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多选1. 西方社会学的社会观:社会唯名论(卢梭和达尔德\社会唯实论(斯宾塞和涂尔干\功能主义(斯宾塞和帕森斯1冲突理论(刘易斯和科塞)2.社会学的特征:整体性、综合性、广泛性、现实性3. 社会学的功能:促进个人的社会性发展、进行社会管理与社会控制、参与社会与经济发展的决策 与规划工作、帮助发展边缘学科和多科性综合研究4. 社会学的学科地位:中心论(孑L德\平列论(涂尔干\特殊论(郑杭生)5. 社会学的创立、形成时期的代表人物及观点:孑L德是社会学的创始人、斯宾塞被西方认为是继孔 德之后对建立社会学贡献最大者、法国迪尔克姆是现代社会学的真正创始人之一、韦伯是德国著名的社会学家公认的西方现代社会学奠基人6. 美国现代社会学的主要流派:1.结构功能主义(帕森斯、野顿X社会冲突理论(达伦多夫\符号互动理论(布鲁默、戈夫曼\社会交换理论(霍曼斯、布劳)7. 6.1896年谭嗣同在他所著的《仁学》一书中,最先采用了日文的〃社会学〃一词8. 7.1913年,上海沪江大学创立社会学系,这是我国最早的一个社会学系9. 社会化实现的方式或途径:社会教化(家庭、学校、同辈群体、大众传媒、工作单位X个人内化(模仿、评价、角色扮演、自居、自我欣赏\社会教化是内因、个人内化是内因10. 角色扮演:角色确定、角色学习、角色实践11. 角色失调:角色冲突、角色紧张、角色不清、角色中断、角色失败12. 社会互动方式:暗示与模仿、竞争与合作、冲突与调适、强制与服从13. 家庭形式:血缘家庭、普那路亚家庭、对偶家庭、一夫一妻制家庭14. 家庭的结构与类型:家庭结构(夫妻关系、亲子关系、其他的家庭关系);家庭类型(核心家庭、 主干家庭、联合家庭)15. 社会组织的要素:组织目标、行为规范、人员组成、权力结构16. 梅奥的科学管理理论:社会人理论、非正式组织理论、满足理论17. 巴纳德的管理理论:权威接受理论、组织平衡理论、非正式的组织理论18. 麦格雷戈的〃X理论〃(对下属严格要求、控制,甚至以惩罚相威胁,以提高工作效率);〃Y理论〃(关心下属,建立和发展信赖亲密的人际关系,以调动人的积极性,提高工作效率)19. 社会分层的标准和模式:社会分层理论由德国韦伯最早提出(三重标准:财富、声望、权力)20. 在社会学研究中最先使用社区一词是德国社会学家F.腾尼斯21. 社区的构成要素:一定数量规模的、参加共同社会生活的人群;—定界限的地域;一整套相对完备的社会生活服务设施;一套相互配合的、适合社区生活的制度与相应的管理机构;情感上和心理上的认同感和归属感22. 社会制度的构成要素:概念系统、规范系统、组织系统、设备系统23. 社会制度的特点:普遍性、变异性、相对稳定性、阶级性24. 文化的横向结构:观念文化、规范文化、物质文化25. 文化的横向结构:文化特质、文化集丛、文化模式26. 社会控制,最早是由美国社会学家罗斯1901年提出的27. 社会控制的方式:习俗、道德和宗教的控制;政权、法律和纪律的控制;社会舆论和群体意识的 控制28. 社会问题的特征:普遍性、复杂性、时代性、多样性、破坏性29. 社会问题的类型:综合性社会问题、具体性社会问题30. 1601年英国颁布的〃伊丽莎白济贫法"标志着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开端31. 1935年美国政府颁布《社会保障法》,标志着全球范围的社会保障活动的兴起32. 社会保障的内容:社会保险(生育保险、工伤保险、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失业保险\社会救 助、社会福利、社会优待和抚恤制度33. 建立社会保障制度的作用: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增进了人与人之间的平等;维护了社会公正; 保持了社会稳定;推动了社会发展34. 社会变迁的内容:社会基本制度的变迁;社会基本结构的变迁;社会基本面貌的变迁;科学技术、文化教育与生活方式的变迁35. 社会变迁的原因: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以及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36. 社会变迁的形式:社会进化;社会改革;社会革命;社会倒退37. 信息社会论:美国托夫勒出版的《第三次浪潮》和1982年奈斯比特出版的《大趋势》,是系统论述信息社会化的代表作38. 〃后工业社会〃的概念由美国社会学家丹尼尔・贝尔在1959年提出简 答1. 马克思主义的社会观①社会是人们交往的产物,是各种社会关系的总和;②劳动是全部社会发展的动力(第一,劳动是使 人类从自然界中分化出来的决定力量;第二,劳动是人类社会与动物社会的本质区别;第三,劳动不 断地改造和完善社会,推动着人类发展);③人类社会发展史一个自然历史过程2. 社会化的基本内容①塑造独特人格,获得完美自我;②接受价值规范,实现文化转移;③培养社会角色,完成世代交替3. 社会互动的动因: ①社会需要时社会互动的内因一一根本原因;②社会刺激是社会互动的外因;③文化认同是社会互动的关键4.初级社会群体的含义和特征:①初级群体的规模比较小;②成员间直接的面对面互动;③群体的整合度高;群体控制的非规范性5. 家庭的社会功能: ①性和生育功能;②生产与经济合作的功能;③精神生活的功能;④教育的功能;⑤赡养老人的功能6. 官僚制管理方式(科层制): ①明确分工;②明确的职权等级划分;③具有明确稳定的规范;④公司关系的分离;⑤任人唯贤;⑥固定的薪金和按照资历政绩晋升制度7. 马斯洛的需求层次论:①生理的需求;②安全的需求;③爱的需求;④尊重的需求;⑤自我实现的需求8. 农村社区的特征: ①人口密度稀疏,社区成员异质性低;②家庭功能健全,血缘关 系浓厚;③社区活动有明显的季节性,生活节奏较慢;④社区生活水平较低;⑤社区文化有地方 特色和传统特色,人际关系密切9. 城市社区的特征: ①城市是政治中心和社会管理中心;②城市是人口和社会活动高度聚集的场所;③社会组织复杂;④基层社会组织是城市社区的基本构成单位;⑤城市社区成员异质 化程度高,生活方式多样化;⑥城市中人际关系以业缘为主,人际交往以〃感情片面投入〃为主10. 社会制度的功能: ①满足社会生活的需要;②提供社会化的行为模式;③社会整合作用;④传递社会文化,促进社会发展11. 社会控制的类型: ①积极性控制与消极性控制;②硬控制与软控制;③正式控制与非正式控制;④外在控制与内在控制12. 社会控制的功能:①维持正常的社会秩序;②维持正常的社会生活;③促进社会的正常发展;④社会控制的反功能13. 我国的人口问题:①人口问题是我国社会运行和经济发展的核心问题; ②我国人口问题的现状和特征【⑴人口基数大,增长速度快;(2)人口素质虽然大幅度提高,但仍不能适应社会发展; (3)人口分布极不平衡,东部稠密西部稀疏;⑷城镇人口比重偏低,人口城市化进程缓慢;⑸人口 结构已进入老龄化】; ③我国人口问题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⑴人口的不断膨胀,给我国人民的就业造成很大的压力;⑵人口的不断膨胀,限制了资金的积累和经济的发展;⑶人口的不 断膨胀,影响了消费基金的增加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⑷人口的不断膨胀,导致人口对自然资 源乃至整个生态环境带来极大的压力;⑸人口老龄化影响社会保障事业的发展和解决养老问题】14. 解决我国人口问题的对策:①必须大力发展生产力,加快经济社会发展;②必须继续坚持喝完善 计划生育政策;③大力发展科教文卫事业,不断提高人口素质;④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和农村小集 镇,加快推进人口城市化的进程15. 城市化的原因:①产业革命是城市化的前提;②农业的发展是城市化的基础;③现代工业是城市 化的基本动力;④第三产业的发展是城市化的必要条件16. 现阶段中国城市化发展的方针:①严格控制大城市规模;②合理发展中等城市;③积极发展小城镇17. 社会现代化的基本内容:①科学技术的现代化;②经济发展的工业化;③政治制度、政治生活的 民主化;④社会生活空间的城市化;⑤社会生活方式的现代化;⑥社会成员与教育的现代化18. 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基本方针:①坚持从实际出发——基本出发点;②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一 —基本立足点;③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基本内容;④坚持对内改革、对 夕卜开放一 本国策;⑤坚持物质文明、精神文明一起抓——基本目标19. 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战略部署:①进一步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调整和优化农村产业结构;②深化 国有企业改革,加快能源交通基础工业发展;③加大对外开放力度,提高对外开放水平;④实施 科教兴国战略,加快科技开发与科技成果转化;⑤加快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改革,加强民主与法 制建设;⑥严格控制人口数量,大力提高人口素质,使人口增长与现代化建设相适应名词解释1. 社会学:是从系统的社会整体出发综合地研究社会关系及其变动发展规律的一门社会科学。
2. 人的社会化:是指作为个体的生物人成长为社会人,并逐步参与和适应社会的全过程,经过这一 过程,个人获得人格和自我,社会得以运行和发展3. 社会角色:是指与一定的身份地位相一致的一套权利、义务的规范和行为模式,它既是人们对处 于该地位的人的行为期盼,又是构成社会结构的基本单位4社会互动:又叫社会相互作用,是指人与人、群体与群体之间为满足某种需要,通过信息的传播 而发生的相互依赖性的社会交往活动5. 社会群体:指两个或两个以上成员之间存在着基于共同目标和规范的集体感情,从而保持持续的 社会交往和相互作用,并具有组织性的人群或社会单位6. 社会组织:是指以执行特定的社会功能为目标,以业缘关系为纽带构建起来的相对独立的次级社 会群体7. 社会制度:是人们为反映和确立在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特定的社会关系并对这些关系进行调整、整合、控制而建立的规范体系8. 舞:是除了未经改造的自然环境之外,凡人类创造出来的,并可以通过学习获得和为后人学习、传递下去的一切物质和非物质产品的总和9. 社会控制:是指社会组织体系通过社会规范以及与之相应的方式和手段,对社会成员或群体行为进行指导和约束,从而协调社会关系的各个部分,维持社会秩序,推动社会发展的过程10. 社会问题:是指在社会发展变化过程中,某些社会活动和社会关系发生了与现实的社会关系或社 会环境的失调,破坏社会的正常运行,妨碍社会协调发展,致使全体社会成员或部分社会成员的 正常生活乃至社会发展受到障碍或影响,从而引起人们的关注或普遍的注意,并需要采取社会的力量来加以解决的社会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