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传统民居类型欣赏

re****.1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6.53MB
约25页
文档ID:454803566
传统民居类型欣赏_第1页
1/25

民居宝典——《中国传统民居类型全集》传统民居体系集成建筑文化传世宝典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编传统民居是民族的写照,是民族的生存智慧、建造技艺、社会伦理和审美意识等文明成果最丰富、最集中的载体我国传统民居因地理气候、自然资源、民族文化等诸多方面的差异,形成了丰富多样的民居类型和异彩纷呈的建筑形式,蕴含着中华文明的基因,是世界上独特的建筑体系,是民间精粹、国之瑰宝,是难以再生的、珍贵的文化遗产2013年12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启动了传统民居调查,历时9个月,经过全国住房城乡建设系统广大干部和1200余位专家学者、技术人员的倾情努力,完成了传统民居类型、代表建筑和传统建筑工匠的逐县调查,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本次调查覆盖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调查成果包括1692种民居、3118栋代表建筑、1109名传统建筑工匠,经反复探讨、科学梳理,归纳出564种民居类型此外,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台湾地区也调查归纳出35种民居类型全国共归纳599种民居类型,全部纳入这本《中国传统民居类型全集》一连串惊人的数字证明:这是我国第一部涵盖了现存传统民居几乎全部类型的著作,必将成为对后人有重要参考价值的建筑史料和传世宝典。

精彩内容赏析】· 北方代表晋中民居·窄院代表建筑——祁县乔家堡村在中堂的内院晋中窄院多为地方商贾返乡之后营建的民居,既是明清时期经济文化发展的产物,亦是晋商财富积累的物化体现该类民居体现出晋中地方习俗和强烈的氏族观念对居住空间的影响目前,晋中窄院在祁县的谷恋村、乔家堡村以及孝义市的宋家庄村、贾家庄村、大孝堡村等村庄聚落中均有案例留存祁县乔家堡村在中堂仪门【成因】明清时期的晋中地区兴从商之风,以祁县、平遥、太谷等地为盛晋商在外积累了大量财富,受传统观念影响,很多商贾返乡后建造精美考究的建筑院落,形成独具地区特征的晋中窄院祁县乔家堡村在中堂木雕装饰【比较/ 演变】晋中窄院以单体建筑组合形成群体,建筑围合形成狭长的矩形院落,其院落平面比例约为1 ∶ 2,这是院落组群内每个独立院落的基本形式其形式和北方地区其他合院建筑有着密切关联,同时也影响到其他区域的民居形式即使在山西省域之内,窄院的民居形态也非晋中地区所独有,在晋南一带亦有出现二者相较,晋南宅院的进深更为狭长,体现了地方气候环境对建筑空间的影响· 南方代表潮汕民居·围楼代表建筑——缵美楼的内院饶平、潮安山区一直是封建统治力量薄弱的地区,也是潮汕人(福佬民系的一支)、客家人长期相互争夺的势力范围,在危机四伏的生存环境中,当地民众创造了聚族而居的防御型住宅形制——围楼。

永善南阳楼每个单元户之间都有分户墙【成因】潮汕地区建造围楼主要是出于防御和聚居的目的山区山岭起伏,可建设用地珍稀,要增大建筑规模只能向空中发展,因而发展了占地面积小于围寨而楼层较多的围楼形制南华楼(马蹄形围楼)【比较/ 演变】福佬民系的围楼具有典型的单元式格局,每户占据的居住单元有单独的户门、自用楼梯甚至私井,户与户之间设有分户墙,私有空间和公共空间之间有明晰的界定它与共用楼梯、共用厅堂、以走马廊串联各户卧室的客家土楼相比,已经把邻里间的干扰降到最低点围楼(土楼)是一种内向型的高密度大规模聚居建筑,客家民系的土楼聚居模式体现了为了家族利益而牺牲家庭享受的取向,而福佬民系的住户对于土楼的利用则体现了更多的独立性和私密性,创造了一种更优越的居住条件,反映了福佬民系在“重家族”的同时也“重家庭”,力图在住居中寻求公共和私有利益间的平衡· 江南代表苏南水乡民居·临河住宅沿河设埠头、腰檐苏州地处水乡,不少民居都与河道发生或多或少的联系,它们或面水而建,或临水而筑还有一些规模较大的甚至跨越河道,成为跨水民居代表建筑——耦园的背面【成因】苏州临水住宅的形成与当地城市、乡村的水系有密切的关系当地自古河道纵横,人们利用河流作为生活用水的源泉,也利用河道形成出行的孔道,建筑往往靠近河流。

为了使门前显得开敞,故门前还会设置道路与河道相隔但在商业繁荣的城镇市街地段,由于用地紧张,面街临河一侧逐渐被人营建家宅、店铺因地形的局限,其规模难以向纵深拓展,故形成临河住宅的形制,显示了水乡特有的建筑风貌临街用塞板门【比较/ 演变】虽然在历史演变的进程中,苏州传统民居也在不断吸收外来形制的影响,但由于苏州经济文化发达,且注重古代礼仪制度,所以其大型住宅的精美程度远高于周边地区随着时代的变迁,当地的时尚也有相应的变化,但这在临河住宅上改观并不明显精彩图片赏析】北京民居江西民居陕西民居河南民居河北民居贵州民居吉林民居青海民居四川民居宁夏民居广东民居云南民居 版纳型干栏民居透视图北京民居 千军台村常宝院效果图。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