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江口规划内污染治理项目——黄姜清洁生产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第一章 总论1.1 项目名称丹江口规划内污染治理项目——黄姜清洁生产项目1.2 报告编制单位本项目报告由陕西省庆华工程咨询有限责任公司编制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授予陕西省庆华工程咨询有限责任公司甲级工程咨询资格证书,证书编号为工咨甲1.3 报告编制依据1、《陕西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2、《丹江口库区及上游水污染防治和水土保持规划》;3、陕发改环资[2008]1738号文件:《关于报送2009年第一批节能、节水、资源综合利用及重点流域工业污染源治理等备选项目的通知》;4、《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07年本)》(征求意见稿);5、白河县永宏化工有限责任公司委托陕西省庆华工程咨询有限责任公司编制《黄姜清洁生产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委托书;6、白河县永宏化工有限责任公司提供的相关材料;7、项目调研过程中搜集的相关资料;8、国家有关部门关于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内容的要求和规定1.4 报告研究内容本报告是编制黄姜清洁生产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具体内容包括项目建设的背景和必要性、市场分析、建设地址和建设条件、建设方案、项目涉及的职业安全卫生、环境保护、消防与节能、机构设置、人力资源配置与培训、项目管理和实施进度安排、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经济效益评价等内容。
1.5 项目建设单位简介建设单位:白河县永宏化工有限责任公司法定代表人:陈永宏注册地址:白河县茅坪镇茅坪村一组注册资本:壹佰万圆人民币公司类型:有限责任公司经营范围:黄姜水解物、皂素生产销售登记机关:白河县工商行政管理局白河县永宏化工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永宏化工公司”)成立于2005年3月23日,是在原安康葛根生产加工厂的基础上通过并购重组的有限责任公司安康葛根生产加工厂成立于2000年6月,以生产葛根中药材为主,葛根生产线由于原材料枯竭,加上经营不善,造成企业严重亏损,于2005年3月被永宏化工公司收购重组,将原安康葛根生产加工厂的设备及设施进行相应技术改造,形成现有的生产规模目前,永宏化工公司已成为白河县黄姜加工的龙头企业,厂址距襄渝铁路白河站41公里,建有皂素生产线一条,水解物生产线一条,日处理污水240吨,年加工黄姜3万吨的生产加工能力公司位于白河县茅坪镇,公司东北方为白厚公路,南临白石河,西临水田河,厂址依山傍水,厂区规划合理,地势较为平坦,占地22.8亩公司法人代表陈永宏,注册资金100万元,现有职工56人,其中工程技术人员5人公司经过近三年的经营发展,企业实力不断增强,截止2007年底,公司资产总额约1118万元,其中固定资产330万元,销售收入约1050万元,企业近几年的经营状况见表1-1。
显而易见,永宏化工公司步入了扩大经营规模的轨道,资产总额、净利润持续扩张,资产负债率小于70%,负债规模位于合理的范围内表1-1 2005-2007年经营状况表 单位:万元 年份项目名称2005年2006年2007年资产总额652852.11118其中:所有者权益266.6 300.0 347.0 净利润31.133.5306.4资产负债率(%)59.164.869.0销售收入551.41082.41050.6经营利润率(%)4.773.9327.411.6 项目建设主要内容及规模黄姜清洁生产项目建设的主要内容为新增酒精生产车间700m2,黄姜碳生产车间80m2,对现有3500 m2厂房中的1600m2生产条件较差的厂房进行修缮同时,购置26台(套)配套生产设备本项目竣工投产后,可加工鲜姜30000吨,生产皂素200吨、酒精5000吨、黄姜碳1200吨1.7 项目投资估算及资金来源本项目总投资为1454万元,其中建设工程费用147万元,设备购置979万元,其它费用93万元,铺底流动资金210万元,建设期利息为25万元资金来源方式为企业自筹604万元,申请银行贷款850万元。
1.8 项目财务分析经测算,本项目各项财务评价指标较好年平均营业收入8565万元,年平均总成本费用为7754万元,年平均利润总额781万元,年平均上缴所得税为195万元,年平均净利润为585万元全部投资财务内部收益率分别为49.55%(所得税前)和38.25%(所得税后),均高于设定的基准值全部投资投资回收期(pt)为3.41年(含建设期1年)生存能力分析显示本项目不会过分依赖短期融资来维持运营,财务生存能力尚可敏感性分析和不确定性分析,都显示本项目有一定的抗风险能力,经济分析可行综上所述,本项目经济可行1.9 研究结论与建议本项目的实施将带来巨大的社会效益,白河县的黄姜种植面积约为4万亩,可直接拉动当地农民每年产生5000多万元的收益随着该项目的实施、企业的不断发展,生产能力的不断提高,必然促使白河县的黄姜种植面积不断的扩大,促进当地农民增收另外,黄姜清洁生产项目将大大的减少对水资源的污染,企业所在位置刚好是“南水北调” 工程水源地——汉江区域的重要涵养区,所以本项目的实施将改善以前黄姜加工业对水资源的污染现状,同时将带动周边黄姜加工企业改进生产工艺,杜绝对水资源的污染同时,黄姜加工生产的皂素、黄姜碳、工业酒精都是一些重要的工业原料,皂素的生产将为药品的生产提供大量的原材料;黄姜碳的生产将替代木碳在市场上的位置,这也可为我国的林木保护做出贡献,工业酒精的生产将为乙醇汽油提供原材料,这样也就减少了汽油的使用量,同时也就减少了温室气体的排放量。
建议项目建设单位尽快办理各项前期工作手续,建议政府有关部门核准该可行性研究报告,并给予相应的支持第二章 项目建设的背景和必要性2.1 项目建设背景丹江口水库是南水北调的理想水源地,中线工程从丹江口水库调水120-140亿m3,汉江是丹江口水库的主要水源之一为了保证给京津华北平原城市提供优质水源,必须对汉江沿线城镇的污水进行治理汉江是白河县的主要水体,白石河、冷水河分别是两条几乎垂直于汉江的较大支流它们是县城居民生活、工业、农业的水源地汉江从县城北部由西向东横贯县城而下,县内流长约39.2公里,年平均流量847 m3/s,最大流量31000 m3/s,最小流量72m3/s白石河就是本项目的废水受纳水体丹江口库区上游既是丹江口水库水量的来源,也是污染物的来源,因此,需要建立水源地保护系统和水源区节水系统,将丹江口入库水质指标作为水源地保护系统运行优劣的判别依据,实现水资源与水环境的综合管理对组成这一系统的各个控制单元,优化配置有效削减点源与面源污染排放量的各项措施而本项目正是通过对黄姜的清洁生产来达到资源的综合利用,减少污水排放量,加大了对污水的处理力度,将清洁生产与汉丹江流域工业污染源治理等工作结合起来,改善了企业生产环境。
同时,为稳定和维护丹江口水库优良水质做出贡献2.2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2.2.1 适应国家产业政策调整的要求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于2005年12月2日发布了《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05年本)》,明确在石油、天然气和化工行业中限制300吨/年以下皂素(含水解物)生产装置(综合利用除外),淘汰100吨/年以下皂素(含水解物)生产装置同时,《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07年本)》(征求意见稿)中也明确表示限制300吨/年以下皂素(含水解物)生产装置(综合利用除外),淘汰“100吨/年以下皂素(含水解物)生产装置”,淘汰“盐酸酸解法皂素生产工艺及污染物排放不能达标的皂素生产装置 ”而本项目对企业原有生产工艺进行改造,进行黄姜的综合利用,开展黄姜清洁生产,在生产皂素的同时,还生产工业酒精以及黄姜碳因此,本项目的建设内容完全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导向,本项目的实施将促进当地产业结构的调整,建议相关部门对本项目的建设给予大力支持2.2.2 是净化保护汉丹江流域水质的需要汉江区域是我国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重要水源涵养区,丹江口水库控制汉江60%的流域面积,多年平均天然径流量408.5亿m3保护汉江、丹江水源直接关系着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取水点—丹江口水库的水质和水量。
在白河县境内白石河、冷水河分别是两条几乎垂直于汉江的较大支流而本项目的受纳水体正好为白石河本项目是通过对黄姜的综合利用,从而达到清洁生产,项目建成后将会减少污水排放量,将直接起到有效保护白石河水质的作用通过对汉丹江流域水质和环境容量的分析,将对污染控制区域按对库区水质的影响程度进行划分,分别划分为水源地安全保障区、水质影响控制区和水源涵养生态建设区,本项目所处地位于水质影响控制区内因此,本项目的实施,将使保护汉丹江口库区及上游水污染防治和水土保持规划落到实处,将对保护汉丹江流域的水质起到积极作用2.2.3 可进一步加强提高企业的竞争力近年来,皂素企业污染大,国家严格控制新上皂素企业,对原来产量在100吨的企业均已依法关闭陕西省内黄姜生产厂家大幅减少,汉中现有两家,安康两家,郧阳一家,汉中、安康、郧阳的黄姜生产企业主要为季节性生产,产量较小所以,皂素企业生产正在逐渐向正规化的大规模生产、清洁生产转变永宏化工公司通过实行黄姜的综合利用、通过清洁生产后,减少了企业生产废水的排放量,增加了黄姜碳和工业酒精产品,有效地提高企业的产能因此,企业通过实行黄姜的综合利用、通过清洁生产降低了皂素成本,提高和加强了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从而保证企业现在的生存以及以后的发展。
第三章 市场分析3.1 产品市场供应现状永宏化工公司主要业务是黄姜水解物、皂素的生产、销售黄姜是生产薯蓣皂素的主要原材料,而薯蓣皂素是合成甾体激素,甾体抗炎药及计划生育药物的重要原料甾体药物已发展成为制药业的一大类,代表着一个国家的制药水平常用的药物有强的松、氢化可的松、醋酸泼尼松龙、肤轻松、地塞米松等目前合成的甾体化合物约2000多种,其中临床应用的有200多种,大规模生产的有50多种甾体化合物随着生命的出现而出现它决定着生命的生产、发育、遗传和繁殖,生物界称其为“生命的钥匙” 甾体类药物的广泛运用,对人类身体健康,控制人口增长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最初该类药物是从动物的有关腺体和人类的尿液中获取,由于含量极低、来源少,因而成本高,无法大量生产,不能满足人类医疗的需要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以皂素为原料合成该药物成功,发现了丰富而廉价的原料,为甾体药物的工业化生产奠定了基础甾体药物具有多种生理活性及医疗作用,临床应用日益广泛,已成为医药工业的一个重要门类,由于医疗价值的重要,医药界称其为“医药黄金”近年来,国外将甾体药物应用于畜牧业和化妆品的生产,应用范围在不断扩大,因而作为合成甾体药物主要原料的皂素,倍受世界各国重视,皂素工业在迅速发展,现在年销售额已超过200亿美元,年皂素用量已超过5000吨。
黄姜是生产薯蓣皂素的主要原材料,原是野生,近年栽培成功此品种为我国独有经过近四十年来的努力,依靠资源优势和先进的加工技术,我国已成为皂素和甾体药物的生产大国,在国际市场上举足轻重,美国、英国、德国、法国、荷兰、比利时等欧洲、美洲国家及日本等国都有以中国皂素为原料的甾体工业加入WTO以来该行业得到了快速发展 黄姜碳是由黄姜生产皂素后过滤出来的残渣加工而成,它产生的热量高,能够替代木碳来作为取暖的燃料,这样就能大大的减少木材的砍伐量,为生态环境的保护做出贡献鲜黄姜含皂素0.7%,含淀粉20—25%,还含有大量纤维和糖类等,为提取0.7%的皂素,强烈地水解,使淀粉转化为葡萄糖,并使糖分子脱水,形成焦葡萄糖治理高浓度有机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