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中考物理二轮复习易错专练专题04 透镜叠加(焦距变化)动态成像问题(教师版)

gu****iu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109.50KB
约9页
文档ID:347122975

专题04 透镜叠加(焦距变化)动态成像问题- 疑难易错题精选1.(•广安)如图所示,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此时蜡烛在光屏上成一个清晰的像凸透镜的位置固定不变,只移动点燃的蜡烛和光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把蜡烛移到刻度值为30cm处,再向左移动光屏,能在光屏上得到倒立缩小的清晰实像,成像规律可以应用于照相机 B.把蜡烛移到刻度值为14cm处,再向右移动光屏,能在光屏上得到倒立放大的虚像,成像规律可以应用于投影仪 C.把蜡烛移到刻度值为5cm处,再向右移动光屏,能在光屏上得到正立放大的虚像,成像规律可以应用于放大镜 D.蜡烛在光屏上已成一个清晰的像,如果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放一个近视眼镜,为了在光屏上重新得到清晰的像,光屏应向左移动解:A、蜡烛移到刻度值为30cm处,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像距2f>v>f,光屏应向左移动,是照相机工作原理,故A正确;B、蜡烛移到刻度值为14cm处,2f>u>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故B错误;C、蜡烛移到刻度值为5cm处,u<f,成正立、放大的虚像,虚像不能呈现在光屏上,故C错误;D、近视镜片是凹透镜,对光线起发散作用,放置后,光线延迟会聚,像距变大,应向右移动光屏才能得到清晰的像,故D错误。

答案:A2.(•镇江)当蜡烛、透镜甲和光屏放置在图示位置时,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现保持蜡烛和透镜的位置不变,将透镜甲更换为透镜乙后,需将光屏向左移动距离s,方可在光屏上再次成清晰的像,则(  )A.透镜甲的焦距为20cm B.透镜甲的焦距比乙的大 C.第二次所成的像是放大的 D.光屏移动的距离s<10cm解:A、由图可知,此时的u=v=2f,成的是倒立、等大的实像,所以2f=20cm,则f=10cm,故A错误;B、现保持蜡烛和透镜的位置不变,将透镜甲更换为透镜乙后,需将光屏向左移动距离s,此时的像距减小,则物距不变的情况下,相当于减小了焦距,所以透镜甲的焦距比乙的大;故B正确;C、替换乙后,此时的物距大于像距,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故C错误;D、由于不知道乙透镜的焦距的大小,所以无法判定光屏移动的距离,故D错误答案:B3.(•益阳)一位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器材做实验,先用焦距为20cm的凸透镜甲进行实验,在屏上得到了清晰的缩小实像,接下来他想改用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乙继续进行实验,如果不改变发光体和凸透镜的位置,则(  )A.将光屏适当左移,可得到倒立放大的实像 B.将光屏适当左移,可得到倒立缩小的实像 C.将光屏适当右移,可得到倒立放大的实像 D.将光屏适当右移,可得到倒立缩小的实像解:由“先用焦距为20cm的透镜甲进行实验,在屏上得到清晰缩小的实像”可知,此时u>2f;当改用焦距为10cm的透镜乙继续实验,不改变发光体和凸透镜的位置,则相当于增大了物距,根据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远像近像变小,可知,要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光屏将靠近透镜移动,像变小。

故ACD错误,B正确,答案:B4.(•雅安)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某小组同学利用图甲测出了透镜的焦距后,正确安装并调节实验装置如图乙所示,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乙图中成的是倒立放大的实像,符合放大镜的成像原理 B.乙图中成的是倒立放大的实像,符合照相机的成像原理 C.乙图中如果在烛焰与透镜之间放置一近视眼镜的镜片,则将光屏适当左移可得一个清晰的像 D.在乙图中保持凸透镜的位置不变,将蜡烛与光屏的位置互换,则成像情况符合投影仪的原理解:AB.由甲图可知该透镜焦距为40.0cm﹣30.0cm=10.0cm,由图乙可知,物距大于像距,当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时,所成的像是缩小、倒立的实像,是照相机的成像原理,故AB错误;C.近视眼镜的镜片是凹透镜,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靠近凸透镜时,使光线发散,像会聚在光屏的后方,像距增大,在光屏上要得到清晰的像,光屏要远离凸透镜,即要将光屏向右移动才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故C错误D.根据光路的可逆性,若将光屏和蜡烛的位置互换,在光屏上仍能成像,此时物距小于像距,凸透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其应用是投影仪,故D正确答案:D。

5.(•河北)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蜡烛、凸透镜和光屏的位置如图所示,烛焰在光屏上恰好成一清晰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凸透镜的焦距是20cm B.将蜡烛和光屏都向右移动,光屏上可成清晰的像,该成像规律应用在照相机上 C.在贴近凸透镜的左侧放置一眼镜片,只向左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成清晰缩小的像,该镜片对光起发散作用 D.用f=15cm的凸透镜替换图中透镜,只向右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解:A、由图可知u=40cm﹣20cm=20cm,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等大的实像,则u=2f=20cm,解得f=10cm,故A错误;B、将蜡烛和光屏都向右移动,光屏上可成清晰的像,物体处于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投影仪就是利用该原理制成的,故B错误;C、贴近凸透镜的左侧放置一眼镜片,只向左移动光屏,说明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在光屏上成清晰缩小的像,故C错误;D、用f=15cm的凸透镜替换图中透镜,物距=20cm,f<u<2f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像距大于2倍焦距,向右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故D正确答案:D6.(•呼伦贝尔)如图所示,将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50cm刻度线处,此时在光屏中心已成烛焰清晰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此时烛焰在光屏上的成像特点与投影仪成像特点相同 B.若蜡烛移至20cm刻度线处,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呈现烛焰清晰缩小的像 C.若蜡烛移至45cm刻度线处,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呈现烛焰清晰放大的像 D.在图示中的烛焰和凸透镜之间放一副近视镜,将光屏左移可再次成清晰的像解:A、由图可知,物距大于像距,成的是倒立、缩小的实像,其应用是照相机,故A错误;B、蜡烛移至20cm刻度线处,当u>2f、f<v<2f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物距变大,并将光屏向左移动,像距变小,像变小。

故B正确;C、若蜡烛移至45cm刻度线处,u<f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光屏上没用像,故C错误;D、在图示中的烛焰和凸透镜之间放一副近视镜,近视镜是发散透镜,对光线由发散作用,成的像要远离凸透镜,故将光屏右移可再次成清晰的像,故D错误答案:B7.(•绵阳)如图所示,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凸透镜焦距是10cm,蜡烛放在A处,位于C处的光屏(图中未画出)上得到了清晰的像;保持透镜位置不变,将蜡烛移到B处,移动光屏再次得到清晰的像关于光屏移动的方向和移动距离L屏与蜡烛移动距离L烛的大小关系,正确的是(  )A.向右移动光屏,L屏<L烛 B.向左移动光屏,L屏<L烛 C.向左移动光屏,L屏>L烛 D.向右移动光屏,L屏>L烛解:将蜡烛放在A处时,此时的物距大于二倍焦距,光屏上得到了清晰的缩小像:保持透镜位置不变,向右移动蜡烛至B处,物距等于二倍焦距,光屏上得到清晰的等大的像,像变大了,则像距变大,由于实像与成像物体位于凸透镜的两侧,光屏应向右移动;在物距大于像距时,移动蜡烛,蜡烛移动的距离要大于像移动的距离,即L屏<L烛;故A正确答案:A8.(•天水)小明将一支点燃的蜡烛放在凸透镜(f=10cm)前18cm处,光屏上得到了烛焰倒立、 放大 的清晰像。

然后他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放置了一个远视眼镜片,由于远视眼镜片对光线有 会聚 作用,所以光屏上烛焰的清晰像变模糊了(如图所示)若想在光屏上重新得到清晰的烛焰像,他可将光屏 靠近 凸透镜解:已知f=10cm,则2f=20cm,蜡烛在凸透镜前18cm处,处于f和2f之间,成倒立放大的实像;远视眼镜片是凸透镜,所以远视眼镜片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将远视眼镜片放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经过凸透镜的光线会比原来提前会聚成像,所以将光屏靠近凸透镜,才能在光屏上重新得到清晰的像答案:放大;会聚;靠近9.(•遵义)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经正确组装并调节后,如图所示,在光屏上接收到了清晰的倒立、 放大 的实像;若保持蜡烛和凸透镜位置不动,更换一个焦距更小的凸透镜,光屏上的像变模糊了,要使像重新变清晰,可将光屏向 左 (选填“左”或“右”)调节解:(1)由图可知,物距u小于像距v,则光屏上的实像应是倒立、放大的;(2)焦距更小的凸透镜,其聚光能力更强,像将靠近凸透镜,所以需将光屏向左调节答案:放大;左10.(•眉山)某同学“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用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按如图位置得到了清晰的像若将蜡烛靠近凸透镜一些,光屏上的像会模糊,此时应该将光屏 远离 (选填“远离”或“靠近”)凸透镜,光屏上的像才又会清晰。

如果不移动光屏,要得到清晰的像,可以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放个 远视眼镜 (选填“近视眼镜”或“远视眼镜”)解:①某同学“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用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按如图位置得到了清晰的像若将蜡烛靠近凸透镜一些,光屏上的像会模糊,根据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近(物距变小)像远(像距变大)像变大,若采用移动光屏的方法,则应将光屏远离凸透镜;②若不移动光屏,根据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则可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再放上一个焦距合适的凸透镜(远视眼镜),提前了对光线会聚,可以再次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答案:远离;远视眼镜11.(•鞍山)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将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上50cm刻度线处不动,移动蜡烛和光屏至如图所示的位置时,在光屏上得到烛焰清晰的像1)该凸透镜的焦距为 15.0 cm2)将蜡烛移到10cm刻度线处,烛焰所成的像是 缩小 (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生活中的 照相机 (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利用了该原理工作3)在烛焰和凸透镜之间放一眼镜的镜片,发现光屏上的像由清晰变模糊了将光屏向靠近凸透镜的方向移动适当距离后,光屏上再次呈现清晰的像,则该眼镜的镜片是 凸透镜 (填“凸透镜”或“凹透镜”),可用于矫正 远视眼 (填“近视眼”或“远视眼”)。

4)蜡烛随着燃烧而变短,为了使像仍能成在光屏中央,这时需要 向上 (填“向上”或“向下”)移动光屏解:(1)根据图可知,烛焰距凸透镜50cm﹣20cm=30cm时,移动光屏至某一位置,在光屏上得到一等大清晰的像,说明此时满足80.0cm﹣50.0cm=30.0cm=u=2f,所以f=15.0cm;(2)把蜡烛A移到10cm刻度线处,物距为40cm大于两倍焦距,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成倒立缩小实像,像距在一倍焦距和两倍焦距之间,生活中照相机就是依据此原理制成的;(3)在烛焰和凸透镜之间放一眼镜的镜片,发现光屏上的像由清晰变模糊了,将光屏向靠近凸透镜的方向移动适当距离后,光屏上再次呈现清晰的像,说明该镜片把光线会聚了,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凸透镜可以矫正远视眼;(4)蜡烛在燃放中不断缩短,向下移动,光屏上的像向上移动,要使像能够成在光屏中央,需要将光屏向上移动一些答案:(1)15.0;(2)缩小;照相机;(3)凸透镜;远视眼;(4)向上12.(•陕西)如图所示是利用光具座探究凸透镜成像就律的实验装置1)实验时,调节烛焰、透镜和光屏三者中心在同一高度,目的是使像呈现在 光屏中央 2)固定透镜的位置,调整物距,再移动光屏,直到烛焰在光屏上成倒立、缩小的像,这个像是 实 (选填“实”或“虚”)像,生活中的 照相机 (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就是利用这一成像规律制成的。

3)当物距 小于一倍焦距 时,无论怎样移动。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