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农村土地承包规定

乡****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15.85KB
约44页
文档ID:614442403
农村土地承包规定_第1页
1/44

农村土地承包规定一、农村土地承包概述农村土地承包是指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或者外部主体依照相关法律法规,通过承包经营的方式获得农村土地的使用权,并依法从事农业生产活动的行为农村土地承包制度是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核心内容,旨在保障农民的土地权益,促进农业稳定发展一)农村土地承包的原则1. 家庭承包为主,多种形式并存2. 公平分配,公开透明3. 权责统一,长期稳定4. 依法流转,市场调节(二)农村土地承包的主体1. 承包方: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或经批准的外部主体2. 发包方: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或其代表3. 中介机构:提供流转服务、法律咨询等支持二、农村土地承包的程序(一)承包申请与审核1. 申请:承包方需向发包方提交书面承包申请,并附身份证明材料2. 审核:发包方对申请进行审核,确认是否符合承包条件3. 公示:审核结果需在村务公开栏进行公示,接受村民监督(二)承包合同签订1. 合同内容:明确承包期限、面积、用途、双方权利义务等2. 签订程序:由发包方和承包方共同签订,并经见证人签字3. 合同备案:报送乡镇人民政府或农业农村部门备案(三)承包权确认1. 发放承包权证书:合同签订后,发包方需向承包方颁发土地承包权证书2. 权利登记:承包权信息录入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系统三、农村土地承包的期限与调整(一)承包期限1. 家庭承包:耕地、林地等长期承包,期限为30-50年2. 非家庭承包:根据项目需求确定,一般不超过10年(二)承包调整1. 调整条件:因自然灾害、土地性质变化等原因可申请调整2. 调整程序:需经村民大会或村民代表会议同意,并重新签订合同3. 调整限制:原则上不得随意调整承包土地四、农村土地承包的流转(一)流转方式1. 转让:承包方将承包权完全转移给他人2. 出租:承包方将承包权暂时出租给他人使用3. 入股:承包方与其他主体共同经营土地4. 转包:承包方将部分承包地再承包给第三方(二)流转程序1. 协商:流转双方就流转方式、价格等达成一致2. 签订合同:签订书面流转合同,明确双方权利义务3. 公示:合同内容在村务公开栏公示4. 备案:报送乡镇人民政府或农业农村部门备案(三)流转管理1. 价格指导:当地政府可提供流转价格参考2. 合同纠纷:可向乡镇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或依法仲裁3. 流转监管:农业农村部门负责监督流转过程,防止违规行为五、农村土地承包的终止与清算(一)终止情形1. 承包方死亡或丧失承包能力2. 承包方主动放弃承包权3. 土地被征用或自然灾害导致无法耕种4. 合同到期(二)清算程序1. 资产评估:对承包期内投入的设施、投入等进行评估2. 财务结算:发包方与承包方进行财务清算,结清款项3. 权利转移:办理承包权注销手续,收回土地经营权六、农村土地承包的保障措施(一)政策支持1. 补贴:政府对流转土地的承包方提供一定补贴2. 技术指导:农业农村部门提供农业技术培训3. 信贷支持:金融机构为承包方提供低息贷款(二)权益保护1. 优先承包权: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享有优先承包权2. 侵权处理:承包方权益受损可依法维权3. 保险覆盖:推广农业保险,降低风险损失七、农村土地承包合同的主要内容(一)合同基本要素1. (1) 发包方名称和住所:明确为哪个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或其代表。

2. (2) 承包方名称和住所:个人或家庭承包时需注明户主及所有成员信息3. (3) 承包土地的名称、位置、面积、质量:详细描述土地的具体信息,可附图说明4. (4) 承包期限:明确起止时间,如“自2024年1月1日起至2054年1月1日止”5. (5) 承包土地的用途:限定为农业生产经营,如粮食种植、经济作物种植等二)双方权利义务1. (1) 发包方权利:a. 监督承包方依照约定用途合理利用土地b. 按照规定收取土地流转费(如适用)c. 对承包土地进行必要的调整(符合法定条件时)d. 维护承包方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2. (2) 发包方义务:a. 按时交付承包土地b. 保证承包土地的权属清晰无争议c. 提供必要的服务,如灌溉、道路维护等(根据约定)d. 不得非法干涉承包方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3. (3) 承包方权利:a. 享有承包土地的经营权、收益权b. 在承包期内有权拒绝他人干涉c. 可依法依约将承包土地进行流转d. 有权获得国家提供的农业补贴等支持4. (4) 承包方义务:a. 按照约定的用途和数量完成生产任务(如设定有特定要求)b. 保护和合理利用土地,不得擅自改变土地用途或破坏土地设施。

c. 按时足额缴纳约定的土地流转费(如适用)d. 接受发包方的必要监督和管理三)土地流转条款(如适用)1. (1) 流转方式:明确是转让、出租、入股还是转包等2. (2) 流转价格或租金:可约定固定价格、按产量比例分成或市场定价等3. (3) 支付方式和时间:明确支付频率(如每年一次)和具体时间4. (4) 流转期限:不得超过原承包期限5. (5) 双方权利义务变更:流转后原合同中相关权利义务的变更说明八、农村土地承包纠纷的解决途径(一)协商解决1. (1) 程序:双方当事人就争议事项进行沟通,尝试达成一致意见2. (2) 优点:简单快捷,成本低,能最大程度保留双方关系3. (3) 适用情况:争议事实清楚、争议标的不大的轻微纠纷二)调解解决1. (1) 程序:请求村人民调解委员会或乡镇调解组织介入,由调解员主持双方进行协商2. (2) 优点:中立性强,程序灵活,有助于化解矛盾3. (3) 局限性:调解结果不具有强制执行力,若一方不履行,需通过诉讼或仲裁三)仲裁解决1. (1) 程序:向约定的农村土地承包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仲裁庭会依法进行审理并作出裁决2. (2) 优点:程序相对规范,裁决具有法律效力,一裁终局(除特定情形外)。

3. (3) 条件:需双方在合同中约定仲裁条款或事后达成仲裁协议四)诉讼解决1. (1) 程序:不服仲裁裁决或未进行仲裁,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2. (2) 优点:法院判决具有最终法律效力,强制执行力度强3. (3) 注意:诉讼周期较长,成本相对较高九、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书记录与管理(一)证件主要信息1. (1) 权证编号:唯一标识该权利证书的编号2. (2) 权利人:承包方的名称或姓名3. (3) 权利类型:明确为土地承包经营权4. (4) 权利来源:如家庭承包、招标承包等5. (5) 承包期限:起止日期6. (6) 土地位置:详细描述土地所在村、组及地块编号7. (7) 土地面积:承包土地的总面积及分项面积8. (8) 土地用途:约定的农业生产类型9. (9) 发包方信息:名称及住所10. (10) 核发机关:负责发放权证的乡镇人民政府或农业农村主管部门11. (11) 核发日期:权证制作并颁发的日期二)证件管理要求1. (1) 保管:权利人应妥善保管权证,防止遗失或损毁2. (2) 查询:权利人可向发证机关申请查询、复印或认证3. (3) 变更:土地承包权发生变更时(如继承、转让),需及时办理权证变更手续。

4. (4) 补发:权证遗失或损毁,可向原发证机关申请补发5. (5) 信息维护:乡镇农业农村部门负责本区域内权证信息的日常维护和更新十、农村土地承包中常见问题及应对(一)土地面积与界址不清1. (1) 问题表现:承包合同中面积模糊,实际地块与合同不符,或与其他承包户存在争议2. (2) 应对措施:a. 核对合同:仔细审查原始承包合同及附件b. 参照图件:查看是否有附图,并与实际情况对比c. 请求测绘:若争议较大,可申请专业机构进行土地测绘d. 协商确认:与发包方及其他相关方协商,共同确认界址二)土地质量与预期不符1. (1) 问题表现:实际土地的肥力、灌溉条件等与合同描述或宣传不符2. (2) 应对措施:a. 核实信息:承包前应实地考察,收集土地质量相关资料b. 查阅记录:了解土地过去的使用情况和投入记录c. 索要证明:要求发包方提供土地质量检测报告或相关证明d. 合同约定:在合同中明确土地质量的底线标准及不符时的处理方式三)承包期内被随意调整或收回1. (1) 问题表现:发包方违反约定,在承包期内单方面调整或收回土地2. (2) 应对措施:a. 了解政策:明确当地关于承包土地调整的限定条件。

b. 审查合同:确认合同中关于土地调整的条款是否合法合理c. 保留证据:收集沟通记录、合同文本等证明自身合法承包的证据d. 寻求帮助:向乡镇人民政府、农业农村部门或调解组织反映情况四)流转合同不规范或权益受损1. (1) 问题表现:流转合同条款缺失、约定不明,或流转后收益未按约支付2. (2) 应对措施:a. 规范签订:流转前咨询专业人士或使用示范合同文本b. 明确条款:确保合同包含流转方式、价格、支付时间、双方权利义务等关键信息c. 履行监督:按时收取流转费用,监督受让方的经营行为d. 依法维权:如发生纠纷,可先协商,协商不成通过调解、仲裁或诉讼解决一、农村土地承包概述农村土地承包是指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或者外部主体依照相关法律法规,通过承包经营的方式获得农村土地的使用权,并依法从事农业生产活动的行为农村土地承包制度是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核心内容,旨在保障农民的土地权益,促进农业稳定发展一)农村土地承包的原则1. 家庭承包为主,多种形式并存2. 公平分配,公开透明3. 权责统一,长期稳定4. 依法流转,市场调节(二)农村土地承包的主体1. 承包方: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或经批准的外部主体2. 发包方: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或其代表3. 中介机构:提供流转服务、法律咨询等支持二、农村土地承包的程序(一)承包申请与审核1. 申请:承包方需向发包方提交书面承包申请,并附身份证明材料2. 审核:发包方对申请进行审核,确认是否符合承包条件3. 公示:审核结果需在村务公开栏进行公示,接受村民监督(二)承包合同签订1. 合同内容:明确承包期限、面积、用途、双方权利义务等2. 签订程序:由发包方和承包方共同签订,并经见证人签字3. 合同备案:报送乡镇人民政府或农业农村部门备案(三)承包权确认1. 发放承包权证书:合同签订后,发包方需向承包方颁发土地承包权证书2. 权利登记:承包权信息录入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系统三、农村土地承包的期限与调整(一)承包期限1. 家庭承包:耕地、林地等长期承包,期限为30-50年2. 非家庭承包:根据项目需求确定,一般不超过10年(二)承包调整1. 调整条件:因自然灾害、土地性质变化等原因可申请调整2. 调整程序:需经村民大会或村民代表会议同意,并重新签订合同3. 调整限制:原则上不得随意调整承包土地四、农村土地承包的流转(一)流转方式1. 转让:承包方将承包权完全转移给他人2. 出租:承包方将承包权暂时出租给他人使用3. 入股:承包方与其他主体共同经营土地4. 转包:承包方将部分承包地再承包给第三方(二)流转程序1. 协商:流转双方就流转方式、价格等达成一致。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