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新编)综合性探究实验

油条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220.63KB
约8页
文档ID:20060119
(新编)综合性探究实验_第1页
1/8

综合性探究实验——肿节风的药片制作一、主要药品成分简介:肿节风又名九节茶、草珊瑚、接骨茶等,为金粟兰科植物草珊aScrandraglabar(Thubn.)Nakia 的于燥全株主要用于血热紫斑、紫痈,风湿痹痛, 跌打损伤中国药典收载的剂型有肿节风片、肿节风注射液和血康口服液肿节风有抗肿瘤、抗菌消炎、抗血小板减少等药理作用为了更好的利用开发肿节风药材资源, 进一步研究疗效的物质基础,本文对近年来肿节风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等最新研究成果进行综述夏、秋二季采收,除去杂质,晒干别名:接骨金粟兰、九节茶、九节花、九节风、竹节茶、接骨莲、观音茶、接骨木、九节风、驳节茶、鸭脚节、山牛膝、珍珠兰、九节草、野靛、学士茶、接骨丹、接骨草、铜脚灵仙、九节兰、节骨茶、接骨莲、竹茶功能主治抗菌消炎凉血清热解毒,祛风通络,活血散结用于肺炎、阑尾炎、蜂窝组织炎属热毒壅盛证候者;以及风湿痹痛、跌扑损伤、肿瘤的辅助治疗二、主要功效清热解毒凉血,活血消斑散瘀,祛风除湿通络用于血热紫斑、紫癜,风湿痹痛,跌打损伤肢体麻木;骨折;妇女痛经;产后瘀滞腹痛;肺炎;急性阑尾炎;急性胃肠炎;菌痢;胆囊炎;脓肿;口腔炎;风湿痹痛肿节风片与肿节风注射液联合用于消化道癌、胰腺癌、肝癌等肿瘤。

三、主要成分1 化学成分根据目前文献资料报道,从肿节风药材中分离得到的化合物主要有黄酮类、菇类、香豆素类、酚酸类,还包括一些挥发油、有机酸和微量金属元素等物质1.1 菇类成分分离的得到的菇类化合物共有 27 个,见表 11.2 黄酮(普)类从肿节风中分离得到 25 个黄酮类化合物,见表 21.3 香豆素类从肿节风中分离得到 11 个香豆素类化合物,见表 3.1.4 酚酸类化合物分离得到酚酸类化合物有 11 个, 见表 4.1.5 有机酸类肿节风中的有机酸有硬脂酸,棕搁酸,正十五烷酸,延胡索酸和琥珀酸1.6 其它肿节风中还含有大量挥发油,主要为榄香烯,雅槛蓝烯,1 一对一孟烯一 8 一乙酸酷,葡萄糖,蔗糖,胡萝卜苷,白桦脂酸,B 一谷幽醇,己六醇三、临床应用3 1 治疗肺炎肿节风注射液是一复方制剂, 主要成分包括延胡索酸、乙酸芳樟醋、玻拍酸、异白蜡树定、香豆素等姚圣祥等 30[ }采用肿节风注射液治疗小儿病毒性肺炎 6 0 例, 并与同期应用利巴韦林注射液治疗比较, 治疗组总有效率 88.33 %, 对照组为 67.27 % , 两组临床疗效有显著性差异; 且不良反应较少3.2 抗肿瘤用肿节风注射液配合化疗治疗晚期消化道恶性肿瘤 33 例,单纯化疗 32 例,结果显示,治疗组显效 6 例,有效 19 例,无效 8 例,总有效率 75.8%;对照组显效 1 例,有效 14 例,无效 17 例,总有效率 46.9%:两组之间有显著性差异。

3.3 治疗肠炎用肿节风治疗小儿轮状病毒肠炎 42 例,对照组给予病毒啤,结果表明总有效率 100%,显效率为 95.2%,疗效确实可靠3.4 呼吸道感染将 78 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儿童随机分两组,治疗组 46 例,用肿节风注射液治疗,对照组38 例,用病毒哇治疗,结果显示,治疗组在退热时间、症状、体征消失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四、综合性实验步骤实验一 肿节风总黄酮的醇沉提取实验(一)实验基本流程水煮肿节风药材,浓缩得到浸膏(为制片提供原材料) 醇沉 通过芦丁标准曲线测定肿节风总黄酮的含量2 ) 实验操作1.水煮用电子天平称取 100g 的肿节风药材于烧杯中,加 800ml 水在电炉上煮 2h 左右,过滤保留药液,药材残渣再加 800ml 水煮 2h 左右,过滤合并药液并将药液在电炉上蒸发至50ml 左右将药液移至旋转蒸发仪中蒸发至液体相对密度为 1.3 左右,即得肿节风浸膏(差不多 20ml)2.醇沉取 1ml 肿节风浸膏于烧杯中(用注射器),加水使其初膏浓度为 1:2 (即每毫升浸膏相当于 2g 干药材) ,然后加入浸膏液体总体积 1.5 倍量的无水乙醇,使浸膏溶液中乙醇浓度达 60%(说明: 100g 药材旋蒸出 20ml 浸膏,初膏浓度即为 1:5,1ml 初膏浓度为 1:5的浸膏相当于 5g 干药材,加 1.5ml 水使液体量达 2.5ml,则此时其初膏浓度变为 1:2 ,再加 2.5×1.5=3.75ml 无水乙醇使乙醇浓度达 60%) 。

然后置冰箱中冷藏 15h,得到醇沉后溶液醇沉过程需做 3 个平行样3.标准品溶液的制备精密称取芦丁标准品 10.0mg,在小烧杯中加体积分数为 60%的乙醇溶解后转移至 50mL量瓶中,定容至刻度4.建立标准曲线分别精密吸取芦丁标准品溶液 0、2、3、4、5、6、7mL,置 25mL 量瓶中,分别加体积分数为 60%的乙醇补足至 7mL,然后加入质量分数为 5%亚硝酸钠 1.0mL,摇匀,静置 6min,加入质量分数为 10%硝酸铝 1.0mL,摇匀,静置 6min,再加入质量分数为 4%的氢氧化钠10.0mL,用蒸馏水定容至 25mL,摇匀,静置 10min 后,然后按 2.2.3 中方法处理,用可见-紫外分光光度计于 510nm 处测吸光度以芦丁标准品的浓度为横坐标,吸光度为纵坐标,绘制标准曲线芦丁标准曲线的制备及肿节风中总黄酮含量的测定Figure 1. 芦丁标准曲线,横坐标为标准芦丁处理后溶液浓度 g/ml,纵坐标为 510nm 下的吸光值,通过线性拟合可以得出,标准曲线为 y = 8.553x + 0.008,R 2 为 0.999样品一 样品二吸光度 A510 0.538 0.508Figure 2.样品总黄酮吸光度测定。

本实验测得样品结果为结果为 0.538 以及 0.508,得到相对应浓度为 0.0620g/ml 和 0.0585g/ml5.样品溶液的制备取醇沉后溶液,离心(4000r/min,5min),再取离心上清液置蒸发皿中,在烘箱中烘1h 左右烘干,先加入 1ml 蒸馏水溶解,再加入 8ml 无水乙醇,搅拌均匀,然后离心取上清液,用 0.45μm 的微孔滤膜滤过,加水定容至 25mL,作为样品溶液6.样品含量测定精密吸取样品溶液 1.0ml,按 4 项中所示方法加试剂,于 510nm 处测定吸光度;另取一空的 25ml 容量瓶,按相同操作加试剂,作为空白对照,测定吸光度将三个平行样取平均值计算含量实验二 肿节风分散片的制备及片剂的质量控制(一)片剂成品的制备1.肿节风分散片的制备[处方]主药:肿节风浸膏 4.0g填充剂:微晶纤维素 12.0g崩解剂:羟丙基纤维素 5%(占干颗粒重)崩解剂:羧甲基淀粉钠 3%(占干颗粒重)润滑剂:滑石粉 4%(占干颗粒重)黏合剂:3%羧甲基纤维素钠 适量润湿剂:50%乙醇 适量[制法]按处方量准确称取肿节风浸膏、填充剂,搅拌均匀,喷洒 50%乙醇适量,并加入适量黏合剂,混合均匀,制成软材。

把软材置于 20 目筛,边小力挤压边抖动钢筛,使软材过筛成较结实的小颗粒放于 600C 的烘箱中烘干,干颗粒过 20 目筛整粒,称重,按处方量加入事先过 100 目筛的崩解剂、润滑剂,混合均匀,即可进行压片二)片剂的质量检查1.查阅药典“制剂规则”的片剂内容2.外观检查[检查法]取所制分散片,平铺于白底板上,置于 75w 光源下 60cm 处,距离片剂 30cm,以肉眼观察 30 秒钟检查结果应符合下列规定,完整光洁,色泽一致,无杂质,无异物3.重量差异限度的检查[检查方法]取药片 20 片,精密称重总重量,求得平均片重后,再分别精密称定各片的重量,每片重是与平均片重相比较,超出重量差异限度的药片不得多于 2 片,并不得有 1 片超出重量差异限度的 1 倍[附注](1)片剂重量差异限度(《中国药典》2000 版)片剂的平均重量 重量差异限度0.30 以下 ±7.5%0.30 或 0.30 以上 ±5%(2)只需要保留小数点以下两位重量差异限度检测结果0.144 0.156 0.139 0.155 0.153 0.159 0.154 0.157 0.156 0.151每片重(g ) 0.151 0.141 0.158 0.159 0.157 0.150 0.161 0.156 0.156 0.160总重(g )平均片重(g )重量差异限度超限的有X 片超限 1 倍的有Y 片结论3.037 0.15365 0.142126~0.165174 2 0 合格4.崩解时限的检查(1)将吊篮通过上端的不锈钢轴悬挂于金属支架上,浸入1000ml 烧杯中,并调节吊篮位置使其下降时筛网距烧杯底部25mm,烧杯内盛有温度为37℃±1℃的水,调节水位高度使吊篮上升时筛网在水面下15mm 处。

2)除另有规定外,取供试品6 片,分别置上述吊篮的玻璃管中,加挡板,启动崩解仪进行检查,各片均应在3 分钟内全部崩解;如有1 片不能完全崩解,应另取6片复试,均应符合规定如果供试品黏附挡板,应另取 6 片,不加挡板按上述方法检查,应符合规定检测结果:两次崩解测试中,样品均超过三分钟后才崩解样品在四分半钟实现全部崩解5.硬度检查[检查方法](1)指压法:取药片置中指和食指之间,以拇指用适当的力压向药片中心部,如立即分成两片,则表示硬度不够2)自然坠落法:取药片 10 片,以 1 米高处平坠于 2cm 厚的松木板上,以碎片不超过 3片为合格,否则应另取 10 片重新检查,本法对缺解不超过全片的 1/4,不作碎片论3)片剂四用测定仪:开启电源开关,检查硬度指针是否零位将硬度盒盖打开,夹住被测药片将倒顺开关置于“顺”的位置,拔选择开关至硬度档硬度指针左移,压力逐渐增加,药片碎自动停机,此时的刻度值即为硬度值(kg) ,随后将倒顺开关拔至“倒”的位置,指针退到零位硬度检测样品一 样品二 样品三 样品四 样品五硬度(N) 47.16 55.36 51.32 74.23 59.386 分散均匀性取肿节风分散片 2 片,置(20±1)℃的 100ml 水中,振摇 3min,平行测定 3 份,结果分散片全部崩解并全部通过二号筛。

7.溶出度检查(1)溶出度测定方法 : 以水为溶出介质,向溶出杯中加入 800ml,加热到 37±1℃,恒温,随机取样品 6 片,置于转篮中,转速为 50r/min,在 3、5、10、15、30、45min 取样5ml(向溶出杯中补回等温等量的水) ,过 0.45nm 滤膜移取 2ml 样品溶液于 50ml 容量瓶中,加入 2.3ml 无水乙醇,再加 2.7ml70%乙醇至 12ml,加入 5%亚硝酸钠 2ml,摇匀,放置6min,加入 10%硝酸铝溶液 2ml,摇匀,放置 6min,加入 4%NaOH20ml,加 70%乙醇至刻度,摇匀,放置 10min,测量以芦丁为检测指标,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黄酮含量,并计算浓度和各取样时间的累积溶出百分率2)溶出度测定 : 取肿节风分散片 6 片,按(1)中方法测定分散片在3、5、10、15、30、45min 时的溶出度3)得出溶出曲线五、思考与探究1、中药材常用的提取技术有哪些?1.萃取法——最常用的方法2.冷浸法——冷浸法适用于固体制剂中测定组分的提取3.回流提取——固流提取法主要用于固体制剂的提取4.连续回流提取法——采用索氏提取器进行5.水蒸气蒸馏法——部分具挥发性可随水蒸气蒸出的组分6.超声提取法——适用于固体制剂中测定组分的提取7.超临界流体萃取2、 为什么药液醇沉时初膏浓度不能太稀或太浓?[2]初膏浓度过大 , 则药液粘稠度较高 , 乙醇与药液难以充分接触 , 所产生的沉淀易包裹药液 , 造成有效成分的损失初膏浓度过低 , 则药液量较大 , 需耗费大量乙醇 , 延长工序时间 , 费时费力。

3、片剂的质量检查结果判断根据。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