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地理实践力:地理学科,核心素养

博****1
实名认证
店铺
PPT
3.60MB
约71页
文档ID:592022137
地理实践力:地理学科,核心素养_第1页
1/71

浅议地理实践力浅议地理实践力丁尧清丁尧清 博士博士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2016.012016.01地理学科核心素养之一地理学科核心素养之一 提    纲•地理实践力:“做”地理–供给侧改革–经验或者体验–情感态度价值观•历史的经验–气象园–地理园•现实的做法–中国–英国 核心核心线索索多多要要素素时空空视角角学学习方式方式认知知方方法法穿穿时空空跨跨尺尺度度 一、关注点•地理实践活动–户外考察(自然地理?)–社会调查(人文地理?)–模拟实验•行动能力+(思维)品质 1.1 最缺乏的:实地调研(查)•Fieldwork•实地工作•田野工作(考古学、社会学)•野外工作(地质、林业)•田野调查•实地调查 1.2 地理实践活动的价值•书本知识与实际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实践中学习•掌握知识更快、更深入•将书本知识转换成解决问题的能力 •锻炼意志品质,相互关心、相互帮助•团队合作,增强凝聚力•拓宽视野,增长见识•自主解决问题•参与(社会服务)•决策(公民素养) 1.3 广义的理解:解决问题能力•practical work•地理(地学)地工作(verb):过程性目标–像地学工作者一样做(或者思考)–像科学工作者一样做(或者思考)–Do as geo-workers / geographers–Do as scientists (Schwab, Joseph  Jackson (1909-1988/1966). The teaching of science as enquiry.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4 供给侧改革:课程开发•模块水平分级–基础(达标)、拓展(升学)、研究(兴趣)•模块专题研讨–气候–地貌–水文–区位–灾害•模块方法讲座–技术类:地图、3S、统计–方法类:地学研究方法–科学史 a 做好教书匠:匠人精神•尊重传统,持续、接力•拜师•团队建设师:重:重复性工复性工作作生:一次生:一次 b 知识的搬运工•强项:教学法的改造•研究或者关注–学生–学科(subject matter)高原期高原期 c 三个话题•最近的一次寒潮天气过程:如何阅读天气图?•一道单科质量检查试题的讨论:局地热力环流•塬、梁、峁:发生学联系? 1“超级”寒潮•“怪兽级”寒潮•“霸王级”寒潮•阿勒泰福海县(48°N)-35℃ 1.1 范围和强度•影响范围广:全球(亚洲、北美)•中美有差异–中国:前期较冷,降温、雨雪–美国:半个暖冬,阵风96km/hr 1.2 中国东部:普遍低温•中国:>1040hPa•H(50N,90E,唐努山脉)1074百帕 1.3 环流形势:冷涡南压•冷涡•低压和冷中心重合 a 高空形势•1月19日•1月22日倒 Ω流型 b 20160123地面形势•50N,95E 冷涡西侧•1080百帕 极涡•北极中上层对流层和平流层大气的持续性大尺度气旋性环流 1.4 宏观背景:全球变暖•本轮强降温天气近30年少见,但不异常•在厄尔尼诺的背景下,大气环流不稳定,容易出现极端天气•无法判断这次强降温是厄尔尼诺造成的 1.5 霜冻线绕着走:四川盆地•地形•屏障•下沉增温 1.6 昆明:该来的雪没来?•700百帕(浅薄冷H):暖湿气流•地面形势:冷空气 1.7 降雪(量)和积雪(深)•10毫米降雪何以成可怕的暴雪?•G30线乌奎:20121212 积雪厚2米 降雪量和降雨量:标准不同标准截然不同*小雪:24小时内降雪量小于2.5mm的降雪过程。

中雪:24小时内降雪量2.5 ~4.9mm的降雪过程大雪:24小时内降雪量5.0 ~9.9mm的降雪过程暴雪:24小时内降雪量大于等于10.0mm或积雪深8cm 影响因素•经验值0.9~1.2厘米/毫米•气温、水分等 学科综合•八年级物理八年级物理•降雪量是用一定面积的雪化成水后的高度来衡量的一场大雪后,小华用刻度尺测出水平地面雪的厚度为180mm,然后他脚使劲将雪踏实,测出脚踩出的雪坑的深度为165mm,这场大雪的降雪量为(  )A.345mm            B.180mmC.165mm            D.15mm常常识 ?? 风吹雪•2012年12月22日午后,G30线乌奎连接线路段•9级大风•积雪2米 •八年级物理八年级物理降雪量是用一定面积的雪化成水后的高度来衡量的,一场大雪后,小华用刻度尺测出水平地面雪的厚度为180mm,然后他脚使劲将雪踏实,测出脚踩出的雪坑的深度为165mm,这场大雪的降雪量为(  ) A.345mm B.180mm C.165mm D.15mm •*小雪:24小时内降雪量小于2.5mm的降雪过程•*中雪:24小时内降雪量2.5 ~4.9mm的降雪过程。

•*大雪:24小时内降雪量5.0 ~9.9mm的降雪过程•*暴雪:24小时内降雪量大于等于10.0mm的降雪过程 •气温•区域差异 2 珀斯的夏季-(微)风•风向多变VS日变化明显•风向变化明显(1)珀斯西临海洋,东连面积广大的沙漠(大陆)(1分);夏季多晴天,昼夜温差大 (1分);白天,沙漠地区(陆地)升温快,近地面形成低压,风从海洋吹往陆地(1分);夜晚,沙漠地区降温快,近地面形成高压,风从陆地吹往海洋,所以风向多变(1分) 珀斯(32S,116E)•世界上最孤独的城市–距离其他大城市最远的城市–悉尼-珀斯:飞行4.5小时/4000km•西澳首府–澳大利亚第四大城市–阳光、海滩、海洋•因为搜寻马航失联MH370而闻名 地中海气候•730mm•11-2月:23.7、9.9、15.4、8.8mm•夏季:雷暴–弱的冷锋–热带气旋 尖峰石阵(Pinnacles)•北260km•海洋生物(蚬壳)•风成沙丘 影响因素讨论•海陆热力差异•下垫面摩擦力大小•海风和陆风势力强弱•海陆风影响范围•沙漠的影响•…… 海陆风:局地热力环流 •没有数据的支撑:–观测数据–小尺度:尺度外推?•区域性:地理环境的分异•综合性:多要素 海陆风(邱晓暖等,2013)•海岸附近•中尺度环流•海陆热力差异–辐射强度–海陆温差 海陆风与地形(海岸线)•辐合中心•可能触发降水•可能加强降水 东部沿海区域差异•海风盛行和结束时间不尽相同•低纬地区海风出现较晚,甚至可持续至午夜时分 延伸距离•大连金州湾:向陆13km、向海33km•海州湾:深入内陆45km•杭州湾:深入内陆50km•阳江:离海岸线70~75km(山谷 风) 海陆风研究的困难•缺乏探空资料–垂直高度–低层流场•地面观测资料密度不足 3 塬梁峁:发生学的联系 塬梁峁名称•沿用当地民众的识别(地貌形态)(罗来兴,1956) 中型地貌•沟间地:堆积(水力+风力)为主–(黄土)高原:塬、平梁、连续峁–(黄土)丘陵:斜梁、孤立峁•沟谷:流水剥蚀为主–近代流水:河沟、干沟、冲沟 谷间地:塬梁峁的空间分布•互相交错(罗来兴:1980:172)•丘陵沟壑区:–范围广大–黄土梁、黄土峁•高原沟壑区–范围不大–泾河、洛河中游–晋陕峡谷(延水关-禹门口)–陇中祖厉河、晋中南 黄土高原:地貌的继承性•巨地貌单元:巨大、连续、统一地质营力•沉积建造地貌(刘东生,2001:196)•塬梁峁:形态、地层结构–不是一系列的由侵蚀造成的由“塬-梁-峁”的侵蚀地貌–分别有各自沉积历史上的沉积地貌–有一些后来的侵蚀改造 黄河泥沙主要来源区•中游7.86万km2多沙粗沙区•粗泥沙(粒径大于0.05毫米)•三门峡库区和下游河道淤积的泥沙:粗泥沙接近半数•黄河主河道:粗泥沙72%•60%-70%来自黄土地区、基岩、风治理治理的关的关键区区 谷间地的侵蚀•风力•坡面流水:梯田,>3度、车道(排水沟)•水流地下侵蚀:–垂直节理或者动物穴洞–陷穴景景观欣欣赏文明文明起源起源地地质背景背景 二、历史的经验•气象园•地理园 2.1 校园气象站•1930S 竺可桢先生首倡•1960-70S 上海杨浦区 70%学校•学校课程气象科学教学•课外兴趣小组活动•共青团少先队组织活动•“科技教育”气象科技活动–科教兴国战略 •基本格局–地面气象人工观测站–地面气象自动观测站–地面气象综合观测站–大型校园气象站 •自动气象站发展历史•1992.12 台北市政府 台北校园气象台–Davis Instrument Vantage ProPlus–12个区 60所学校•2004.12 香港:香港天文台+香港科技大学–30多所学校•2007 北京气象局–海淀区 8所学校–气象科学校本教材 活动形式•校园气象观测•制作校园气象网页•根据课本内容进行探究•设计主题进行探究•开展网上气象科学实验•气象站介绍•实时天气信息•气象资料查找•气象图表绘制•教学活动设计•气象科技活动•天气预报•气象资源和科普 小学的气象探究课•看云识天气•风的变化原因–小学科学 四年级 上册•台风的运动轨迹追踪•蚊子和天气 校园科技活动•从课堂的“教”延伸到课外的“学”•从“学科学”转换到“用科学”的实践•从日常、持续的“做”中获得系统的知识–总结归纳–汇总数据–画柱状图•促进学生全面素质的提升 2.2 地理园•地理园•地理教室 •何化万(1996)•义教地理教学大纲 北京 地理教室(张雪,2013)•2006年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北京市高中办学条件标准细则》《北京市中小学校办学条件标准细则》–操作性及学生活动空间;–功能区模块组合–因地制宜、体现个性;–经济实用、设备精简;–色彩、布局;–多方参与地理教室建设 天文观测•上海 向学禹(1942-)•广东 实验中学 三、现实的做法•中国 实地考察–佛山一中 地理实践基地–华南师大附中:国内、澳大利亚–北京 景山学校、陈经伦中学等:路线考察–南京一中:江苏省地理综合实践课程基地•校园气象站、地质陈列馆、地理科普园、校天文台、天象厅、数字创新地理实验室以及地理过程探究室等 3.2 英国•课程作业coursework•外部评价 笔记(专题学习):组织的技巧1 素描图或者轮廓layout2 图形diagram系统图形轮廓图形轮廓地图案例3 表格4 要点bullet5 缩写 •选题发展展&保保护人口人口P环境境E资源源R灾害灾害D 调查设计•独立完成 采集数据:一手、二手•问卷 •取样技术 数据处理 数据分析和组织 谢谢大家谢谢大家 。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