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字音字形:(一) 字音: 派遣 (qi ǎ n)狭隘(à i )满腔热忱 (ché n )拈轻怕重 ( ni ā n)以身殉职 ( xù n)鄙视( bǐ ) 冀(j ì )(二) 形近的字: 殉(xù n) 殉职粹( cuì)纯粹徇( xù n) 徇私枉法萃( cuì)荟萃询( xù n) 询问瘁( cuì)鞠躬尽瘁二词语解释: [ 派遣 ] (政府、机关、团体等)派人到某处做某项工作[ 狭隘 ] 原意为窄小,不宽阔常用来比喻心胸、气量、见识等不开阔 [ 满腔热忱 ] 心里充满真诚和热情忱:情意 [漠不关心 ] 态度冷淡, 毫不关心 漠:冷淡 [ 纯粹 ] 不含杂质,不掺杂其他成分本课指真正、名副其实[ 低级趣味 ] 无聊而不高尚的情趣 [ 殉职 ] 为公务而牺牲生命[ 拈轻怕重 ] 接受工作时挑拣轻松的,害怕繁重的 拈:用两三个手指夹取东西[ 冷冷清清 ] 冷寂而凄凉文章中是冷淡的意思[ 麻木不仁 ] 原意是肢体麻木,感觉不灵这里指不关心别人,缺乏热情[ 见异思迁 ] 看到别的事物就改变原来的主意文中指不安心工作,事业心不强迁:变动[ 鄙薄 ] 轻视 [ 不远万里 ] 不以万里为远。
三文学常识:1 作者简介:毛泽东,字润之,笔名子任1893 年 12 月 26 日生于湖南湘潭韶山冲一个农民家庭1976 年 9 月 9 日在北京逝世中国人民的领袖,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诗人,书法家作品有《论持久战》、 《为人民服务》 、 《矛盾论》、 《实践论》 等等 毛泽东的诗词也很有名,例如: 《沁园春雪》 、 《沁园春长沙》、 《卜算子咏梅》 、《长征七律》等 2 写作背景:本文是在白求恩逝世一周年之际毛泽东同志在延安干部会上的一次演讲当时抗日战争已经两年多我晋察冀部队在粉碎日军冬季大“扫荡” 中取得了胜利国民党顽固派在日本诱降和英美劝降之下发动了抗战期间的第一次高潮四课文内容分析:(一)题目解说:白求恩逝世一个月后的12 月 21 日,毛泽东同志写下了《纪念白求恩》这篇文章诺尔曼 ?白求恩( 188-1939) ,伟大的国际主义战士,加拿大共产党员,著名的胸外科医生 1937 年“卢沟桥事变”爆发后,受加拿大共产党的派遣.率领由加拿大和美国人组成的医疗队于1938 年初来到中国.1 月间经延安到达晋察冀边区。
1939 年 10月白求恩在涞源摩天岭前线医院医治伤员时,不牵手指感染中毒,由于他坚持工作,肘关节又 发生转移性脓疡.于1939 年 11 月 12 日在河北省唐县逝世他最后一句话是:“努力吧!向 着伟大的路,开辟前面的事业!” (二) . 结构分析:全文四个自然段,可以分为四个部分,每一部分的要点是:第一部分:赞扬白求恩同志的国际主义精神第二部分:赞扬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第三部分: 赞扬自求恩同志对技术精益求精的精神第四部分:号召全党学习白求恩同志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三)整体感知:主题:《纪念白求恩》概括叙述了白求恩不远万里来到中国的不寻常经历,高度评价了他的国际主义,毫不利己专门利人以及对技术精益求精的共产主义精神,并号召每一个共产党员学习他的这种精神写作特点:(1) 夹叙夹议的写法第一段首先以叙述的方式交待了白求恩的国籍、年龄、来华目的肩负的使命以及牺牲状况根据这些展开议论,概括出他的精神实质,号召人们学习他的国际主义、共产主义精神第二段前二句是议论概括出白求恩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表现在他对工作的极端负责任,对同志对人民的极端的热忱,以下四句列举事实批评了对工作不负责,拈轻怕重,把重担子推给别人,自己挑轻的和对同志对人民不是满腔热情而是冷冷清清,漠不关心,麻木不仁的两类人。
接着又列举从前线回来的人和察冀边区的军民对白求恩的高度评价,合乎情理地得出结论:每一个共产党员,一定要学习白求恩同志的这种真正共产主义者的精神,所以这一部分采用了议论——记叙——议论的表达方式第三段仅有两句话,先概述了他对技术的精益求精及他的医术的高明,然而对见异思迁鄙薄技术工作的人提出批评,运用了先记叙后议论的形式第四段的两层的也是如此 (2) 运用对比,增强说理性第二、三两段里面都有对比第二段里的对比明显,白求恩同志“对工作的极端的负责任”与“不少的人对工作不负责任”相对比,白求恩同志“对同志对人民的极端的热忱”与不少的人“对同志对人民不是满腔热忱”相对比,一正一反,分外鲜明第三段运用对比的手法,笔法又显得灵活把批评那一班人的见异思迁,鄙薄技术工作以为不足道、以为无出路的内容组织到一个议论性的句子里去这种对比的写法能够更鲜明地表达作者的观点本文不仅是为了颂扬白求恩,而且是为了教育全党学习白求恩,所以既评述白求恩,又批评党内不良倾向通过对比,白求恩的高贵品质显得更加突出,更加难能可贵;通过对比,显出差距,更加有力地证明了学习白求恩的必要性本文目的既然在于号召全体党员学习白求恩,那么,作两方面的对比,更便于学习者对照检查,比比白求恩,可以发觉自身的差距;看看“不少的人”,镜子一照就知道应该怎样做,不应该怎样做,提倡什么,反对什么了。
(3) 语言鲜明有力,富有说服力和感染力这是一篇议论性的文章,其语言简练、鲜明、有力,极富说服力和感染力表现在句式上,文章的句子铿锵有力,掷地有声,且句式整齐中有变化,富于节奏感例如第二段的“从前线回来的人说到白求恩,没有一个不佩服,没有一个不为他的精神所感动”,连用两个双重否定句,极其有力地强调了无一例外,每个人都佩服,每个人都感动的事实,这比一般的陈述句显得更斩钉截铁不可动摇再如结尾部分,作者运用“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这样一组排比句, 强调了学习白求恩精神的重大意义,感情真挚,句式流畅,极富号召力另外,文中多处运用整齐的句式增强说理力量如第一段论述列宁主义原理,进而强调世界无产阶级要互相支援,才能“解放我们的民族和人民,解放世界的民族和人民” ,这样的句子都让人感到气势宏大,富有感染力 此外, 文章在用词方面也极其讲究,因而非常准确、生动、凝练例如在解说白求恩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时运用两个 “极端”, 这个副词从程度上深刻地体现了白求恩对工作对同志的态度,而在批评一些人时,运用了“拈轻怕重” “喜欢自吹”“冷冷清清” “漠不关心” “麻木不仁”等词语,寥寥数语,入木三分地刻画了一些人对工作对同志对人民的态度,与白求恩的两个“极端”形成鲜明对照。
这些词和成语言简意赅,非常生动形象地表现中心5.体验拓展个性的思考有人说,白求恩一个外国人不远万里来到中国抗日,一心为中国人着想,的确令人深受感动;但是现在是竞争日益激烈的时代,提“毫不利己、 专门利人” 已毫无意义,“毫不利己” 是傻子, “专门利人”更傻你认为他说得对吗?在新的时期,我们还需要学习白求恩的精神吗?友情提示: “见利思义,以义制利”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这种美德阐释起来就包含有“毫不利己、专门利人” 的意思 而对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我们青少年应该继承下来,并发扬光大答案示例:白求恩在中国抗日战争爆发后,率领医疗队来到战火纷飞的中国抗日战场他在远离战争、富庶的自己的国家,有着丰厚的收入,这是我们今天好多人追求的生活在中国处在和平发展时期、改革开放逐渐富裕起来的今天,我们身边还经常发生着包括把移居到加拿大这样的富庶国家引以为美谈的事情对比之下,我们不能不为当年白求恩的举动深感震撼,他的精神值得我们敬仰和学习我的看法:6.课后练习答案: 第一题略第二题文章中的句子都是B句,第一组 B句突出表明 “我们的国际主义”是“反对狭隘民族主义和狭隘爱国主义”的,有着鲜明的针对性;第二组B句突出了晋察冀边区的军民中“亲身受过白求恩医生治疗和亲眼看过白求恩医生工作的”这一部分人,既显得合理,又突出表明白求恩医生“他对工作的极端的负责任,对同志对人民的极端的热忱”。
第三题略第四题略《纪念白求恩》同步训练:(100 分 90分钟)一基础知识与运用( 30 分)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8 分)狭隘()拈轻怕重()晋察冀()热忱()殉职()鄙薄()漠不关心()纯粹()2 . 先 解 释 加 点 的 字 , 再 解 释 整 个 词 语 6分 )( 1 ) 不 远 万 里 :(2)拈轻怕重:( 3)精益求精:(4)漠不关心:( 5)见异思迁:(6)微不足道: 3.填空 (11 分) (1) 《纪念白求恩》的作者是_________白求恩是 _________(国籍)医生,他是_________战争爆发后来到中国的 ( 2)议论文的三要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就是作者要表达的思想观点,它是议论文的中心;_________,就是提出论点的理由或根据,有_________论据和 _________论据; _________,是指论点与论据之间的联系方式4.选出和下面的句子衔接最恰当的一项2 分) ()梅尧臣的“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常被后人引用,借以说明_________。
A.任何人和事物都各有短长B.任何人和事物都各有缺憾C.任何人和事物都各有千秋D.任何人和事物都各有所爱5.理解下列语句,回答问题 (3 分) (1)这就是我们的国际主义,就是我们用以反对狭隘民族主义和狭隘爱国主义的 国 际 主 义 ( 删 掉 “ 这 就 是 我 们 的 国 际 主 义 ”, 表 达 效 果 有 什 么 不 同 ? )(2)白求恩同志是个医生,他以医疗为职业,对技术精益求精;在整个八路军医务系统中,他 的 医 术 是 很 高 明 的 删 掉 “ 在 整 个 八 路 军 医 务 系 统 中 ” 行 不 行 ? )(3)一个人的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这点精神,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 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这句话采取排比手法,在表达上有什么作用?)五中考题( 12 分) (2013 南京中考卷) 1.钟山龙蟠,石城虎踞屹立在长江之畔的南京,是一座有着近2500 年历史的名城 她具备山川形胜之妖绕,饱含兴衰荣辱之沦桑,是自然和历史恩锡给人类的礼物她的一草一木都是风景,一诗一赋都是绝唱,她丰富而厚重的文化哺育了世世代代淳朴、博爱、智慧的南京人民。
1) 文中两个加点的字容易读错,请你注音2分) 龙蟠()哺()育 (2) 文中画线的两处各有一个错别字,请你 改 正 (2分 ) “ 妖 绕 ” 改 成“ 恩 锡 ” 改 成2.南京人杰地灵,曾在此居住过的文化名人灿若群星:王羲之、李白、曹雪芹、吴敬梓、鲁迅、徐悲鸿 ,, 小晴就此拟了副对联,但觉得下联有一处不符合对联的要求,请你修改2分) 、上联:吴敬梓冷眼观世, 《儒林外史》讽丑恶下联:深情怀旧周树人,《朝花夕拾》忆往昔你将下联改为: 3.材料探究材料一:时下,经典作品稍路不佳,有些书店将我国古典文学名著放在打最低折扣的专卖区同时,肆意改编经典的现象也十分普遍:《西游》被“大话” , 《三国》被“水煮” 这样的改编实际上是把内涵丰富的“文学大餐”变成了“速食快餐”,往往使经典不再“经典”然而,阅读这种改编的名著在不少青少年中成了一种时尚,他们说:“那种很正经的文学名著,书太厚,文 字 太 多 , 我们 没 时 间也 没 兴 趣 读 而 这 种 书有 图 画 , 又 搞笑 , 要 有意 思 得 多。
摘自《新京报》 )材料二:我们的中文经历T几千年的成长,仍然有着青春的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