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性别差异对大学生健康体适能教学的指导研究 牟利明 刘然摘 要: 目的:通过阐明大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存在的性别差异和问题,提出针对促进男女大学生健康体适能教学的建议方法:对山东省大学生2014年度体质健康测试成绩进行分层抽样统计分析,对影响大学生体质健康的体育因素进行问卷调查和访谈结果:大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指标成绩、课内外体育锻炼、健身知识掌握程度、体育与健康知识诉求均存在显著性别差异;体育选课趋向“避重就轻”,女生现象突出;体能锻炼与健身理论知识教学不足建议:强化体能锻炼,建立健康体适能教学理念;加强女性体育研究,培养现代审美素养;开发学校体育大数据系统,转变传统的体育管理观念和方法Key: 大学生 性别差异 体质健康 健康体适能 女性体育本文通过对山东省大学生2014年度体质健康测试成绩的分层抽样统计分析,大学生体育锻炼和体育与健康知识的问卷调查,以及学校体育工作的调研,分析男、女大学生在体质健康测试指标成绩、课内外体育锻炼、健身知识掌握程度、体育与健康知识诉求等方面存在的性别差异,根据对现存问题的研判,提出提高男女大学生健康体适能的相关建议,为提高高校体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和科学决策水平提供参考。
1.研究对象与方法1.1研究对象本研究的样本来源于山东省五所高校2013级和2014级学生2014年度的体质健康测试数据,男、女大学生体测数据各1000例(运用分层抽样,从山东省高校中选出代表性的五所高校,再从每所高校随机抽取2013级和2014级男、女大学生体测数据各200例)对该群体男、女大学生各800人进行体育锻炼和体育与健康知识问卷调查(每所高校随机抽取2013级和2014级男、女大学生各160人),针对问卷内容,通过体育教师不具有导向性的客观解释,现场统一填写并回收,回收率100%,有效率100%1.2研究方法1.2.1文献资料法查阅有关《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2014年修订)》、高校体育工作的文献资料、法规文件;收集体育课程建设、性别差异研究等相关研究论文和政策文件1.2.2访谈法对5所高校学生体质健康测试的部门负责人就学生体测情况进行调查,采集所需要的测试数据通过对部分院校领导、专家、体育教师和在校学生进行访谈,获得与本文相关的信息和建议1.2.3问卷调查法对山东省五所高校2013级和2014级的学生进行体育锻炼和体育与健康知识问卷调查1.2.4数理统计法使用SPSS19.0对数据进行管理和分析。
2.调查结果与分析2.1大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指标成绩分析依据《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2014年修订)》(以下简称《标准》)中大学生体质与健康测试指标评分标准[2],对体测抽样样本有效数据进行不同性别分项统计和总体统计从表1可见,大学生体测成绩及格率为76.3%,良好率20.0%;不及格率2.9%,优秀率0.8%表1 不同性别大学生体测指标成绩统计Table 1 the Statisitcs of Male and Female College Students in Physical Fitness Index Scores备注:90分及以上为优秀;80分至89.9分为良好;60至79.9分为及格;59.9分及以下为不及格2.1.1不同性别大学生体测指标成绩统计分析男、女生BMI优秀率分别为72.2%、90.9%,表明绝大部分男、女生BMI数值处在正常或适中状态,低体重、超重、肥胖较少男、女生的肺活量成绩主要集中处于及格状态,及格率分别为51.2%、56%;另外从1000米跑(男)/800米跑(女)的成绩分布上看,男生及格率为73.7%,女生及格率为79.7%,这两项指标结果说明男、女生机体摄氧能力、排出废气的能力及心肺耐力普遍有待提高。
在50米跑项目上,男生及格率为52.5%,优秀率为30.9%,男生爆发力总体水平测试个体之间波动较大;女生成绩主要集中在及格状态,占到85.5%男、女生立定跳远测试成绩主要集中在及格区间,分别为60.7%、69.7%从这两项测试结果可以看出大约三分之二的男女生的肌肉爆发力量不强在测试身体柔韧性的项目上,男、女生的坐位体前屈得分也主要集中在及格区间,分为78.6%、72.1%男生上肢力量测试项目引体向上的不及格率高达76.2%女生腰腹肌肉耐力测试项目1分钟仰卧起坐的成绩主要集中在及格区间,占到81%2.1.2不同性别大学生体测指标成绩比较分析女生体测总分的优秀率比男生高出0.5个百分点,良好率比男生高5.6%,不及格率比男生低1.9%(表1)表2表示男、女生体测总分存在显著性差异(t=-9.635,P<0.05)女生总体水平测试平均得分比男生平均分高,标准差更小,说明女生总体水平测试分布较为集中,而男生总体水平测试个体之间波动较大比较不同性别大学生体测指标成绩(表2),BMI指标(t=-10.893,P<0.05),立定跳远指标(t=-2.768,P<0.05),坐位体前屈指标(t=-3.386,P<0.05),以及耐力(男1000米;女800米)指标(t=-9.47,P<0.05),女生这四项指标测试平均得分都比男生平均分高,有显著性差异。
男生引体向上不及格率与女生一分钟仰卧起坐不及格率存在巨大差异,根据《标准》中规定的单项指标与权重(引体向上权重10%,做5个以下得0分),76.2%的男生此项得分为零分在50米跑项目(t=22.903,P<0.05)上,男生50米跑优秀率比女生高出29.3%,男生速度力量测试平均得分比女生平均分高,有显著差异;男生测试成绩标准差较大,测试个体之间波动较大;女生测试分布较集中男、女生肺活量得分没有显著差异(t=0.308,P=0.758)表2 不同性别大学生体测指标成绩的差异检验Table 2 Difference Test of Male and Female College Students in Physical Fitness Index Scores2.2大学生体育锻炼和体育与健康知识问卷调查分析为分析探寻影响大学生体质健康的体育锻炼因素,调查问卷设3个单选题(周课外锻炼次数、每次锻炼持续时间、健身理论知识掌握程度),3个多选题(锻炼方式、健身理论知识来源、健身知识需求)2.2.1不同性别大学生的锻炼方式比较在锻炼方式上男女生存在显著性差异(表3)选择球类项目的男生占到63.5%,而女生为28.3%,可见男生更多的是喜欢球类运动项目。
女生锻炼主要集中在简单易行、不受技术、身体条件和其他健身环境因素影响的跑步项目上,占到61.5%;男生选择跑步项目的也占到近一半人数,为41.5%选择健身操项目的男、女生人数比例很少,分别为0.5%、10.3%大学健身操课程主要以女生为主,但是在课余时间缺乏集体锻炼的环境条件,单独练习者较少选择力量练习项目的人数更少,男生为2.8%,女生为0肌肉力量的缺乏成为影响肌肉爆发力和肌肉耐力素质测试项目良好率和优秀率较低的主要原因表3 不同性别大学生锻炼方式统计Table 3 the Statistics of Male and Female College Students In Exercise注:百分比(%)是指选择锻炼方式的人次在其性别总人数中的比例,而不是在总选择数中的比例2.2.2不同性别大学生每周锻炼次数比较调查发现,男生每周锻炼3次和3次以上的合计比例占到55%,而女生为37.9%,按照体育锻炼每周要3-5次才能得到健身效果的常识看,45%的男生和62.1%的女生达不到健身的最基本要求,男生所占比例也较高,女生更为突出(表4)表4 不同性别大学生每周锻炼频次统计Table 4 the Statistics of Male and Female College Students’Exercise Frequency Each Week通过对不同性别大学生每周锻炼频次的相关性强度检验(表5),皮尔逊卡方(Pearson Chi-Square)值为125.877,显著性水平P<0.05,男生与女生总体每周锻炼次数具有显著性差异;Cramer’s V的大小反映出两个变量的关系强度,Cramer’sV>0.30表示关系强度较高,即性别与每周锻炼次数有明显关系。
这一结果与卡方检验结果相吻合表5 不同性别大学生每周锻炼频次的相关性检验Table 5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Intensity Test Of Male and Female College Students’Exercise Frequency Each Week2.2.3不同性别大学生每次锻炼时长比较每次锻炼30—60mins和60mins以上的男生合计比例82.5%,女生比例合计为50.5%,另外49.5%的女生每次运动不及30mins,在运动中并未能达到可以获得健身效果的时间标准(表6)表6 不同性别大学生每次锻炼时长统计Table 6 the Statistics of Male and Female College Students’ Exercise Duration通过对不同性别大学生每次锻炼时长的相关性强度检验(表7),皮尔逊卡方(Pearson Chi-Square)值为101.401,显著性水平P<0.05,意味着男生与女生每次锻炼时长具有显著性差异;Cramer’sV>0.30表示关系强度较高,即性别与每次锻炼时长有明显关系这一结果与卡方检验结果相吻合。
表7 不同性别大学生每次锻炼时长的相关性强度检验Table7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Intensity Test Of Male and Female College Students’Exercise Duration Each time2.2.4不同性别大学生健身知识掌握与应用程度分析调查发现,总计有59.2%的被调查者不能指导自身锻炼,其中男生比例为55%,女生的比例比男生更高,占到63.5%能应付自身锻炼的男女生比例相当,分别为32.5%、34%,可指导自己和他人进行锻炼的男生占12.5%,女生仅有2.5%(表8)表8 不同性别大学生健身知识掌握与应用程度统计Table 8 the Statistics of Male and Female College Students’ Level and Practice of Fitness Knowledge2.2.5不同性别大学生健身理论知识与技能需求分析在具有针对性的提高身体素质的理论和技能需求上,包括改善心肺适能、增强肌肉力量、改善柔韧性三项男生选择增强肌肉力量人数比例高达73.8%,多出女生1倍;其他两项男、女生选择人数也都超过了三分之一,表现出较强的求知欲。
对于身体形态的选项包括体重管理和改善身体姿态,这两项男、女生选择人数比例介于40.8%~57.8%之间,表现出较强的重视程度,而女生对这两项的关注更强于男生,分别高出7.5%和10.3%有关影响身体健康的运动与营养选项上,男、女生人数比例基本相当,分别为47.3%、49.8%,可见近一半学生重视健身中如何保证科学的营养饮食问题不健康行为修正选项主要是涉及影响健康的危险行为,包括饮酒、吸烟、网瘾等[3],男、女生选择比例分别接近三分之一男、女生选择健康体适能评估的人数比例分别为16%、13.8%,选择运动处方的比例分别为39.8%、36.3%表9 不同性别大学生健身理论知识与技能需求统计Table 9 the Statistics of Male and Female College Students In th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