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基于土地利用变化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分析

gg****m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87.72KB
约6页
文档ID:230156521
基于土地利用变化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分析_第1页
1/6

基于土地利用变化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分析摘要:以呼和浩特市为研究对象,利用2000年、2004年2期TM遥感图像,对呼和浩特市土地利用时空变化及其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土地利用转移 矩阵体现各种土地利用类型的空间变化都较大,说明人类影 响较大;(2)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分析表明整体生态系统服务价 值及各旗县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都有不同程度的增加且山 地、丘陵分布广泛的旗县增值程度要高于以平原分布为主的 旗县关键词:土地利用变化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呼和浩特市 生态系统服务是指通过生态系统的结构、过程和功能直接或间接得到的生命支持产品(如食物、原材料)和服务(如废 弃物同化)通过货币化生态系统服务的功能和效益,认识生 态系统服务的巨大价值,将会使人们更加意识到保护生态系 统服务功能的重要性随着对可持续发展机制研究的深入, 人们发现维持与保育生态服务功能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 础分析与评价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间接价值已成为 当前生态学与生态经济学研究的前沿课题,对生态系统服务 价值的定量评估已成为国际可持续发展研究的焦点,是当前 生态学、资源经济学、环境经济学以及生态经济学的交叉前 沿领域。

作为西部少数民族地区首府城市的呼和浩特市,自2000 年初国家开始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经济发展迅速伴 随着全市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提高,农村地域向城市地域加速 转变,全市经济社会建设对土地需求日益旺盛土地利用变 化越来越大各方面矛盾日益突出本项研究希望通过对全 市土地利用变化及其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分析,为合理调整土 地利用格局,保障区域生态安全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提供 合理的理论依据一、研究区概况呼和浩特市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中部地理坐标为北纬3935,-4125o东经1103r - 11220;该市除市区外还辖有4县(托克托县、和林格尔县、清水河县、武川县)、1旗(土 默特左旗),人口约214万呼和浩特市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温度2〜2.5Co年平均降水量400毫米左右本区北部为大青山中 低山地和北麓丘陵中部为土默川平原,东南分布有山地和 黄土丘陵其中,山地、丘陵、平原各占总面积的39.4%.37.6%和30.6%,海拔995-2280米主要植被类型有针 叶林、阔叶林、灌丛、草甸草原、典型草原等地带性植被类 型二、数据处理与研究方法(一)数据来源与处理以2000年和2004年获得的TM遥感资料为基本信息源, 参照1:25万地形图选取地面控制点(GCPs),在PCI软件的 GCPWorks模块下进行几何校正差控制在3个像元之内; 结合野外调查数据,确定合理的土地分类系统,并采用标准 假彩色的图像合成方案,利用EDARS及ArcVJew软件进行 室内人机式交互解译,并在ArcGis软件支持下对两个不同 时期的矢量数据进行叠加运算;土地利用变化、景观格局分 析及生态环境效应分析是在ArcGjs9.K Excel及Fragstats3.3软件支持下完成的。

二)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计算1997年,Costanza最先开展全球范围内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估算,以每种生物群落单位面积上提供的生态系统 服务价值,乘以该生物群落的总面积得到每种生物群落的 服务价值总和由于Costanza的理论成果存在着一些不足,2003年谢高地等根据中国的实际情况参考Costanza的研究成果,制定了中国陆地生态系统单位面积生态服务价值研究采用Costanza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估算公式和 谢高地等制定的中国陆地生态系统单位面积生态服务价值 表,对呼和浩特市的土地利用、覆盖类型的生态服务价值进 行估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估算公式如下: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式中,V为研究区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元);Pi为第i类 土地利用、覆盖类型单位面积的生态功能总服务价值(元 /hm2) Ai为研究区内第i类土地利用、覆盖类型的面积(hm2 , n为土地利用,覆盖类型数目,Ai采用谢高地等制定的中国陆地生态系统服务单位面积价值三、结果与分析(一)呼和浩特市土地利用变化结合表3可以看到4年间呼和浩特市的土地利用转变情K耕地相对比较稳定在转出方面主要为草地和林地,占了总转出量的96.45%。

出现这种状况的原因应该主要是退耕还林还草政策的实施同时在转入方面有686.29km2 的草地转化为耕地,说明在退耕还林还草政策实施过程中还 需要付出更大的努力2. 林地变较频繁在转出方面主要是转化为草地有175.56km2 ,在转入方面起主要作用的是草地和耕地分别为 950.59km2 和 260.16km2o3、草地转化为林地和耕地的总面积为1636.88km2 ,而 林地和耕地转化为草地的总面积仅为738.38km2o这是导致 草地面积减少的主要原因,4、建设用地的变化动态度也比较大,这也说明了呼和浩 特市建设用地的空间转移比较频繁建筑用地转化为其他用 地很少,在转入方面主要是草地和耕地,由此可见,随着经 济的发展,人口的膨胀,城市的扩建,建筑用地占用了大量 的耕地和草地5、未利用土地基本没有转入,再转出方面主要为耕地和草地分别为45・13km2和15・34km2 ,反映了呼和浩特市的土地开发利用情况6、除耕地外,其他几种土地利用类型的空间动态度都比较大,说明呼和浩特市人类活动非常频繁对土地利用变化 的影响非常大由图1和表4可以看到2000-2004的4年期间,土地利 用的变化给呼和浩特市及各旗县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带来不 同程度的增加。

总体而言,整个呼和浩特市生态系统服务价 值增加了 0.12x1010元,造成这种增值的主要原因是单位面积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较高的林地面积增加较多,为975.14km2o六个旗县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也都有所增加,其中增加最多的是武川县,增加了约0.05x1010元这与该 县大力推广退耕还林、还草政策的大力实施有关同时可以 发现以丘陵和山地为主的武川县,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增 加程度要好于以平原为主的托县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