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载波组网及参数配置多载波组网及参数配置多载波组网及参数配置多载波组网及参数配置Huawei Copyright ©2006.2一 概述一 概述一 概述一 概述•1.1 多载波组网的需求多载波组网的需求CDMA2000网络日益成熟,话务量不断增长,多载频组网不可避免一种典型的情况是:在CDMA网络建设初期,整网所有基站都使用单载频(F1)覆盖;随着用户数目的不断增长,在话务热点区域的基站负荷越来越高,当这些基站负荷超出单载频容量极限时,必须增加载频(F2)以扩大网络容量;但是对于话务较低的区域,单载频容量是足够的,因此话务较低的基站仍然只有一个载频(F1)于是,在网络中自然形成了双载频和单载频的交界区域随着用户数目的进一步增长,可能第二载频也不能够满足热点地区的容量需求,于是需要继续增加载频(F3、F4、...)最终,在系统的不同区域,可能装配了不同数目的载频,形成了各种边界区域如下图1所示我们把覆盖全网的载频叫做基本载频,只覆盖热点区域的载频叫做叠加载频图2、图3给了两种典型的多载频扩容示意图一种是个别基站扩容为多载频,其它绝大部分区域仍然只有基本载频覆盖;另一种是大面积成片的区域扩容为多载频,而其它话务稀疏区域只有基本载频。
Huawei Copyright ©2006.3一 概述一 概述一 概述一 概述图1 话务热点地区使用多载频,话务稀疏区域使用单载频Huawei Copyright ©2006.4一 概述一 概述一 概述一 概述图2 个别基站(蓝色)扩容为多载频,其它大部分基站(红色)仍只有基本载频F1,F2F1BTS1BTS2F1,F2Huawei Copyright ©2006.5一 概述一 概述一 概述一 概述图3 大面积区域(蓝色)扩容为多载频,其它基站(红色)仍只有基本载频BTS1BTS2F1,F2F1BTS3BTS4BTS5Huawei Copyright ©2006.6一 概述一 概述一 概述一 概述我们把存在叠加载频覆盖的区域小区划分为两部分,与只有基本载频的区域相邻的小区称为叠加载频的边界小区,其它部分称为叠加载频的内部小区例如图3中,BTS1、BTS3为边界小区,BTS4、BTS5为内部小区而图2中的叠加载频所在小区都是边界小区本文描述的方案重点针对话务区域分布不平衡导致的这种叠加载频,以及叠加载频边界小区Huawei Copyright ©2006.7一 概述一 概述一 概述一 概述1.2 多载频组网需要解决的问题多载频组网需要解决的问题相对于单载频组网,多载频组网至少需要解决下列问题:1) 多个载频覆盖不一致:不同频点(波段)信号衰减属性不同,各载频受到的外界干扰、所承担的负荷也可能不同,以及受到系统内同频干扰的不同,都会导致同小区下各载频的前向和反向覆盖不一致。
例如上述图3中,在叠加载频边界小区中,叠加载频承担的软切换话务量较少,并且受到更小的同频干扰,其覆盖一般会比基本载频更远一些在HASH频点、接入硬指配、HandDown切换、负载均衡硬切换、使用PilotBeacon时都要考虑这种不一致性Huawei Copyright ©2006.8一 概述一 概述一 概述一 概述2) 空闲态:需要考虑频点选择、网络获取等问题空闲态守候在哪个频点上,如何登记和接收寻呼,如何进行空闲切换配置频点较多时还要考虑寻呼信道、接入信道负荷比如上图3中,在叠加载频边界小区中,当HASH到叠加载频上的向外移动时,由于外面没有叠加载频,会导致掉网重新搜索3) 多载频话务量分担:正如前面所述,增加多载频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分担话务量合理有效的利用多个载频提高接入成功率,提高通话质量,优化数据业务性能,降低掉话率,提高资源利用率,包括Walsh code、功率、CE、反向容量4)移动性管理:包括呼叫过程中的软切换、硬切换,挂机后重新进入空闲态要尽量避免因为硬切换造成的掉话,呼叫终止后平滑的进入空闲态而不会掉网重新搜索5)躲避干扰:尽量使所有守候在干扰较小的载频上,呼叫接入也尽量指配到干扰较小的载频上。
当然,消除干扰对网络的影响最主要的方法是清频,其它方法只是暂时的规避以减轻影响Huawei Copyright ©2006.9二 多载频组网关键技术二 多载频组网关键技术二 多载频组网关键技术二 多载频组网关键技术本节简要描述多载频组网中常用的方法这些方法用来控制空闲态、接入态、连接态的行为2.1 移动台的频率更替过程通常以下六种情况,终端会进行频率更替:1)初始化期间,根据MRU/PRL/同步信道消息进行频率选择;2)空闲状态,根据CCL消息进行HASH,GSR消息进行全局重定向;3)对于CDMA2000,可以根据ENL、GNL消息中所带有的异频邻区列表进行异频搜索;4)呼叫起始,根据算法进行呼叫异频硬指配;5)呼叫过程中,根据触发条件(Ec/Io, RTD, PBU等)触发异频硬切换;6)一些运营商或制造商设计的非标准漫游异频搜索机制(比如,韩国SKT等)全面对以上问题进行阐述,显然超出了本指导书的范畴,并且,由于一些非标准、私有过程的应用,使得这些频率更替过程更显得复杂,行为难以理解,具体的设置和组网适应性都会受到这些过程的限制,网络优化工程师必须对具体的目标网络进行相应的设置和试验,使网络组成后,能够发挥最好的组网效果。
Huawei Copyright ©2006.10二 多载频组网关键技术二 多载频组网关键技术二 多载频组网关键技术二 多载频组网关键技术2.2 空闲态空闲态2.2.1空闲态策略空闲态策略上网锁定频点后,首先接收同步信道消息,确定寻呼信道所在的频点然后转向寻呼信道接收CCLM消息或者ECCLM消息,根据其中的频点列表确定空闲态守候的频点下图4比较清晰的描述了获取系统进入空闲态的过程如果同一扇区下两个频点(F1、F2)覆盖不一致,从其中一个频点F1上网并开始监视寻呼信道后,根据CCLM或者ECCLM,通过HASH算法,如果需要守候在另一个频点F2(同扇区下,即同PN的F2)上,而此处同PN 的 F2信号较弱,会很快进行空闲切换到相邻 PN 的F2上如果同 PN 的 F2 在此处根本没有覆盖,则会重新搜索并守候到F2中最强的PN上;如果F2上没有任何CDMA信号,终端会在F1和F2上循环搜索,但通常来讲,由于覆盖大的通常为叠加载频,而覆盖小的通常是连续覆盖的基本载频,因此出现这种情况的几率很小,但仍然需要特别注意所以通过设置同步信道消息、CCLM和ECCLM消息,正确配置同步、寻呼等公共信道,可以控制空闲态守候在哪个频点上。
Huawei Copyright ©2006.11二 多载频组网关键技术二 多载频组网关键技术二 多载频组网关键技术二 多载频组网关键技术图4 选择系统到空闲态的过程Huawei Copyright ©2006.12二 多载频组网关键技术二 多载频组网关键技术二 多载频组网关键技术二 多载频组网关键技术如图3所示的BTS1有两个载频F1、F2,如果配置F1的同步信道消息中的CDMA_FREQ和EXT_CDMA_FREQ为F1,F2的同步信道消息中的CDMA_FREQ和EXT_CDMA_FREQ为F2,CCLM和ECCLM包含F1、F2,则根据IMSI通过HASH算法决定守候在哪个频点上;如果配置F1、F2的同步信道消息中的CDMA_FREQ和EXT_CDMA_FREQ都是F1,CCLM和ECCLM只包含F1,则所有守候在F1上注:HASH的概念:某些过程需要移动台在N个资源中均匀的选取HASH函数以移动台的IMSI,资源数N和修改量DECORR作为参数,计算出一个整数修改量使同一个移动台产生的针对不同应用的整数值不相关根据邻区列表消息NLM、ENLM、GNLM进行空闲态搜索,并维护激活集、相邻集,所以可以通过设置邻区列表消息控制的空闲切换。
除非必要,不要配置异频空闲邻区关系在如图3所示的叠加载频内部小区(如BTS4、BTS5),严禁配置异频邻区关系,以免错误的引导频繁的在多个频点之间切换,导致寻呼失败;但对于叠加载频的边界小区BTS1,可以把BTS2的F1配置为BTS1的F2的异频邻区,以引导从BTS1的F2空闲切换到BTS2的F1但仅限于单向异频邻区关系Huawei Copyright ©2006.13二 多载频组网关键技术二 多载频组网关键技术二 多载频组网关键技术二 多载频组网关键技术公共信道配置方案可以在基本载频和叠加载频都配置寻呼信道,也可以在叠加载频上不配置寻呼信道,节省了寻呼信道的功率、Walsh码和CE,并且让所有空闲态守候在基本载频,有助于空闲切换如下图5图5 叠加载频上不配置寻呼信道,空闲态守候在基本载频Huawei Copyright ©2006.14二 多载频组网关键技术二 多载频组网关键技术二 多载频组网关键技术二 多载频组网关键技术PilotBeacon引导叠加载频上的进行空闲切换如图3所示,在BTS2配置PilotBeacon,频点为F2,配置导频、同步和寻呼信道,但CCLM和ECCLM只包含F1。
从BTS1-F2向BTS2移动的先空闲切换到BTS2-F2,然后根据CCLM(ECCLM)HASH到BTS2-F1在使用3606多载波模块的网络,可以利用多余的载频来做为PilotBeacon详细的设置和方案请参考《华为CDMA系统伪导频硬切换方案V1.0》或者采用类似PilotBeacon的方式引导进行空闲切换,比如图3所示的场景中,在叠加载频区域内部,采用HASH的方法空闲态守候在F1,F2上,在叠加载频边界,通过CCLM和ECCLM使空闲态守候在F1上对于守候在F2上的,当空闲切换到边界时,平滑的被指定到F1上继续移动走出叠加载频区域时,仍然可以平滑的进行空闲切换如图6所示Huawei Copyright ©2006.15二 多载频组网关键技术二 多载频组网关键技术二 多载频组网关键技术二 多载频组网关键技术图6 F2/F3上的空闲切换到叠加载频边界时,HASH到F1,然后做 F1上的空闲切换Huawei Copyright ©2006.16二 多载频组网关键技术二 多载频组网关键技术二 多载频组网关键技术二 多载频组网关键技术2.2.2 与与CDMA业务频率选择相关的消息业务频率选择相关的消息由于华为CDMA基站子系统,是纯cdma 1X系统,在语音业务方面可以将IS95和IS2000用户的频率分配合并考虑,因此,仅需要使用最小的频率选择消息集合(同步信道消息和CDMA信道列表消息),就可满足网络对用户分配频率的需要。
以下说明这些消息的配置:•同步信道消息在同步信道消息(Sync Message)中,包含两个字段:CDMA_FREQ: IS95/2000均可识别字段,EXT_CDMA_FREQ:仅IS2000可以识别,并且优先被执行•设置举例•捕获同步信道后,95继续捕获频点为“CDMA信道号”的主寻呼信道,2000继续捕获频点为“扩展CDMA信道号”的主寻呼信道如果201上没有配置寻呼信道,或者不想让守候在201上,可以设置201的同步信道中这两个字段都为283:Huawei Copyright ©2006.17二 多载频组网关键技术二 多载频组网关键技术二 多载频组网关键技术二 多载频组网关键技术•MOD SCHM: CN=2304,SCTID=0,CRRID=10,CDMABSN=283,EXTCDMABSN=283;•在载频(2304-0-10)的同步消息中只携带283频点•CDMA信道列表消息•CDMA信道列表消息(CCLM)定义了IS95/2000可以守候的频率,主要用于运用HASH算法进行频率选择•设置举例•如果希望都守候在283上,并且在283上发起呼叫可以在CCLM中只发送283频点,即设置201频点不在CCLM和ECCLM中发送:•MOD CDMACH: CN=2304,SCTID=0,CRRID=10,CCLMFLG=NO, ECCLMFLG=NO;•设置201频点不在(2304-0-10, 11)的CCLM和ECCLM中发送,只包含283。
Huawei Copyright ©2006.18二 多载频组网关键技术二 多载频组网关键技术二 多载频组网关键技术二 多载频组网关键技术2.3 硬指配策略硬指配策略•当呼叫从多载频基站接入时,系统可以根据接入扇区下各载频的资源占用情况、呼叫业务类型、版本、各载频干扰情况、以及载频优先级,为呼叫选择合适的频点,并在选择的频点上建立业务信道呼叫接入时,在接入扇区下选择频点的过程叫做硬指配•接入载频优先的硬指配:呼叫从载频F1接入时,优先选择F1,只有F1的负荷超过硬指配门限时,才选择同扇区下负荷最小的载频这种方法降低多载频覆盖不一致对硬指配的影响对于所有空闲态守候在基本载频上的情况,也可以优先使用基本载频,减少硬切换•按照业务类型进行硬指配:主要是为了把语音业务和数据业务分开在语音业务和数据业务并存的网络中,数据业务突发性对语音业务有较大的影响;同时,高速数据业务SCH需要连续的Walsh码,而语音业务容易把Walsh码拆散为了减轻相互影响,把语音业务优先指配到一些载频,而把数据业务优先指配到另一些载频只有当载频负荷很重时,才会进行载频间的负荷均衡,语音数据业务混合Huawei Copyright ©2006.19二 多载频组网关键技术二 多载频组网关键技术二 多载频组网关键技术二 多载频组网关键技术•躲避干扰的硬指配:现实的网络中,如果某个载频受到的外界干扰较大,而其它载频受到的干扰较小,在呼叫接入时,尽量指配到干扰较小的载频上,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干扰的影响。
当然,这并不能代替清频•基本硬指配:从载频优先级别最高的载频开始,找到小于硬指配门限载频,优先级相同则选负荷最小的载频若载频均高于硬指配门限,则再从优先级高的载频开始,找到综合负荷小于准入门限的载频,优先级相同则选负荷最小的•按照版本进行硬指配:我司系统全部支持IS2000,并兼容IS95,所以按照版本进行硬指配并不常用•其中基于业务类型的硬指配和按照版本的硬指配不能同时使用如果同时使用其它上述功能时,首先选择干扰较小的载频,然后根据业务类型进行硬指配,或者进行接入载频的硬指配,或者按照版本进行硬指配,如果所有载频负荷超过硬指配门限,才进行负荷均衡Huawei Copyright ©2006.20二 多载频组网关键技术二 多载频组网关键技术二 多载频组网关键技术二 多载频组网关键技术图7 硬指配流程图是是是指配失败版本优先或业务优先指配反向RSSI干扰指配挽救硬指配结束指配失败指配成功是否存在RSSI干扰原有指配方法否接入频点优先指配指配失败指配成功是否存在RSSI干扰原有指配方法否基本指配指配成功是否存在RSSI干扰原有指配方法否Huawei Copyright ©2006.21二 多载频组网关键技术二 多载频组网关键技术二 多载频组网关键技术二 多载频组网关键技术2.3.1 硬指配策略相关参数硬指配策略相关参数•硬指配开关•硬指配是指根据负荷等因素,把接入的呼叫通过ECAM指配到此小区合适的频点。
•硬指配开关是小区级别的,在需要硬指配的场景下,需要打开此开关•设置举例•打开小区的硬指配功能:•MOD CELL: CN=2304, SCTID=0, CASN=YES;•躲避干扰硬指配开关•此开关是小区级别,打开此开关,呼叫接入会被分配在反向RSSI低的频点上•设置举例•打开小区的躲避干扰硬指配开关:•MOD CELL: CN=2304, SCTID=0, REVRSSICARRASSNSW=ON;Huawei Copyright ©2006.22二 多载频组网关键技术二 多载频组网关键技术二 多载频组网关键技术二 多载频组网关键技术•优先指配类型•此参数是SPU模块级别,可通过此参数来指明硬指配进行载频选择时的标准,比如是根据协议版本(95或2000)来进行硬指配,还是根据呼叫的业务类型(语音或数据)来进行硬指配•设置举例•设置模块内的硬指配类型为数据业务优先:•MOD MCHM: MN=1, HARDASSIGNTYPE=ONLY_DATA;•注:如果只使用前向负荷作为标准进行硬指配,则此参数应保持默认值(即不根据版本和业务类型进行优先指配);只有在需要对业务或者版本进行优先指配时,才使用此参数。
Huawei Copyright ©2006.23二 多载频组网关键技术二 多载频组网关键技术二 多载频组网关键技术二 多载频组网关键技术•硬指配门限•当前向负荷大于此门限时,新的呼叫接入会被分配在此扇区负荷最低的CARRIER•设置举例•设置硬指配门限为80%:•MOD CHINF: CN=2304, SCTID=0, CRRID=10, CARRASSGNVAL=80;•注:多载波组网容易出现负荷不均衡的情况,通过打开硬指配开关,并降低硬指配门限可以实现负荷均衡功能;当硬指配门限降低到0%时,即任何一个接入都会按照负荷均衡原则分配到合适的载频•版本优先类型•使用此参数来设置版本优先的类型,如2000优先,95优先,无优先级•设置举例•设置2000优先接入:•MOD CHINF: CN=2304, SCTID=0, CRRID=10, MSPREVASSGNTP=MS2000_PRIO;Huawei Copyright ©2006.24二 多载频组网关键技术二 多载频组网关键技术二 多载频组网关键技术二 多载频组网关键技术•业务优先类型•使用此参数来设置业务优先的类型,如语音业务优先,数据业务优先,无优先级。
•设置举例•设置数据业务优先接入:•MOD CHINF: CN=2304, SCTID=0, CRRID=10, SERVASSGNTP=DATA_PRIO;•注:版本优先类型和业务优先类型的参数设置首先需要对优先指配类型进行响应设置Huawei Copyright ©2006.25二 多载频组网关键技术二 多载频组网关键技术二 多载频组网关键技术二 多载频组网关键技术2.4 硬切换策略硬切换策略进入业务态后,用户移动时,在基本载频上的一般只需要软切换如果只在同一个BSC内移动时,当移动到叠加载频边界时,可能需要硬切换在BSC交界处,如果两个BSC使用不同的频点,或者使用相同的频点但无法做BSC间软切换,比如没有A3/A7链路,或者BSC由不同的厂商提供,A3/A7接口没有开放,则这时需要考虑BSC间硬切换如果热点地区的用户移动性不强,也可以不配置硬切换关系比如,图2中BTS1处于一个热点地区,该基站下面的用户一般不会走出其覆盖范围(否则,热点区域就不仅限于BTS1了,就需要在其周围基站同样叠加载频),并且BTS1的F2比F1的覆盖要远很多这时,BTS1的F2上的一般并不需要做硬切换到周围基站的F1上。
Huawei Copyright ©2006.26二 多载频组网关键技术二 多载频组网关键技术二 多载频组网关键技术二 多载频组网关键技术•多载频组网中,常用的几种硬切换方法:•PilotBeacon辅助硬切换:在叠加载频边界的相邻小区上配置PilotBeacon,用于指引在叠加载频边界上的异频硬切换到相邻小区的基本载频如图所示PilotBeacon辅助的硬切换不需要调频搜索,不影响语音质量;PilotBeacon的导频强度可以准确的反向切换目标的导频强度,切换成功率高;而且该方法不像基于搜索的硬切换需要版本支持但需要增加硬件成本PilotBeacon需要配置导频、同步和寻呼信道,但其CCLM(ECCLM)消息中不携带自身频点,不承担话务量图8 F2上的在PilotBeacon的指引下硬切换到F1,然后在F1上做软切换移动Pilot beacon叠加载频F2基本载频F1指示移动方向Huawei Copyright ©2006.27二 多载频组网关键技术二 多载频组网关键技术二 多载频组网关键技术二 多载频组网关键技术•基于搜索的硬切换:协议版本IS95B以上的支持候选载频搜索功能当服务载频的导频强度低于一定阈值时,系统通过候选频率搜索请求消息指导测量候选载频的信号质量,通过候选频率搜索报告消息向系统反馈对候选载频的测量结果;如果满足切换条件,系统指示切换到候选载频。
我司提供的搜索硬切换算法,可以动态监测服务载频的导频强度的变化并提前指示搜索指定目标载频,从而及时指示硬切换到相邻小区的异频载频上,有助于提高硬切换的成功率图9 合理把握搜索时机,控制搜索Huawei Copyright ©2006.28二 多载频组网关键技术二 多载频组网关键技术二 多载频组网关键技术二 多载频组网关键技术•HandDown硬切换:移动到叠加载频边界时,当叠加载波上的呼叫的信号质量和环路时延满足预先设定的条件时,系统直接指示硬切换到数据库预先配置好的同扇区和相邻的小区的基本载频不需要事先测量目标载频的信号强度切换依赖于数据库配置的HandDown目标载频的合理性图10 多目标HandDown切换示意图切换前激活集为{CELL2-F2, CELL3-F2},切换后激活集为{CELL3-F1, CELL4-F1}Huawei Copyright ©2006.29三 常见场景的多载频组网方案三 常见场景的多载频组网方案三 常见场景的多载频组网方案三 常见场景的多载频组网方案本节针对现网常见的多载频组网场景,常见的扩容策略,和多载频组网需要解决的问题,给出比较具体、可操作性的解决方案。
3.1 成片区域多载频扩容3.1.1 场景描述成片区域多载频扩容是指增加叠加载频的基站在地域上连成片,而不是孤立的个别基站扩容如前面图3所示,基本载频F1覆盖全网随着话务量的增长,市区扩容为双载频,甚至多载频,而市区以外的地区仍然维持单载频为了便于说明问题,我们采用下面图9所示的示意图为例市区边界小区是指与市外小区相邻的小区,市区内部小区与市外小区没有相邻关系Huawei Copyright ©2006.30三 常见场景的多载频组网方案三 常见场景的多载频组网方案三 常见场景的多载频组网方案三 常见场景的多载频组网方案图11 成片区域多载频扩容示意图Huawei Copyright ©2006.31三 常见场景的多载频组网方案三 常见场景的多载频组网方案三 常见场景的多载频组网方案三 常见场景的多载频组网方案3.1.2 组网方案组网方案•这是一种最常见的扩容方案针对1.2节中提出的问题,推荐使用下述方案:•空闲态主要是解决空闲切换、公共信道负荷分担问题有两种方案:•市区的所有小区,F2,F3都不配置寻呼信道,而只配置导频和同步信道通过设置同步信道消息和CCLM(ECCLM)消息使全部空闲态守候在基本载频F1上。
市外区域守候在F1上这样,空闲态移动只需要在F1上做空闲切换,在F1上接收寻呼消息,发起登记和接入请求•所有载频上都配置导频、同步和寻呼信道,所有同步信道消息中CDMA_FREQ 和EXT_CDMA_FREQ配置为载频本身的频点市区内部小区的通过HASH分别守候在3个频点;而市区边界小区的通过配置CCLM或者ECCLM守候在F1上;市外区域守候在F1上这样,从市外向市内移动时,只需要在同一频点F1上做空闲切换,当切换到市区内部小区时,通过CCLM或者ECCLM HASH到相应的频点;反之,市区内部小区F2(F3)上的向市外移动时,首先空闲切换到市区边界小区F2(F3)上,随即通过CCLM或者ECCLM被指定到F1上,然后在F1上做空闲切换Huawei Copyright ©2006.32三 常见场景的多载频组网方案三 常见场景的多载频组网方案三 常见场景的多载频组网方案三 常见场景的多载频组网方案上述两种方案,各有优劣,以下几点需要注意:• 方案(1)中F2,F3上不需要配置寻呼信道,节省了功率、Walsh码资源和CE资源,而且都守候在F1上,空闲切换简单但所有公共信道负荷都由F1来承担,随着载频数的增多,F1的接入信道和寻呼信道负荷压力增大。
• 方案(2)中F1,F2,F3都要配置导频、同步和寻呼信道,没有(1)中的优点但对于市区内部小区,没有增加公共信道负荷市区边界小区一般话务量较低,接入信道负荷较轻,寻呼信道上的CAM、ACK、位置更新等消息也会比较少但寻呼信道的负荷主要来自按LAC的寻呼,所以市区边界小区的寻呼信道负荷压力仍然存在方案(2)的一个重要的优点在于可以扩展,满足图1所示的台阶式组网需求如图10所示• 采用方案(2)时,市区边界小区配置寻呼信道,主要是为了过渡来自市区内部小区的的空闲切换如不配置则无法平滑切换Huawei Copyright ©2006.33三 常见场景的多载频组网方案三 常见场景的多载频组网方案三 常见场景的多载频组网方案三 常见场景的多载频组网方案•因为寻呼信道的负荷主要来自按LAC寻呼,所以解决寻呼信道过载的办法是,首先考虑分拆LAC如果LAC划分已经合理,继续分拆存在困难,仍发现寻呼信道负荷太重以至于寻呼消息有延迟或者丢弃,影响寻呼效率,则在F1上增加寻呼信道如果接入信道占用率和碰撞率过高,影响接入速度和接入成功率,可增加接入信道一个扇区载频最多可以配置7条寻呼信道,每条寻呼信道最多可以配置31条接入信道。
图12 方案(2)可以解决台阶式的组网需求Huawei Copyright ©2006.34三 常见场景的多载频组网方案三 常见场景的多载频组网方案三 常见场景的多载频组网方案三 常见场景的多载频组网方案•参数配置:•方案(1)•针对市内所有小区:•A.打开ECCLM的发送指示可选)•MOD ECCLM: SUBITEM=SCT_CLASS, CN=2304, SCTID=0, RCQPCHSELINCL=NO, EXTCDMACHLST=YES;•B.删除F2,F3上的寻呼信道•RMV PCH: CN=2304, SCTID=0, CRRID=11;•RMV PCH: CN=2304, SCTID=0, CRRID=12;•C.设置CCLM/ECCLM中不包含F2/F3•MOD CDMACH: CN=2304, SCTID=0, CRRID=11, CCLMFLG=NO, ECCLMFLG=NO;•MOD CDMACH: CN=2304, SCTID=0, CRRID=12, CCLMFLG=NO, ECCLMFLG=NO;•D.设置CCLM/ECCLM中包含F1则所有都会待机在此频点上.•MOD CDMACH: CN=2304, SCTID=0, CRRID=10, CCLMFLG=YES, ECCLMFLG=YES;Huawei Copyright ©2006.35三 常见场景的多载频组网方案三 常见场景的多载频组网方案三 常见场景的多载频组网方案三 常见场景的多载频组网方案•E.设置F1,F2,F3三个频点的同步信道消息中信道号全部配置为F1的频点号(假设为283)。
则所有重新同步后都会直接去搜索283频点上的寻呼信道•MOD SCHM: SUBITEM=CRR_CLASS, CN=2304, SCTID=0, CRRID=10, CDMABSN=283, EXTCDMABSN=283;•MOD SCHM: SUBITEM=CRR_CLASS, CN=2304, SCTID=0, CRRID=11, CDMABSN=283, EXTCDMABSN=283;•MOD SCHM: SUBITEM=CRR_CLASS, CN=2304, SCTID=0, CRRID=12, CDMABSN=283, EXTCDMABSN=283;•注:一定要配置所有频点的同步信道消息中的CDMA信道号和扩展CDMA信道号为待机频点,否则可能会造成部分出现频率不能稳定现象Huawei Copyright ©2006.36三 常见场景的多载频组网方案三 常见场景的多载频组网方案三 常见场景的多载频组网方案三 常见场景的多载频组网方案•方案(2)•针对市区内部小区:•A.打开ECCLM的发送指示可选)•MOD ECCLM: SUBITEM=SCT_CLASS, CN=2304, SCTID=0, RCQPCHSELINCL=NO, EXTCDMACHLST=YES;•B.设置CCLM/ECCLM中包含F1/F2/F3。
则所有都会HASH到三个频点上•MOD CDMACH: CN=2304, SCTID=0, CRRID=10, CCLMFLG=YES, ECCLMFLG=YES;•MOD CDMACH: CN=2304, SCTID=0, CRRID=11, CCLMFLG=YES, ECCLMFLG=YES;•MOD CDMACH: CN=2304, SCTID=0, CRRID=12, CCLMFLG=YES, ECCLMFLG=YES;•针对市区边界小区:•完全按照方案(1)来配置Huawei Copyright ©2006.37三 常见场景的多载频组网方案三 常见场景的多载频组网方案三 常见场景的多载频组网方案三 常见场景的多载频组网方案•接入态:呼叫接入时,系统根据业务类型、系统资源(功率、Walsh码、CE等)、反向干扰等因素,并考虑多载频覆盖可能的不一致性,给呼叫选择一个载频针对这种场景,推荐的方案是:•如果网络只有语音业务或者数据业务很少,采用接入载频优先的硬指配策略即,从F1上接入的呼叫,优先选择载频F1,仅当F1的负荷超过硬指配门限时,在同扇区下选择负荷最轻的载频这样,在负荷较轻的时段,市区边界小区的呼叫主要被指配到F1,用户移动时不存在异频切换的问题。
当所有载频负荷超过硬指配门限,仍然可以实现多载频负荷均衡•如果数据业务话务量较大,建议采用基于业务类型的硬指配比如,把F1,F2设置为语音业务优先的载频,把F3设置为数据业务优先的载频语音业务接入时,优先在F1,F2选择负荷最低的载频,仅当F1,F2的负荷都超过硬指配门限时,在F1、F2、F3中选择负荷最低的载频而数据业务接入时,则优先选择F3,仅当F3负荷超过硬指配门限时,在F1、F2、F3中选择负荷最低的载频这样,尽量避免数据业务的突发性对语音业务的影响,同时数据业务在F3上可以获得更多连续的Walsh码数据业务移动性不强,指配到叠加载频上减少异频切换的问题而且在负荷超过硬指配门限时,仍然可以实现同扇区下负荷均衡•如果某个载频存在较强的反向干扰,则不论数据业务还是语音业务都尽量不要指配到这个载频上除非其它载频都不准入Huawei Copyright ©2006.38三 常见场景的多载频组网方案三 常见场景的多载频组网方案三 常见场景的多载频组网方案三 常见场景的多载频组网方案•方案(2)•A.打开硬指配开关•MOD CELL: CN=2304, SCTID=0, CASN=YES;•B.指定每个CARRIER的硬指配门限。
举例为80%)•MOD CHINF: CN=2304, SCTID=0, CRRID=10, CARRASSGNVAL=80;•MOD CHINF: CN=2304, SCTID=0, CRRID=11, CARRASSGNVAL=80;•MOD CHINF: CN=2304, SCTID=0, CRRID=12, CARRASSGNVAL=80;•C.选择模块级硬指配类型•MOD MCHM: MN=1, HARDASSIGNTYPE=BOTH_VOICE_DATA;•D.指定F1,F2为语音业务优先,F3为数据业务优先•MOD CHINF: CN=2304, SCTID=0, CRRID=10, SERVASSGNTP=VOICE_PRIO;•MOD CHINF: CN=2304, SCTID=0, CRRID=11, SERVASSGNTP=VOICE_PRIO;•MOD CHINF: CN=2304, SCTID=0, CRRID=12, SERVASSGNTP=DATA_PRIO;Huawei Copyright ©2006.39三 常见场景的多载频组网方案三 常见场景的多载频组网方案三 常见场景的多载频组网方案三 常见场景的多载频组网方案•方案(3)•A.打开躲避干扰硬指配开关。
•MOD CELL: CN=2304, SCTID=0, REVRSSICARRASSNSW=ON;•切换态本段主要考虑呼叫接入后,用户移动发生的切换•对于F1上的和市区内部小区的,只需要做同频的软切换•市区边界小区F2,F3上的,如果向市外移动,则可能需要做异频硬切换硬切换的方法包括PilotBeacon辅助、基于搜索、HandDown硬切换各种方法的适用场景、使用方法,请参考《CDMA 1X硬切换指导书》•事实上,由于没有同频干扰,并且负荷较轻,F2、F3面向市外的覆盖范围一般比F1大一些如果市区边界小区的用户移动性不强,可以不配置硬切换特别是WLL网上大多数用户使用固定台的情况这要根据具体的话务模型、移动性进行判断如果在边界存在主要的交通干线,则需要有针对性的规划硬切换方案Huawei Copyright ©2006.40三 常见场景的多载频组网方案三 常见场景的多载频组网方案三 常见场景的多载频组网方案三 常见场景的多载频组网方案3.2 局部热点多载频扩容3.2.1 场景描述基本载频F1覆盖整网,个别基站的话务量很高,于是扩容为双载频甚至多载频,但其它广大区域仍然是单载频这类热点一般是公办楼、工厂、公司等,一般话务量很集中,移动性不强。
为了便于说明,我们采用如下图所示的示意图话务量密集而增加叠加载频的小区称为热点小区,其它只有基本载频的小区称为非热点小区图13 局部热点小区多载频覆盖示意图Huawei Copyright ©2006.41三 常见场景的多载频组网方案三 常见场景的多载频组网方案三 常见场景的多载频组网方案三 常见场景的多载频组网方案3.2.2 组网方案组网方案•空闲态采用“成片区域多载频扩容”场景中方案(1)相同的方法叠加载频都不配置寻呼信道,通过设置同步信道消息和CCLM(ECCLM)消息使全部空闲态守候在基本载频F1上由于寻呼信道的负荷主要来自按LAC的寻呼,这种组网方式仅仅在个别基站增加多载频,系统寻呼量增加不大,不存在3.1中描述的F1上寻呼信道负荷压力的问题如果发现热点小区F1的接入信道占用率和碰撞率较高,建议增加接入信道•接入态非热点小区从F1上接入,并在F1上建立业务信道对于热点小区,如果数据业务很少,推荐采用接入载频优先的策略(即采用“成片区域多载频扩容”场景中方案(1)相同的方法)如果存在一定数量的数据业务,对数据业务采用基于业务类型的硬指配,对语音业务采用接入载频优先的硬指配例如,指定一个叠加载频F2作为数据业务优先的载频,数据业务呼叫接入时,优先选择F2,仅当F2的负荷超过硬指配门限时,在同扇区下选择负荷最小的载频;语音业务呼叫接入时,优先选择F1,仅当F1的负荷超过硬指配门限时,在同扇区下选择负荷最小的载频。
Huawei Copyright ©2006.42三 常见场景的多载频组网方案三 常见场景的多载频组网方案三 常见场景的多载频组网方案三 常见场景的多载频组网方案•参数配置:•热点地区有基本载频F1和叠加载频F2•A.打开硬指配开关•MOD CELL: CN=2304, SCTID=0, CASN=YES;•B.指定每个CARRIER的硬指配门限举例为80%)•MOD CHINF: CN=2304, SCTID=0, CRRID=10, CARRASSGNVAL=80;•MOD CHINF: CN=2304, SCTID=0, CRRID=11, CARRASSGNVAL=80;•C.选择模块级硬指配类型•MOD MCHM: MN=1, HARDASSIGNTYPE=BOTH_VOICE_DATA;•D.指定F1,F1为语音业务优先,F2为数据业务优先•MOD CHINF: CN=2304, SCTID=0, CRRID=10, SERVASSGNTP=VOICE_PRIO;•MOD CHINF: CN=2304, SCTID=0, CRRID=11, SERVASSGNTP=DATA_PRIO;•切换态。
热点小区增加载频主要是为了分担话务量,这些热点的用户往往移动性不强而且叠加载频由于没有同频干扰,覆盖范围一般较大,所以从整体网络性能看,叠加载频上的呼叫不需要配置异频硬切换Huawei Copyright ©2006.43三 常见场景的多载频组网方案三 常见场景的多载频组网方案三 常见场景的多载频组网方案三 常见场景的多载频组网方案3.3 多载频基础上的局部多载频扩容多载频基础上的局部多载频扩容3.3.1 场景描述场景描述随着话务量的不断增长,当整网或者整个市区都扩容为多载频后,又有部分热点小区或者话务量密集区域需要增加叠加载频参见如下所示的示意图 图14 多载频基础上局部扩容示意图Huawei Copyright ©2006.44三 常见场景的多载频组网方案三 常见场景的多载频组网方案三 常见场景的多载频组网方案三 常见场景的多载频组网方案3.3.2 组网方案组网方案•这种场景与3.1主要区别在于,有多个基本载频采用完全类似的方案•空闲态叠加载频不配置寻呼信道,同步信道消息中的CDMA_FREQ和EXT_CDMA_FREQ字段设置为基本载频F1也可以一个设置为F1,另一个设置为F2。
基本载频上的CCLM和ECCLM只包括所有基本载频(F1、F2)空闲态通过HASH算法分别守候在各基本载频(F1和F2)上由于有多个基本载频,接入信道和寻呼信道负荷压力较轻当然,也可以让所有都守候在F1上,F2和叠加载频都不配置寻呼信道,这样可以节省F2上的寻呼信道,但F1上的寻呼信道负荷压力较大•接入态指定叠加载频(F3)为数据业务优先的载频,对数据业务采用基于业务类型的硬指配,对语音业务采用接入优先的硬指配从F1上接入的语音呼叫优先选择F1,仅当F1的负荷超过硬指配门限时,在同扇区下选择负荷最低的载频(包括叠加载频),从F2上接入的语音呼叫则优先选择F2而数据业务呼叫则优先选择F3•连接态与3.1的处理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