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纬编花色组织及实用的编织方法如集圈、长毛绒、衬经

ap****ve
实名认证
店铺
PPT
6.88MB
约171页
文档ID:118740403
纬编花色组织及实用的编织方法如集圈、长毛绒、衬经_第1页
1/171

花色组织 v花色组织是在纬编基本组织的基础上采用编 入附加纱线、变换或取消成圈过程中的个别 阶段,从而改变线圈形态而形成的 1 花色组织的主要组织 v花色组织主要有提花组织、添纱组织、 集圈组织、衬垫组织、毛圈组织、长毛 绒组织、衬经衬纬组织、菠萝组织、纱 罗组织、波纹组织以及由以上组织组合 而成的复合组织等本节就几种常见的 花色组织做一些简单介绍 2 第一节 纬编针织物 组织的表示方法 3 v一、线圈结构图 v二、意匠图 v三、编织图 v四、三角排列图 4 一、线圈结构图 v1、定义: v 用图形来表示线圈在织物内的形态,简称线圈图 5 2. 特点 v直观:能够清晰地看出针织物结构单元 在织物内的连接与分布 v绘制复杂,仅适用于较简单的织物 v主要用于教学和研究 6 二、意匠图 v意匠图是把织物内线圈组合的规律,用 规定的符号画在小方格纸上表示的一种 图形 v方格纸上的每一个方格代表一个线圈 v方格在直向的组合表示织物中线圈纵行 v在横向的组合表示织物中线圈横列 v根据表示对象的不同,又可分为结构意 匠图和花型意匠图两种。

7 1、结构意匠图 v将成圈、集圈和浮线用规定的符号在小 方格纸上表示 v通常用于表示由成圈、集圈和浮线组合 的单面织物组织(双面织物一般用编织 图表示) 8 结构意匠图 对意匠图上的小方格给予不同的含义,但需要加以说明 9 2、花型意匠图 v 花型意匠图用来表示提花织物正面( 提花一面)的花型与图案 10 花型意匠图 v ”表示由一种色线编织的 线圈 v空格表示另一种色线编织 的线圈 v由图可以看出一个线圈横 列由两种色线编织而成 v组成这一组织的最小循环 单元为6个线圈纵行和6个 线圈横列 v一般称此最小循环单元为 一个完全组织 v整块针织物就是由完全组 织循环重复而成 11 2. 特点 v比线圈结构图简单明了,特别适用于提 花组织的花纹设计与分析 v在织物设计与分析以及制定上机工艺时 ,应注意区分上述两种意匠图所表示的 不同含义 v不能反映出针织物结构的具体形态,且 难以反映双面织物的编织情况 12 三、编织图 v(一)定义 将织物组织的横断面形态,按成圈 顺序和织针编织情况,用图形表示 的一种方法 13 编织图应用 v 适用于大多数纬编织物,特别是表示双面 纬编针织物时有其一定的优点。

v从编织图可以清楚地看出织针的配置情况及 每根纱线在每枚织针上的编织情况,而且绘 制简单 14 1、编织图使用的符号 v编织图使用的符号 v花色针织物编织情况通常有成圈、集圈、浮 线、抽针、添纱、衬垫和移圈等几种有时 用成圈与集圈相结合,有时用成圈与浮线相 结合,或用其他各种可能的组织方法,从而 编织出各种不同花纹的针织物 v 现把编织图中常用的成圈、集圈、浮线和抽 针符号列于表3-1中 15 表3-1 16 2、编织图的画法 v绘制编织图时,首先在纸上画出针盘针 和针筒针的配置情况 v织物的一个完全组织由几个成圈系统来 编织,就要画出几排织针的配置图; v每一排中的织针数至少要等于一个完全 组织的纵行数 v然后按规定的符号将每枚针的编织情况 记录下来 17 纬平针组织的编织图 v 图中用竖线“ ”表示织 针,在纬平针组织的 编织中只使用了一种 织针,每枚针均成圈 18 罗纹组织的编织图 v罗纹的一个完全组织为两 个纵行、 一个横列,每一 横列由一个成圈系统编织 ,故也只画出一排织针的 配置图 v由于编织罗纹组织时上、 下织针呈间隔配置,故图 中代表上、下织针的竖线 呈间隔排列。

由图可见, 一根纱线在所有织针 上均 编织成圈,形成罗纹组织 的一个横列 19 双罗纹组织的编织图 v 双罗纹组织的一个完全组 织为两个纵行,一个横列 ,而每一横列由两个成圈 系统编织而成,故需画出 两排针的配置图 v编织双罗纹组织时,上、 下织针相对配置,因而表 示上高踵针的长竖线正对 表示下低踵针的短竖线 v 第一成圈系统在针盘和针 筒的高踵针上编织成圈, 形成一个罗纹组织;第二 成圈系统在针盘和针筒的 低踵针上编织成圈,形成 另一个罗纹组织两个罗 纹组织复合而成双罗纹组 织 20 2. 特点 v能够清晰地表示纱线在织针上的编织情 况,特别是可以表示上下针(前后针) 的编织情况 v特别适合于双面结构花型的表示 v不适合于大提花花型的表示 21 例题 22 四、三角配置图 v三角配置的表示方法在编织花色组织时 ,成圈、集圈、浮线等几种不同的编织 情况,实质上是由于织针在不同三角作 用下的三种不同位置的编织 23 v三角的高度使织针既能完全退圈又能垫 上新纱线而形成新线圈的是成圈; v 三角的高度使织针能垫上新纱线,但 不能完全退圈或不能脱圈,不能形成新 线圈而只能在针钩内形成悬弧的是集圈 ; v三角的高度使织针既不退圈又不能垫上 新纱线,纱线在针后呈浮线状态的是浮 线。

24 v三角有成圈、集圈和浮线三种配置方法在 设计时,常需绘制三角的配置图,以便上机 时按设计方案来调节变换三角三角配置的 表示方法如表3-2所示 25 表3-2 26 第二节 提花组织 27 一、提花组织的结构与分类 1、定义——将纱线垫放在按花纹要求所选择的 某些织针上编织成圈,而未垫放纱线的织针 不成圈,纱线呈浮线状浮在这些不参加编织 的织针后面所形成的一种花色组织 2、结构单元:线圈+浮线 3、分类:单面提花组织 双面提花组织 28 29 提花组织织物 30 v提花组织的结构单元是线圈和浮线,它可以 具有色彩或结构花纹效应 v提花组织有单面和双面之分,每一种又有单 色和多色之分 31 (一)单面提花组织分类 v均匀(规则)提花; v不均匀(不规则)提花 32 33 1.单面均匀提花组织 v特点: v1)在每一个横列中,每一种色纱都出现一次,如果 是双色提花,每一个横列中有两种色纱出现; v2)线圈大小相同、结构均匀、外观平整; v3)每个线圈后面都有浮线,浮线数等于色纱数减一 ,如果是双色提花,每个线圈后面只有一根浮线(两 色浮线交换处除外); v4)每枚织针编织次数相同,即每个横列中只参加一 次编织; v5)浮线太长,容易勾丝,一般在4-5个圈距为宜; v应用: v依靠色纱组合来形成色纹图案,设计是采用意匠图来 表示。

34 2.单面不均匀提花组织 v特点: v1) 在确定的循环周期内,每枚织针参加编织 的次数不完全一样某些织针连续几个横列 不编织,这样就形成了拉长的线圈 v2)线圈大小不相同,结构不均匀,外观有凹 凸效应 v单面不均匀提花组织的应用: v应用范围:袜品 35 (二)双面提花组织 在双针床针织机上编织的提花组织通 常在织物的一面形成色彩花纹效果根据其 反面效果不同可分为不同类型 36 双色、三色双面提花织物 37 1.横条反面双面提花组织 v特点 v正面一横列由两根(两色提 花)或三根(三色提花)纱 线编织而成;反面一横列由 一根纱线编织而成; v正面形成所要求的花纹,反 面形成横条纹; v正面纵密/反面纵密=1/2( 两色提花)或1/3(三色提 花); v采用色纱数越多,正反面线 圈密度差异越大; v正面花纹不清晰,易漏底 在编织反面线圈时,每一成圈系统所有上针全都参加编织 ,织物反面呈横条纹状外观又称完全提花组织 38 2.芝麻点反面双面提花组织 v正面按照花纹要求进行选针编织;反面上针一隔一 进行编织,反面由两根纱线形成一个横列又叫不 完全提花。

v特点: v反面呈芝麻点外观; v正面纵密/反面纵密=1/1(两色提花)或2/3(三色提 花) v正反面线圈密度差异较小,不易漏底; 39 (1)两色芝麻点提花 40 (2)三色芝麻点提 花 41 • 由于浮线的存在,织物延伸性小 • 脱散性小,织物厚,平方米克重大 • 生产效率低 提花组织的特性与用途 • 服装用布 • 装饰用和其他产业用 特性 用途 42 二、提花组织的成圈过程 (一)单面提花组织的成圈过程 单面提花组织编织方法 1.(1)成圈针1、3沿挺针三角上 升到退 圈最高点,旧线圈从针钩 里退到针杆上并垫上新纱线; (2)针2不上升、不退圈,也不 钩取新纱线; 2 (1)1、3针下降,将新喂入的 纱线弯曲成圈并穿过旧线圈; (2)针2仍处于静止状态,旧线 圈由牵拉力作用被拉长成大约2倍大 小;新纱线以直线段浮在拉长线圈 的后面 43 (二)编织提花织物的走针轨迹 成圈 不编织 虚线1:被选上成圈的织针针踵轨迹 虚线2:未选上成圈的织针针踵轨迹 44 第三节 集圈组织 45 46 47 48 49 1、集圈组织——在针织物的某些线圈上,除套有一个封 闭的旧线圈外,还有一个或几个悬弧的 花色组织。

一、集圈组织的结构与分类 2、结构单元——线圈+悬弧 50 3、分类类: 按针针床数 按集圈次数 按集圈针针数 单单面集圈组组 织织 双面集圈组组 织织 单针集圈 双针集圈 三针集圈 单列集圈组织 双列集圈组织 多列集圈组织 51 命名:一般将悬弧多少与参加集圈的针数多少结合起 来命名, 针 列集圈 单针三列集圈 三针单列集圈 双针双列集圈 52 (一)单面集圈组织 1. 定义:单面集圈组织是在平针组织的基础上进行 集圈编织而形成的一种组织 单面集圈组织 ——成圈 ——集圈 53 ① 利用集圈单单元在平针针中的排列形成花色效应应 ② 利用多列集圈形成凹凸、网眼效应应 ③ 利用集圈线线圈与平针线针线 圈对对光线线的反射不同形成 阴影和闪闪色效应应 ④ 利用色纱纱与集圈单单元组组合形成色彩效应应 ⑤ 利用集圈悬悬弧减少单单面提花组织组织 中浮线线的长长度 2. 特点: 54 斜纹效应: 3. 结构效应:利用集圈单元在平针中的排列可形成各 种结构花色效应 根据集圈单元在平针线圈中有规律排列, 形成斜纹效应采用单针双列集圈,斜纹 明显。

55 凹凸小网孔效应: 如图所示,利用单针双列或单针多 列集圈形成凹凸不平的织物集圈 的悬弧愈多,织物表面的凹凸效应 愈明显,小孔也愈大 56 色彩花纹效应: • 在集圈组织中,由于悬弧被正面圈柱覆盖,在织物正 面不能看见悬弧,只显示在反面 • 当采用色纱编织时,凡是形成悬弧的色纱,在织物的 正面将被拉长线圈所遮盖,在正面只呈现成圈纱的色 彩效应 ——成圈 ——集圈 色纱排列 正面效果图 57 ——成圈 ——集圈 正面效果图 58 利用集圈缩缩短浮线线 59 • 形成花色效应 • 在双层织物组织中,集圈起到一种连接作用 (二)双面集圈组织 1. 定义:双面集圈组织是在罗纹组织和双罗纹组织 的基础上进行集圈编织而形成的 2. 双面集圈组织的作用: 60 (1)半畦编组织:只在织物的一面形成集圈,两个横 列完成一个循环称之为半畦编组织 3.常见组织: 61 • 织物两面外观不同,其中一面为拉长线圈,另一面 为胖而圆的线圈 • 织物较基础组织短、宽、厚实 特点: 62 (2)畦编组织:集圈是在织物的两面形成的,两个横 列完成一个循环称之为畦编组织 • 织物两面外观相同,全部为拉长线圈。

• 纵行挺凸,条纹清晰 • 织物较基础组织短、宽、厚实 特点: 63 v集圈的连接作用 分别在两个针床上编织的组织可通过集圈连 接在一起 64 二、集圈组织组织 的特性与用途 1. 利用集圈可形成多种花色效应(色彩效应、。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