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梦依稀温小圆_别梦依稀法华镇 在长宁区,有条法华镇路,从延安西路凯旋路旁边始终延长到淮海西路华山路口,长约四华里 法华镇路的路名源于已于90年头初消逝的法华镇,它曾经是上海市区的千年古镇 法华镇的历史早于上海,民间有“先有法华镇、后辟上海城”的说法 法华镇名来源于北宋开宝10年〔公元970年〕建立的法华禅寺,一条小河从苏州河分流,因寺得名,俗称法华浜,蜿蜒流经全镇,流过交通大学门口,最终流入徐家汇肇家浜由于河道常年淤塞,河水黑臭,1958年大跃进,用一周时间填埋了河道填河所取泥土,挖出一个大坑,后来就变成天山公园碧波荡漾的湖泊了 法华镇宅第众多,始建于元、明,大多为清乾隆、嘉庆以后兴建,较知名的有:王家厅〔今法华镇路789号〕,建于清初,高墙夹峙,气场非凡,厅堂宽广,门窗刻有《三国演义》文臣武将,活灵活现棣鄂堂〔今法华镇路713号〕,建于清初,乾隆时为大理寺李丙曜奉养父母宅第,5间3进,宅院四周厚墙高3丈宅院内藏有一张花梨木龙床,雕龙数条,极为精致,相传为清康熙南巡松江时所用,为李氏购得,藏于是堂。
嘉荫堂〔今法华镇路361号〕在嘉庆时系太常寺博士李钟元居宅,厅侧有船厅〔即旱船〕“醉墨舫”,系李妻吟诗作画之室舫中有“六角花墙”,两面镂空,人物花卉具有立体感,惟妙惟肖天花板上彩绘瓜果,艳丽夺目,色调纷呈镇中其它闻名的第宅先后还有长春圃、陆家旗竿〔易安楼〕、梅坡、望梅处、露凝深处、静深书屋、遍远斋、研露斋、双芝仙馆、承恩堂等 镇中名园有东园、南园、西园、北园南园在法华禅寺南,西园在观音禅寺东北北园位于西镇偏北〔今延安西路1448弄〕,初为州判王璞别业,前后栽古桂数十株,大俱合抱,八月花放,香溢四方,故园又称“丛桂园”此后,园归贡生李应增全部,将其扩大,并易名为“遂初园”,园内有“丛桂堂”、“坐花醉月”、“听松山房”、“石虹池馆”、“调鹤榭”、“水木清华之阁”等胜迹另有“式训楼”藏书万卷和很多古鼎尊彝、宋元墨宝东园又名从溪园,位于东镇,系贡生李炎扩建园内水亭、花榭、曲廊相间,花木繁茂,其中以牡丹最闻名,有“瑶池春晓”、“平分秋色”、“太真晚妆”、“燕雀回春”、“紫球”、“碧玉带”、“绿蝴蝶”等数十个品种 我诞生在法华镇 50年头,法华镇还是一个特别喧闹典型的江南古镇,沿街商铺林立,棕绷店、香烛店、老虎灶、茶馆、南货店、中药店、酱园、混堂〔浴室〕、棺材店、铁匠铺、箍桶店星罗棋布。
沿河店铺,把木桩打入法华浜,老宅一半建在河上,俗称“河浜房子” 十余座桥横跨法华浜,种德桥、祠堂桥、香花桥、严家木桥、汪家木桥…… 10岁前,我家住在汪家木桥7号那是一幢明朝古宅,木窗的窗棂镶嵌着云母片,地板吱咯作响,楼梯陡峭开窗可见一个颇大的废弃花园和一口井,初春,园内桃花孤独盛开,古墙上爬山虎郁郁葱葱;入夏,萤火虫在夜幕里明灭飘舞;金秋,鸣蛩促织长歌墙角;腊月下雪,我们会支起竹�,撒一把米,牵根长绳捉麻雀这情景,像极鲁迅笔下的百草园 房东姓夏,是个火居道士,全家的职业是做“长锭”――用锡箔加黄裱纸叠制的元宝,用于祭鬼元宝以“锭”论,纸摺的元宝就叫纸锭,很多纸锭穿成长串,故称之为长锭 旧时上海,每逢初一、月半的前一天夜晚,就会响起“卖长锭”的叫声 旧时民俗,初一、月半要祭鬼,祭鬼不同于祭祖,祭的是野鬼,是为了求得太平,烧化长锭,免得野鬼作祟 加工长锭,要把锡片用木槌在砧上打成薄如蝉翼的锡箔,“笃笃”沉重的木槌声在古宅回荡,从早到晚不断 间或,道士的胖太太用长竹竿挑着数百串长锭,去卖给香烛店 法华镇有很多茶馆 天刚亮,茶馆就人声鼎沸了 老茶客的紫砂茶壶都存放在茶馆,堂倌会一把把放上茶叶,注入沸水,决计不会送错地端给各位,然后,“讲张”〔闲聊〕就起先了。
上午和下午,走江湖的说书艺人会在茶馆开讲苏州评话,茶馆门口的黑漆水牌上,会用白粉写上“七侠五义”、“说唐”、“杨家将”等评书名 下午放学后,我们会偷偷爬上茶馆窗外听书,堂倌发觉,就来呵斥,但并无效听完后与同学起先争辩,《说唐》里,宇文成都厉害还是李元霸厉害 始终到上世纪80年头初,法华镇的古宅和沿街商铺还大局部保存着,种德桥一带,茶馆、南货店、浴室、老正兴饭店生意仍旧兴隆,而那时,包括周庄、朱家角在内的江南古镇均尚未开发 特别惋惜,上海好像不太珍惜和保存自己的古镇,推土机一年年夷平了法华镇,取而代之的是林立的高楼 此时此刻,法华镇除了路名尚存,除了徐家汇交通大学门口的残存石桥,除了侯家弄里的基督教堂“怀本堂”――此时此刻是生产龙虎牌万金油的中华制药厂食堂,除了法华禅寺的两棵古银杏,全部的老房子和历史遗迹都随着城市建立消逝了 每次经过法华镇路,我都不胜唏嘘 但是,社会在开展,历史在前进 住过百年老宅的人都知道,这种房子,冬天冷得茶杯都会结冰;夏天那么热得浑身长痱子没有自来水煤气,更没有卫生间,每天凌晨,马桶车的轮子在弹硌路上隆隆作响,天一亮,主妇们忙着刷马桶生炉子,公用给水站前,挤满淘米洗衣的人们,漆黑的河水,漂浮着脏污,河水臭味令人掩鼻而过,住在这里,很难产生华蜜感。
改革开放30年来,法华镇也发生了巨变,从11013年起,在长宁区政府规划下,法华镇路上的成片老宅和棚户简屋接连被撤除,新建大批高楼住宅,居民居住条件有了根本改善 与上海的很多新建小区不同,在法华镇生活极其便利,超市、邮局、银行、医院、药店、菜场、面包房、电影院、服装店、五金店、美容美发、饭店餐馆,抬腿即到,当上海道路越拓越宽,小区越建越大,楼房越造越高的时候,法华镇却传承了江南古镇的历史文化商业基因,这也是古镇浴火重生的一种表现方式吧?我想 第5页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