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浅析古诗词语言的鉴赏与审美研究

杨***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34.71KB
约10页
文档ID:309134408
浅析古诗词语言的鉴赏与审美研究_第1页
1/10

    浅析古诗词语言的鉴赏与审美研究    【Summary】古诗词是中国传统文化史上的丰碑,彰显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绚烂、奇特和雄伟,语言简练优美,韵律性极强,意境优美在古诗词的品读中,不仅受到美陶冶、享受,并逐渐学会自我成长、自我完善,使其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本论文就立足于古诗词的语言为例,结合古诗词的语言特点,针对具体的鉴赏与审美路径进行了详细地研究Key】古诗词;语言;鉴赏审美;优化路径G623 A 1007-4198(2022)04-125-03【本文著录格式】何振兰.浅析古诗词语言的鉴赏与审美研究[J].中国民族博览,2022,02(04):125-127.中国作为四大文明古国,文化伴随着时间的流逝不断发展、延续、复兴古诗词作为中华文明的宝藏,是中国传统文化史上的丰碑古诗词语言精练、韵律性强、意境深远,蕴含着诗人深厚的情感同时,古诗词还蕴藏极强的美感,具有语言美、韵律美、情感美,可促使人们在吟诵的过程中,受到美的熏陶,产生美的享受,以及实现自我成长、自我完善,最终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一、古诗词的文体特点古诗词是一种最为古老的文学体裁,来源于古代人民的劳动号子、民歌,是诗与歌的总称。

古诗词与传统的现代诗词不同,高度集中反应了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其中包含着诗人的无限想象,以及深厚的思想情感具体来说,古诗词文体的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高度的概括性、跳跃性因为诗歌对人们的生活进行了集中、概括地反应这一特点也决定了古诗词的语言具有极强的跳跃性同时,由于古诗词受到字数的限制,语言十分精练,诗人无法将有所的事物全部表达出来,并非具有艺术性在这种情况下,诗人必须要借助凝练的语言,将Key找出来,并对其进行合理地组合,这也就决定了古诗词的语言必须要具备极强的跳跃性第二、强烈的抒情性基于古诗词的内涵,情感是诗人进行艺术创作的动力和核心诗歌作为一种文学体裁,最具抒情的特点可以说,诗歌中含有丰富的思想情感,能够成功地进行抒情,是对诗歌进行衡量的重要标准因此,在诗歌的鉴赏中,必須要走进诗人的情感中,与其产生共鸣,才能达到既定的目标第三、语言的模糊性古诗词作为文学形式中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诗人在进行创作的时候,基本上都是通过丰富的想象、联想等手段进行的而诗歌的美感往往无法借助精准的语言表达出来,而是在若隐若现、朦胧地感觉中因此,要想对古诗词进行深入地鉴赏,必须要充分发挥想象和联想,才能真正品味其中蕴含的美。

第四、生动的形象性与其他的文学作品相比,诗歌更加严谨、纯粹、精微、形象、生动例如,贾岛的《寻隐者不遇》中,虽然包含故事,但这一首诗并在不这个故事中,而是故事中蕴含的生动形象、后面的情趣这一古诗中恰恰就借助了简朴、隽永的语言,将古诗中的艺术表达出来第五、鲜明的音乐性从古诗词的语言特点来说,具有音乐之美诗人在场所诗歌的时候,常常非常关注声音的组织,不仅仅要借助语言的含义对读者产生影响,还应借助语言的声音打动读者的心灵基于此,在对古诗词进行审美鉴赏的时候,应充分抓住古诗词中的音乐中,引导读者在鉴赏中与诗人形成情感共鸣[1]二、古诗词语言的鉴赏与审美角度分析基于古诗词的文体特点,在对其进行审美鉴赏的时候,基本上都是围绕以下三个角度展开的:(一)赏析语言美诗歌是一门语言艺术,语言在诗歌中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常常因为一字的出入,使其产生高下的悬殊总体来说,诗歌的语言丰富多彩,在对诗歌语言进行鉴赏和审美的过程中,必须要紧紧抓住诗歌语言中蕴含的音乐美、色彩美、形象美、凝练美,发掘诗歌语言的丰厚意蕴,使其在赏析的过程中,提升自身的语言审美素养例如,在《琵琶行》的语言鉴赏中,借助“大珠小珠落玉盘”品味语言中蕴含的音乐美,无论是颜色的错落有致,还是明暗色调的强烈对比等,都包含着文字的力量。

形象美则是体现在诗人对宇宙人生的虔诚思考因此,在鉴赏古诗词时,应加强语言的推敲、磨炼,深入挖掘诗人语言中蕴含的意蕴,使得读者在诵读中感悟其语言美同时,古诗词体律不同,语言特点也有所不同五言律师因为发达比较早,仄声韵用比较多因此,在语言鉴赏中应关注其“平实沉着”的表现手法;针对七言律诗的鉴赏中,应关注其“时而含蓄慰藉、时而深婉隽永、时而雄豪奔放、时而苍凉悲壮”,在品读的过程中,真正感悟古诗词的语言美二)感悟意境美在古诗词中,诗人的情感基本上都是通过意境体现出来的可以说,无意境不成诗歌,五意境不生情在诗歌的形式中,意像常常是具体的,意境却是空灵的但意境却超越了具体的意像,从有限逐渐上升到了无限,诱发读者展开联想,并在联想中进入到诗人创作的艺术空间内,感悟和体味诗人蕴含的情感首先,情境交融是诗歌意境的创造方式,主要是将情、景有机整合起来,借助情隐于景、情中见景、情景并茂的方式实现的;其次,虚实相生则是诗歌意境的结构特征;最后,韵味无穷是诗歌已经的审美特征基于此,在对古诗词进行审美上鉴赏的时候,必须要以语言为切入点,在品味的过程中,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联想,体悟其中蕴含的意境,最终走向古诗词的深处。

三)感悟风格美风格主要是指不同的诗人的诗歌创作个性,旨在通过组织语言,在文学作品中而彰显出来的一种语言审美艺术在对古诗词进行审美鉴赏的过程中,了解古诗词的风格有助于更好地把握其语言特点、情感基调等在调查中发现,古诗词的风格多种多样,可从诗人的表达方式、语言结构、修辞手法等方面对其进行探究;也可从精神气质、禀赋才情等方面进行理解基于此,可结合多数人的精神经验方法,了解每一位诗人的风格例如,李白的飘逸清奇、杜甫的雄浑沉郁、白居易的坦实流利;还要不同的角度进行鉴赏,在反复的品读中获得不同美的感受例如,孟浩然的《过故人庄》前四句一度被收录到王维的诗集中,按照多数人的审美,对其风格形成错误的认识在这种情况下,就可以借助反复品读的方式,从不同的角度进行鉴赏,明确孟浩然诗的“深远轻峭,给人孤独之感”的风格[2]三、古诗词语言的鉴赏与审美路径分析(一)鉴赏精练的字词,借助“诗眼”审美鉴赏诗歌素有语言艺术之称,对诗歌进行审美鉴赏必须要从语言开始,逐渐进入到意像中,再次进入到诗歌意境中,并逐渐进入到风格的鉴赏中因此,要想真正理解一首古诗词,必须要从诗歌的词句出发这就要求在对古诗词审美鉴赏时,必须要以“诗眼”、Key为切入点,善于抓住诗词中的Key语,对其进行鉴赏、品味、联想、想象,并结合自己的生活感悟,对诗人寄托的思想情感进行深刻地感悟和揣摩。

具体来说,在对古诗词语言进行鉴赏审美的时候,应从以下两个方面展开:首先,鉴赏动词古诗词中动词常常运用的十分传神,是诗歌的“诗眼”在对古诗词进行鉴赏的时候,常常抓住了这一点,就抓住了中心思想,抓住了打开诗人内心情感的要是例如,在贾岛“僧敲月下门”这一诗句中,一个“敲”字提升了整个诗词的境界不仅突出了夜深人静时抠门的清脆,也暗示了前两句中宿鸟的惊动,增添了夜色的静谧感另外,关于这一词还出现了一个故事,传说是由韩愈帮他定夺的;再比如,在杜甫的《登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中,一个“坼”、一个“浮”就将洞庭湖的壮阔生动形象地展示出来;在白居易《暮江吟》中的“一道残阳铺水中”,一个“铺”字将秋天夕阳的柔软、江面地平缓展示在读者面前因此,在对古诗词进行鉴赏阅读的过程中,抓住了诗词中的“动词”,就等于抓住了要害其次,关注叠词在古诗词中叠词尤为常见,其中还蕴含了诗人强烈的情感在对其进行审美鉴赏的过程中,还应对其给予关注,以此作为切入点进行例如,在李清照的《声声慢》中,开头就运用了七组叠字,即: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表面上看是在写傍晚时分,实则却蕴含了诗人的内心情感,她在经历国破家亡夫死之后的到处寻觅的生活状态,实际上更是内心深处出曾经对美好的追寻[3]。

二)进入情境,与诗人产生情感共鸣正所谓是“一切景语皆情语”,运用这一句话来形容古诗词最为贴切,诗人在创作诗歌的时候,借助简洁凝练的语言,简单的意像,给读者营造出一个深渊的意境,并赋予了自己的情感因此,在对古诗词进行鉴赏,品味其语言之美的过程中,必须要走进诗歌的意境中但是诗歌距离我们生活的年代比较久远,读者在品读诗歌的时候,很难走进诗歌的意境中,难以把控其中蕴含的情感面对这一现状,就可借助情境的方式,结合古诗词的内涵创设相同、相似的情境,进而使其在同样的情境中,产生相似的举止,或者相似的思想情感杂合这一过程中,读者可以将自己想想为诗人,分享诗人的喜怒哀乐,与诗人同命运,才能真正感受其内心世界例如,在《送孟浩然之广陵》《孔雀东南飞》中焦仲卿和刘兰芝分离的诗句鉴赏中,就可以借助情境的方式,将日常生活中送别的画面进行充实并呈现出来,使得读者在相似的情境中感悟诗人的情感,并在此基础上品味诗歌的语言特点;再比如,在《行路难》《将进酒》的鉴赏中,为了感悟诗歌中的语言艺术特点,必须要了解李白的人生经历,真正走进这一情境中,才能与苦闷、潇洒、忧愁的李白形成情感共鸣,最终在李白的遭遇中鉴赏这一古诗词,真正感悟诗人的遣词造句,感悟其中蕴含的审美能力[4]。

三)详品诗句,直抵境界就古诗词的语言特点来说,具备极强的凝练性、音韵性,呈现出极强的美感自古以来,在对古诗词语言之美进行鉴赏的过程中,吟诵是最为简单、直接的方式在吟诵的过程中,才能对古诗词的诗句形成强烈的语感,发现古诗词中的规律特点等此外,在对古诗词语言之美进行鉴赏的过程中,还应关注其中的重点字、词、句子等,对其进行详细地解读和品味,才能在感悟其语言美的同时,理解其中蕴含的强烈情感例如,在《声声慢·寻寻觅觅》的审美鉴赏中,就针对其中的“觅、戚、息、急”等,明确其押韵,“噫”作为一个文言叹词,其中还蕴含了诗人的强烈情感,以此为切入点就能感悟到整个古诗词的感情基调;再比如,在《天净沙·秋思》的语言鉴赏中,就可以从“鸦、家、马、下、涯”分析诗词的押韵,并在吟诵的时候适当拖长音,感悟其中蕴含的悲凉情境另外,在对古诗词进行诵读时,为了更好地品味其语言之美,走近古诗词的意境中,还应仔细揣摩、品味古诗词中的字、词等,进而更好地把握诗歌的境界例如,李煜的“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的鉴赏阅读中,由于这一首词的特点为真情泣血,表达了诗人对古国的思念之情在对其进行品读鉴赏中,就必须要着重品读这一句,走进诗词的意境中,与其形成强烈的情感共鸣[5]。

四)发挥想象力,扩展诗词的意境诗歌虽然只有短短的几十个字,却借助一定的意像,給人们展示出深渊的意境,并赋予了诗人强烈的思想情感诗人在创作古诗词的时候,常常是双脚站在大地上,脑袋却在腾云驾雾,古诗词是生活和想象的结合体基于此,在对古诗词进行鉴赏审美的时候,不仅仅要对其进行朗读,并在朗读的过程中揣摩凝练的语言特点,还应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对古诗词中描绘的意境画面进行补充例如,在李商隐《锦瑟》这一首古诗词的语言审美鉴赏中,诗词中最为出彩的点就是利用了大量的典故,将自己的情思蕴含其中在这这一古诗词中,诗人以锦瑟乐器上的五十根弦出发,联想到自己五十年的美好年画接着利用了两个典故,给读者展现出两幅唯美的画面,接着再次引用两个典故,表达自己的情感乍一看来,中间两联诗句中貌似毫无关联,但实际上却在相互沟通,最终形成了一种和谐的关系,真正体现出始终难以言说的情感最后,通过尾联,最终将诗构成了浑然统一的意脉基于此,在对这一首诗进行审美鉴赏的时候,就必须要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联想,才能更好地体会其中蕴含的真挚、浓烈的情感古诗词的意境凝练含蓄含蓄主要是指没有直接阐述某一个道理,或者对某一件事发表评论,而是借助象征、形象化的语言,使得读者在字里行间中进行领悟。

通常,这一类诗词中常常蕴含非常大的想象空间,是向读者传到情感的关键因此,读者在对古诗词进行鉴赏的过程中,必须要结合自己的独特体验,对其进行个性化的解读,不能局限于。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