实与幻景交错,如写 杨贵妃的香魂不散,最终与李隆基在天宫团圆其唱词也十分感人[豆叶黄]“乍相逢执手, 痛咽难言想当日玉折香摧,都只为时衰力软,累伊冤惨,尽咱罪愆到今日满心惭愧,诉 不出相思万万千俩人相拥而泣,泪湿衣衫[五供养]“仙家美眷,比翼枝连,好合依然 天将离恨补,海把怨愁填谢苍苍可怜,泼情肠翻新重建添注个鸳鸯牒,紫霄边,千秋万 古证奇缘见《长生殿》精装汉英对照本,外文出版社,2004年版,第 560页和562页) 这种奇特的构思,符合人们追求大团圆的结局,满足人们对真善美执着的追求、希望真善美 永远不朽的心理,也是对因果报应论的一种升华这种手法是在对《长恨歌》和《梧桐雨》 继承的基础上,更为大胆和超乎寻常的超越因此,使作品更加浪漫,更加丰富而深情,更 加一波三折,更加生动感人第四, 作品文字优美,情景交融,堪称不朽的艺术精品 作品文字优美,情景交融,如第二十四出《惊变》[粉蝶儿]“天淡云闲,列长空数行新雁。

御园中秋色斑斓:柳添黄,蘋减绿,红莲脱瓣一抹雕阑,喷清香桂花初绽见《长生殿》 精装汉英对照本,外文出版社,2004 年版,第256 页)把秋景中,队队归雁南飞的壮美景 象和花园中柳叶黄,桂花怒放的典雅之美描写得呼之欲出,读之陶醉,听到昆曲的优美的旋 律更是在人们的脑海中、眼帘中再也挥之不去 又如第二十九出《闻铃》把对唐明皇与杨贵妃缠绵悱恻的爱情热烈讴歌推向了极致,如深深 打动观众并被广泛流传且传诵不衰的名句:[前腔]“渐渐零零,一片凄然心暗惊遥听隔山 隔树,战合风雨,高响低鸣一点一滴又一声,一点一滴又一声,和愁人血泪交相迸对着 伤情处,转自忆荒茔白杨萧瑟雨纵横,此际孤魂凄冷,鬼火光寒,草间湿乱萤只悔仓皇 负了卿,负了卿!我独在人间,委实的不愿生语娉婷,相将早晚伴幽冥一恸空山寂,铃 声相应,阁道崚嶒,似我回肠恨怎平!”(见《长生殿》精装汉英对照本,外文出版社,2004 年版,第326 页)今天读来,这些情景交融的优美名句,仍能让人泪湿衣襟总之,《长生殿》因其宏大深刻的主题和独特的艺术魅力成为中华民族歌颂爱情的古典文学 杰作和艺术精品,而且经久不衰★《长生殿》作品的艺术特色 (参考二)《长生殿》艺术风格浅论方晓丹内容提要 《长生殿》剧本的主题集中、深化,艺术处理与情 缘虚幻完美地融为一体,从而使该剧本在艺术上成为戏曲史上 一座颠峰。

关键词 长生殿:剧本;艺术风格《长生殿》剧本十几年三易其稿,剧本的主题更为集中、深化,也使剧本 的艺术处理与情缘虚幻主题的表达完美地融为一体,成为戏曲发展史上的一座颠 峰赢得了“千百年来曲中巨顷”的美誉一、对李、杨形象的塑造具有鲜明的时代感首先,洪昇笔下的李、杨爱情较前代其他作品中相关爱情的描写有了新 的发展《西厢记》、《牡丹亭》和《红楼梦》三部作品,在反映婚姻爱情问题 上都获得很大成功,它们分别代表了三个时代的高峰如果我们把《长生殿》放 在这三部作品的发展历程中,那么就可以清楚地看出《长生殿》中的爱情描写是《西厢记》、《牡丹亭》和《红楼梦》之间的过渡在《西厢记》中我们看到更 多的是崔莺莺与张生如何艰苦地克服封建礼教对他们灵魂的毒害和思想的束缚, 他们终于在矛盾而痛苦的斗争中向性爱迈出了第一步在《牡丹亭》里,作者主 要是写杜丽娘不是死于爱情的被摧残,而是死于对爱情的徒然渴望,这对揭露封 建礼教的吃人本质是十分深刻的《长生殿》中的爱情又出现新的特点,主要写 李、杨的感情由不专一发展到他们排除爱情的杂质,使其升华的过程在这过程 中,作者十分强调感情在爱情中的作用一一只有真正的感情才能克服帝妃爱情以 色相为基础的致命弱点;而感情的力量又可以帮助他们战胜前进路上的曲折,使 他们产生面对生死殊途而无所畏惧的勇气。

剧本写出李、杨最初的结合虽然不是 出于爱情,但是他们在亲密的交往中建立起一种感情,它使他们的性爱达到那样 的程度,以致于使他们沉迷在爱情中,而忘记了社稷之重乃至自己的身家性命 而一旦被拆散,他们便感到极度痛苦,并迸发出重新结合的巨大力量恩格斯在 谈到现代性爱时有一段精辟的话,他说:“现代的性爱,同单纯的性欲,同古代 的爱,是根本不同的第一,它是以所爱者的互爱为前提的;在这方面,妇女处 于同男子平等的地位第二,性爱常常达到这样强烈和持久的程度,如果不能结 合和彼此分离,对双方来说即使不是一个最大的不幸,也是一个大不幸;仅仅为 了能彼此能结合,双方甘冒很大的危险,直至生命孤注一掷,而这种事情在古代 充其量只是在通奸的场合才能发生最后,对于性交关系的评价,产生一种新的 道德标准,不仅要问:它是婚姻的还是私通的?而且要问:是不是由于爱情,由 于相互爱而发生的?”按照恩格斯的说法,可以认为在《西厢记》和《牡丹亭》 中已经出现了现代性爱的某些萌芽但与《长生殿》相比,显然后者表现更突出 一些,特别是在情感契合这一点上,洪昇要比王实甫和汤显祖走的更远些这也 不奇怪,因为随着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和清朝初期的进步,思想家对伦理学的猛 烈批判,个性解放的思想在清朝初期又有了新的发展,这种思想必然给清朝初期 文艺家们以新的启发,使他们能够站在新的高度看待爱情问题。

这种观念到了曹 雪芹的时代就显得更。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