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鉴赏:柳宗元《闻黄鹂》 闻黄鹂 唐代:柳宗元 倦闻子规朝暮声,不意忽有黄鹂鸣 一声梦断楚江曲,满眼故园春意生 目极千里无山河,麦芒际天摇清波 王畿优本少赋役,务闲酒熟饶经过 此时晴烟最深处,舍南巷北遥相语 翻日迥度昆明飞,凌风邪看细柳翥 我今误落千万山,身同伧人不思还 乡禽何事亦来此,令我生心忆桑梓 闭声回翅归务速,西林紫椹行当熟 译文 听厌了杜鹃朝朝暮暮的啼叫,不料突然间传来了黄鹂的鸣唱 熟识的叫声打断了我在湘江边上的睡梦,满眼显现出家乡生气盎然的景象 那里放眼千里看不到高山大河,与长天相连翻滚着青青麦浪 京都地区优待农夫少征赋役,乡邻们在农忙过后、酒酿成熟频繁来往 在那炊烟袅袅巷道深深的村舍里,村南巷北的人们远远地打着招呼互话短长 黄鹂翻飞在阳光下高高地横过昆明池,又迎着风斜看着细柳展翅飞行 我如今跌落在家乡的千山万水之外,就像楚地客家人那样不再返家回乡。
你这家乡的鸟儿为什么要来到这里,使我心里不禁思念起遥远的家乡 停顿鸣叫调转翅膀快快往回飞吧,你爱吃的西林紫桑就要飘出成熟的果香 解释 黄鹂:即黄莺,亦名仓庚、搏黍、黄鸟,羽毛*,从眼边到头后部有黑色斑纹,鸣声动听 子规:即杜鹃,又名布谷、杜宇、鹈鴂,初夏时啼声昼夜不断,其声凄楚 一声梦断:言黄鹂的一声鸣叫把梦惊醒楚江曲:指永州湘江之滨故园:指长安春意生:春天欣欣向荣的景象 无山河:谓秦中平原没有高山大河际天:连天,一望无际青波:指麦浪 王畿(jī基):京郊,古称靠近京城的四周优本:优待农夫务闲:指农忙过后稍稍悠闲的时候饶经过:颇有情意的频繁来往 晴烟:指炊烟,有人家居住的地方 昆明:昆明池,在长安西南细柳:地名,即细柳聚,又称柳市,在昆明池之南汉文帝时,周亚夫曾屯兵于此,以备匈奴翥(zhǔ驻):飞举伧(cáng仓):韩醇注:“楚人别种不思还:不想还乡 乡禽:指在家乡常能见到的子规、黄鹂生心:产生思念之心桑梓:家乡 闭声:停顿鸣叫回翅:张开翅膀往回飞务速:肯定要快西林:柳宗元在长安城西有祖遗田产,有果树数百株,西林指此。
椹(shèn臻):同“葚”,桑树结的果实,成熟后色紫,故日紫椹行:马上 鉴赏 诗一开篇以杜鹃啼血的典故,实写久不量移的悲苦子规”就是杜鹃,又称之为“杜魄”,相传为古蜀帝杜宇所变,日夜悲啼,叫声似“不得归去”,直叫得眼睛出血,是历来诗文中悲苦的象征武元衡《送柳侍御裴起居》诗说:“望乡台上秦人去,学射山中杜魄哀诗人取白居易“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琵琶行》)的诗意开篇,一个“倦”字点明悲苦之久,“不意”的喜悦可想而知诗人闻“乡禽”黄鹂的叫声而思念家乡,绽开想象的翅膀飞越时空关隘,以美丽的语言、眷恋的情怀,向读者描绘了一幅鲜活好玩、令人憧憬的故园乡土风情画故园长安既是诗人的诞生、成长之地,也是诗人建功立业、实现终生理想的盼望所在在迭经变故、风雨如晦的日子里,诗人无时无刻不在渴望朝廷恩赦,祈盼擢用,于是,家乡变成了魂牵梦绕的精神寄予由此,诗人不惜浓墨重彩,礼赞了日思夜想的家乡,如痴者之喃,梦者之呓,亦真亦幻,如歌如画春天的故园,春意盎然、生气勃勃家乡土地平阔,产出丰富,人情醇厚,生活恬愉,连鸟儿在曾经显出卓着功绩的昆明湖、细柳营上空自由拘束地飞行现实是严酷无情的,复出的时机日益渺茫,使心灰意冷,徒生伤悲。
诗句着力刻画家乡风物,字里行间既蕴涵着往日“翻日迥度昆明飞,凌风斜看细柳翥”的满意和欢愉,又充满着“我今误落千万山,身同伧人不思还”的悲苦和悲伤结尾以拟人的手法,借问黄鹂“乡禽何事亦来此,令我心生忆桑梓”,叮嘱黄鹂速归,将戚苦、郁闷、无助、不平而又不甘放弃的心情宣泄得淋漓尽致 此诗创作于诗人离开永州的前一年作品显示,对现实既失意迷惘,同时对复出抱有剧烈的追求和梦想,一颗赤子之心始终在逆境中坚韧地跳动所以语言未失活泼,风格依旧俊朗,在意境上有喜有悲,大起大落全诗以黄鹂一脉贯穿,寓意高远,气韵流畅,开合自如,大气泱泱,读后令人如临其境,如闻其声,扼腕生情,回味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