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舌诊与舌诊图谱(完整版)

桔****
实名认证
店铺
PPT
6.19MB
约136页
文档ID:569424156
舌诊与舌诊图谱(完整版)_第1页
1/136

[舌诊,又称望舌,它是通过观察舌象的变舌诊,又称望舌,它是通过观察舌象的变化,了解机体生理功能及病理变化,用以化,了解机体生理功能及病理变化,用以诊察了解疾病的一个重要方法诊察了解疾病的一个重要方法舌诊与图谱 [1 1、了解舌与脏腑的关系及舌诊原理;、了解舌与脏腑的关系及舌诊原理;[2 2、掌握正常舌象与异常舌象的识别及常见异、掌握正常舌象与异常舌象的识别及常见异常象的内容及临床意义,尤其是舌色和舌苔的常象的内容及临床意义,尤其是舌色和舌苔的主病 舌的组织结构舌的组织结构[舌乳头:根据乳头形态不同,分为丝状乳头、蕈舌乳头:根据乳头形态不同,分为丝状乳头、蕈状乳头、轮廓乳头和叶状乳头四种状乳头、轮廓乳头和叶状乳头四种. .[舌的主要功能舌的主要功能: : 辨别滋味,调节声音,搅拌食物,辨别滋味,调节声音,搅拌食物,协助吞咽协助吞咽. . 舌诊原理舌诊原理[1 1、、舌与经络相连舌与经络相连 手少阴心经之别,系舌本;足少阴肾经、厥手少阴心经之别,系舌本;足少阴肾经、厥阴肝经,沿咽喉络舌本;太阴脾经,连舌阴肝经,沿咽喉络舌本;太阴脾经,连舌根、散舌下根、散舌下[2 2、、舌与脏腑功能相关舌与脏腑功能相关Ø 舌为心之苗,舌为脾之外候,舌苔是胃气舌为心之苗,舌为脾之外候,舌苔是胃气蒸化谷气上承于舌面而生成。

蒸化谷气上承于舌面而生成Ø 肾藏精,在液为唾;脾在液为涎,关系着肾藏精,在液为唾;脾在液为涎,关系着舌体之润燥,舌苔可反映脾肾的功能舌体之润燥,舌苔可反映脾肾的功能 舌体分候脏腑理论舌体分候脏腑理论[1 1、舌尖候上焦心肺的病变;舌中部、舌尖候上焦心肺的病变;舌中部候中焦脾胃;舌根候下焦肾;舌两侧候中焦脾胃;舌根候下焦肾;舌两侧候肝胆[2 2、、《《伤寒指掌伤寒指掌··察舌辨证法察舌辨证法》》还有还有““舌尖属上脘,舌中属中脘,舌根属舌尖属上脘,舌中属中脘,舌根属下脘下脘””的说法 舌诊的方法舌诊的方法1 1、望舌的体位和伸舌姿势、望舌的体位和伸舌姿势 采取坐位或仰卧位,充足明亮的自然光线,自然采取坐位或仰卧位,充足明亮的自然光线,自然地将舌伸出口外,舌体放松,舌面平展,舌尖略地将舌伸出口外,舌体放松,舌面平展,舌尖略向下,尽量张口使舌体充分暴露向下,尽量张口使舌体充分暴露2 2、诊舌的方法、诊舌的方法 舌尖舌尖——舌中舌中——舌根舌根——舌侧舌侧,顺序观察顺序观察先看舌体先看舌体再看舌苔再看舌苔,,3030秒左右如果一次望舌判断不清,秒左右。

如果一次望舌判断不清,可令病人休息可令病人休息3 3~~5 5分钟后,重复望舌一次分钟后,重复望舌一次 五、舌诊注意事项五、舌诊注意事项ª 光线影响光线影响ª 饮食或药品影响饮食或药品影响ª 口腔对舌象的影响 口腔对舌象的影响  舌诊的内容舌诊的内容[舌诊主要观察舌诊主要观察舌体舌体和和舌苔舌苔两个方面的变化两个方面的变化[望舌体包括舌体的望舌体包括舌体的神、色、形、态神、色、形、态望舌苔包括诊察苔包括诊察苔质苔质和和苔色苔色情况 正常舌象正常舌象[正常舌象的特征是:正常舌象的特征是:舌色淡红鲜明,舌质舌色淡红鲜明,舌质滋润,舌体大小适中,柔软灵活;舌苔均滋润,舌体大小适中,柔软灵活;舌苔均匀薄白而润简称匀薄白而润简称““淡红舌,薄白苔淡红舌,薄白苔”” 舌象的生理变异舌象的生理变异[ 年龄因素年龄因素[ 体质禀赋因素体质禀赋因素[ 性别性别[ 气候因素气候因素[ 起居因素起居因素 望舌体望舌体[1 1、望舌神、望舌神 舌神,即舌之神气舌体运动灵活,舌舌神,即舌之神气舌体运动灵活,舌色红润、鲜明光泽,为色红润、鲜明光泽,为有神之舌有神之舌诸病诸病皆吉,预后良好皆吉,预后良好 舌体运动异常,舌色晦暗,干枯无光,舌体运动异常,舌色晦暗,干枯无光,为为无神之舌无神之舌。

诸病皆凶,预后不好诸病皆凶,预后不好 [2 2、望舌色、望舌色 舌色即舌体颜色一般分为淡红、淡舌色即舌体颜色一般分为淡红、淡白、红、绛、青、紫舌几种白、红、绛、青、紫舌几种 ((1))淡红舌淡红舌[舌象特征舌象特征 :舌体颜色淡红润泽,白中透红舌体颜色淡红润泽,白中透红[临床意义临床意义 :淡红舌为气血调和的征象,常:淡红舌为气血调和的征象,常见于正常人,或表证初起见于正常人,或表证初起 ((2 2))淡白舌淡白舌 [舌象特征舌象特征:舌色比正常舌色浅淡,白色偏:舌色比正常舌色浅淡,白色偏多红色偏少,称为淡舌若舌色白全无血多红色偏少,称为淡舌若舌色白全无血色,则称为枯白舌色,则称为枯白舌[形成:形成:气血亏虚,血不荣舌;阳气虚衰,气血亏虚,血不荣舌;阳气虚衰,运血无力,舌失血充,故舌质浅淡运血无力,舌失血充,故舌质浅淡[ 临床意义临床意义 :主气血两虚、阳气虚衰主气血两虚、阳气虚衰 ((3 3))红绛舌红绛舌[舌象特征舌象特征:舌色较正常舌色红,呈鲜红色者,:舌色较正常舌色红,呈鲜红色者,称为红舌;舌色深红者,称为绛舌称为红舌;舌色深红者,称为绛舌 阳热亢盛,气血上壅阳热亢盛,气血上壅 ┓ ┓热入营血,血热充斥热入营血,血热充斥 ┣ ┣ 热斥血络热斥血络─→─→红绛舌红绛舌阴虚火旺,虚火上炎阴虚火旺,虚火上炎 ┛ ┛[临床意义临床意义:主热证。

注意有:主热证注意有实热、虚热实热、虚热之分[实热证实热证 :苔黄燥或芒刺,多因邪热亢盛,热入:苔黄燥或芒刺,多因邪热亢盛,热入气分而舌红;热入营血,血液浓缩而舌绛气分而舌红;热入营血,血液浓缩而舌绛[虚热证虚热证 :苔少或无苔,多因热病伤阴,或阴虚:苔少或无苔,多因热病伤阴,或阴虚火旺 ((4))青紫舌青紫舌 [舌象特征舌象特征:全舌青紫或泛现青紫热入营血,气血壅滞热入营血,气血壅滞┓┓阴寒内盛,气血不畅阴寒内盛,气血不畅┣┣瘀血凝滞瘀血凝滞→ 青紫色青紫色暴力外伤,气滞不通暴力外伤,气滞不通┛┛[临床意义临床意义: 主气血运行不畅即主气血运行不畅即血瘀证血瘀证、、热证热证、、寒证寒证①①舌青紫湿润,苔白而滑舌青紫湿润,苔白而滑━━ 多属阳虚阴盛,多属阳虚阴盛,气血不畅之证气血不畅之证②②舌青紫深绛,苔少而干舌青紫深绛,苔少而干━━ 多属热毒炽盛,多属热毒炽盛,深入营血之证深入营血之证③③舌青紫而暗,有瘀斑点舌青紫而暗,有瘀斑点━━多属瘀血内阻,多属瘀血内阻,络脉瘀滞之证络脉瘀滞之证 3 3望舌形望舌形§舌形,即舌体的形质,包括舌形,即舌体的形质,包括荣枯、老荣枯、老嫩、胖瘦、点刺、裂纹嫩、胖瘦、点刺、裂纹等方面特征。

等方面特征 ((1)荣枯)荣枯[舌象特征舌象特征:舌质滋润,红活鲜明为荣舌;舌质滋润,红活鲜明为荣舌;舌质干枯,色泽晦暗,缺少血色为枯舌舌质干枯,色泽晦暗,缺少血色为枯舌[临床意义临床意义:荣舌荣舌——提示正气充盈,病轻      提示正气充盈,病轻      枯舌枯舌——提示正气虚衰,病重提示正气虚衰,病重        ((2)老嫩)老嫩[舌象特征舌象特征 :舌质坚敛苍老,纹理粗糙或皱缩,舌质坚敛苍老,纹理粗糙或皱缩,舌色较暗者为舌色较暗者为苍老舌苍老舌;舌质浮胖娇嫩,纹理;舌质浮胖娇嫩,纹理细腻,舌色淡白者为细腻,舌色淡白者为娇嫩舌娇嫩舌 [临床意义临床意义:苍老舌苍老舌 ━━━━ 多属多属实证实证 娇嫩舌娇嫩舌 ━━━━ 多属多属虚证虚证       ((3)胖瘦)胖瘦[舌象特征舌象特征舌象特征舌象特征 :舌体胖大而厚,伸舌满口,称为舌体胖大而厚,伸舌满口,称为舌体胖大而厚,伸舌满口,称为舌体胖大而厚,伸舌满口,称为“ “胖大胖大胖大胖大舌舌舌舌” ”;舌体瘦小而薄,称为;舌体瘦小而薄,称为;舌体瘦小而薄,称为;舌体瘦小而薄,称为“ “瘦薄舌瘦薄舌瘦薄舌瘦薄舌” ”[临床意义临床意义临床意义临床意义: 胖大舌多属阳气亏虚,水湿内停。

瘦薄舌是舌失濡胖大舌多属阳气亏虚,水湿内停瘦薄舌是舌失濡养的表现养的表现肿胀舌肿胀舌━━━━属实证属实证-┏┏舌色红绛者舌色红绛者━━━━ 多属心脾热盛多属心脾热盛                 ┗┗舌色紫暗者舌色紫暗者━━━━ 多属瘀血络多属瘀血络胖大舌胖大舌━━━━ 属虚证属虚证━━━━ 舌色紫暗舌色紫暗━━━━ 多属阳虚水停多属阳虚水停瘦薄舌瘦薄舌━┏━┏舌色淡白者舌色淡白者━━━━ 多属气血两虚多属气血两虚      ┗┗舌色红绛,舌干少苔或无苔者舌色红绛,舌干少苔或无苔者━━属阴虚火旺属阴虚火旺 ((4))点刺点刺[舌象特征舌象特征 :点刺是指蕈状乳头肿胀或高突的病:点刺是指蕈状乳头肿胀或高突的病理改变点,是蕈状乳头体积增大,数目增多,理改变点,是蕈状乳头体积增大,数目增多,乳头内充血水肿,大者称星,小者称点刺,是乳头内充血水肿,大者称星,小者称点刺,是指蕈状乳头增大、高突,并形成尖锋,形如芒刺,指蕈状乳头增大、高突,并形成尖锋,形如芒刺,抚之棘手,称为芒刺舌抚之棘手,称为芒刺舌[临床意义临床意义:舌生点刺提示脏腑阳热亢盛,或为血:舌生点刺提示脏腑阳热亢盛,或为血分热盛。

分热盛 舌尖生点刺舌尖生点刺━━ ━━ 多为心火亢盛多为心火亢盛┑┑舌中生点刺舌中生点刺━━ ━━ 多为胃肠热盛多为胃肠热盛││-热毒炽盛-热毒炽盛舌边生点刺舌边生点刺━━ ━━ 多为肝胆火盛多为肝胆火盛┚┚ ((5 5))裂纹裂纹[舌色特征舌色特征舌色特征舌色特征:舌面出现形状各异、深浅不一、多少:舌面出现形状各异、深浅不一、多少:舌面出现形状各异、深浅不一、多少:舌面出现形状各异、深浅不一、多少不等之裂纹统称为裂纹舌裂纹或裂沟中无舌苔不等之裂纹统称为裂纹舌裂纹或裂沟中无舌苔不等之裂纹统称为裂纹舌裂纹或裂沟中无舌苔不等之裂纹统称为裂纹舌裂纹或裂沟中无舌苔覆盖者,多属病理性变化;沟裂中有舌苔覆盖,覆盖者,多属病理性变化;沟裂中有舌苔覆盖,覆盖者,多属病理性变化;沟裂中有舌苔覆盖,覆盖者,多属病理性变化;沟裂中有舌苔覆盖,多见于先天性裂纹多见于先天性裂纹多见于先天性裂纹多见于先天性裂纹[临床意义临床意义临床意义临床意义 :精血亏虚,或阴津耗损,是全身营养:精血亏虚,或阴津耗损,是全身营养:精血亏虚,或阴津耗损,是全身营养:精血亏虚,或阴津耗损,是全身营养不良的一种表现不良的一种表现。

不良的一种表现不良的一种表现            ┏┏┏┏舌淡而裂者舌淡而裂者舌淡而裂者舌淡而裂者━━ ━━ ━━ ━━ 是血虚之候是血虚之候是血虚之候是血虚之候裂纹舌裂纹舌裂纹舌裂纹舌┫┫┫┫            ┗┗┗┗舌红绛而裂者舌红绛而裂者舌红绛而裂者舌红绛而裂者━━ ━━ ━━ ━━ 多属热盛伤津多属热盛伤津多属热盛伤津多属热盛伤津 4 望舌态望舌态[舌态,即舌体运动时的状态舌体活动灵舌态,即舌体运动时的状态舌体活动灵便,伸缩自如,为正常舌态,提示气血充便,伸缩自如,为正常舌态,提示气血充盛,经脉通调、脏腑健旺常见的病理舌盛,经脉通调、脏腑健旺常见的病理舌态有舌体态有舌体痿软、强硬、歪邪、吐弄和短缩痿软、强硬、歪邪、吐弄和短缩等 ((1))痿软舌痿软舌Ø舌象特征:舌体软弱无力,不能随意伸缩回舌象特征:舌体软弱无力,不能随意伸缩回旋Ø形成:气血虚极,阴液亏损形成:气血虚极,阴液亏损─→舌肌筋脉失养舌肌筋脉失养─→痿软Ø临床意义临床意义 :多为伤阴或气血俱虚多为伤阴或气血俱虚 痿软舌痿软舌-┏┏舌痿而红绛少苔舌痿而红绛少苔━━━━多属热盛多属热盛 伤阴,或阴虚火旺。

伤阴,或阴虚火旺         ┗┗舌痿而枯白无华舌痿而枯白无华━━━━多属气血虚衰多属气血虚衰 (2)强硬舌强硬舌舌象特征:舌体失其柔和,板硬强直,屈伸不便或不能转舌象特征:舌体失其柔和,板硬强直,屈伸不便或不能转动形成:形成: 邪热内扰邪热内扰-┏┏热盛伤津热盛伤津━━━━舌脉失养舌脉失养┓┓         ┗┗热扰神明热扰神明-舌失主宰舌失主宰 - ┣┣   强硬舌   强硬舌                 痰浊内阻痰浊内阻-┏┏蒙闭心包蒙闭心包 ┛┛       ┃┃                     ┗┗肝风夹痰肝风夹痰━━━━上阻舌窍上阻舌窍┛┛临床意义:多见于热入心包;或为高热伤津;或为风痰阻临床意义:多见于热入心包;或为高热伤津;或为风痰阻络舌体强硬而色红绛少津舌体强硬而色红绛少津——多见于热邪亢盛;多见于热邪亢盛;舌体强硬而舌苔厚腻舌体强硬而舌苔厚腻——多见于风痰阻络多见于风痰阻络舌体强硬而肢体麻木、眩晕者舌体强硬而肢体麻木、眩晕者——多为中风先兆多为中风先兆 ((3 3))歪斜舌歪斜舌[舌象特征:伸舌时舌体偏向一侧,称为歪斜舌象特征:伸舌时舌体偏向一侧,称为歪斜舌,一般舌歪在前半部明显。

舌,一般舌歪在前半部明显[形成:肝风内动,挟痰挟瘀阻滞一侧经络形成:肝风内动,挟痰挟瘀阻滞一侧经络─→─→歪斜舌歪斜舌[临床意义:多为肝风夹痰,或痰瘀阻络所致临床意义:多为肝风夹痰,或痰瘀阻络所致 ((4 4)颤动舌)颤动舌舌象特征:舌体不自主颤动,动摇不宁者,称为舌象特征:舌体不自主颤动,动摇不宁者,称为 舌颤动形成:形成:         阴血亏损,肝筋失养,舌脉挛急阴血亏损,肝筋失养,舌脉挛急┓┓                                     ┣┣颤动舌颤动舌         邪热伤津,燔灼肝筋,筋脉拘急邪热伤津,燔灼肝筋,筋脉拘急┛┛                                  临床意义:舌颤动是动风的表现之一凡气血虚衰、阴液临床意义:舌颤动是动风的表现之一凡气血虚衰、阴液亏损,舌失濡养而无力平稳伸展舌体;或为热极动风、亏损,舌失濡养而无力平稳伸展舌体;或为热极动风、肝阳化风等,都可以产生舌颤动肝阳化风等,都可以产生舌颤动 舌淡白而颤动者舌淡白而颤动者——多属血虚生风;多属血虚生风;舌绛紫而颤动者舌绛紫而颤动者——多属热极生风;多属热极生风;舌红少苔而颤动者舌红少苔而颤动者——多属阴虚动风多属阴虚动风 ((5 5)吐弄舌)吐弄舌 §舌象特征:舌伸于口外,不即回缩者,称为吐舌;舌象特征:舌伸于口外,不即回缩者,称为吐舌;反复舐口唇四周,掉动不停,均称反复舐口唇四周,掉动不停,均称“弄舌弄舌”  §形成:心脾有热,热灼津伤形成:心脾有热,热灼津伤 ─→ 肝筋失养,引动肝筋失养,引动肝风肝风─→舌动摇而不宁。

舌动摇而不宁§临床意义临床意义 :一般属心脾有热一般属心脾有热§吐舌吐舌━━━━ 亦可见于疫毒攻心或心气已绝的病人亦可见于疫毒攻心或心气已绝的病人§弄舌弄舌━━━━亦可见于热盛动风的先兆或先天愚型患亦可见于热盛动风的先兆或先天愚型患儿 ((6)短缩舌)短缩舌 Ø舌象特征:舌体卷短紧缩,不能伸长,舌象特征:舌体卷短紧缩,不能伸长,实证常与实证常与强硬并见,虚证多与痿软并见强硬并见,虚证多与痿软并见Ø 临床意义:多为病情危重的征象临床意义:多为病情危重的征象     舌短缩而色青紫湿润舌短缩而色青紫湿润━━━━ 多属寒凝经脉多属寒凝经脉     舌短缩而色淡白无华舌短缩而色淡白无华━━━━多属气血虚衰多属气血虚衰     舌短缩而色红绛而干舌短缩而色红绛而干━━━━ 多属热盛伤津多属热盛伤津     舌短缩胖大舌短缩胖大而而舌苔腻舌苔腻━━━━多属风痰阻络多属风痰阻络Ø此外,先天性舌系带过短,亦可影响舌体伸出,此外,先天性舌系带过短,亦可影响舌体伸出,称为绊舌,手术治疗治愈,无辨证意义称为绊舌,手术治疗治愈,无辨证意义 5 5 舌下络脉舌下络脉[舌下络脉的观察方法是:先让病人张口,将舌体舌下络脉的观察方法是:先让病人张口,将舌体向上腭方向翘起,舌尖可轻抵上腭,勿用力太过,向上腭方向翘起,舌尖可轻抵上腭,勿用力太过,使舌体保持自然松弛,舌下络脉充分显露。

使舌体保持自然松弛,舌下络脉充分显露 舌下络脉异常及临床意义:舌下络脉异常及临床意义:[舌下络脉细短、色淡红、小络脉不显、舌舌下络脉细短、色淡红、小络脉不显、舌色和舌下粘膜色偏淡者,多属气血不足;色和舌下粘膜色偏淡者,多属气血不足;[舌下络脉粗胀,或舌下络脉呈青紫、紫红、舌下络脉粗胀,或舌下络脉呈青紫、紫红、绛紫、紫黑色,都属血瘀的征象绛紫、紫黑色,都属血瘀的征象 望舌苔望舌苔§望舌苔要注意望舌苔要注意苔质苔质和和苔色苔色两方面的变化两方面的变化 [1 1、望苔质、望苔质 苔质,即舌苔的质地、形态主要观察舌苔的苔质,即舌苔的质地、形态主要观察舌苔的厚薄、润燥、腐腻、剥落厚薄、润燥、腐腻、剥落等方面的改变等方面的改变 ((1))厚薄苔厚薄苔[舌象特征舌象特征:故故“见底见底”、、“不见底不见底”是衡量舌是衡量舌苔薄厚的标准苔薄厚的标准[临床意义临床意义:舌苔的厚薄变化,主要反应邪正的舌苔的厚薄变化,主要反应邪正的盛衰[病位在表,可见到薄苔;病位在里,可见到厚病位在表,可见到薄苔;病位在里,可见到厚苔舌苔由薄变厚,提示邪气渐盛,为病进舌苔由薄变厚,提示邪气渐盛,为病进舌苔由厚转薄,则提示正气胜邪,为病退的征舌苔由厚转薄,则提示正气胜邪,为病退的征象。

象 ((2 2)润燥苔)润燥苔[舌象特征舌象特征:舌苔干湿适中,不滑不燥,称为:舌苔干湿适中,不滑不燥,称为““润润苔苔””;舌面水分过多,称为;舌面水分过多,称为““滑苔滑苔””舌苔干燥舌苔干燥少津少津, ,甚则舌苔干裂,称为燥苔;舌苔干而粗糙,甚则舌苔干裂,称为燥苔;舌苔干而粗糙,如砂涩手,称如砂涩手,称““糙苔糙苔””[临床意义临床意义:舌苔润燥主要反映体内津液盈亏和输:舌苔润燥主要反映体内津液盈亏和输布情况 ((3 3)腐腻苔)腐腻苔[舌象特征:苔质疏松,颗粒较大,边中皆厚,舌象特征:苔质疏松,颗粒较大,边中皆厚,刮之易去,刮之易去, 为为““腐苔腐苔””苔质致密,颗粒较苔质致密,颗粒较小,边薄中厚,刮之难去为小,边薄中厚,刮之难去为““腻苔腻苔””[ 临床意义:腐苔主胃气衰败、湿邪上泛之证临床意义:腐苔主胃气衰败、湿邪上泛之证腻苔主湿浊、痰饮、食积腻苔主湿浊、痰饮、食积 ((4 4)剥苔、类剥苔)剥苔、类剥苔[舌象特征舌象特征:舌苔全部或部分剥落,剥落处舌:舌苔全部或部分剥落,剥落处舌面光滑无苔者,称为面光滑无苔者,称为““剥苔剥苔””舌苔剥落殆舌苔剥落殆尽,舌面光滑如镜者,称为尽,舌面光滑如镜者,称为““镜面舌镜面舌””。

舌舌苔剥落处不光滑,仍有新生苔质颗粒或乳头苔剥落处不光滑,仍有新生苔质颗粒或乳头可见者,称可见者,称““类剥苔类剥苔””[临床意义临床意义::一般主胃气匮乏,胃阴枯涸或气血两虚,也是一般主胃气匮乏,胃阴枯涸或气血两虚,也是全身虚弱的一种表现全身虚弱的一种表现 2 2 望苔色望苔色[苔色,即舌苔之颜色其变化主要有苔色,即舌苔之颜色其变化主要有白白苔、黄苔、灰黑苔苔、黄苔、灰黑苔三类,临床上可单独三类,临床上可单独出现,也可相兼出现出现,也可相兼出现 ((1))白苔白苔 [舌象特征:有厚、薄之分,是最常见的苔色,其舌象特征:有厚、薄之分,是最常见的苔色,其它各色舌均可由白苔转化而成它各色舌均可由白苔转化而成 [临床意义:主表证、寒证但不局限于表证寒证临床意义:主表证、寒证但不局限于表证寒证      ┌舌质淡红舌质淡红 ── 正常人、表证初起正常人、表证初起 薄白苔薄白苔薄白苔薄白苔-│质地干燥质地干燥 ── 多属风热表证多属风热表证        └质地滑利质地滑利 ── 多属外感寒湿阳虚水停多属外感寒湿阳虚水停    ┌厚白而腻厚白而腻 ── 多属湿浊、痰饮、食积多属湿浊、痰饮、食积厚白苔厚白苔厚白苔厚白苔- │厚腻而干厚腻而干 ── 多属湿浊内蕴化热伤津多属湿浊内蕴化热伤津       └ 积粉苔积粉苔积粉苔积粉苔-苔白如积粉,扪之不燥-外感温-苔白如积粉,扪之不燥-外感温热。

热 ((2))黄苔黄苔 [舌象特征:黄苔有舌象特征:黄苔有淡黄、深黄淡黄、深黄和和焦黄苔焦黄苔之别[临床意义:黄苔主热轻,深黄苔主热苔主热证,临床意义:黄苔主热轻,深黄苔主热苔主热证,里证舌苔由白转黄,提示邪已化热入里,苔色里证舌苔由白转黄,提示邪已化热入里,苔色愈黄,邪热愈甚深黄热重,焦黄苔主热极愈黄,邪热愈甚深黄热重,焦黄苔主热极 黄白相兼苔,多为表邪化热入里;黄白相兼苔,多为表邪化热入里; 黄厚而干(糙)-邪热津伤,燥结腑实黄厚而干(糙)-邪热津伤,燥结腑实 舌苔黄而腻,多属湿热内蕴、痰饮化热、食积热舌苔黄而腻,多属湿热内蕴、痰饮化热、食积热腐之证;腐之证; 舌苔黄而滑,多属阳虚寒湿,痰饮化热,或复感舌苔黄而滑,多属阳虚寒湿,痰饮化热,或复感湿热之邪湿热之邪 ((3))灰黑苔灰黑苔 [舌象特征舌象特征:浅黑苔即称为:浅黑苔即称为“灰苔灰苔”;深灰苔即称;深灰苔即称为为“黑苔黑苔” 其中其中苔质苔质润、燥润、燥是鉴别灰黑苔寒是鉴别灰黑苔寒热属性的重要指征热属性的重要指征 [临床意义临床意义: 多见于热极伤阴;阳虚阴甚或肾阴亏损,痰湿久多见于热极伤阴;阳虚阴甚或肾阴亏损,痰湿久郁之证。

郁之证舌苔灰黑而干舌苔灰黑而干 ─主里热之重证主里热之重证 ─ 多因里热已极,多因里热已极, 热炽津伤所致热炽津伤所致舌苔灰黑而润舌苔灰黑而润 ─主里寒之重证主里寒之重证─ 多因阳虚寒极,多因阳虚寒极, 痰饮寒湿内阻所致痰饮寒湿内阻所致 舌象分析及舌诊意义舌象分析及舌诊意义(一)、舌质与舌苔的综合分析(一)、舌质与舌苔的综合分析 人体是复杂的整体,舌象与机体的脏腑、人体是复杂的整体,舌象与机体的脏腑、气血以及各项生理功能都有着密切联系气血以及各项生理功能都有着密切联系舌质和舌苔的变化,所反映的生理、病理舌质和舌苔的变化,所反映的生理、病理意义虽各有所侧重,前面已分而论之,但意义虽各有所侧重,前面已分而论之,但在临床实际运用中,却要注意舌质与舌苔在临床实际运用中,却要注意舌质与舌苔变化的综合分析,整体审察舌象变化的综合分析,整体审察舌象——即舌即舌质的神、色、形、态和苔质、苔色的综合质的神、色、形、态和苔质、苔色的综合形象 1 1、舌质与舌苔变化一致、舌质与舌苔变化一致Ø舌质与舌苔变化一致,提示病机相同,主病为舌质与舌苔变化一致,提示病机相同,主病为两者意义的综合。

如:两者意义的综合如:Ø舌质红,苔黄而干燥,主实热证;舌质红,苔黄而干燥,主实热证;Ø舌质淡嫩,舌苔白润,主虚寒证;舌质淡嫩,舌苔白润,主虚寒证;Ø舌体红绛而有裂纹,舌苔焦黄干燥,多主热极舌体红绛而有裂纹,舌苔焦黄干燥,多主热极津伤;津伤;Ø青紫舌与白腻苔并见,提示气血瘀阻,痰湿内青紫舌与白腻苔并见,提示气血瘀阻,痰湿内阻等病理特征阻等病理特征 2 2、舌质与舌苔变化不一致、舌质与舌苔变化不一致Ø舌质与舌苔变化不一致,应对二者的病因舌质与舌苔变化不一致,应对二者的病因病机及相互关系进行综合分析病机及相互关系进行综合分析 Ø例如例如淡白舌黄腻苔者淡白舌黄腻苔者,其舌淡白多主虚寒,,其舌淡白多主虚寒,而苔黄腻为湿热之征,舌色与苔色虽有寒而苔黄腻为湿热之征,舌色与苔色虽有寒热之别,但是舌质反映正气,舌苔反映病热之别,但是舌质反映正气,舌苔反映病邪,舌象表明本虚标实,寒热夹杂的病变邪,舌象表明本虚标实,寒热夹杂的病变特征脾胃虚寒而舌质淡白,复感湿热之特征脾胃虚寒而舌质淡白,复感湿热之邪而舌苔黄腻,因此呈现如此舌象邪而舌苔黄腻,因此呈现如此舌象 Ø又如素体阴虚火旺,复感寒湿之邪,亦可又如素体阴虚火旺,复感寒湿之邪,亦可出现出现“舌质红绛,苔白滑腻舌质红绛,苔白滑腻”之舌象。

所之舌象所以,当舌质与舌苔变化不一致,往往提示以,当舌质与舌苔变化不一致,往往提示二种或二种以上的病理变化,舌象的辨证二种或二种以上的病理变化,舌象的辨证意义亦是二者的结合,因此临床诊疗要处意义亦是二者的结合,因此临床诊疗要处理好标本缓急关系理好标本缓急关系 (二)、舌象的动态分析(二)、舌象的动态分析§在疾病发展过程中,舌象亦随之相应变化掌握在疾病发展过程中,舌象亦随之相应变化掌握舌象与疾病发展变化的关系可以充分认识疾病舌象与疾病发展变化的关系可以充分认识疾病不同阶段发生的病理改变,为早期诊断、早期治不同阶段发生的病理改变,为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提供重要依据疗提供重要依据 (三)、舌诊的临床意义(三)、舌诊的临床意义Ø舌象变化能较客观地反映病情,故对临床辨证、舌象变化能较客观地反映病情,故对临床辨证、立法、处方、用药以及判断疾病转归,分析病情立法、处方、用药以及判断疾病转归,分析病情预后,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预后,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Ø1、判断邪正盛衰、判断邪正盛衰 :正气盛衰能明显地反映于舌正气盛衰能明显地反映于舌Ø2、辨别病位浅深、辨别病位浅深 :病邪轻、浅多见舌苔变化,而病邪轻、浅多见舌苔变化,而病情深、重可见舌苔舌体同时变化。

病情深、重可见舌苔舌体同时变化Ø3、区别病邪性质、区别病邪性质 :不同的病邪致病,舌象亦各有不同的病邪致病,舌象亦各有差异Ø4、推断病势进展估计病情预后、推断病势进展估计病情预后 :Ø5、指导立法处方、指导立法处方 ※※( (一一) ) 正常舌象正常舌象: :淡红舌淡红舌, ,薄白苔薄白苔舌体舌体: : 颜色淡红鲜明颜色淡红鲜明; ;柔软柔软, ,运动灵活自运动灵活自如如; ;胖瘦适中胖瘦适中, ,无异常形态无异常形态. .舌苔舌苔: : 薄白均匀铺于舌面薄白均匀铺于舌面, ,揩揩kaikai之不去之不去, ,其下有根其下有根, ,干湿适中干湿适中, ,不粘不腻不粘不腻. . ※※( (二二) ) 望舌质望舌质( (病体病体: :神神 色色 形形 态态) )※※1.1.望舌神望舌神 是判断疾病预后关键是判断疾病预后关键. .舌红活明舌红活明润为有润为有神神, ,舌干瘪晦暗为无神舌干瘪晦暗为无神. .※※2.2.望舌色望舌色淡白舌淡白舌 红舌红舌 绛舌绛舌 青紫色青紫色 ※①※①淡白舌淡白舌: : 主虚主虚, ,寒证寒证. .淡之气血亏虚淡之气血亏虚, ,白指血亏或寒盛白指血亏或寒盛. .虚指气血亏虚和阳虚虚指气血亏虚和阳虚, ,寒指虚寒和寒湿寒指虚寒和寒湿. .淡白湿润胖嫩淡白湿润胖嫩 淡白光莹瘦薄淡白光莹瘦薄 ※※②②红舌红舌: :主热证主热证. .实热实热舌色鲜红有苔舌色鲜红有苔: :邪热加速血行邪热加速血行, ,脉络充盈脉络充盈. .热盛伤津热盛伤津舌红舌红干燥无苔干燥无苔( (胃肾阴虚胃肾阴虚). ).阴虚内热阴虚内热嫩红伴少嫩红伴少苔或无苔苔或无苔. .有有瘀点瘀点. .                ※ ※ ③③绛舌绛舌: :主热盛和血瘀主热盛和血瘀. . 舌绛有苔舌绛有苔: :起刺或干裂为热盛津亏起刺或干裂为热盛津亏, ,苔黑为热盛苔黑为热盛之极之极. .舌绛无苔舌绛无苔镜面舌镜面舌( (胃肾阴亏胃肾阴亏). ). 绛绛暗有瘀点暗有瘀点为瘀血挟热为瘀血挟热. .   降无苔降无苔降暗降暗 ※④※④青紫色青紫色: : 主寒盛主寒盛, ,瘀血瘀血, ,热盛热盛, ,中毒中毒. .青青紫舌和瘀点舌为寒盛、先心病及中毒紫舌和瘀点舌为寒盛、先心病及中毒. .紫降而干为热盛紫降而干为热盛. .舌面青紫瘀点瘀斑舌舌面青紫瘀点瘀斑舌, , 舌色淡紫不红为青舌舌色淡紫不红为青舌, ,红绛而暗为紫舌红绛而暗为紫舌. .紫舌紫舌青紫舌青紫舌青舌青舌                           五种舌体比较五种舌体比较 ※※3 3望舌形望舌形( (舌质的形状舌质的形状) )u老嫩老嫩u胖瘦胖瘦 u芒刺芒刺 u裂纹裂纹 u齿痕齿痕u舌疮舌疮 u舌下脉络舌下脉络 ①①老嫩老嫩: :辨虚实辨虚实. . ◆◆老老舌舌: : 舌舌质质坚敛苍老坚敛苍老, ,纹理粗糙纹理粗糙 皱缩皱缩, ,舌舌色色较暗较暗, ,多多实实证证. . ◆◆嫩舌嫩舌: : 舌舌质质浮胖娇嫩浮胖娇嫩, ,纹理细腻纹理细腻, , 舌舌色色淡白淡白, ,属属虚证虚证. .    老老嫩嫩 ◆◆胖胖: :舌体胖大厚舌体胖大厚, ,伸舌满口伸舌满口. .主虚实主虚实, , 实证心脾热盛实证心脾热盛( (红绛红绛) )和瘀血阻络和瘀血阻络( (紫暗紫暗); );虚证脾肾阳虚虚证脾肾阳虚. .中毒肿大色鲜红或青中毒肿大色鲜红或青紫紫, ,或肿胀不能收缩回口中或肿胀不能收缩回口中. . ◆◆瘦瘦: :舌体瘦小薄舌体瘦小薄, ,主主虚虚. .即气血虚即气血虚( (舌舌色淡白色淡白) )和阴虚和阴虚( (红绛少苔或无苔红绛少苔或无苔). ). ②②胖瘦胖瘦 肿胀舌肿胀舌           瘦薄舌瘦薄舌 舌淡红瘦薄苔白燥裂舌淡红瘦薄苔白燥裂舌淡红胖嫩舌淡红胖嫩 ③③芒刺芒刺: : 邪热亢盛邪热亢盛. .蕈状乳头肿胀或高突蕈状乳头肿胀或高突, ,抚之棘抚之棘手手. .脏腑热盛热入营血脏腑热盛热入营血. .舌尖属心火亢盛舌尖属心火亢盛, ,舌中属胃肠热毒炽盛舌中属胃肠热毒炽盛, ,舌边肝胆火盛舌边肝胆火盛. . 芒芒刺刺 ④④裂纹裂纹: :主虚或邪盛正虚主虚或邪盛正虚. .热盛伤阴热盛伤阴( (舌舌色色红绛红绛), ),血虚不润血虚不润( (舌舌色色淡白苔薄白淡白苔薄白), ),脾虚湿侵脾虚湿侵( (舌色淡白齿痕苔滑腻舌色淡白齿痕苔滑腻) ) ⑤⑤齿印齿印: :主虚主虚( (气虚和脾气虚和脾). ).胖大舌并见胖大舌并见, ,舌质淡红胖嫩舌质淡红胖嫩, ,边有齿痕边有齿痕, ,脾虚水停脾虚水停. .舌淡白苔白湿润齿痕为寒湿困脾舌淡白苔白湿润齿痕为寒湿困脾. . ⑥⑥舌疮舌疮: :主热主热. .实热实热为疮高于舌面且痛为疮高于舌面且痛 ( (心经热毒雍盛心经热毒雍盛), ),虚火上炎虚火上炎疮不出舌面疮不出舌面且痛且痛稍轻稍轻( (肝肾阴虚肝肾阴虚) )舌舌 疮疮舌舌 衄衄 ⑦⑦舌下脉络舌下脉络: : 主瘀血主瘀血. .粗大迂曲粗大迂曲, ,瘀点瘀斑瘀点瘀斑. . ※4.※4.望舌态望舌态◆◆正常舌态正常舌态: : 活动灵活活动灵活, ,伸缩自如伸缩自如. .◆◆病理舌态病理舌态: : 痿软痿软 强硬强硬 震颤震颤 歪斜歪斜卷缩卷缩 吐弄吐弄 麻痹麻痹 舌纵舌纵 ①①痿软痿软: :舌体痿软无力舌体痿软无力, ,伸缩不灵伸缩不灵. .主主虚虚. .气血两虚气血两虚( (舌色枯白无华舌色枯白无华) )和阴虚和阴虚( (舌色红或降少苔舌色红或降少苔). ).痿软舌痿软舌: 气血虚气血虚 阴虚阴虚 ※※②②强硬强硬: : 卷缩不利或强直卷缩不利或强直, ,甚语言蹇甚语言蹇涩涩. .主热盛津亏、热陷心包及痰瘀阻络主热盛津亏、热陷心包及痰瘀阻络( (中风中风). ).结合舌色结合舌色( (红降少苔红降少苔, ,舌胖苔厚舌胖苔厚). ).强硬舌强硬舌 ※※③③震颤震颤: :舌体不自主地颤动舌体不自主地颤动. .主动主动风风. .热极热极( (色绛色绛), ),肝阳化风肝阳化风, ,虚风内动虚风内动( (阴和血虚阴和血虚) )※④※④歪斜歪斜: :主痰瘀阻络或中风主痰瘀阻络或中风. .伸舌伸舌时时舌体偏向一侧舌体偏向一侧. .※⑤※⑤卷缩卷缩: :舌体卷缩不能伸长或不抵舌体卷缩不能伸长或不抵齿齿. .主虚实主虚实. .虚虚( (气血虚和热盛阴亏气血虚和热盛阴亏). ).实实即寒凝筋脉即寒凝筋脉( (舌胖粘腻舌胖粘腻). ).危重危重. . 歪斜舌歪斜舌卷缩舌卷缩舌 ※※⑥⑥吐弄吐弄: :吐舌伸出不能回缩吐舌伸出不能回缩, ,弄舌伸弄舌伸出添唇再回缩出添唇再回缩. .主热主热( (心脾热心脾热), ),小儿惊小儿惊风风, ,先天愚型及病危先天愚型及病危( (吐舌吐舌). ). ※⑦※⑦麻痹麻痹: :感觉异常和运动不灵感觉异常和运动不灵. .气血气血不足或痰瘀阻络不足或痰瘀阻络. . ※⑧※⑧舌纵舌纵: :舌伸出后难回缩舌伸出后难回缩. .主痰热扰主痰热扰心心( (舌红胀老舌红胀老) )和气虚和气虚( (舌体舒麻木舌体舒麻木). ). ※※三三. .望舌苔望舌苔※※苔质:苔质:厚薄厚薄 润燥润燥 腐腻腐腻 ※※苔色:苔色:白苔白苔 黄苔黄苔 灰苔灰苔 黑苔黑苔 ※※苔形:苔形:全苔全苔 偏苔偏苔 剥落剥落 地图地图 镜面镜面 ※①※①薄厚薄厚: :反应病邪深浅和轻重反应病邪深浅和轻重. . ※※1.1.苔质苔质◆◆薄苔:薄苔:见底见底( (舌质舌质), ),病轻邪浅病轻邪浅, ,胃胃气未伤气未伤. .◆◆厚苔:厚苔:不见底不见底, ,病邪在里病邪在里, ,胃气胃气挟湿浊熏蒸于舌面挟湿浊熏蒸于舌面. . 舌舌 苔苔 薄薄 厚厚 ◆◆润苔润苔表示津液未伤表示津液未伤. . 过润过润即滑苔即滑苔主虚和水湿不化主虚和水湿不化. .◆◆燥苔燥苔津液已伤津液已伤. .主热盛津伤主热盛津伤, ,阴虚阴虚津亏津亏, ,阳虚气不化津阳虚气不化津, ,燥气伤肺燥气伤肺. .过燥过燥为糙为糙caocao苔或燥裂苔苔或燥裂苔, ,主津枯主津枯. .※②※②润燥润燥: :反映津液盈亏反映津液盈亏. .   苔质苔质: :滑滑 燥燥 糙糙 ※③※③腐腻腐腻: :反映中焦邪实和胃气盛衰反映中焦邪实和胃气盛衰. . ◆◆腐苔腐苔: :苔质疏松苔质疏松, ,颗粒大且厚似豆颗粒大且厚似豆腐渣腐渣, ,易刮易刮; ;主邪热内盛和胃气衰败主邪热内盛和胃气衰败. . ◆◆腻苔腻苔: :苔质致密苔质致密, ,颗粒较小颗粒较小, ,边薄中边薄中厚似涂蜡厚似涂蜡, ,难刮去难刮去. .主湿浊内盛主湿浊内盛, ,郁遏郁遏阳气阳气. .食积食积 痰浊痰浊 湿热口糜湿热口糜 腐腐 腻苔腻苔 ※※2.2.苔色苔色病色:白病色:白 黄黄 灰灰 黑黑※①※①白苔白苔: :薄厚之别薄厚之别. .薄白薄白主表证主表证. .厚白厚白多主寒湿证多主寒湿证. .白如积粉不燥白如积粉不燥( (温病中热毒与浊邪结合温病中热毒与浊邪结合). ). ※③※③灰苔灰苔 病重病重 主里热炽盛主里热炽盛( (灰干灰干) )和和寒湿内盛寒湿内盛(灰润灰润). . ※②※②黄苔黄苔主里主里( (是否伤津是否伤津), ),热证热证( (表里表里). ).薄黄指风薄黄指风热表证热表证, ,黄厚指里湿热证黄厚指里湿热证. .※④※④黑苔黑苔 病重病重主里热炽盛主里热炽盛( (黑干黑干) )寒湿内盛或阳虚寒湿内盛或阳虚(黑润黑润). . 苔色:白黄灰黑苔色:白黄灰黑 3.3.苔形苔形: : 全苔、偏全、剥苔、花剥苔、全苔、偏全、剥苔、花剥苔、地图舌地图舌( (边界清楚边界清楚) )、镜面舌、镜面舌. .主气血和主气血和胃气的盈亏胃气的盈亏, ,邪的深浅邪的深浅. .   偏偏 苔苔花剥苔花剥苔 地图舌地图舌 镜镜 面面 舌舌 ※※( (一一) ) 正常舌象正常舌象: :淡红舌淡红舌, ,薄白苔薄白苔舌体舌体: : 颜色淡红鲜明颜色淡红鲜明; ;柔软柔软, ,运动灵活自运动灵活自如如; ;胖瘦适中胖瘦适中, ,无异常形态无异常形态. .舌苔舌苔: : 薄白均匀铺于舌面薄白均匀铺于舌面, ,揩揩kaikai之不去之不去, ,其下有根其下有根, ,干湿适中干湿适中, ,不粘不腻不粘不腻. . ※※( (二二) ) 望舌质望舌质( (病体病体: :神神 色色 形形 态态) )※※1.1.望舌神望舌神 是判断疾病预后关键是判断疾病预后关键. .舌红活明舌红活明润为有润为有神神, ,舌干瘪晦暗为无神舌干瘪晦暗为无神. .※※2.2.望舌色望舌色淡白舌淡白舌 红舌红舌 绛舌绛舌 青紫色青紫色 ※①※①淡白舌淡白舌: : 主虚主虚, ,寒证寒证. .淡之气血亏虚淡之气血亏虚, ,白指血亏或寒盛白指血亏或寒盛. .虚指气血亏虚和阳虚虚指气血亏虚和阳虚, ,寒指虚寒和寒湿寒指虚寒和寒湿. .淡白湿润胖嫩淡白湿润胖嫩 淡白光莹瘦薄淡白光莹瘦薄 ※※②②红舌红舌: :主热证主热证. .实热实热舌色鲜红有苔舌色鲜红有苔: :邪热加速血行邪热加速血行, ,脉络充盈脉络充盈. .热盛伤津热盛伤津舌红舌红干燥无苔干燥无苔( (胃肾阴虚胃肾阴虚). ).阴虚内热阴虚内热嫩红伴少嫩红伴少苔或无苔苔或无苔. .有有瘀点瘀点. .                ※ ※ ③③绛舌绛舌: :主热盛和血瘀主热盛和血瘀. . 舌绛有苔舌绛有苔: :起刺或干裂为热盛津亏起刺或干裂为热盛津亏, ,苔黑为热盛苔黑为热盛之极之极. .舌绛无苔舌绛无苔镜面舌镜面舌( (胃肾阴亏胃肾阴亏). ). 绛绛暗有瘀点暗有瘀点为瘀血挟热为瘀血挟热. .   降无苔降无苔降暗降暗 ※④※④青紫色青紫色: : 主寒盛主寒盛, ,瘀血瘀血, ,热盛热盛, ,中毒中毒. .青青紫舌和瘀点舌为寒盛、先心病及中毒紫舌和瘀点舌为寒盛、先心病及中毒. .紫降而干为热盛紫降而干为热盛. .舌面青紫瘀点瘀斑舌舌面青紫瘀点瘀斑舌, , 舌色淡紫不红为青舌舌色淡紫不红为青舌, ,红绛而暗为紫舌红绛而暗为紫舌. .紫舌紫舌青紫舌青紫舌青舌青舌                           五种舌体比较五种舌体比较 ※※3 3望舌形望舌形( (舌质的形状舌质的形状) )u老嫩老嫩u胖瘦胖瘦 u芒刺芒刺 u裂纹裂纹 u齿痕齿痕u舌疮舌疮 u舌下脉络舌下脉络 ①①老嫩老嫩: :辨虚实辨虚实. . ◆◆老老舌舌: : 舌舌质质坚敛苍老坚敛苍老, ,纹理粗糙纹理粗糙 皱缩皱缩, ,舌舌色色较暗较暗, ,多多实实证证. . ◆◆嫩舌嫩舌: : 舌舌质质浮胖娇嫩浮胖娇嫩, ,纹理细腻纹理细腻, , 舌舌色色淡白淡白, ,属属虚证虚证. .    老老嫩嫩 ◆◆胖胖: :舌体胖大厚舌体胖大厚, ,伸舌满口伸舌满口. .主虚实主虚实, , 实证心脾热盛实证心脾热盛( (红绛红绛) )和瘀血阻络和瘀血阻络( (紫暗紫暗); );虚证脾肾阳虚虚证脾肾阳虚. .中毒肿大色鲜红或青中毒肿大色鲜红或青紫紫, ,或肿胀不能收缩回口中或肿胀不能收缩回口中. . ◆◆瘦瘦: :舌体瘦小薄舌体瘦小薄, ,主主虚虚. .即气血虚即气血虚( (舌舌色淡白色淡白) )和阴虚和阴虚( (红绛少苔或无苔红绛少苔或无苔). ). ②②胖瘦胖瘦 肿胀舌肿胀舌           瘦薄舌瘦薄舌 舌淡红瘦薄苔白燥裂舌淡红瘦薄苔白燥裂舌淡红胖嫩舌淡红胖嫩 ③③芒刺芒刺: : 邪热亢盛邪热亢盛. .蕈状乳头肿胀或高突蕈状乳头肿胀或高突, ,抚之棘抚之棘手手. .脏腑热盛热入营血脏腑热盛热入营血. .舌尖属心火亢盛舌尖属心火亢盛, ,舌中属胃肠热毒炽盛舌中属胃肠热毒炽盛, ,舌边肝胆火盛舌边肝胆火盛. . 芒芒刺刺 ④④裂纹裂纹: :主虚或邪盛正虚主虚或邪盛正虚. .热盛伤阴热盛伤阴( (舌舌色色红绛红绛), ),血虚不润血虚不润( (舌舌色色淡白苔薄白淡白苔薄白), ),脾虚湿侵脾虚湿侵( (舌色淡白齿痕苔滑腻舌色淡白齿痕苔滑腻) ) ⑤⑤齿印齿印: :主虚主虚( (气虚和脾气虚和脾). ).胖大舌并见胖大舌并见, ,舌质淡红胖嫩舌质淡红胖嫩, ,边有齿痕边有齿痕, ,脾虚水停脾虚水停. .舌淡白苔白湿润齿痕为寒湿困脾舌淡白苔白湿润齿痕为寒湿困脾. . ⑥⑥舌疮舌疮: :主热主热. .实热实热为疮高于舌面且痛为疮高于舌面且痛 ( (心经热毒雍盛心经热毒雍盛), ),虚火上炎虚火上炎疮不出舌面疮不出舌面且痛且痛稍轻稍轻( (肝肾阴虚肝肾阴虚) )舌舌 疮疮舌舌 衄衄 ⑦⑦舌下脉络舌下脉络: : 主瘀血主瘀血. .粗大迂曲粗大迂曲, ,瘀点瘀斑瘀点瘀斑. . ※4.※4.望舌态望舌态◆◆正常舌态正常舌态: : 活动灵活活动灵活, ,伸缩自如伸缩自如. .◆◆病理舌态病理舌态: : 痿软痿软 强硬强硬 震颤震颤 歪斜歪斜卷缩卷缩 吐弄吐弄 麻痹麻痹 舌纵舌纵 ①①痿软痿软: :舌体痿软无力舌体痿软无力, ,伸缩不灵伸缩不灵. .主主虚虚. .气血两虚气血两虚( (舌色枯白无华舌色枯白无华) )和阴虚和阴虚( (舌色红或降少苔舌色红或降少苔). ).痿软舌痿软舌: 气血虚气血虚 阴虚阴虚 ※※②②强硬强硬: : 卷缩不利或强直卷缩不利或强直, ,甚语言蹇甚语言蹇涩涩. .主热盛津亏、热陷心包及痰瘀阻络主热盛津亏、热陷心包及痰瘀阻络( (中风中风). ).结合舌色结合舌色( (红降少苔红降少苔, ,舌胖苔厚舌胖苔厚). ).强硬舌强硬舌 ※※③③震颤震颤: :舌体不自主地颤动舌体不自主地颤动. .主动主动风风. .热极热极( (色绛色绛), ),肝阳化风肝阳化风, ,虚风内动虚风内动( (阴和血虚阴和血虚) )※④※④歪斜歪斜: :主痰瘀阻络或中风主痰瘀阻络或中风. .伸舌伸舌时时舌体偏向一侧舌体偏向一侧. .※⑤※⑤卷缩卷缩: :舌体卷缩不能伸长或不抵舌体卷缩不能伸长或不抵齿齿. .主虚实主虚实. .虚虚( (气血虚和热盛阴亏气血虚和热盛阴亏). ).实实即寒凝筋脉即寒凝筋脉( (舌胖粘腻舌胖粘腻). ).危重危重. . 歪斜舌歪斜舌卷缩舌卷缩舌 ※※⑥⑥吐弄吐弄: :吐舌伸出不能回缩吐舌伸出不能回缩, ,弄舌伸弄舌伸出添唇再回缩出添唇再回缩. .主热主热( (心脾热心脾热), ),小儿惊小儿惊风风, ,先天愚型及病危先天愚型及病危( (吐舌吐舌). ). ※⑦※⑦麻痹麻痹: :感觉异常和运动不灵感觉异常和运动不灵. .气血气血不足或痰瘀阻络不足或痰瘀阻络. . ※⑧※⑧舌纵舌纵: :舌伸出后难回缩舌伸出后难回缩. .主痰热扰主痰热扰心心( (舌红胀老舌红胀老) )和气虚和气虚( (舌体舒麻木舌体舒麻木). ). ※※三三. .望舌苔望舌苔※※苔质:苔质:厚薄厚薄 润燥润燥 腐腻腐腻 ※※苔色:苔色:白苔白苔 黄苔黄苔 灰苔灰苔 黑苔黑苔 ※※苔形:苔形:全苔全苔 偏苔偏苔 剥落剥落 地图地图 镜面镜面 ※①※①薄厚薄厚: :反应病邪深浅和轻重反应病邪深浅和轻重. . ※※1.1.苔质苔质◆◆薄苔:薄苔:见底见底( (舌质舌质), ),病轻邪浅病轻邪浅, ,胃胃气未伤气未伤. .◆◆厚苔:厚苔:不见底不见底, ,病邪在里病邪在里, ,胃气胃气挟湿浊熏蒸于舌面挟湿浊熏蒸于舌面. . 舌舌 苔苔 薄薄 厚厚 ◆◆润苔润苔表示津液未伤表示津液未伤. . 过润过润即滑苔即滑苔主虚和水湿不化主虚和水湿不化. .◆◆燥苔燥苔津液已伤津液已伤. .主热盛津伤主热盛津伤, ,阴虚阴虚津亏津亏, ,阳虚气不化津阳虚气不化津, ,燥气伤肺燥气伤肺. .过燥过燥为糙为糙caocao苔或燥裂苔苔或燥裂苔, ,主津枯主津枯. .※②※②润燥润燥: :反映津液盈亏反映津液盈亏. .   苔质苔质: :滑滑 燥燥 糙糙 ※③※③腐腻腐腻: :反映中焦邪实和胃气盛衰反映中焦邪实和胃气盛衰. . ◆◆腐苔腐苔: :苔质疏松苔质疏松, ,颗粒大且厚似豆颗粒大且厚似豆腐渣腐渣, ,易刮易刮; ;主邪热内盛和胃气衰败主邪热内盛和胃气衰败. . ◆◆腻苔腻苔: :苔质致密苔质致密, ,颗粒较小颗粒较小, ,边薄中边薄中厚似涂蜡厚似涂蜡, ,难刮去难刮去. .主湿浊内盛主湿浊内盛, ,郁遏郁遏阳气阳气. .食积食积 痰浊痰浊 湿热口糜湿热口糜 腐腐 腻苔腻苔 ※※2.2.苔色苔色病色:白病色:白 黄黄 灰灰 黑黑※①※①白苔白苔: :薄厚之别薄厚之别. .薄白薄白主表证主表证. .厚白厚白多主寒湿证多主寒湿证. .白如积粉不燥白如积粉不燥( (温病中热毒与浊邪结合温病中热毒与浊邪结合). ). ※③※③灰苔灰苔 病重病重 主里热炽盛主里热炽盛( (灰干灰干) )和和寒湿内盛寒湿内盛(灰润灰润). . ※②※②黄苔黄苔主里主里( (是否伤津是否伤津), ),热证热证( (表里表里). ).薄黄指风薄黄指风热表证热表证, ,黄厚指里湿热证黄厚指里湿热证. .※④※④黑苔黑苔 病重病重主里热炽盛主里热炽盛( (黑干黑干) )寒湿内盛或阳虚寒湿内盛或阳虚(黑润黑润). . 苔色:白黄灰黑苔色:白黄灰黑 3.3.苔形苔形: : 全苔、偏全、剥苔、花剥苔、全苔、偏全、剥苔、花剥苔、地图舌地图舌( (边界清楚边界清楚) )、镜面舌、镜面舌. .主气血和主气血和胃气的盈亏胃气的盈亏, ,邪的深浅邪的深浅. .   偏偏 苔苔花剥苔花剥苔 地图舌地图舌 镜镜 面面 舌舌 温馨提示:本PPT课件下载后,即可编辑修改,也可直接使用。

希望本课件对您有所帮助) 。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