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接新北平的诞生 1949年2月3日早晨,北平正阳门大街挤满了熙熙攘攘的人群,听说解放军将今日进行入城仪式,人们都掩饰不住内心的感动,纷纷涌上街头,争睹大军的风采上午10时,解放军庄重的入城式开头了平津总前委、北平市委、军管会的首长以及傅作义方面的代表登上正阳门箭楼,检阅入城部队威猛雄壮的入城部队沿着正阳门大街走进东交民巷……走进东单牌楼……走进东四牌楼……解放军走到哪里,哪里就变成欢快的海洋,人们唱着、跳着,迎来了北平的新生 可是这来之不易的北平和平解放,历经了怎样的艰辛和曲折! 1948年秋,随着解放战斗的进展,中心军委打算调东北野战军入关,与华北野战军共同预备发起平津战役 11月29日夜,华北军区第三兵团在张家口地区发起攻击,平津战役打响了12月初开头,东北和华北野战军在10多天内分别完成了扫清北平外围的任务 就在解放军兵临城下之际,北平地下党发动广阔学生和群众,乐观开展“护厂护校”等斗争,取得了一系列的成功。
到北平解放前夕,北平地下党员已达三千多人他们通过各种关系,搜集情报,并做争取傅作义守城部队的工作 12月11日,中心军委发出《军委关于平津战役作战方针给林彪等的指示》,要求对张家口、新保安“围而不打”,对北平、天津“隔而不圍”部署完成后,攻击次序为:第一塘沽地区,其次新保安,第三唐山地区,第四天津、张家口两地区,最终解决北平不久,东北、华北野战军在北平郊区会师,对北平形成合围 12月中旬,傅作义迫于形势,派《平明日报》社长崔载之为代表,出城与解放军谈判19日,东北野战军参谋长刘亚楼向其说明了解放军和平解决平津问题的根本原则是守城部队必需放下武器,解除武装因双方差距甚大,谈判未果 12月21日,傅作义部队被分别包围在张家口、新保安、北平、天津和塘沽24日,张家口宣告解放 1949年1月上旬,傅作义又派少将周北峰与平津前线司令部负责人谈判10日在《会谈纪要》上签字由于傅作义不愿马上实施,解放军对天津发起总攻,经过29个小时的激战,全歼天津国民党守军,天津宣告解放 为了争取早日实现北平和平解放,北平地下党先后发动傅作义身边局部思想进步的军官、朋友、亲属做傅的工作。
同时对守城部队乐观开展政治攻势,争取国民党中、下级军官,包括一些高级将领 1月中旬,华北“剿总”副总司令邓宝珊和周北峰作为傅方的全权代表,到解放军平津前线司令部驻地,同林彪、罗荣桓、聂荣臻、刘亚楼进展谈判19日,双方在《关于北平和平解放问题的协议书》上签字21日,傅作义正式在《关于北平和平解决问题的协议书》上签字并发表播送讲话31口,解放军进入北平接收防务 平津战役共歼灭和改编国民党军1个总部、1个警备司令部、3个兵、13个军、50个师,共52万余人260多万支的民工制作了2.3万多副担架,转运了1.4万多名伤员,用20多万头牲畜和61万多辆大车,供给前线1.4亿多公斤粮食 北平和平解放使这座历史名城免遭战火,为后世保存了宝贵的历史文物古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