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政治发展道路,杨永红,十八大报告政治建设部分 文本梳理,哪些内容有新发展?,哪些内容是延续和继承?,哪些内容被调整或删去?,十八大报告政治建设值得关注的几个新亮点,1、首次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 作为标题使用2、首次提出在人大代表构成上,要提高一线比例,降低干部比例;首次提出要在人大设立“代表联络机构”3、首次将“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作为独立部分提出4、首次提出“提高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的能力”5、首次提出“凡是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决策都要充分听取群众意见,凡是损害群众利益的做法都要坚决防止和纠正对十八大政治体制改革的总体认识,政治体制改革将紧扣中国社会发展环境的新变化1、重点围绕社会矛盾的解决,着力推进社会协商民主,突出民众诉求; 2、更加重视党治国理政的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 3、民主化仍处于逐步推进过程中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形成,1、政治发展的概念:政治发展是人类社会政治生活不断由低级向高级、从自发到自觉迈进的过程,是人类政治文明不断演进的进程2、政治发展的规律:政治发展与人类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水平相互适应,相辅相成。
不同国家的政治发展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不存在单一模式一)政治发展的概念及其规律,3、不同语境下的“政治发展”,(1)西方语境:兴起于20世纪50年代着重研究发展中国家的政治发展(2)中国语境:党的“十七大”首次写入政治报告党的“十八大”首次作为标题,(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开辟,1、1945年-1949年中国 “两条道路”之争2、1949年-1978年我国政治发展的经验和教训(1)1949年—1956年,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2)1956年-1966年,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3)1966年—1976年,“文化大革命”时期;(4)1977年—1978年,“两个凡是”的短暂徘徊时期;意义:A、建立社会主义的基本政治制度;B、取得正反两方面的政治经验教训3、1978年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探索,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结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不断探索和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的道路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将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和推进政治体制改革,作为相对独立的一项内容,既显示了继续推进政治体制改革的决心,也意味着将通过更加深入细致的政治体制改革,充实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内涵。
第一,这是一条发展更加广泛、更加充分的人民民主,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权利和自由的道路第二,这是一条既遵循民主发展的客观规律,又符合中国社会制度、历史传统、文化背景和经济发展水平等基本国情的切实可行的道路第三,它建立和坚持了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这是在我国长期革命、建设和改革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政治制度它实现了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二、我国政治发展和政治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和要求,十八大报告政治建设部分把“中国政治发展和政治体制改革的内容和要求”概括为:■ “两个必须”■“三个更加注重”■“七方面内容”,(一)“两个必须”,(1)必须继续积极稳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发展更加广泛、更加充分、更加健全的人民民主2)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以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为根本,以增强党和国家活力、调动人民积极性为目标,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二)“三个更加注重”,(1)要更加注重改进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保证党领导人民有效治理国家;(2)更加注重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保证人民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3)更加注重发挥法治在国家治理和社会管理中的重要作用,维护国家法制统一、尊严、权威,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权利和自由。
三)“七方面内容”,(1)要支持和保证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国家权力; (2)要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 (3)要完善基层民主制度;(4)要全面推进依法治国;(5)要深化行政体制改革; (6)要建立健全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 (7)要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三、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三者紧密联系、不可分割,反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内在规律和根本要求对此,党的“十六大”、“十七大”和“十八大”报告中都一致强调了上述三者的有机统一一)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做主和依法治国的基本保证,统一的政治权威是中国实现伟大复兴的宝贵财富邓小平同志曾深刻地指出:“在中国这样一个大国,没有共产党的领导,必然四分五裂,一事无成1、历史考量:近代中国政治权威的缺失 2、现实教训:苏东垮台 3、经验教训总结:,第一,在中国这样的一个大国,必须建立统一、充分的政治权威,否则必将一事无成,导致国家四分五裂第二,中国共产党的政治权威是历史形成的,中国要高度重视防止政治权威的流失,这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必然要求如何来改进党的领导?,坚持党的领导,关键在于通过政治体制改革,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优化执政格局、健全执政机制,规范工作制度,更好地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
1)党的领导方式◆政治领导:制定大政方针,提出立法建议◆组织领导:推荐重要干部◆思想领导:进行思想宣传2)党的执政方式规范党委与人大、政府、政协以及人民团体的关系◆支持人大依法履行国家权力机关的职能,经过法定程序,使党的主张成为国家意志,使党组织推荐的人选成为国家政权机关的领导人员,并对他们进行监督;◆支持政府履行法定职能,依法行政;◆支持政协围绕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履行职能3)党运用权力治国理政的准则“凡是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决策都要充分听取群众意见,凡是损害群众利益的做法都要坚决防止和纠正二)人民当家做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1945年抗战胜利在即,毛泽东特邀黄炎培等五位国民参议员赴延安考察访问,黄炎培提出下列问题:“我一生六十多年,耳闻的不说,所亲眼看到的,真所谓‘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一部历史,‘政怠宦成’的也有,‘人亡政息’的也有,‘求荣取辱’的也有总之,没有能跳出这个周期率人民民主是我党追求的根本目标,毛泽东回答说:“我们已经找到了新路,我们能够跳出这周期率这条新路,就是民主只有让人民起来监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只有人人起来负责,才不会人亡政息人民民主的形式,(1)选举民主制度通过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国家权力 (2)协商民主制度多种政治和社会力量参与国家政治协商 (3)基层民主制度通过村委会、居委会和职工代表大会等,1、更好地发挥人大的职能作用,“提高基层人大代表特别是一线工人、农民、知识分子代表比例,降低党政领导干部代表比例。
在人大设立代表联络机构,完善代表联系群众制度任务一)人大代表联络机构是人大常委会的办事机构和工作机构在性质上,应当是人大及其常委会的集体参谋助手和服务班子,是直接为人大代表执行代表职务提供集体服务保障的专门机构2、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了“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是我国人民民主的重要形式”的论断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概念第一次在党的代表大会报告中正式提出和确立协商民主是指协商主体通过自由平等的公共协商参与决策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是指在党的领导下,社会各个政党、阶层、团体、群众等,就共同关心或利益相关的问题,以适当方式进行协商,形成各方均可接受的方案,作出决策或决定,以实现整体的发展推进协商民主的制度化,(1)推进国家政权机关的协商民主建设◆人大的立法协商;◆政府和社会的协商对话--决策协商(2)大力推进民主党派、人民团体和各族各界人士协商民主建设◆中共与各民主党派之间的党际政治协商◆中共与各民主党派、各团体、各族各界人士等在人民政协中的政治协商3)积极开展基层民主协商◆通过村委会的基层政治协商;◆通过居委会的基层政治协商◆通过企事业单位职工代表大会的基层政治协商(4)深入拓展协商民主的各种形式可以通过完善党的代表会议、人大会议、政协会议的旁听制度,改进群众大会、民主恳谈会、民主评议会以及群众来信来访、领导接待日、人民调解、网络参与等多种方式,使协商渠道更为多样和丰富。
3、完善基层民主制度,◆村民自治制度 ◆居委会、业主委员会等社区治理 ◆企事业单位职工代表大会,健全基层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基层群众自治机制,以扩大有序参与、推进信息公开、加强议事协商、强化权力监督为重点,拓宽范围和途径,丰富内容和形式,保障人民享有更多更切实的民主权利任务三),(三)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要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保证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任务四)未来5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性阶段,也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关键时期推进依法治国,既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和内在目标,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制度动力和根本保障新时期如何贯彻落实依法治国方略?,(1)思想认识上,从重经济建设、轻法治建设的观念中转变过来;(2)法治建设上,从重立法重形式重宣传、轻执法轻落实轻效果的倾向中转变过来;(3)法治工作上,从重治民重处罚重管理、轻治官轻教育轻服务的方式中转变过来高度重视“领导干部的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提高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能力。
背景:当前,我国社会矛盾纠纷持续高发多发,触点很多,燃点较低,处理不易一些领导干部依法执政、依法行政意识、能力和责任感不强,容易导致处理失当、激化矛盾,甚至演化成大规模的群体性事件小 结,第一,在“深化改革、推动发展”中,要注意运用法治方式加以推动,而不能凭主观意愿,脱离法治轨道去盲目追求发展速度第二,在“化解矛盾、维护稳定”中,要加强法治思维,学会运用法治方式处理社会问题和矛盾,而不仅仅凭权力意志四、如何看待西方政治发展模式,我们要学习和借鉴人类政治文明的一切有益成果,更好地发展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坚持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但绝不照搬西方政治制度模式,绝不放弃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根本对此,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要“积极借鉴人类政治文明有益成果,绝不照搬西方政治制度模式”一)中国百年抗争与政治发展道路的选择,1、它是近代中国百年政治发展的历史结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是植根于中华民族几千年来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广阔沃土,产生于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为争取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而进行的革命、建设和改革伟大实践,是历史的必然,是人民的选择 2、它是适合中国国情的政治发展道路。
它走出了一条既遵循民主发展的客观规律,又符合本国国情,以本国社会制度、历史传统、文化背景和经济发展水平为依据,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政治道路,因此是一条切实可行、有效建设民主的道路二)决不照搬西方政治发展道路模式,1、西方国家的民主化历程和特点 2、日本和东亚四小龙的民主化道路及其经验教训 3、民主是一个历史范畴,决不能照搬西方政治发展道路模式三)积极借鉴人类社会政治文明的有益成果,尽管人类社会的政治发展模式不尽相同,但也具有一些共同的政治文明成果例如:共同尊重民主和保障人权、共同遵循法治原则、共同致力维护社会和政治的秩序和稳定等对于各国在政治发展过程中积累的经验教训,我们应当大胆地加以借鉴政治稳定理论,塞缪尔P.亨廷顿《变动社会中的政治秩序》(1968)政治稳定公式:1、社会动员÷经济发展=社会不满2、社会不满÷流动机会=政治参与 3、政治参与÷政治制度化=政治动乱维护社会稳定的方法:有序地扩大政治参与,并保持政治制度化水平不低于政治参与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