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原生动物门 思考:1、原生动物是一群什么样的动物?2、原生动物门包括哪四个主要类群?3、什么地方可以找到原生动物?绿眼虫草履虫间日疟原虫的形态第一节 原生动物的主要特征: 一、原生动物是最原始、最低等的单细胞动物1、原生动物是最原始的动物 (1)、形态构造:构造简单 一个细胞构成一个动物体成年人6×1013个cell) (2)、出现早:10亿年前就有现已证明:多细胞动物起源于单细胞动物2、组成原生动物的细胞是构造最复杂的细胞 基本构造: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 特化构造:细胞“器官”,简称“细胞器”运动胞器:鞭毛、纤毛、伪足感觉胞器:眼点(类葫萝卜素)营养胞器:胞口、胞咽、食物泡、胞肛二、原生动物有三种营养类型光合营养(植物性营养):自养吞噬营养(动物性营养):异养渗透营养(腐生性营养):异养三、原生动物以鞭毛、纤毛或伪足来完成运动四、呼吸、排泄:主要通过体表进行 五、生殖分无性和有性生殖两类无性生殖:等二分裂 裂体生殖纵二分裂 孢子生殖横二分裂 出芽生殖有性生殖:配子生殖 接合生殖六、大多数原生动物能形成包囊 七、原生动物分布广泛,世界分布 原生动物门:分纲分类依据:形态、生理和运动胞器的不同。
(4)纲√ (5)纲 (6)纲鞭毛纲:鞭毛、自养、异养 肉足纲:伪足 孢子纲:寄生 纤毛纲:纤毛、2核 第二节 鞭毛纲(2000种,9目) 一、代表动物:绿眼虫1、生活习性:有机质丰富的地方 春夏大量繁殖,水体呈绿色2、形态结构:梭形、前端钝圆、后端尖 表膜 叶绿体眼点:类胡萝卜素 类(副)淀粉粒 胞口 核 胞咽 鞭毛 储蓄胞 伸缩泡 光感受器 中央微 管:1对 双联体微管:9对 3、营养:光 (光)光合营养: CO2+H2O——→葡萄糖+O2↑叶绿素 (暗)渗透营养:体表暗 (眼点退化) 光→无色鞭毛虫—→绿眼虫叶绿体消失 (恢复) 4、呼吸:白天:光合作用,放出O2 、CO2作原 料 体表)夜间:放出CO2,吸收O2 5、排泄: 体 表 :(主)伸缩泡:(次) 6、 生殖:纵二分裂 、形成包囊二、鞭毛纲的主要特征: 1、具有鞭毛:1—4条,多条,运动,感觉2、营养方式有三种类型:光合、吞噬、渗透3、生殖方式:无性(主):纵二分裂、包囊有性(次):同配生殖(衣滴虫)异配生殖(团藻虫) 三、重要类群: 依据营养方式不同: 植鞭亚纲:有色素体,自养动鞭亚纲:无色素体,异养(一)、植鞭亚纲 1、衣藻虫:单体、鞭毛2条 2、眼 虫:鞭毛1条、单体 3、盘藻虫:4—16个单体、鞭毛2条、平面 4、团藻虫:5万个单体、空心球形仅分化为: 营养个体 生殖个体 (大、小配子) 5、夜光虫:(赤潮)(二)动鞭亚纲:1、变形鞭毛虫:鞭毛、又有伪足 2、披发虫:在白蚁消化道内,共生关系 3、蛋白虫:蛙直肠内可见 4、阴道滴虫: 5、锥虫: 寄生、脊椎动物血液非洲:冈比锥虫—→昏睡病 6、利什曼原虫:(人体五大寄生虫之一)(黑热病) 杜氏利什曼原虫: 形态:鞭毛体无鞭毛体(利杜体)寄主: 人 、白蛉子寄生部位:肝、脾、淋巴腺危害:肝、脾肿大、高热贫血、死亡率90%以上第三节 肉足纲 一、代表动物:大变形虫 1、生活习性:分布广。
2、形态结构:虫体结构简单,200µm—600 µm质膜:细胞质 外质:无颗粒(分化) 内质: 有颗粒: 溶胶质:液态凝胶质:固态细胞核:1个伪足:细胞质的临时突起食物泡:与溶酶体结合伸缩泡:1个3、营养:异养吞噬作用:取食固体食物胞饮作用:取食液体食物4、呼吸、排泄:体表渗透5、运动:伪足、变形运动6、生殖:横二分裂、典型的有丝分裂包囊二.肉足纲的主要特征:1.以伪足为运动和摄食胞器; 2.细胞质分化为内、外质; 3.异养营养方式; 4 .横二分裂繁殖 三.重要类群:8000多种,2亚纲一)根足亚纲:伪足指状、叶状、丝状、根状表壳虫砂壳虫有孔虫 痢疾内变形虫:阿米巴痢疾 症状:腹痛、腹泻(赤痢) 生活史:三种形态: 1.大滋养体:(危害阶段)个体大,寄生于人体肠壁组织,吞食红细胞,溶解肠壁组织,不形成包囊 2.小滋养体:寄生于:肠腔、吞食细菌,形成包囊个体小、运动慢 3.包囊:一核包囊:未成熟二核包囊:未成熟四核包囊:成熟,感染误食 健康的人 四核包囊 → 小肠→4个小滋养体 → 包囊,排出体外 身体差的人(感冒)→大滋养体→损坏肠道(阿米巴痢疾)→小滋养体→包囊.排出。
(二).辐足亚纲:太阳虫:淡水、球状、伪足长放射虫:体呈放射状、有中央囊第四节、孢子纲(3000种)一、代表动物:间日疟原虫常寄生于人类的疟原虫有四种:间日疟原虫三日疟原虫恶性疟原虫卵形疟原虫由疟原虫引起的疾病叫疟疾俗称“打摆子” 由按蚊传播巴拉巴按蚊、微小按蚊、中华按蚊)人是怎样染上疟疾的?(一)、基本形态 1、环状体:(小滋养体)戒指状 2、大滋养体:一核 3、裂殖体:多个核 4、裂殖子 5、大配子母细胞→大配子体 6、小配子母细胞→小配子体 7、动合子(有鞭毛) 间日疟原虫的生活史1、在人体内的发育:按蚊叮人 0.5小时 子孢子----→血液 ---→肝细胞(发育)环状体随唾液进入 进入 ↓入侵红细胞 裂殖子← 裂殖体←大滋养体 (红细胞外期)红细胞内期 雌性配子母细胞环状体→大滋养体↗↘雄性配子母细胞裂殖体→裂殖子→重复入侵红细胞(裂体生殖)间日疟原虫:48小时三日疟原虫:72小时恶性疟原虫:24-48小时卵形疟原虫:24-48小时 2、在按蚊体内的发育:蚊胃 雄配子母细胞--→雄配子 结合 雌配子母细胞――→雌配子--→合子(配子生殖)发育 合子--→动合子→卵囊→孢子(孢子生殖) 二、孢子纲的主要特征: 1、均营寄生生活。
2、无运动胞器 3、渗透营养 4、三种生殖方式:配子生殖 孢子生殖 裂体生殖三、重要类群: 1、球 虫:鸡球虫――球虫病 2、焦 虫:牛焦虫――牛热病 3、蚕微粒子虫:危害家蚕 4、碘 孢 虫:寄生于鱼之肌肉、皮肤及鳃 第五节 纤毛纲(6000种) 一、代表动物:大草履虫 1、生活习性: 2、形态构造:像倒置的草鞋表 膜刺丝泡:刺丝伸缩泡:前、后各一,交替伸缩食物泡 收集管纤 毛:核:营养核(大)、生殖核(小)细胞质:外质、内质、口沟→胞口→胞咽 3、呼吸:体表 4、排泄:体表 5、生殖:无性生殖(主):横二分裂1-2次∕ 天小核:有丝分裂大核:无丝分裂有性生殖:(环境恶劣)接合生殖二、纤毛纲的主要特征: 1、具有纤毛 2、异养营养 3、细胞质与细胞核高度分化 4、2种生殖方式:横二分裂、接合生殖三、常见种类: 1、小瓜虫:寄生于鱼皮肤、鳃、“鱼斑病” 2、车轮虫:寄生于鱼鳃、皮肤 3、钟虫 4、喇叭虫5、棘尾虫 第六节 原生动物与人类的关系-、理想的实验动物 二、可作鱼的饵料浮游动物: 三、可作有机污染的指标动物 四、形成石油的重要原料 五、疾病防治:直接危害人体直接危害鱼类 直接危害家畜、家禽 第七节 原生动物的系统发展一、原生动物的祖先:原始鞭毛虫二、各纲演化:纤毛纲 肉足纲↖↗ 鞭毛纲→孢子纲 ↑原始鞭毛虫 返回上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