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财税[2009]59号:企业重组业务企业所得税处理若干问题 2009年4月30日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联合出台了《关于企业重组业务企业所得税处理若 干问题的通知》(财税[2009]59号)(以下简称59号文),明确了企业重组所得税政策 在当前经济危机形势下,企业并购活动异常活跃,但因此前国家相关税收政策尚未明确,很 多企业的重组行动暂被搁置,59号文的出台明确了国家对重组税收优惠政策,将刺激企业加 快并购重组的步伐,可谓意义深远为了使广大企业深入了解该政策,笔者现解读如下 一、明确了“企业重组”的定义 我国以前的税收文件从未给予“企业重组”明确定义对于企业重组的相关税收政策也 散见于各税收文件中59号文的出台,不仅明确了“企业重组”的概念,同时划分了企业重 组的六种主要类型根据59号文的相关规定,企业重组将分为企业法律形式改变、债务重 组、股权收购、资产收购、合并、分立六种,该六种类型基本上涵盖了资本运作的所有基本 形式 1、企业法律形式改变 企业法律形式改变是指企业注册名称改变、住所以及企业组织形式等的简单改变,但符 合本通知规定其他重组的类型除外例如北京金陵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更名为北京海运房屋 开发有限公司;某公司将住所地由北京市迁移至上海市;原有限责任公司变更为股份有限公 司,或者原有限责任公司变更为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等等均属此类重组。
2、债务重组 债务重组是指债务人发生财务困难的情况下,债权人按照其与债务人达成的书面协议或 者法院裁定书,就其债务人的债务作出让步的事项例如:A公司因向B公司销售产品而拥 有B公司10万元债权,合同期已届满,B公司因经营不善无力还款,于是双方达成书面协议, 同意A公司的债权转为对B公司拥有的股权,即属债务重组 3、股权收购 股权收购,是指一家企业(以下称为收购企业)购买另一家企业(以下称为被收购企业) 的股权,以实现对被收购企业控制的交易收购企业支付对价的形式包括股权支付、非股权 支付或两者的组合例如:A公司与B公司达成协议,A公司收购B公司60%的股权,A公司 支付B公司股东的对价为50万元银行存款以及A公司控股的C公司10%股权,A公司收购股 权后实现了对B公司的控制在该股权收购中A公司为收购企业,B公司为被收购企业 4、资产收购 资产收购,是指一家企业(以下称为受让企业)购买另一家企业(以下称为转让企业) 实质经营性资产的交易受让企业支付对价的形式包括股权支付、非股权支付或两者的组合 例如:A公司与B公司达成协议,A公司购买B公司经营性资产(包括固定资产、存货等), 该经营性资产的公允价值为1000万元,A公司支付的对价为本公司10%股权、100万元银行 存款以及承担B公司200万元债务。
在该资产收购中A公司为受让企业,B公司为转让企业 5、合并 合并,是指一家或多家企业(以下称为被合并企业)将其全部资产和负债转让给另一家 现存或新设企业(以下称为合并企业),被合并企业股东换取合并企业的股权或非股权支付, 实现两个或两个以上企业的依法合并 合并可分为吸收合并和新设合并两种方式吸收合并是指两个以上的企业合并时,其中 一个企业吸收了其他企业而存续(对此类企业以下简称“存续企业“),被吸收的企业解散 例如:A公司系股东X公司投资设立的有限责任公司,现将全部资产和负债转让给B公司, B公司支付A公司股东X公司银行存款500万元作为对价,A公司解散在该吸收合并中,A 公司为被合并企业,B公司为合并企业,且为存续企业新设合并是指两个以上企业并为一 个新企业,合并各方解散例如:现有A公司和B公司均为X公司控股下的子公司,现A公 司和B公司将全部资产和负债转让给C公司,C公司向X公司支付30%股权作为对价合并 完成后,A公司和B公司均解散在该新设合并中,A公司和B公司为被合并企业,C公司为 合并企业 6、分立 分立,是指一家企业(以下称为被分立企业)将部分或全部资产分离转让给现存或新设 的企业(以下称为分立企业),被分立企业股东换取分立企业的股权或非股权支付,实现企 业的依法分立。
分立可以采取存续分立和新设分立两种形式存续分立是指被分立企业存续, 而其一部分分出设立为一个或数个新的企业例如:A公司将部分资产剥离,转让给B公司, 同时为A公司股东换取B公司100%股权,A公司继续经营在该分立重组中,A公司为被分 立企业,B公司为分立企业新设分立是指被分立企业解散,分立出的各方分别设立为新的 企业例如:A公司将全部资产分离转让给新设立B公司,同时为A公司股东换取B公司 100%股权,A公司解散 二、一般资产重组的税务处理 59号文将资产重组的税务处理分为一般性税务处理和特殊性税务处理,其中特殊性税务 处理实为重组优惠政策除享受税收优惠政策的特殊性重组外,一般资产重组的税务处理为:(一)企业法律形式改变 根据59号文第四条(一)中规定,企业法律形式改变的税务处理可以分为两种情况: 1、企业由法人转变为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等非法人组织,或将登记注册地转移至 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外(包括港澳台地区) 该种情况应视同企业进行清算、分配,股东重新投资成立新企业企业的全部资产以及 股东投资的计税基础均应以公允价值为基础确定 企业需要关注的是,对企业清算的所得税处理应以财税[2009]60号《关于企业清算业务企业所得税处理若干问题的通知》为依据。
59号文中“企业的全部资产以及股东投资的计税 基础均应以公允价值为基础确定”,是指转变后的非法人组织承续清算企业的资产应以公允 价值为基础确定其计税基础例如:A公司拥有资产账面价值500万元,计税基础480万元, 公允价值600万元A公司于2009年5月1日变更为B合伙企业A公司应将2009年1月 1日至5月1日作为清算期计算清算所得该清算所得为A公司全部资产可变现价值或交易 价格,减除资产的计税基础、清算费用、相关税费,加上债务清偿损益等后的余额假定A 公司清算所得为100万元,其应交清算所得税25万元计算清算所得税后,再计算A公司 股东的股息所得和投资转让所得(或损失)股息所得为股东分得的剩余资产中相当于A公 司累计未分配利润和累计盈余公积中按该股东所占股份比例计算的部分投资转让所得(或 损失)是股东分得的剩余资产减除股息所得后的余额,超过或低于投资成本的部分在对A 公司进行依法清算、分配后,B合伙企业的资产和股东投资应以公允价值确定计税基础, 2、企业发生其他法律形式简单改变 该情形指注册名称改变、地址变更等根据根据59号文第四条(一)中规定,可直接 变更税务登记,但另有规定的除外。
有关企业所得税纳税事项(包括亏损结转、税收优惠等 权益和义务)由变更后企业承继,但因住所发生变化而不符合税收优惠条件的除外 (二)企业债务重组 对于企业债务重组的一般税务处理,可分为以下两种情况: 1、以非货币资产清偿债务 2、发生债权转股权的 根据59号文第四条(二)中规定,上述债务重组的税务处理同《企业会计准则第12号 ——债务重组》中处理相一致,即分解为转让相关非货币性资产、按非货币性资产公允价值 清偿债务两项业务(以非货币资产清偿债务)或分解为债务清偿和股权投资两项业务(债权 转股权),确认相关资产的所得或损失债务人应当按照支付的债务清偿额低于债务计税基 础的差额,确认债务重组所得;债权人应当按照收到的债务清偿额低于债权计税基础的差额, 确认债务重组损失债务人的相关所得税纳税事项原则上保持不变 现举例如下: 甲公司欠乙公司购货款350 000元由于甲公司财务发生困难,短期内不能支付已于 20×8年5月1日到期的货款20×8年7月1日,经双方协商,乙公司同意甲公司以其生 产的产品偿还债务该产品的公允价值为200 000元,实际成本为120 000元甲公司为增 值税一般纳税人,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7%。
乙公司于20×7年8月1日收到甲公司抵债的 产品,并作为库存商品入库 (1)甲公司的税务处理: ①计算债务重组利得: 应付账款的账面余额(同计税基础一致)350 000 减:所转让产品的公允价值200 000 增值税销项税额(200 000×17%)34 000 债务重组利得116 000 该债务重组利得填于企业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表附表一第23行 ②应作会计分录: 借:应付账款350 000 贷:主营业务收入200 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34 000 营业外收入——债务重组利得116 000 借:主营业务成本120 000 贷:库存商品120 000 ③因该重组事项应确认应纳税所得额:200000—120000+116000=196000 应纳所得税:196000×25%=49000 (2)乙公司的账务处理: ①计算债务重组损失: 应收账款账面余额350 000 减:受让资产的公允价值200 000 增值税进项税额34 000 债务重组损失116 000 该债务重组利得填于企业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表附表二第20行 ②应作会计分录: 借:库存商品200 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34 000 营业外支出——债务重组损失116 000 贷:应收账款350 000 (三)股权收购和资产收购重组 根据59号文第四条(三)中规定,股权收购和资产收购均按以下规定处理: 1、被收购方应确认股权、资产转让所得或损失。
2、收购方取得股权或资产的计税基础应以公允价值为基础确定 3、被收购企业的相关所得税事项原则上保持不变 现举例说明如下: 2008年3月,A公司以500万元的银行购买取得B公司经营性资产,B公司资产总额为 2000万元,A公司购买的经营性资产账面价值400万元,计税基础450万元,公允价值500 万元 (1)A公司(受让方/收购方)的税务处理 A公司购买该经营性资产后,应以该资产的公允价值500万元为基础确定计税基础 (2)B公司(转让方/被收购方)的税务处理 B公司应确认资产转让所得:500—450=50万元 (四)企业合并 企业合并,根据59号文第四条(四)中规定,当事各方应按下列规定处理: 1、合并企业应按公允价值确定接受被合并企业各项资产和负债的计税基础 2、被合并企业及其股东都应按清算进行所得税处理 3、被合并企业的亏损不得在合并企业结转弥补 现举例说明如下: 2008年6月30日,P公司向S公司的股东支付银行存款1000万元对S公司进行吸收合 并,并于当日取得S公司净资产假定S公司在2008年6月30日资产账面价值2500万元, 公允价值3000万元,负债账面价值1500万元,公允价值2000万元,则P公司应按资产公 允价值3000万元和负债公允价值2000万元确定其计税基础。
S公司被吸收合并后,应进行 清算,并依据《企业所得税法》、《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及财税[2009]60号文中相关规 定计算S公司及其股东应交纳所得税 (五)企业分立 企业分立,根据59号文的规定,可以分为两种情况: 1、存续分立 存续分立时,被分立企业股东取得的对价应视同被分立企业分配进行处理 2、新设分立 新设分立时,被分立企业及其股东都应按清算进行所得税处理 同时无论是存续分立还是新设分立,被分立企业对分立出去资产应按公允价值确认资产 转让所得或损失;分立企业应按公允价值确认接受资产的计税基础 尤其需要提醒企业注意的是,在一般分立重组中,企业分立相关企业的亏损不得相互结 转弥补 三、特殊重组的税务处理 根据59文第五条的规定,享受税收优惠政策的特殊重组需同时满足以下条件: (一)具有合理的商业目的,且不以减少、免除或者推迟缴纳税款为主要目的 (二)被收购、合并或分立部分的资产或股权比例符合本通知规定的比例三)企业 重组后的连续12个月内不改变重组资产原来的实质性经营活动四)重组交易对价中涉 及股权支付金额符合本通知规定比例 (五)企业重组中取得股权支付的原主要股东,在重组后连续12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