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银行从业风险管理实务

M****1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189.50KB
约41页
文档ID:416916373
银行从业风险管理实务_第1页
1/41

前  言前  言(阐明)   中国银行业从业人员资格认证考试大纲已经发布出来,考试教材保持不变  第一章 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基本  简介风险管理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概念基本概念重要指某些经济上的、财务上的以及金融上的必要知识准备,涉及风险、收益和资本,其中涉及八大风险的类别和体现、三种不同层面上的资本及其含义;风险管理的计量基本,涉及概率论和数理记录知识  第二章 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基本架构  涉及风险管理的环境、组织、流程和信息系统(技术支持)  第三至七章   共五章的内容,分别具体简介第一章中提到的八大风险,其中把国家风险管理纳入信用风险管理,将法律风险管理纳入操作风险管理;从四个环节或流程上来简介,即风险的辨认、计量、监测和控制  第八章 银行监管和市场约束  《巴塞尔新资本合同》三大支柱:资本充足率(监管资本/风险加权资产)、外部监管和市场约束(信息披露)可见《风险管理》的内容设计和《巴塞尔新资本合同》三大支柱是一致的第 1 章 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基本风险管理水平是现代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构成部分,具有领先的风险管理能力和水平成为商业银行最重要的核心竞争力1.1 风险与风险管理  1.1.1风险与收益  1.风险的三种定义  (1)风险是将来成果的不拟定性:抽象、概括;  (2)风险是损失的也许性:损失的概率分布;符合金融监管当局对风险管理的思考模式;  (3)风险是将来成果(如投资的收益率)对盼望的偏离,即波动性,  符合现代金融风险管理理念,马科威茨资产组合理论:风险既是损失的来源,同步也是赚钱的基本。

  2.风险与收益的关系:匹配性  3.风险和损失的区别:事前和事后  风险:事前概念,损失发生前的状态  损失:事后概念  4.损失类型  预期损失——提取准备金和冲减利润  非预期损失——资本金(第四节)  劫难性损失——保险手段  1.1.2风险管理与商业银行经营  商业银行与否乐意承当风险,与否可以妥善控制和管理风险,将决定商业银行的经营成败  商业银行的经营原则:三性规定,即安全性、流动性、效益性  风险管理与商业银行经营的关系重要体目前如下五个方面:  1.承当和管理风险是商业银行的基本职能,也是商业银行业务不断创新发展的原动力  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专业化的风险管理技能;风险的分散(行业、区域、期限、客户的分散)、对冲(如利率和货币互换)和转移(如资产证券化)  2.作为商业银行实行经营战略的手段,极大变化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模式  从业务指引上升到战略管理,从片面追求利润转向实现“经风险调节的收益率”最大化;从定性分析为主转向定量分析为主;从分散风险管理转向全面集中管理  3.为商业银行的风险定价提供根据,并有效管理商业银行的业务组合  贷款定价  4.健全的风险管理为商业银行发明附加价值。

  实现股东价值最大化,减少法律、合规、监管成本  5.风险管理水平直接体现了商业银行的核心竞争力,不仅是商业银行生存发展的需要,也是金融监管的迫切规定  决定商业银行风险承当能力的两个因素:资本金规模、风险管理水平资本金是吸取损失的缓冲器和最后来源;经营风险的理念  1.1.3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发展  四个阶段:  1.资产风险管理模式阶段  20世纪60年代前,偏重于资产业务,强调保持商业银行资产的流动性;基本原则:稳健经营,提高安全度,同步也意味着保守  2.负债风险管理  20世纪60年代-70年代,为扩大资金来源,避开金融监管限制,变被动负债为积极性的积极负债;同步,加大了经营风险  华尔街的第一次数学革命:马科维茨资产组合理论、夏普的资本资产定价模型,金融产品的定价   3.资产负债风险管理模式  20世纪70年代,通过匹配资产负债期限构造、经营目的互相替代和资产分散,实现总量平衡和风险控制,缺口分析、久期分析成为重要手段  华尔街第二次数学革命:欧式期权定价模型(布莱克—斯科尔斯期权定价模型、B—S期权定价模型),通过期权这种构造化产品为金融衍生产品定价   4.全面风险管理模式  20世纪80年代后,非利息收入比重增长,注重风险中介业务。

  1988年《巴塞尔资本合同》标志全面风险管理原则体系基本形成  (1)全球的风险管理体系  (2)全面的风险管理范畴,随时随处均有风险  (3)全程的风险管理过程  (4)全新的风险管理措施  (5)全员的风险管理文化  全面风险管理模式已经可以成为现代商业银行谋求发展和保持竞争优势的最重要的方式1.2 商业银行风险的重要类别  八大风险:  1.2.1信用风险  两种状况:债务人或交易对手未能履行合同所规定的义务或信用质量发生变化,影响金融产品的价值,从而给债权人或金融产品持有人带来损失的风险  信用风险不仅存在于表内业务,也存在于信用担保、贷款承诺等表外业务中,还存在于衍生产品交易中  信用风险被觉得是最为复杂的风险种类,一般涉及违约风险、结算风险等重要形式,是国内商业银行目前所面临的最重要的风险  结算风险是一种特殊的信用风险,是指交易双方在结算过程中,一方支付了合同资金但另一方发生违约的风险  1974年,赫斯塔特银行的破产促成了巴塞尔委员会的诞生  信用风险具有明显的属于非系统风险特性与市场风险相反,信用风险的观测数据少,且不易获得  1.2.2市场风险  由于市场价格(涉及金融资产价格和商品价格)波动而导致银行表内、表外头寸遭受损失的风险。

  分为利率风险(重新定价风险、收益率曲线风险、基准风险、期权性风险)、股票风险(银行持有的股票)、汇率风险(涉及黄金)、商业风险(银行持有的农产品和贵金属)四种,其中利率风险尤为重要  相对于信用风险而言,市场风险具有数据优势和易于计量的特点  具有明显系统风险特性,难以通过度散化投资来完全地消除  1.2.3操作风险  由于人为错误、技术缺陷(ATM,许霆案)或不利的外部事件所导致损失的风险  《巴塞尔新资本合同》:分为由人员、系统、流程和外部事件引起的四类风险   操作风险具有非营利性,不可避免,普遍存在于银行业务和管理的各个方面,而市场风险重要存在于交易业务,信用风险重要存在于授信业务  举例:法国兴业银行、巴林银行  1.2.4流动性风险  是指商业银行无力为负债的减少和资产的增长提供融资而导致损失或破产的风险,分为资产流动性风险和负债流动性风险  相对而言,风险产生的因素诸多流动性风险水平体现了商业银行的整体经营状况  银行挤兑模型:戴蒙德—迪布维格模型(D—D模型)  流动性风险与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相比,形成因素更加复杂和广泛,一般被视为一种综合性风险  举例:英国北岩银行  1.2.5国家风险  指经济主体在与非本国居民进行国际经贸与金融往来中,由于别国经济、政治和社会等方面的变化而遭受损失的也许性,简朴说,就是赚了钱,汇不回来。

  政治风险、社会风险、经济风险发生在国际贸易中、国际贸易中的所有主体都也许遭受  举例:俄罗斯1998年停止归还国债,导致LTCM(长期资本管理公司)的被接管;委内瑞拉宣布国有化  信用风险和市场风险、操作风险的辨析:“信用风险具有明显的非系统风险特性”、“市场风险具有数据有数和易于计量的特点,具有明显的系统风险特性,难以通过度散化投资完全消除”、“操作风险具有非营利性,容易引起市场风险和信用风险”  1.2.6名誉风险  商业银行一般将信誉风险看作是对其经济价值最大的威胁中国国有商业银行的国家信誉支持  1.2.7法律风险  法律风险是一种特殊类型的操作风险  按照《巴塞尔新资本合同》的规定,法律风险是一种特殊类型的操作风险,它涉及但不限于因监管措施和解决民商事争议而支付的罚款、罚金或者惩罚性补偿所导致的风险敞口  1.2.8战略风险  双重内涵:系统辨认和评估;长期的角度和战略的高度1.3 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重要方略  风险管理政策层面上的管理技术和措施  1.3.1风险分散  构成资产的个数越多,其非系统性风险就可以通过度散化完全消除,而系统性风险不能通过度散化被消除掉,体现为资本资产模型(CAPM)中的β值。

  1.3.2风险对冲  风险对冲是指通过投资或购买与标的资产(Underlying Asset)收益波动负有关的某种资产或衍生产品,来冲销标的资产法潜在的风险损失的一种风险管理方略  管理市场风险的有效措施分为自我对冲和市场对冲,前者例犹如步买入具有收益负有关的资产(例如股票和债券),后者例如通过衍生产品市场进行对冲(例如进行利率和汇率的互换等)  所谓自我对冲是指商业银行运用资产负债表或某些具有收益负有关性质的业务组合自身所具有的对冲特性进行风险对冲市场对冲是指对于无法通过资产负债表和有关业务调节进行自我对冲的风险(又称残存风险),通过衍生产品市场进行对冲  1.3.3风险转移  第一种,存款保险公司,例如美国存款保险公司FDIC;第二种,更为积极、积极,例如资产支持证券ABS、MBS等  1.3.4风险规避  不做业务,不承当风险过于悲观  1.3.5风险补偿  对于高风险的客户和业务,提高金融产品价格1.4 商业银行风险与资本(重点)  本节是风险管理这门课程的核心和基本,资本分为三种资本,三种资本的含义及它们之间的区别和联系是考试的重点和热点  1.4.1资本的概念和作用  1.资本的概念  资本是指会计资本,也就是账面资本,等于金融机构合并资产负债表中资产减去负债后的所有者权益,涉及实收资本或一般股、优先股等。

  商业银行是以负债经营为特色的,其资本较少,融资杠杆率很高  2.资本的作用  (1)为商业银行提供融资;  (2)吸取和消化损失,资本金是承当风险和吸取损失的第一资金来源;  (3)限制商业银行过度业务扩张和风险承当;  (4)维持市场信心;  (5)为商业银行管理,特别是风险管理提供最主线的驱动力   资本是风险的第一承当者,因此,也是风险管理最主线的动力来源并且,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是一种自上而下的过程,是由代表资本的董事会推动,并且承当最后责任的  1.4.2监管资本与资本充足率规定  1.监管资本指监管部门规定的商业银行应持有的同其所承当的业务总体风险水平相匹配的资本,由于监管资本必须在非预期损失浮现时随时可用,因此,其强调的是抵御风险、保障商业银行持续稳健经营的能力,并不规定其所有权归属  2.巴塞尔合同  1999年,为提高监管资本对风险的敏感性,新合同将资本充足率定义为资本与风险加权资产加上12.5倍市场风险及操作风险资本规定的比率  (1)监管资本分为核心资本和附属资本  核心资本涉及:权益资本(股本、盈余公积、资本公积和未分派利润)和公开储藏;  附属资本涉及:未公开储藏、重估储藏、一般贷款储藏以及混合性债务工具。

  (2)三大风险加权资产不同的计算措施  1)信用风险——原则法、内部评级初级法和内部评级高档法  ①原则法按照监管当局所规定的权数、参数进行计算,完全被动的指标  ②内部法根据对商业银行内部评级体系依赖限度不同,分为内部评级初级法和内部评级高档法  内部评级初级法规定商业银行运用自身的客户评级,估计每一种级别客户的违约概。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