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用好“课堂观测量表”提升课堂观察有效性

s9****2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21.01KB
约11页
文档ID:515467825
用好“课堂观测量表”提升课堂观察有效性_第1页
1/11

用好“课堂观测量表”,提升课堂观察有效性锦江区教师进修校附小 高静一、 课堂观察的目的及主题1、 研究背景以往每次听评课的时候,我往往要么被老师的激情所渲染,要么 就被老师精彩的课堂设计而吸引,而不知道在课堂上还需要观察什 么?从哪些方面来观察……我从来也没有想过这些,就是为了听而 听,为了评而听传统意义上的听课、评课都是“单兵作战”,即上 课的就管自己上课,听课的就管自己听课,评课就管评,三者工作 互相独立其实,这样的听评课模式弊端很多:听课者自己没有做 充分准备,没有明确目标而课堂观察却要讲究上课者和观察者、 观察者和观察者之间的充分合作它要求观察者或者研究者必须带 着明确的目标参与,从不同的视角、视点切入但却始终围绕一个主 题在以前的听课过程中,我们主要关注的是教师的行为,对学 生的有效学习没有足够的关注,而课堂观察却要求关注与有效教学 有关的教师和学生的共同行为,并且在记录工具的帮助下,定性、 定量地记录想想现有的评课,基本上都是即席发挥,虽然也能发 现问题,但缺乏对课堂活动的分析研究,后续没有形成有价值的理 论课堂观察却能弥补这些缺陷,使听课评课走向专业化,而“课 堂观测量表”则可以有效地提升课堂观察的效率。

2、观察目的课堂观察是课堂研究广为使用的一种研究方法课堂观察就是 指研究者或观察者带着明确的目的,凭借自身感官(如眼、耳等) 以及有关辅助工具(观察表、录音录像设备等)、直接或间接(主要 是直接)从课堂情境中收集资料,并依据资料作相应研究的一种教 育科学研究方法课堂观察的起点和归宿都是指向学生课堂学习的改善课堂观 察也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同时,课堂观察作为一种 合作的专业研究活动,有助于学校合作文化的形成3、 观察主题拟定观测的重点一般要围绕年段训练重点、文本类型展开比如我 们高段组,根据我们高段教学的实际情况,聚焦年段核心能力,我 们选择了“评价鉴赏”这个核心能力点进行观测量表的设计研究二、 课堂观察的工具编制(包含量表及说明)在制作课堂观测量表前我们首先上网查阅相关资料,大量阅读相关文献,了解“观测量表”制定的要点和一些前沿做法通过学 习了解到在制作量表的过程中主要存在的问题是:观察内容外延过 宽;主题内涵要点不清;观察内容针对性弱这样的学习为我们规 避了许多设计中的错误,使我们比较快速,比较顺利的进入了“听 课量表”的制作过程观测表 1:“欣赏的方法”课堂观察前测表学生的准备你课前是否做了准备?(画J)是否你做了哪些准备?(画J)查资料看视频了解作者了解作品背 景你怎样进行的准备?(画J)独立完成与同学合 作家长指导老师指导第一次设计的观测表主要针对的是学生课前准备的情况,体现 了对学生习惯培养的重视。

但此观测量表缺乏对学生实际学习状况 的测试,流于形式,效果不佳观测量表 2:欣赏的方法”训练课中观察表课堂辅助行为(画J)记笔记批注查阅回应课堂互动参与性参与提问人数参与讨论人数互动参与时间情感表现(画V)高思维水 平参与积极参与思维停滞消极抵触达成效果(画V)欣员角度独特新颖正确欣赏不能正确欣赏量表2 在量表1 上进行了改进,比较充分地关注了学情,对学 生的观测范围比较广,但是对教学活动的另一主体——教师的教关 注度却较低这样的观测不够全面,反映的问题肯定也就不够准 确,对教学的改进意义不大两次不算成功的尝试,使我们反思自己的设计我们该如何用 好“课堂观测量表”,提升课堂观测有效性呢?笼统而放之四海的前 测既然没有实效,那么是不是应该针对不同的课设计有针对性的前 测练习?既然只关注学生的课中观测量表不够科学,那么是不是应 该将教学活动的双主体——教师、学生的行为相互进行观测?在反 思和学习中我们形成了第三个观测量表观测量表 3:欣赏的方法”课堂观察前测、后测表《引人入胜的倒叙式开头》前测1、写作文(记叙文)你 有固定的开头方式吗?(画V)没有时有时无有2、与作文时,你觉得 “写开头”困难吗? (画V)十分困难 难以下笔有点困难一般容易3、你觉得自己的作文开 头精彩、吸引人吗?(画V)十分精彩有点精彩一般不吸引人4、你认为班级中优秀的 作文的“开头”具有什 么特点呢?(请用关键 词陈述)5、你最擅长哪种开头方 式呢?请以《往事》为 题,简要写一段。

《引人入胜的倒叙式开头》后测1、你学会了哪些倒叙式 开头的方法?请列举2、现在你能写出以《往 事》为例的一种或多种 开头吗?为了让前测题目和后测题目更具针对性,我们提前请上课老师 将教案传给了我们通过对教材的解读和教案的分析,我们了解到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体会并运用四种“引人入胜的倒叙式开 头”,设计的前测表与后测表主要是为了了解学生学情和学生在课堂教学中能力的习得水平,以提升课堂观测的有效性观测量表 4:学生核心能力养成观察量表学校年级人数科目 语文执教人课题课型核心观察点高段:评价鉴赏观测人数:优:()人;中:()人差: ()人、观教师活 动(画V,并简 要批注时 间)2、学生活动 情况(画V)3、教师引导 (画V )4、学生提 升表现 (画V )备注(教师 核心问 题1、板块一1、 讲解()2、 描述()3、 示范()4、 提问()5、 任务发布()1、 学生活动时间:2、 学生参与状态:积极() 被动()3、 游离人数( )1、 置之不理()2、 换他生回答()3、 给予建设性引导 ()4、 直接出示答案订 正()5、 其他()1、 理解更深入()2、 理解无提升()1、 欣赏方式、角度更多 元()2、 方式单一()1、 有高思维水平回答 ()2、 无启发创新()2、板块二1、 讲解()2、 描述()3、 示范()4、 提问()5、 任务发布()1、 学生活动时间:2、 学生参与状态:积极() 被动() 3、游离人数( )1、 置之不理()2、 换他生回答()3、 给予建设性引导()4、 直接出示答案订 正()5、 其他()1、 理解更深入()2、 理解无提升()1、 欣赏方式、角度更 多元()2、 方式单一()1、 有高思维水平回答()2、 无启发创新()3、板块三1、 讲解()2、 描述()3、 示范()4、 提问()5、 任务发布()1、 学生活动时间:2、 学生参与状态:积极() 被动() 3、游离人数( )1、 置之不理()2、 换他生回答()3、 给予建设性引导()4、 直接出示答案订 正()5、 其他()1、 理解更深入()2、 理解无提升()1、 欣赏方式、角度更多 元()2、 方式单一()1、 有高思维水平回答 ()2、 无启发创新() 、总体观测情 况汇总分析 和改进建议三、课堂观察的案例解析10月21日区级教研活动中驸马小学程俊荣老师为大家呈现了一堂“基于环境描写的大单元整合课”,整堂课整合了五年级《“诺曼底”号遇难记》《生死攸关的烛光》两篇主体课文和课外阅 读沈石溪的《斑羚飞渡》。

这次单元整合共分5个课时: 一课时:疏通字词,读通课文二课时目标:画情节曲线;根据情节曲线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三课时目标:有理有据评价人物四课时目标:体会环境描写在具体语言环境的作用;拓展《斑羚飞 渡》,迁移运用五课时目标:在习作中加入适当的环境描写 本堂课主要展示的是第四课时教学中教师先请生根据情节曲线,复述了两篇主体课文的主要内 容然后引导学生对主要人物进行评价,特别是对于评价方法的点 拨很到位,下面是课堂实录: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评价人物形象的方法——(出示人物插 图)师:我们可以采用概括+描述,或是概括+抒情的方式对人物进行 评价老师看了你们的作业,XX同学和XX同学写得特别好,你们来听听他们是用哪种方式进行评价的老师读,学生听)师:谁听出来了,他们是怎么评的?生 1:XX 是按照 方法来写的生 2:XX 是按照 方法来写的师:对人物进行评价是非常重要的语文能力,今天,我们还要学 习针对其他方面的评价方法,这也是我们本节课的学习重点此处评价人物方面指导落实)接着体会《“诺曼底”号遇难记》中环境描写的作用 (学结 构),下面是“评价方面的指导”的课堂实录:体会环境描写的作用,给出评价的方法。

师:这些“雾”写得好不好呢?老师建议你们可以从这几个方面去思考:① 你可以从“雾”和情节发展的关系来说,是否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是否为后文做好了铺垫?② 你也可以从“雾”和人物表现的关系来说,比如“雾”有没有衬托人物的心情,有没有寄托人们的某种情感?③ 你还可以从“雾”和中心突出的关系来说,比如作者有没有借 助“雾”来赞扬人物的某种品质?④ 或是其他方面作用,比如渲染气氛等先自己想 2 分钟,你打算从哪一点评价,在评价的时候能在文中 找到依据更好!3、统计学生意见师:认为“雾”写得好的举手认为“雾”写得不好的举手看 来同学们都觉得“雾”写得好,那么好在哪里呢?4、组内交流师:请同学们四人小组交流,不同意见的保留,相同意见的互相 补充时间 3 分钟然后,教师引导体会《生死攸关的烛光》中环境描写的作用 (用结构)最后教师拓展延伸,中间也明确指出书写评价的要点 下面是课堂实录:1、 师:其实在很多小说中也有环境描写比如我们最近在看的 沈石溪的作品《斑羚飞渡》出示前三个自然段)2、 (出示“学法导航”(三)):①快速浏览《斑羚飞渡》前三个 自然段,勾画描写环境的句子②边读边思考:环境描写用得好不好?为什么?③小组内讨论。

3分钟)3、 示范评价格式师:老师看大家讨论得非常激烈老师的要求也提高了我们不 仅要会说,还要会写出示老师的评价):评价怎么写呢?老师给出了一个示范请 同学们看看老师是分哪几个部分写的 (表达观点+具体解释+总结作 用)出示“学法导航”(三):④选一处环境描写,写下你的评价表达观点+具体解释+总结作用)⑤ 时间 5 分钟4、 学生写通过课中的观测我们可以看出教师对于高段的核心能力“评鉴能 力”开展了有步骤、有层次、扎实有效的训练整个教学过程教师 按照“学结构(学评价)——用结构(自主评价)——掌握评价人 物、环境描写作用的思路和方法——动笔书写评价”的步骤逐步推 开从观测的学生数据可见,在前期大部分学生毫无评价章法可言 的基础上,通过本课学习、巩固,学生基础认识到了这些评价方 法,并能在实际中尝试运用本堂课是一堂有效的阅读指导课四、后记:以上仅仅是我。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