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铁路运输中货车周转与货物运送时间的分析http

s9****2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30KB
约13页
文档ID:536082541
铁路运输中货车周转与货物运送时间的分析http_第1页
1/13

铁路运输中货车周转与货物运送时间的分析对压缩货车周转时间提高运输效率的探讨 摘要:对机务工作者来讲,要提高机车运用效率就得从机车的各项指标入手,严抓各个环节,挖掘各方面潜力,多快好省地完成铁路运输任务结合大准铁路实际情况,通过分析压缩机车周转时间,提高机车回行公里,提高牵引总重等方面,提出了如何提高机车运用效率的基本方法  关键词:机车;铁路运输;运用效率;机务工作   机车运用指标是考核机车运用组织工作的标尺通过对机车运用指标的统计和分析,可以准确、及时地获得运用情况,发现运用组织工作中的问题,不断提出改进措施,提高机车运用管理水平机车运用指标的高低,直接反映了一个机务段在铁路运输中的工作成绩  1压缩机车全周转时间  机车全周转时间为机车每周转一次所用的全部时间(非运用时间除外),它包括:纯运转、中间站停留、本段和折返段停留、本段和折返段所在站停留时间  1.1压缩机车在本段及折返段停留时间  机车在本段停留时间影响着机车全周转时间,缩短机车在本段停留时间可采取以下措施:  (1)乘务机班在退勤时要做到交班不交活,检查到机车质量方面问题,要及时提票处理,减少因提票不及时而造成机车修活在库内停留时间过长。

  (2)行车计划下达后,往往造成库内停车时间较长,不能按正点出库,这就要求调度在下达计划前,积极与相关部门联系,车体是否装好,尽量把行车计划下达准确以减少出勤后不能出库现象(针对大准铁路的情况)  (3)对库内停留时间较长的运用机车,及时转入预备我段现有电力机车3种型号:杂杂3、杂杂4郧、杂杂4月机车,要求行修工具有较高的业务水平,从而能提高抢修机车的速度  (4)机车整备作业时,在保障安全的情况下尽量采取平行作业,最大限度地压缩整备作业时间  1.2减低本段所在站停留时间  尽可能把机车在本段所在站停留时间降至最低,使列车能按正点开车;针对大准铁路是单线铁路,车流密度较大,等会列车频繁,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点压缩本段所在站停留时间:淤合理组织到及出发的列车,预留出发和到达线路,尽可能减少站停等待时间;于在规定范围内,尽量提高机车走行速度,从而降低机车走行时间  1.3行车调度尽可能降低中间站停留时间,提高旅行速度  大准铁路车流密度较大,单线铁路会车频繁,这就需要调度方面精心组织,合理安排通过还是停车,尽量降低中间站停留时间  2提高技术速度  技术速度直接反映出机车在区间运行的快慢,它的高低直接影响全周转时间的长短,可以从以下方面提高技术速度:  (1)降低因机车质量产生的事故,所以提高机车检修质量和保养方面是关键。

  (2)加强调度的行车组织水平,尽量降低机外停车时间和占用区间的时间  (3)乘务1的操纵水平的高低也影响着技术速度,加强乘务1的业务学习,使司机的操纵能够更加精心  (4)区间施工和限速严重影响了技术速度,这就要求公务施工时要有明确的施工计划,不要盲目加大施工地段的距离,对已经施工完成的地段及时向调度汇报,调度要根据汇报内容及时撤除施工地段的限速,最大限度地降低对技术速度造成的影响  3提高机车日车公里  日车公里指的是平均每台运用机车在一昼夜内所走行的公里数,机车日车公里是反映机车流动程度的指标,他在平均周转距离不变的情况下,机车的流动程度越大,那么每台运用机车走行公里就越多  在货运中,列车的牵引总重、单机率相对不变的情况下,机车日车公里越大,说明机车运用成绩越好;机车的日车公里高低和周转距离成正比,与全周转时间成反比针对大准铁路,笔者认为提高日车公里应该主要从减少运用机车入手,尽可能用少的机车来完成相对固定的运量  4提高牵引总重的问题  平均牵引总重,是从机车牵引力角度出发考核机车牵引力程度的重要指标,它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全路、一个铁路局或全局、一个机务段或一个区段按距离加权平均每一个本务机车牵引的总重量,也就是每一列车的平均总重量,计算公式为:总重吨公里(不分劈重联、补机)辕本务机走行公里;由上式可知,它是一个机务段完成各次货运列车(包括上、下行方向,但不包括小运转列车)重量的平均值。

它的大小直接影响到区段列车次数的多少,从而影响到机车需要台数、机车乘务组需要数及其它有关支出的多少,甚至影响到为增加线路通过能力所需的投资对照列车平均牵引总重与牵引重量标准,即可发现运输组织工作中的薄弱环节和机车牵引力的利用程度  一个区段或一条线路按方向确定的列车重量标准,是按各个区段配属的机车类型(主要机车功率大小),线路纵断面情况,并考虑各区段牵引定数统一,由牵引计算方法求得,经牵引试验确定的它是货运编组的主要依据,也是本务机车牵引列车总量的一个定额指标  平均牵引总重是直接反映机车牵引能力利用程度的指标,机车牵引重量的增加,就会使列车开行对数相对减少,而对于大准铁路这样的单线铁路来说,显得尤为突出;大准铁路从2004年的年运量2800万吨增至2010年的年运量7000万吨,若不增加牵引重量,对于单线铁路来说很难实现,2006年大准铁路开行万吨列车,解决了牵引总重的问题  5货运机车日产量的问题  货运机车日产量是指平均每台货运机车在一昼夜内生产的总重吨公里,机车运用效率的高低,是从时间和牵引力两个方面来体现出来的机车日车公里、全周转时间反映的是机车运用效率时间方面的,机车平均牵引总重是反映机车运用效率牵引力的利用程度,而能综合反映时间和牵引力的指标就是机车日产量,它是机车多拉快跑的主要标志。

  为提高机车日产量,需要对机车日产量的有关因素进行分析,机车日产量的高低与日车公里、平均牵引总重成正比,与单机率、重联率、机车运行台数成反比,要提高机车日产量就必须大力提高列车平均牵引总重,加速机车周转,压缩机车使用台数,提高日车公里,减少单机走行率、重联率等相关问题  6降低单机走行公里  单机走行是一种非生产性的辅助走行,它反映出机车牵引力为得到充分利用,在机车使用上是一种浪费;单机产生的根本原因:淤地区之间的物资差异,装卸不均衡,造成车流不均衡,致使个别区段上、下行车流不均衡,而产生单机走行;于因事故影响或自然灾害影响,造成运行秩序混乱时,都可能造成上、下行车流不均衡而产生单机走行;盂机调行调之间的配合、组织不当,也可能造成单机走行  综上所述,机车运用效率的提高,不是单纯某个方面提高就能达到的,得从机车运用的各个环节入手,综合考虑,狠抓管理,机车运用效率才能提高  参考文献  1吴严.电力机车运用与管理咱酝暂.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02本论文转载于易起论文网:压缩货车周转时间  提高铁路货运效率贾高峰(宝鸡铁路技术学院 陕西宝鸡 721300)        《环球市场信息导报》期刊                          网址:                        投稿信箱:                        联系人:罗编辑                            咨询:摘要:实施货运组织改革,加强运输组织建设,进一步提升管理水平及运输组织水平,对货车在装卸站的货物作业停留时间进行压缩,着眼于装车方案、货运计划、列车运行图、列车编组计划等,尽量发直达及技术直达列车,加大直达列车比例,降低有调车比重,减少车辆中转次数,加速车辆周转。

关键词:货运改革;加强运输;车辆周转;效率        在20世纪,全世界的人口翻了两翻,货物交流量整整扩大了1000倍,21世纪的物流量更将日益增大,货运效率在物流领域,特别是铁路运输领域备受关注这是由于铁路有自己的运行线路,受自然条件影响小,基本不受其他运输方式的干扰铁路货车周转时间即货车始于第一次装车完毕时,终止于下一次装车结束,中间所平均消耗的时间自2005年,铁道部首次在经营考核内容中引入货车周转时间完成情况的因素开始,压缩货车周转时间、提高运输效率便成为新的课题,以便能够最大程度上降低成本、增加运输收入         1  影响货车周转时间的相关因素         货车完成一个完整周转所消耗时间,概括起来可分为三大部分,即货车在各区段的旅行时间、在各技术站实行中转作业的停留时间及其在货物装卸站的作业停留时间在货车周转时间所受的影响因素中,货流、设备、运输组织和管理水平等是最为重要的方面 货流因素——在某一列车速度水平下,货流流程因对货车周转距离存在较大影响而决定着货车在该线路上的旅行时间,货流结构则因与生产力布局存在密切关系而影响到货车的装卸作业时间;设备因素,主要有装卸设备的先进程度、线路等级及其通过能力、机车车辆性能及维修状况、技术站分布及其作业能力,此类因素对货车中转、装卸以及途中运行时间等产生影响;运输组织及管理水平因素,主要与调度指挥水平、列车运行组织状况、机车调配情况、车辆数量、取车、送车等因素。

若能减少空车走行、压缩非生产时间均可缩短货车周转时间         2  影响运输效率的相关因素         2008年,我国铁路货物发送量达33亿吨,是1949年的近60倍;货运周转量达24817亿吨公里,是1949年的135倍目前,我国铁路以占世界铁路6%的营业里程完成了世界铁路25%的工作量,运输效率世界第一我国社会85%的木材、85%的原油、80%的钢铁及冶炼物资、60%的煤炭、大量的‘三农’物资运输是由铁路完成的因此,进一步研究提高运输效率的主要途径,很有必要对运输效率存在较大影响的因素主要包括: 行车事故,即行车事故对运输效率的影响是最大程度的,须事先人人重视、有效降低事故发生率、保证运输安全;施工状况,施工即对铁路运输生产造成影响,若能实现“施工运输两不误”,或者是在施工期间,尽可能减轻施工对运输生产的阻碍,比如优化组织规范施工,缩短施工时间;设备故障,任何设备都会出现故障,应尽力降低故障率、保障设备质量、做好日常养护,将故障率降至比最低水平;运输能力,即在现有基础上,大规模改造既有线,提高干线运输能力,解决运输效率瓶颈问题,消除车站能力紧张局面         3  影响货车周转时间和运输效率的原因         我国铁路运输最近几年完成了六次大提速,以及高速铁路的发展,对货运业主来讲,意味着更多的实惠。

进一步提高运输效率仍是货运业主的需要和铁路运输部门的追求,分析当前货车周转时间较长、运输效率较低的原因,不难发现,我国铁路货车运转方面存在如下现实问题:   3.1过检车数量多目前大量过检车夹杂在国铁进人管内货物列车中,在同期空车总数中占据较大比例,加之过检车不能装车,则须成列回空交出,使得管内货车周时大量增加   3.2路矿运输协议签订不合理主要表现为货车在国铁交接站待挂、待交滞留时间过长,特别是重杂车在进人管内前还须在交接站存留一段时间,而且重杂车周转时间也过长   3.3运输组织不当按照原有运输组织办法,从交接站进入的空车不得站内列检而须直接送往装车矿,然后由驻矿线路值班员代检已送达的空车,最后与矿方装车班共同把关,避免过检车装车因而导致甩在货物线上的过检车无法及时挂回站内,则货物线的卸车作业出现重复对位现象,进而诱发过检车配件被盗、停时延长等问题         4  加速货车周转是提高运输效率的主要途径        4.1压缩停时对货车在装卸站的货物作业停留时间进行压缩,具体要做到:压缩装卸车时间,主要是压缩纯装车及卸车的时间,则须加大装卸机械化的投资和改造力度,及时购置或更新装卸车设备,优化装卸车组织安排;强化劳动组织,防止出现由于劳力不足导致装卸时间延长的现象;压缩货物作业车待送、待挂时间,比如严格控制有调。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