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药材商品规格等级 木通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木通的商品规格等级 本标准适用于木通中药材生产,流通以及使用过程中的商品规格等级评价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 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 (包括所有的修改单) 适用于本文 件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 GB/T 191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SB/T 11094中药材仓储管理规范 SB/T 11095中药材仓库技术规范 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试行)(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令第32号) SB/T 11173-2016中药材商品规格等级通则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为了便于使用,以下重复列出了某些术语和定义 木通 Akebiae Caulis 木通来源于木通科植物木通 Akebia quinata(Thunb.)Decne.、三叶木通 Akebia trifoliata (Thunb.)Koidz.或白木通 Akebia trifoliata(Thunb.)Koidz. var. australis(Diels)Rehd. 的干燥藤茎。
木通规格 Akebiae Caulis specification 木通药材在流通过程中用于区分不同交易品类的依据 木通等级 Akebiae Caulis grade 在木通药材各规格下,用于区分木通不同品质的依据 2 4 规格等级 木通药材等级划分表 木通 规格 等级 性状描述 木通 统货 干货呈圆柱形,稍扭曲,直径 0.2-0.5cm表面灰棕色,有光泽, 有浅的纵纹,皮孔圆形或横向长圆形,突起,直径约 1mm;有枝质 坚脆,较易折断,横断面较平整,皮部薄易剥离,木部灰白色,导 管孔排列紧密而无规则,射线细,不明显,中央髓圆形,明显气 微,味淡而微辛 注 1:市售木通大多为川木通,注意与其鉴别使用 注 2:木通药材在市场没有划分规格等级的情况 注 3:现今市场以川木通为主,木通较少 图 1 市售木通斜切片 图 2 市售木通饮片 图 3 木通统货 3 5 要求 应符合中药材商品规格等级通则中第7章项下相关规定 4 附 录 A (资料性附录) 历史沿革历史沿革 一、历代产地变迁 木通的生境分布最早记载于秦汉时期的神农本草经 , 本经曰: “生山 谷。
”秦汉吴普本草描述为: “通草,一名丁翁,生石城山谷,叶菁蔓延,止 汗,自正月采 ” (石城即现今江西省境内)魏晋时期名医别录描述为: “生 石城及山阳,正月采枝,阴干 ”北宋证类本草描述为: “木通,一名丁翁, 生石城及山阳,正月采枝 ” 明代本草品汇精要描述为: “生石城及山阳, 正月采枝 ” 植物名实图考长编中记载了: “通草,味辛平主去恶虫,除 脾胃寒热,通利九窍,血脉关节,今人不忘一名附支列为中品木 通藤细有孔两头皆通体轻质浮味淡气渗能泻君火又名丁翁,生石城及 山阳,正月采枝 ” 中国药材学中记载了: “白木通主产于四川、湖北、湖 南、广西、云南、江西、贵州亦产 ” 1963 年中国药典一部描述为: “木通 为木通科植物木通、三叶木通或白木通的干燥藤茎主产于江苏、浙江、安徽、 江西等地 ” 现代中药才商品通鉴中记载了: “白木通主产于江苏、浙江、 湖北、湖南、陕西、四川等省 ” 2005 年中国药典一部描述为:白木通主 产于四川省 中国植物志 中记载: “产于长江流域各省区 生于海拔 1300-1500 米的山地灌木丛、 林缘和沟谷中 ” 金世元中药才传统鉴别经验 中记载了: “本 品为木通科植物木通、 三叶木通或白木通的干燥藤茎, 主产于山西、 山东、 江苏、 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四川、贵州等地。
”1963 版中国药典 载有: “本品为木通科植物木通Akebia quinata(Thunb.)Decne.的干燥藤茎 均系野生,产于江苏等地秋季采收,截取茎部,除去侧枝,阴干即得此后药 典均没有记载木通的具体产地 二、品质评价 古文献中对木通的品质没有记载,在近代文献中描述如下:1963 版中国 药典描述为: “断面不整齐,皮部较厚,黄棕色,中央木部呈黄白色,有车轮 状花纹,中心有小型的髓气无,味苦而涩 ”对木通品质未提及2005 版中 5 国药典一部对木通品质的描述以条匀,内色黄者为佳2010 版和 2015 版中 国药典一部对木通的品质无详细记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