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歌词的结构,与旋律紧密相关,有多种结构方式但主要有以下几种为主:1.AB体:A段作为叙述、展开,B段作为发展高潮,AB段的句数不定,视作曲者的旋律发展来定如《大哥你好吗》A1:“每一天都走着别人为你安排的路/你终于因为一次迷路离开了家/从此以后你有了一个属于自己的梦/你愿意付出毕生的代价”,A2进一步拓展“大哥”的心路历程:“每一天都做着别人为你计划的事/你终于因为一件傻事离开了家/从此以后你有了一双属于自己的手/你愿意忍受心中所有的伤疤层层递进的感情在B段进入高潮:B段:“噢大哥大哥你好吗/多年以后是不是有了一个你不想离开的家/噢大哥大哥你好吗/多年以后我还想看一看你当初离家出走的步伐这是一种最为规范化,最工整常用的词体,线索明朗、清晰,易唱易记还有许多例子可足引证 2.ABA体:此处的A段,可分为数小段,第二个A是再现也是呼应,但意韵更为丰厚,令人回味无穷罗大佑的大量歌曲都是ABA体让我们看一个例子《穿过你的黑发的我的手》A1:穿过你的黑发的我的手/穿过你的心情的我的眼/如此这般的深情若飘逝转眼成云烟/搞不懂为什么沧海会变成桑田/A2:牵着我无助的双手的你的手/照亮我灰暗双眼的你的眼/如果我们生存的冰冷的世界依然难改变/至少我还拥有你化解冰雪的容颜。
B段:我再不需要他们说的诺言/我再不相信他们的谎言/我再不介意人们要的流言/我知道我们不懂甜言蜜语再现的A3段:留不住你的身影的我的手/留不住你的背影的我的眼/如此这般的深情若飘逝转眼成云烟/搞不懂为什么沧海会变成桑田/穿过你的黑发的我的手……一唱三叹,此之谓也其它如《爱的箴言》、《追梦》等都是如此结构3.ABC体:此种三段体的歌词,大多用于一些内涵较为丰富,张力十足,力度充沛的歌曲,对演唱者的二度演绎能力要求较高;结构上的庞大更对歌词的要求严谨之中带有情切、哲理之中又应含人性的丰美下面举《你在他乡还好吗》(李广平词 杨虹曲 李进唱)为例T{~ u p] F A1:再次握住你的手说声再见/就在那个下雨的星期天/我送你离开故乡/因为雨我们听不见/彼此心里的哀怨 kTUz!^C A2:该说的话已说过千遍万遍/无法说出的感觉飘在雨里面/当泪水模糊视线/我发现你已不见/让冷雨淋湿我的思念~ .~pKE&% B1:你在他乡还好吗/可有泪水打湿双眼/你在他乡还好吗/是否想过靠着我的双肩/你那不再熟悉的笑容/对我可是一种敷衍/手中握着你的照片/我真的感到你很遥远{yS> s B2:你在他乡还好吗/是否还会想起从前/你在他乡还好吗/是否已经有了太多改变/那头习惯的问候/对我可是一种敷衍/手中握着你的信笺/我无法握住彼此的明天。
C段:啊……你好吗……啊……你好吗你好吗你好吗今天你好吗oM~! F e[+ 本来,此歌B段感情已达到高潮,那一句句催人泪下的问候似一记记重锤敲击在异乡人疲惫的心里,无法抵挡的哀愁内心深处弥漫上来,让人欲罢不能;此时泪水到眼眶但没有掉下来,加上C段的几个“啊”和再次问候“你好吗”泪水就不由自主地掉下来了——这是许多听此歌的人的深切感受,并非作者凭空猜想可见,ABC段体歌曲所具备的“打击力度”W5 0 /" 9i 4.A段体:此种歌较少见,但也不是绝无仅有香港著名音乐人黄 曾对笔者说过:“我那首只有A段的歌曲《沧海一声笑》一年给我带来四十万的版税收入确实,《沧海一声笑》只有一个A段,反复唱不同歌词,意境叠增,气势恢弘,朗朗上口之余却不烦人,真是难得!P6c_ RA[ 还有许多自由体歌词,此不详述,创作人可依据不同旋律要求,填出花样百出的词来,创新永远是属于胜者的精心规划歌词的结构,把握好“起、承、转、合(高潮)”的步调有一些朋友一有了好的感觉或词句就迫不急待地坐下来写作,这往往得不到好的作品我们要养成先规划好歌词段式的习惯流行歌曲的基本段式有一段式(如邓丽君的《小诗》,见《如歌浓情》),二段式(如邓丽君的《云河》,见《如歌浓情》),三段式和多段式四种。
目前大多数流行歌曲都是三段式或多段式,一段式和二段式因为太短,难以很好地表现情感,已经很少用了一首歌曲的段式一般是由其旋律决定的,像前面的《同桌的你》,还有张楚的《姐姐》等,就是多段式 我在第一条里讲到“不要只有抒情没有故事”,主要就是针对用三段式或多段式进行整体布局而言的,因为在写三段式的歌词时,用“故事+抒情”的手法相对容易一些而且一首歌词如果能有一点故事情节,就能更好地进行“起、承、转、合”的变化虽然这听起来有一些老套,但对于刚开始学习歌词写作的朋友来说,是非常关键的其实,大多数优秀的歌词作品都是很好地把握了“起、承、转、合”的结构我们以《驿动的心》为例,来说明歌词中的“起、承、转、合” 驿动的心 词:梁宏志 (起——)曾经以为我的家/是一张张的票根/撕开后展开旅程/投入另外一个陌生 (承——)这样漂荡多少天/这样孤独多少年/终点又回到起点/到现在才发觉 (转——)哦…… (合——)路过的人我早已忘记/经过的事已随风而去/驿动的心已渐渐平息/ 疲惫的我是否有缘/和你相依 大多数三段式和多段式的歌词,“起、承、合”都十分明显,却没有明显的“转”这种情况下,“转”主要体现旋律上,一般都是在第二段(承)的最后一句上出现向高潮过度的旋律进程,而这时的歌词往往也有比较明显情绪和语气的变化,以配合旋律转到“高潮”。
虽然说“起、承、转、合”的步调主要是通过旋律的变化来体现,但词作者在作词的时候也要充分考虑到这一点才行曾见过有的朋友把一首词中最好的句子放在开头,这样只会给人虎头蛇尾的感觉,我常常戏称之为“塌台”,意思是词的后半截撑不起来了 最后要注意的就是歌词的结尾,以及全词的和谐词的结尾一般有三种:一是将高潮的全部或部分反复至结束,例如《凡人歌》;二是从高潮过渡到一些虚词上,像“啊”、“啦”之类,例如《同桌的你》;三是重复开始头(也可以略加变化),让高亢的情绪平静下来,例如《恋曲1990》歌曲的结尾主要由曲作者安排,可词作者如果能在创作时就考虑到,就能给曲作者留下更多的创作空间另外,全词的每一个段落要做到前后呼应,尤其在细节上,只有这样,才能创作出完美的作品 这里要注意的是: ●起——开头和高潮一样重要,你的故事、你的情感一开始就要能吸引人; ●承——最不容易把握的部分,能否顺利过度到高潮,全看最后一二句; ●转——不一定要有明显的“标记”,更多的可能只是情绪和语气的变化; ●合——早说过了,没有想出这一段,就不要轻易动笔 ●结尾——要让人有回味无穷、“三月不知肉味”的感觉 第三,把握好歌词每一段的节奏感,运用合理的句式来组织语言。
词作者如果是填词,那有原曲的旋律参照,一般都会处理好语言的节奏感如果是先创作歌词,那就要会为自己的词设想一种旋律进行,并在此基础上创作这一点很重要 流行歌词有别于美声歌曲和民族歌曲类歌词的最大的特点在于它相对自由一些传统的歌词对句式有一定的要求,如2+2+3的七字句、2+3的五字句流行歌词没有这些限制,在同一段内句式可以有比较大的变化但在不同的段落之间,尤其是旋律相同或相近的段式中相对位置上的句式,要求不能有太大的变化如果这些段落句式差别太大,就会给谱曲造成极大困难《同桌的你》中不同段落间相应的句式就很同步,只在B1段的第三句上句式有少许变化这样的变化不但是允许的,对于流行歌曲而言往往是必须的如果每一句(或每一段的相应的句)字数完全一样,旋律上一旦处理不好,就会给人以僵化、单调的感觉这时,相应句式的少许变化,反而会使整首歌曲显得更生动 每一句字数基本都相同的歌词是非常难写的没有顶尖大师的水准,最好不要尝试这样的代表作有:罗大佑的《恋曲1990》和李宗盛的《凡人歌》前者基本上是十二字句,但在高潮和尾声部分句式仍加入了微小的变化;后者前四段全是五字句,但进入高潮却从一个六字句过度到七字句,再进而过度到三个九字句,给了高潮部分激越的感情以充分的语言空间,在将前四段进行第二遍反复时,句式又加入了微妙的变化(加上了括号中的字)。
这样的作品将语言和旋律运用得出神入化,可以说是流行歌曲里的巅峰之作了 恋曲1990 词:罗大佑 乌溜溜的黑眼珠和你的笑脸/怎么也难忘记你容颜的转变 轻飘飘的就时光就这么溜走/转头回去看看时已匆匆数年 苍茫茫的天涯路是你的漂泊/寻寻觅觅常相守是我的脚步 黑漆漆的孤枕边是你的温柔/醒来时的清晨里是我的哀愁 或许明日太阳西下倦鸟已归时/你将已经踏上旧时的归途 人生难得再次寻觅相知的伴侣/生命中就难舍蓝蓝的白云天 轰隆隆的雷雨声在我的窗前/怎么也难忘记你离去的转变 孤单单的身影后寂寥的心情/永远无怨的是我的双眼 凡人歌 词:李宗盛 你我皆凡人/生在人世间/终日奔波苦/一刻不得闲 (你)既然不是仙/难免有杂念/道义放两旁/(把)利字摆中间 多少男子汉/一怒为红颜/多少同林鸟/已成(了)分飞燕 人生何其短/何必苦苦恋/爱人不见了/向谁去和喊冤 问你何时曾看见/这世界为了人们改变/有了梦寐以求的容颜/是否就算是拥有春天一首歌的结构:这里谈的主要是通俗(流行)歌曲的歌词创作,不涉及古典以及其他复杂歌唱形式 除了歌名(相当于诗的标题),一般流行歌曲的主要组成部分有: A、B、C、D 、E ……(A):主题,也叫主歌,如果主歌有两个部分,就分别称这两部分为A1、A2;(B):副歌,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高潮部分;注意,我们一开始练习写的时候,可以写结构简单一点的歌,主要用到上面这两个部分就可以了。
C):过度句(插句)(D):流行句(记忆点)(E):桥段(序唱,过门,间奏)和结尾我们写歌词,一定要要考虑到作曲,方便作曲者谱曲要熟悉歌词的组成元素才能写好歌词举个例子说明一首歌的结构——《只要你过的比我好》(上面是歌名,这个不用说大家也知道呵呵)不知道你现在好不好是不是也一样没烦恼像个孩子似的神情忘不掉你的笑对我一生很重要(上面这段是主歌,可以称为“A1”部分)这些年你过得好不好偶而是不是也感觉有些老像个大人般的恋爱有时心情遭请你相信我在你身边别忘了(上面这段还是主歌,算是“A2”)只要你过得比我好过得比我好什么事都难不倒所有快乐在你身边围绕(上面这一段是副歌,“B”部分,流行句“D”或者说记忆点也在里面)只要你过得比我好过得比我好什么事都难不倒所有快乐在你身边围绕(B的反复)(下面这一段是副歌的延伸,主要是用来结尾“E”)只要你过得比我好过得比我好什么事都难不倒一直到老……所以——这首歌的结构就是《只要你过的比我好》=A1(主歌)+A2(主歌)+B(副歌)+D(流行句)+E(结尾)也可以简化为《只要你过的比我好》=“A1+ A2+B”因为“流行句”融在副歌里,“结尾”可以不用说了这是一个很典型、也很简单的例子。
再看一个例子——《爱的奉献》 ——歌名这是心的呼唤 这是爱的奉献 这是人间的春风 这是生命的源泉——A1在没有心的沙漠 在没有爱的荒原 死神也望而却步 幸福之花处处开遍 ——A2啊 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 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啊 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 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B(+ D)啊只要…… 世界……啊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