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特征一、劳动力成为商品与货币转化为资本一、劳动力成为商品与货币转化为资本 二、资本主义所有制二、资本主义所有制 三、生产剩余价值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三、生产剩余价值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 的绝对规律的绝对规律 四、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与经济危机四、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与经济危机一、劳动力成为商品与货币转化为资本一、劳动力成为商品与货币转化为资本资本主义经济制度是以资本家占有生资本主义经济制度是以资本家占有生 产资料和以雇佣劳动为基础的经济制度产资料和以雇佣劳动为基础的经济制度 资本主义雇佣劳动制度的形成是以劳动力资本主义雇佣劳动制度的形成是以劳动力 成为商品为前提的所以,认识资本主义成为商品为前提的所以,认识资本主义 经济制度的本质必须从理解劳动力成为商经济制度的本质必须从理解劳动力成为商 品入手1 1、劳动力含义、劳动力含义 劳动力=体力+脑力凝结(一)劳动力成为商品的基本条件(一)劳动力成为商品的基本条件人的劳动能力,是人的人的劳动能力,是人的 体力和脑力的总和体力和脑力的总和 劳动力的使用即劳动劳动力的使用即劳动2 2、劳动力成为商品的两个基本条件、劳动力成为商品的两个基本条件((1 1)劳动者是自由人,能够把自己的劳动)劳动者是自由人,能够把自己的劳动力当作自己的商品来支配;力当作自己的商品来支配;((2 2)劳动力所有者丧失了一切生产资料和)劳动力所有者丧失了一切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因而不得不以出卖劳动力为生。
生活资料,因而不得不以出卖劳动力为生劳动力成为商品,标志着简单商品生产发展劳动力成为商品,标志着简单商品生产发展 到资本主义商品生产的新阶段到资本主义商品生产的新阶段二)(二) 劳动力商品的特点劳动力商品的特点1 1、劳动力价值的特点、劳动力价值的特点(1)(1)劳动力商品的价值劳动力商品的价值是由生产、发展、维持和延续劳动力所是由生产、发展、维持和延续劳动力所 必需的生活必需品的价值决定的必需的生活必需品的价值决定的2)(2)劳动力商品价值的三个部分劳动力商品价值的三个部分维持劳动者本人生存所维持劳动者本人生存所 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维持劳动者家属生存所维持劳动者家属生存所 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劳动者接受教育和劳动者接受教育和 训练所支出的费用训练所支出的费用劳动力 商品的 价值发展劳动 力维持延续 劳动力生产劳动力劳动力价值的最低界限,是由生活上劳动力价值的最低界限,是由生活上 不可缺少的生活资料的价值决定的不可缺少的生活资料的价值决定的2 2、劳动力使用价值的特点、劳动力使用价值的特点劳动力商品劳动力商品的使用价值是价值的源泉,它在消费过的使用价值是价值的源泉,它在消费过 程中能够创造新的价值程中能够创造新的价值,而且这个新的价值比劳,而且这个新的价值比劳 动力本身的价值更大。
动力本身的价值更大写字创造粉粉 笔笔工人劳动工人劳动消耗(三)货币转化为资本(三)货币转化为资本1.分析货币与资本的区别流通公式:商品流通形式:W—G—W 资本流通形式:G—W—G区别: W – G – WG – W – G卖卖买买卖卖买买2)流通目的不同1)流通形式不同G—W—G ’3)流通内容不同4)流通的运动限度不同两种流通公式最根本的区别:①流通的形式不同,前者为卖到买,后者为买到卖 ②流通的动机和目的不同前者交换的目的是为了获得使 用价值;后者是为了得到价值价值成了运动的主体和 核心③流通的内容不同前者流通内容是不同使用价值之间的 交换;后者作为资本的货币,它的流通公式应该是G- W-Gˊ,其中Gˊ=G+⊿G,⊿G表示原预付资本的增加 额即剩余价值资本是自行增殖的价值,或者说是能够 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④流通的运动限度不同G-W-Gˊ表明,资本运动的目 的是获取剩余价值,这就决定了这个运动是无止境的 因此,资本,“它只能理解为运动,而不能理解为静止 物2.资本总公式G—W—G ’其中, G’ = G + GG-W-Gˊ,不仅反映了商业资本的运动, 而且也概括了产业资本、借贷资本的运动, 因而可称为资本的总公式。
3. 资本总公式的矛盾1 1))矛盾的表现矛盾的表现既要等价交换,又要价值增殖 G—W—G ’ 从形式上看,资本总公式是同价值规律相矛盾的 按照价值规律的要求,商品交换的结果只会使价 值的表现形式发生变化,而价值量不会发生变化 但资本总公式表明,货币资本在流通过程中发生 了增殖,这就是资本总公式的矛盾2 2)矛盾的解决)矛盾的解决: :首先首先,剩余价值能不能从流通中产生?等价交换不等价交换不能不能G—W—G’ 贱买贵卖贱买贵卖卖者卖者/ /买者买者只改变了财富在不同生 产者之间的分配,而不 会增加社会财富的总量 最后最后,价值增殖究竟是从哪里产生的 ?G—W—G’ 1)会不会发生在G—W阶段的G上2)会不会发生在W—G阶段上 3)必然是发生在G—W阶段的W上这种特殊的商品 就是劳动力最后最后,价值增殖究竟是从哪里产生的 ? G—W—G’这种特殊的商品 就是劳动力劳动力成为商品 ——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三)货币转化为资本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资本最初都表现为一定的货币量,因为资本家必须先拥有一笔货币,购买到生产资料和劳动力,才能进行 资本主义生产但是,货币本身并不就是资本。
劳动力 商品使用价值的消费过程就是劳动,它不仅能够创造价 值,而且能创造出比劳动力商品价值更大的价值劳动 力使用所创造的价值和劳动力商品价值是两个不等的量 ,它们之间的差额就是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剩余价值 而一旦货币购买的劳动力带来剩余价值,货币也就转化 为资本二、资本主义所有制二、资本主义所有制(一)所有制和所有权(一)所有制和所有权1 1、所有制:、所有制:经济意义上的所有制,经济意义上的所有制,是指事实上生产资是指事实上生产资料归谁所有、归谁支配,并凭借这种所有和支配实现生料归谁所有、归谁支配,并凭借这种所有和支配实现生产和获得剩余产品(超额利润或利润)产和获得剩余产品(超额利润或利润)2 2、所有权:、所有权:为了维护经济上的所有制关系而建立的一为了维护经济上的所有制关系而建立的一整套规章制度逐步以法的形式表现出来,这样就使所有整套规章制度逐步以法的形式表现出来,这样就使所有制关系上升到法的关系的高度,所有制的现实经济形态制关系上升到法的关系的高度,所有制的现实经济形态就具有了法律形式,即所有权范畴就具有了法律形式,即所有权范畴3 3、所有制与所有权关系、所有制与所有权关系(1)所有制与所有权二者,既有区别,也有密 (1)所有制与所有权二者,既有区别,也有密 切的联系。
切的联系2)(2)所有制是所有权的基础,所有制是所有权的基础,所有制的性质和所有制的性质和 特点只能从现实的生产关系的实际运动中去把握特点只能从现实的生产关系的实际运动中去把握 和理解,而不能从所有权出发去认识和理解,而不能从所有权出发去认识3)(3)所有制决定着所有权,所有制决定着所有权,所有权是所有制的所有权是所有制的 法律形态,它反映着经济关系和意志关系,这种法律形态,它反映着经济关系和意志关系,这种 意志关系或者法的关系的性质在根本上是由这种意志关系或者法的关系的性质在根本上是由这种 经济关系本身决定的经济关系本身决定的二)资本主义所有制及其本质(二)资本主义所有制及其本质1 1、资本主义所有制、资本主义所有制在资本主义制度下,资本家占有在资本主义制度下,资本家占有 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而劳动者则一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而劳动者则一 无所有,只能靠出卖劳动力为生无所有,只能靠出卖劳动力为生奴隶主占有生产资料; 奴隶主占有奴隶; 奴隶在强制下从事劳动 ; 劳动产品为奴隶主占有 青铜器广泛使用 封建主占有土地等生产资料 ;不完全占有农民或农奴;农民不得不租种土地铁器广泛应用 三次科技革命 资本家占有生产资料; 工人不占有生产资料; 工人只能靠出卖劳动力。
18721872年日本横滨的火车年日本横滨的火车生产瓦特蒸汽机的工厂2 2、资本主义所有制的本质、资本主义所有制的本质资本家凭借对生产资料的占有,在等价交换原资本家凭借对生产资料的占有,在等价交换原 则的掩盖下,雇佣工人从事劳动,占有雇佣工人则的掩盖下,雇佣工人从事劳动,占有雇佣工人 的剩余价值,的剩余价值,这就是资本主义所有制的实质这就是资本主义所有制的实质资本主义经济制度是以资本家占有生产资本主义经济制度是以资本家占有生产 资料和以雇佣劳动为基础的经济制度资料和以雇佣劳动为基础的经济制度三、生产剩余价值是三、生产剩余价值是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绝对规律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绝对规律(一)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一)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二)生产剩余价值的两种基本方法(二)生产剩余价值的两种基本方法(三)资本积累(三)资本积累(四)资本的再生产和流通(四)资本的再生产和流通(五)工资与剩余价值的分配(五)工资与剩余价值的分配 (六)马克思剩余价值论的意义(六)马克思剩余价值论的意义(一)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一)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1 1、资本主义的生产过程具有两重性、资本主义的生产过程具有两重性一方面是物质资料的生产过程,另一方面是剩余价值的生产过一方面是物质资料的生产过程,另一方面是剩余价值的生产过 程,即价值增殖过程。
程,即价值增殖过程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 过程的统一过程的统一 ((1 1)资本主义劳动过程及特点)资本主义劳动过程及特点资本主义劳动过程资本主义劳动过程:: 劳动过程是劳动者通过有目的劳动过程是劳动者通过有目的 的活动,即运用劳动资料对劳动对象进行加工,改变自的活动,即运用劳动资料对劳动对象进行加工,改变自 然界的物质形态,创造出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然界的物质形态,创造出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使用价值使用价值 的过程资本主义劳动过程特点资本主义劳动过程特点::第一,第一,工人在资本家的监督工人在资本家的监督 和指挥下进行劳动,他们的劳动归属于资本家;和指挥下进行劳动,他们的劳动归属于资本家;第二,第二, 劳动产品归资本家所有劳动产品归资本家所有 (2)价值形成过程过渡到价值增殖过程--剩余 价值的生产过程真正体现资本主义生产实质的并非劳动过程,是 价值增殖过程因为资本主义生产的目的并非制造使 用价值,而是要生产剩余价值,其之所以生产使用价 值,仅仅因为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劳动者创造的价值刚好补偿资本家所预付劳动者创造的价值刚好补偿资本家所预付 的劳动力价值,那就是单纯的的劳动力价值,那就是单纯的价值形成过价值形成过 程程;如果价值形成过程超过了这一定点,;如果价值形成过程超过了这一定点, 就变成了就变成了价值增殖过程价值增殖过程。
商品价值商品价值的形成过程的形成过程工 人 劳 动进入生产过程3元 6小时 生产资料15元具体劳动:抽象劳动:转移生产资料价值12元, 创造了新的使用价值6小时,创造新价值3元劳动力价值12元布2米 10元 辅料1套 2元举例举例价值 15元工工 人人 劳劳 动动进入生产过程进入生产过程3元 12小时 生产资料27元具体劳动:抽象劳动:转移生产资料价值24元, 创造了新的使用价值 12小时,创造新价值6元劳动力价值24元布4米 20元 辅料2套 4元价值形成过程价值形成过程转化为转化为价值增殖过程价值增殖过程商品价值商品价值3030元元 = 24 + 3 + 3举例价值 30元6小时价值增殖过程就 是超过一定点而延长 了的价值形成过程工 作 日(12小时)0612必要劳动时间剩余劳动时间剩余价值就是雇佣劳动者在剩余劳动 时间内创造的、被资本家无偿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