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价值(1)协助确诊冠心病,并对无症状者筛选有无隐性冠心病2)估计冠状动脉狭窄的严重程度,筛选高危病人以便进行手术治疗3)测定冠心病病人心脏功能和运动耐量,以便客观地安排病人的活动范围和劳动强度,为 康复锻炼提供可靠的依据4)观察冠心病患者治疗(药物或手术)的效果结果判读检测指标: 心电学指标:① ST段下移最大值;② ST段偏移的方式(下斜型、上斜型、水平型);③ ST段抬高最大值;④出现ST段改变的导联数;⑤ ST段改变回复至运动前水平的时间;⑥ ST/HR指数;⑦运动诱发的室性心律失常;⑧ST段出现异常改变的起始时间血流动力学指标:① 最大心率(HRmax);② 最高收缩压(SBPmax);③ 最大“HRXSBP”乘积;④ 运动总时间;⑤ 运动后低血压;⑥ 心排血量降低终止指征:2002 年美国《心电图运动试验指南》中的绝对终止指征:① 在无病理性Q波导联ST段抬高>1.0mm (V1或aVR除外);② 收缩压下降>10mmHg且伴有其他缺血证据;③ 中度至重度心绞痛;④ 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如共济失调、眩晕、晕厥;⑤ 低灌注体征,如紫绀、苍白;⑥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⑦ 检查心电图或收缩压在技术上发生困难;⑧ 病人要求终止。
单纯性早搏、新发生的轻度心绞痛等,不再作为绝对终止指标 阳性结果判定:① 在R波占优势的导联,运动中或运动后出现ST段缺血型下移三0.1mV,持续时间>2分钟, 运动前原有ST段下移者,应在原有基础上再下移三0.1mV,持续时间应>2分钟;② 无病理性Q波导联在运动中或运动后出现ST段弓背向上抬高20.1mV,持续时间>1分钟;③ 运动中出现典型心绞痛;④ 运动中血压下降超过10mmHg,或伴全身反应,如低血压休克者ST段呈近似水平下移 或J点下移或T波改变或运动中出现严重心律失常,均不能作为运动试验阳性指标ST/HR斜率:临床研究显示,在接近最大心率或靶心率条件下,冠心病者ECG ST段压低与心 率变化通常呈线性相关,所有记录导联均应进行测算,ST/HR斜率22.4“V/bpm为阳性,被 认为敏感性和特异性均高于单纯ST,特别是对于只能耐受低运动量水平者的冠心病诊断 不受药物、性别影响,尤其适宜于上斜型 ST 段下移和低水平负荷者,缺点在于计算繁琐, 心肌梗死早期易致假阴性,而心肌病及主动脉瓣病变可出现假阳性禁忌证:据 2002 年美国《心电图运动试验指南》绝对禁忌证包括:① 急性心肌梗死(2天内);② 高度危险的不稳定性心绞痛;③ 引起症状或影响血流动力学的未控制的心律失常;④ 活动性心内膜炎;⑤ 有症状的主动脉瓣狭窄;⑥ 失代偿性心力衰竭;⑦ 急性肺血栓形成或肺梗死;⑧ 急性非心脏性功能失调影响运动试验或被运动试验加剧;⑨ 急性心肌炎或心包炎;⑩ 躯体障碍影响安全性或运动量。
运动终点是:(1)达最大目标心率(220-年龄)85%以上;(2)出现典型心绞痛;(3)出现严重心律失常;(4) 心率在1min内减少20次,收缩压下降20mmHg以上(5) 心电图出现阳性结果;( 6 )体力不支不能坚持运动阳性标准:(1) 运动中出现典型心绞痛;(2) 运动中或运动后心电图出现ST段水平或下斜型(J点后80ms)下移三0.1mV,持续时 间三2min;(3) 出现严重心律失常,如多源频发室性早搏、室性心动过速、心房颤动、窦房传导阻滞、 房室传导阻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