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件分发明细:文件分发明细: 正本(原件):正本(原件): ■ 资料管理员副本(复制件):副本(复制件):■ 电池工艺组(BCP) ■ 电池设备组(BCE) 其它: 版本编写人编写日期审核人审核时间批准人批准日期01说明:本文件以说明:本文件以 HalmHalm 测试分选设备为参考测试分选设备为参考1 1 目的目的为保证生产的顺利进行、工艺正常稳定,符合技术要求为本工序生产人员提供基本的生产作业指导文件2 2 范围范围本文件规定了测试分选区 Halm 测试分选区操作规范及生产操作规程本文件适用于 Halm 测试分选区所有操作岗位3 3 职责职责 3.1 电池组人员制定本文件,如需要修改,由电池组人员提出本文件的修改申请3.2 测试分选岗位员工须严格按照本文件的规定进行操作3.3 品管部负责按文件要求对工艺进行检查、监督,并填写过程作业监控表4 4 设备、工模具、材料设备、工模具、材料4.1 设备Halm 测试台4.2 工模具156×156 片盒、吸笔4.3 材料标准片、烧结后电池片、无尘布、酒精、PVC 手套、棉布手套、一次性口罩。
5 5 测试分选工序简介测试分选工序简介5.1 环境要求温度 25℃±2℃,洁净度 10000 级,相对湿度 40%~60%5.2 测试分选的目的测试分选是对前道工序产出的成品电池片在测试仪器上进行测试,得出每一片电池片的电性能数据,同时设备根据规定的标准对电池片进行分档5.3常用设备按钮介绍常用设备操作按钮,如图 1 所示图 1 测试分选设备操作按钮注:1—消除报警; 2—手动/自动切换; Reset—设备复位;Start—循环开始; Stop—循环停止; 3/4—载片盒装卸6 6 操作规范操作规范6.1 生产前准备6.1.1 物料准备保持口罩与 PVC 手套佩戴整齐,手套戴法为:外层 PVC 手套,内层棉布手套佩戴时不得让手掌接触手套掌心及指尖部分6.1.2 标准片校准6.1.2.1 确认标准片型号生产单晶电池片用相同规格单晶的标准工作片校验;生产多晶电池片用相同规格多晶片的标准工作片校验6.1.2.2 标准片定位a)将 “手动/自动切换开关”向左旋转调节为手动;b)将测试台探针、皮带、以及小标片用无尘布擦拭干净,然后将待校准标片放入上下探针之间, 位置放准确,如图 2 所示;c)点击菜单栏中“6-Utilities” ,选择“64-Manual Commands” ,如图 3 所示;移动选择项选择“23 PROBE OPEN/CLOSE AXES” ,如图 4 所示;按动操作按钮“+”使探针下压,目的是使探针压于标准电池片的两条正面电极上,如果有偏移,可按动操作按钮“-”使探针抬起,调整好电池片后再下压探针,如图 5 所示;1243图 2 放置标准片 图 3 选择手动菜单图 4 选择探针菜单 图 5 JOG+/-按钮6.1.2.3 确认标准片信息a)选择操作权限:在 Halm 软件“Batch”界面的“Batch”一栏用鼠标点击“Change”键,如图 6 所示,在弹出的“User login”中输入相关信息,在“User Level”中选择“Administrator”或“Service” ,如图 7 所示;图 6 选择操作权限图 7 选择操作权限b)选择校准模式:在 “Batch”界面的“Mode”一栏选择“Maintainance”即校准模式,如图 8 所示;图 8 选择校准模式c)确认标准片信息:在“Monitor cell”界面的“Choose calibration cell”一栏中选择待校准的标准片名称,如图 9 所示,并点击“Manage calibration cells”键在弹出的“Calibration cell management”界面确认标准片各项参数,如图 10 所示,如果各项参数与标准片信息相符则点击“Cancel”键退出此界面,如果某项参数与标准片信息不相符则点击“Edit”键编辑相应参数,确认正确后点击“Accept”键退出此界面;如果待校准标准片为第一次校准,则在“Calibration cell management”界面点击“New”键编辑标准片相应信息,确认正确后点击“Accept”键退出此界面,如图 11 所示。
图 9 选择标准片名称图 10 确认标准片信息图 11 编辑相应参数6.1.2.4 校准a)在标准片信息确认正确后点击“Monitor cell”界面的“Automatic calibration and test measurement”一栏中点击“Calibration”键校准,如图 12 所示,在测试、校准完成后系统会自动弹出“Statistcal analysis of the test measurement”一栏,对比“Cell date”一栏中的“Actual value”与“setpoint”值,确认后点击“OK”如图 13 所示;b)如果校准所得的 Isc 与标准片的给定的 Isc 差值超过±0.001 时需重新校准, 直到测试值与标准值偏差在±0.001 以内、FF 测试值不得低于标准值 0.35,此时可视为校验合格,否则重复上述 a)步骤直至测试值与标准值相差到规定误差范围内;c)校准结束确认校准值与标准值相差在规定误差范围内,点击“Accept calibration”键接受校准结果,如图 14 所示图 12 校准图 13 对比校准数据图 14 接受校准结果6.1.2.5 标准片取出标片校准过程中“自动/手动”开关切需一直处于手动状态,标准片校准完毕后可按动操作按钮“-”使探针抬起,如图 5 所示,将标片安全取出并立即包装好。
6.1.2.6 填写校准记录校准完毕按要求填写《测试分选设备校准记录》 ,记录中包括日期、班次、标片编号、原始电流、校准数据(Uoc、Isc、FF、Eta 和 Measured irradiance) 、重复性和差异性测试(第一次测试 Ncell、FF,第二次测试 Ncell、FF)和校准人员姓名,填写的数据即在“Monitor cell”界面的“Test measurement with new calibration value”一栏中的“Mean value”值,如图 14 所示校准测试结果需由当班成品分选人员和工艺人员签字确认6.1.2.7 标准电池片的保管校准完毕后将标准电池片包装好交由品管部保存每张二级标准电池片有效使用周期最长为六天,六天后要更换新的二级标准电池片这期间若发现标准电池片存在问题,经品管及工艺人员共同确认后,可更换新的二级标准电池片6.1.2.8 校准后开关 MAN.STEP.AUTO 的恢复校准后,将调节开关“自动/手动”向右旋转恢复为自动测试状态即可开始进行电池片的测试6.1.3 分档文件的设置在“Classification”界面的“Active classification pattern”一栏中点击“Load”键,在弹出的“Loading classification pattern”中选择正确的分档文档,例如“TIANWEIP156.ccf” ,点击“Open”键就可以打开并编辑文件的分档方式。
核对当前加载的分档方式是否与要求的分档方式一致,若不一致重新加载正确的分档方式,确认正确后点击“Save”保存,如图 15 所示如果加载的分档文件不正确反馈给工艺人员进行调整图 16 为目前 Halm 软件 M156 电池片的正常分档标准图 15 加载分档文档图 16 M156 电池片的正常分档标准6.1.4 重复性和差异性测试标准片校验完毕后需第一时间对测试台进行线内重复性测试和线间差异性测试;6.1.4.1 重复性测试方法:取目前生产线分布最广档位的成品电池片 30 片,在同一测试台按顺序连续测试两次,两次平均效率的测试结果相差在 0.03%以内方能视为符合要求,若大于或等于0.03%需通知设备和工艺人员解决;6.1.4.2 差异性a)测试方法:取目前生产线分布最广档位的成品电池片 30 片,在所有生产线的测试台进行测试,每次测试两次,所有测试台测试该 30 片电池片效率极差(最高效率和最低效率之差)在 0.1%以内、填充因子 FF 极差(最高 FF 和最低 FF 之差)在 0.4%视为符合要求;b)若线间效率极差大于或等于 0.08%,设备和工艺人员可以对测试台进行相关调整;c)当线间效率极差大于或等于 0.1%、填充因子极差大于或等于 0.4%时,则需立即通知品管、设备及工艺人员,同时停止使用该机台的测试分选;d)根据产生差异的原因,展开问题排查措施,对设备进行相关调整后使用二级标准太阳电池对机台进行再次校准,直至差异性满足要求方可使用。
6.2 生产6.2.1 上料6.2.1.1 自动上料;6.2.1.2 手动换料a) 按“Cycle Stop”停止设备;b) 按“载片盒装卸”按钮使载片盒垫片下降,待按钮内部的灯点亮后可以取出载片盒进行相关操作,如图 17 所示;c) 装入载片盒,向里推入后按“载片盒装卸”按钮载片盒自动上升,如图 18 所示;d) 按“Cycle Start”恢复生产;e) 上料限制:250 片/盒图 17 载片盒装卸按钮 图 18 装卸载片盒6.2.2 测试6.2.2.1 测试条件:光强 1000 W/m2±5 W/m2,温度 25℃±2℃,相对湿度 40%~60%;6.2.2.2 导入数据库导入数据库的目的在于将测试软件的数据自动记录在数据库内以便分析和处理;方法:选择测试界面菜单栏中的“Batch” ,然后点击“Batch”一栏中“Title”左边的“Change”键在弹出的“New Title”对话框中“File name”一栏输入数据库名称,例如“20100808-A.mdb” ,然后点击“Open”键打开数据库,如图 19 所示;6.2.2.3 填写生产信息批次更换时,点击“Batch”界面的“Stop”键暂停测试,修改“Batch”一栏中“Comment”左边的文本框,例如 EQGZMS100808-0188-A,其中“EQGZMS100808 ”指生产批次, “0188”指生产盒号,“A”指测试班次,如图 20 所示。
注:各批次间数据记录时严禁混片图 19 导入数据库图 20 更改生产批次6.2.3 下料自动下料6.3 监控(参见《电池成品检验标准》 )6.3.1 印刷质量监控测试台数据记录人员须随时监控从烧结炉流出的成品电池片的印刷质量,包括断栅、虚印、结点、漏浆、毛边、弯曲度及印刷偏移等印刷质量和电池片外观问题,一经发现须立即通知当线当道印刷操作人员;如果连续发现超过 3 片电池片存在严重印刷质量问题,如主栅线翘曲、电池片正、背面大面积印刷不良等(面积大于 20 ㎜2) ,需立即通知当线当道印刷操作人员、印刷工序长以及工艺人员6.3.2 弯曲度监控6.3.2.1 监控方法目测(粗略判断整体弯曲度情况) 、塞尺检查翘曲度(准确测量最大弯曲度) ;6.3.2.2 弯曲度标准最大弯曲度不得超过 1.87 ㎜;6.3.2.3 监控频率实时监控并关注电池片整体弯曲度情况,使用塞尺测量最大弯曲度,若弯曲度超标则立即通知工艺人员及品管人员6.3.3 电性能监控正常生产条件下测试台数据记录员工须对生产过程电池片电性能进行实时关注,若发现存在以下几种情况时需立即通知工艺人员,同时工艺人员可以开始启动工艺排查。
a)单批平均效率低于 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