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第三章 文学文本的意蕴,一、关于意蕴,1、意蕴的含义,读完一个文本,我们总会在心里发问:它表达的是什么?这其实涉及到的就是对意蕴的追索黑格尔认为,文艺作品由两种因素构成:外在因素和内在因素外在因素即直接呈现给我们的东西也就是我们讲到的形象;内在的因素即意蕴意蕴总是比直接显现的形象更为深远的一种东西艺术作品应该具有意蕴,它不只是用了某种线条,曲线,面,齿纹,石头浮雕,颜色,音调,文字乃至于其它媒介,就算尽了它的能事,而是要显现出一种内在的生气,情感,灵魂,风骨和精神,这就是我们所说的艺术作品的意蕴”形象和意蕴关系之一:对文学来说,塑造形象不是最终目的,它要为指引意蕴、表现意蕴服务从这个意义上说,意蕴的质量直接影响文学的价值意蕴是文学形象的灵魂所在关系之二:意蕴的存在与显现又要以形象为前提和依托,,其潜藏于形象之中,并不独立存在文学文本的意蕴是文学形象所蕴含的心灵、情感、思想等精神性因素,它是一种审美意识的显现2、意蕴的层次,形而下意蕴层(本事意蕴)通过特定社会历史内容传达的比较明确、具体的情感和观念形而上意蕴层(审美意蕴)超越了特定社会历史内容,带有全人类性的,更为普遍永恒的一种精神体验和哲理思考。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将仲子兮,无逾我里,无折我树杞岂敢爱之?畏我父母仲可怀也,父母之言亦可畏也将仲子兮,无逾我墙,无折我树桑岂敢爱之?畏我诸兄仲可怀也,诸兄之言亦可畏也将仲子兮,无逾我园,无折我树檀岂敢爱之?畏人之多言仲可怀也,人之多言亦可畏也蒹葭表达了主人公对“伊人”的爱悦之情,表现出主人公执着的爱情追求,以及不能和心爱者欢会倾诉衷情的怅惘情怀将仲子反映了女主人公对婚姻自由幸福的憧憬和追求,以及对当时旧礼教压制的极端不满和抗争林兴宅认为在蒹葭和将仲子里,蕴含着人类生活中最深刻的悲剧,是人生悲剧情调的象征形式具体说,它们“分别表现了人类的两种困扰、两种心态和两种行为方式”蒹葭:理想与现实的冲突;(对可望不可及理想境界的)企恋;主动的进取(或痛苦的追求)将仲子:感情与理智的冲突;(情理冲突、灵肉交战的)内心戏剧;被动的顺应(或无可奈何的适应)。
围城的思想意蕴大体可分为三个层面一是社会批判层面,作品通过主人公方鸿渐的人生历程,广泛触及了三四十年代的社会面和众生相,尖锐揭露和讽刺了当时的种种人生病态和社会弊端二是文化批判的层面,剖析了人物的文化心态,,揭露和批判了知识分子的弱点第三个层面则深入到人本的形而上的层次,诸如对人的基本存在处境和人生的根本意义的探讨3、两层意蕴在具体文本中的表现,之一:只停留在形而下意蕴层,没有上升到形而上意蕴层这种较高的审美境界之二:一些优秀之作同时传达出了两个意蕴层面在经典文学中,这种情况最为多见之三:有些文本超越形而下意蕴层,以荒诞的、打破生活原貌和客观逻辑的表现形态直接揭示某种普遍的、永恒的人生和哲理意味这种情况在现代派文学中经常见到二、关于主题,1、主题的含义,文学文本的主题,即蕴涵于现象层的核心意蕴,,是作者要表达的主要东西,是文本的灵魂所在2、主题的分类,一类是先于具体文本而存在的、成为孕育具体文本内容思想基础的主题,又被称为“母题”另一类是在具体文本中表现出的主题,这是我们要重点分析的3、主题 思想,文学文本的主题不完全是思想,更不能是一种抽象的、赤裸裸的思想这显示出文学和哲学、演讲、政治宣传的区别。
以前,我们归纳一篇作品主题的模式一般是:本文通过“”反映(或表现)了“”把主题提炼、归纳、概括成完全理性的认识,其实是支解了文学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一切山峰上,是寂静,,一切树杪中,感不到,些微的风,森林中众鸟无音等着吧,你不久,也将得到安宁4、我们把主题理解为一种审美意识审美意识,不仅仅有思想,还有情绪、体验、情感、心灵等精神性因素,而且它始终要通过具体可感的形象才能传达出来主题是感性与理性的交融,情感与哲理的一体,它是一种与形象须臾不可分的诗意观念和诗性智慧当某位莎士比亚剧作的导演被问及作品的主题时,导演回答:一切都在台词里当列夫托尔斯泰被问及安娜卡列尼娜的主题思想是什么时,托翁说“如果我想用词句来说出我原想用一部长篇小说去表现的一切思想,那么,我就应当从头去写我已经写完的那部小说”歌德也拒绝把他的作品的主题归结为某种简单的“概念”他说:“我对美学家们不免要发笑,笑他们自讨苦吃,想通过一些抽象名词,把我们叫做美的那种不可言说的东西化成一种概念高晓声:“假使一篇小说的思想内容,完全可以用理性的、抽象的语言简单的加以概括,那又何必浪费笔墨去写小说5、文学主题的多义性,主题的多义性指可以对现象层的核心意蕴做出多种理解和解释。
形成主题多义性的原因:主题只能存在于形象之中,形象显示意义的模糊性、含蓄性,造成了人们对其意蕴理解的多义性从读者角度看,接受主体审美取向的差异也造成了主题的多义如红楼梦主题的复杂:,之一:借一家一族的衰败展示封建社会走向没落的必然性之二:,全书可以视为作者对人生的一声既深且长,无可奈何的感叹人生的痛苦、人生的孤独、人生的悲凉、人生的荒谬、人生的无常、人生的无奈、人生的短暂、人生的失落、人生的幻灭等等之三:红楼梦对于许多关于人的本原性问题都有很深入的哲学思考如“我”是谁?“我”是什么?“我”从哪里来?到哪里去?人为什么而活着?人活着的目的和价值是什么?,之四:对于人的命运的偶然性,随机性,不可思议性,不可预测不可把握性的体验和领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