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宪法教育在班级管理的作用

1518****093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34.77KB
约13页
文档ID:236684280
宪法教育在班级管理的作用_第1页
1/13

宪法教育在班级管理的作用  [摘要]班级管理不仅是学校管理的一部分,也是进行德育活动的重要途径但在中小学全方位开展宪法教育的背景下,很多教育管理者仍认识不清宪法教育与班级管理的联系为了改善这一现状,学校应留意到两者之间的必定联系,适当地将宪法教育融入班级管理之中,并结合新兴网络技术,开展诸如班级文化建设、宪法主题班会活动及宪法教育实践活动等形式,以更好地落实宪法教育和推动学生品德的进展  [关键词]班级管理;宪法教育;主题活动;班集体;学生  在学校教育过程中,宪法教育的实施更多表达在课程教学上,如历史与社会、道德与法治以及其他思想政治课程,而非班级管理等课后教育范围的内容这是因为很多教育工作者不能很好地认识到宪法教育与班级管理之间的联系,对于如何利用宪法教育来更好地进行班级管理也没有一个精确的想法为此,本文将对宪法教育与班级管理的联系进行剖析,并提供更多的将宪法教育融入班级管理的实施路径,以更好地解决目前班级管理中缺乏宪法教育的现状,并推动学生的全面进展  一、宪法教育与班级管理的联系  联系具有普遍性,不管从定义、内容资源,还是目标以及作用来看,宪法教育都与班级管理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而理清宪法教育与班级管理的联系,恰恰是将宪法教育融入班级管理的第一步1.宪法教育的资源内容可以被班级管理所利用宪法教育的内涵主要是指在宪法精神的引导下,通过对宪法学问、观念和文化的学习,以养成宪法意识为目的的一种教育方式[1]目前,中小学的宪法教育学问大多来源于宪法规定,包括我国的国体与政体、公民的政治权利、公民的自由权利与义务以及选举制度等内容这些资源内容完全可以与班级管理相结合,利用在诸如班集体的创设、班级文化的布置以及班级活动的实施等环节当中,以更好地契合班级管理的内涵,即对班级中的各种资源进行打算、组织、协调与掌握2.宪法教育与班级管理有着共同教育目标宪法教育作为法治教育的基础与核心,是法治中国建设过程中必不行少的环节它要求培育学生的宪法意识,养成以宪法为核心的法治思维,并以此作为自身的行为根据,来指导实践而班级管理作为学校管理的一部分,其主要目的在于通过建设良好的班集体,来更好地实现教育目标、维持班级秩序以及锻炼学生自主能力从道德进展角度来看,两者的目标都在于引导学生从他律走向自律、进展学生的自主教育和自主管理的精神因此,将宪法教育融入班级管理,能更全面且充分地实现这一教育目标。

3.宪法教育与班级管理共同推动学生品德进展学校德育分为直接德育与间接德育两种:直接德育主要指传授学生思想道德理论与学问;间接德育是指除思想政治课程以外的学科教学、校内外活动、劳动与班主任工作等形式一方面,宪法教育作为思想政治课的特地教育形式,既传授直接的道德理论,如人人平等、权利与义务统一以及宗教信仰自由等思想,也通过提高学生法律素养的间接途径来进行德育;另一方面,班级管理既作为班主任工作的重点,也是校内外活动、劳动的主要单位,承当着重要的间接德育的作用由此我们可以发觉,单一的宪法教育和班级管理都不能全面进展学生品德,只有将两者充分结合,才能进一步推动学生品德进展  二、宪法教育在班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014年11月,教育部发布《关于在国家宪法日深入开展宪法学习宣扬教育活动的通知》[2],但中小学对于宪法教育的实施状况仍旧不尽如人意,具体可以从2018年《我国青少年法治教育进展报告》中发觉端倪在一次全国范围的调查中发觉,让中小学生回答有关宪法常识的题目,小学生的正确率为64.43%,初中生的正确率为33.25%,高中生的正确率仅为31.27%[3]为了更好地落实宪法教育,学校的教育管理者首先要认识到宪法教育的必要性,其次要理清宪法教育与班级管理的联系,最终要主动地将宪法教育应用到班级管理当中。

目前,宪法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如下:1.教育管理者无法深刻认识到宪法教育的必要性宪法教育作为法治教育的基础与核心,对于法治教育的建设有着重要的作用从学生进展来看,宪法教育能够提高学生的宪法素养;从学校进展来看,宪法教育能够促进和谐校内的建设;从社会进展来看,宪法教育能够加快建设法治中国的进程但是,在宪法教育的实际实施过程中,因为各种缘由,包括教材与专项资金配置缺乏、宪法教育师资队伍的素养不够、学校宪法教育缺乏足够的管理人员等,都会导致教育管理者无法深刻认识到宪法教育的必要性为此,针对部分教育管理者不能深刻认识宪法教育必要性的现状,提出以下两方面建议:一方面,学校的宪法教育管理机构应当出台相应文件,强调宪法教育的作用;另一方面,相关部门也应当举办教师大会,以此来传达宪法精神,加强宪法教育的讨论,并指导相关教师的宪法教育实践学校必需建立起宪法教育的长效机制,才能更好地让教育管理者的队伍认识到宪法教育的必要性,转变观念、创新思维,为宪法教育融入班级管理提供不竭动力2.教育管理者对宪法教育与班级管理的联系认识不清很多教育管理者因为不教授相关的宪法教育科目,对于宪法教育的必要性认识就不够深刻,也就不会主动去思索宪法教育与班级管理之间的必定联系。

因此,学校在强调宪法教育的必要性之后,班主任以及其他任课教师应当转变传统的思想政治观念,更好地认识到宪法教育、班级管理与学校德育三者之间的联系具体来讲,对于班主任而言,宪法教育与班级管理都属于德育的途径,只有两者结合起来才能更好地推动学生品德的进展,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对于任课教师而言,宪法教育与班级管理的融合能更好地维持班级秩序,有利于课堂秩序的形成;对于学校领导而言,宪法教育与班级管理之间资源的互相利用,能更好地培育学生的规则意识,进而为构建和谐校内奠定坚实基础辩证唯物主义的实践观告知我们,良好的认识能够促进实践的进展只有在教育管理者认识到宪法教育的必要性以及宪法教育与班级管理的必定联系之后,才能更加主动地将宪法教育应用到班级管理当中[4]3.教育管理者没有主动地将宪法教育融入班级管理之中宪法教育的很多资源可以利用到班级管理之中,班级管理也可以被视为宪法教育的实践形式在宪法教育实施以前,就有很多班级管理的措施符合宪法教育的精神,诸如爱国主义教育等行为但在宪法教育概念出台之后,很多教育管理者仍将这些行为孤立于宪法教育之外,不能很好地创新思维,从行动上主动地在班级管理当中融入更多的宪法教育。

为此,一方面学校领导应当多开展宪法教育的各类活动来帮助班主任的班级管理,从学校的整体环境来影响班集体,进而落实宪法教育的实施;另一方面班主任除了顺应学校的各类管理要求以外,也要更多地考虑宪法教育的优先进展顺序,即更主动地用宪法教育的方法来开展班级管理活动  三、宪法教育在班级管理中的应用  从上文可知,在中小学宪法教育实施之前,就有很多班级管理的行为能够很好地契合宪法教育的实施但是教育管理者在进行这些班级管理行为时,并没有很好地表达宪法精神,更别说培育学生的宪法意识因此,教育管理者在主动地将宪法教育融入班级管理过程中,需要留意贯彻宪法精神,并且有意识地培育学生的宪法意识1.鼓舞学生自主构建隐性的班级宪法文化班级文化的建设是学校隐形课程之一,即通过学校教育环境有意无意地传达给学生非公开性的教育影响在构建班级文化的过程中,班主任要起到主导作用,明确宪法教育的中心,并且鼓舞学生自主构建,更好地利用优秀文化潜移默化的作用来陶冶学生,推动学生全面进展具体做法如下:〔1〕运用好墙壁文化每个班级的墙壁除了固有的标语以外,仍旧留有很大的空白之处可以由班主任主导,让班委会负责,通过竞赛评比的形式在课余时间向全班学生征集宣扬标语。

这些宣扬标语应表达出宪法在国家或公民生活中的作用在初步筛选之后,应由全班学生活用宪法中的“民主集中制〞原则,选出最适合本班级的宪法宣扬标语最终让书法好的学生撰写出来,并制作成精致的标语框挂在班级的墙壁上〔2〕制作宪法主题的黑板报黑板报是一个班级文化的重要表现之处班主任可以定期让班级的宣扬委员带着班中美术和书法功底较好的学生制作有关宪法的黑板报,并且让负责宪法教育的专科教师进行帮助,协作课本学问,制作出序列化的宪法主题黑板报如可以根据高中《政治生活》课本的内容顺序来确定主题,以此来更好地宣扬宪法学问,弘扬班级宪法文化〔3〕印刷宪法学问宣扬书刊班级文化中不能缺少有关宪法学问宣扬的“刊物〞,这些“刊物〞可以是一本小小的宪法学问记诵手册,也可以是充满创意的宪法小故事,甚至可以是弘扬宪法文化的小说、漫画等形式班主任可以和宪法教育的专科教师合作,让班中有相应才能的学生进行帮助,利用好手中的资源,去印刷适合自己班级的宪法学问宣扬书刊这样既可以协作课程教学,到达宪法教育的目的;又锻炼了班级学生的综合能力,促进了他们的全面进展〔4〕运营好班级公众平台与微博账号现如今,新媒体技术与教育的联系越来越能够紧密,教师也越来越承当起运用好现代信息技术的职能。

除了线下的墙壁文化、黑板报与书刊等形式以外,班级文化也缺少不了线上公众平台与微博的运营这部分的运营,班主任可以让有技术才能的学生组建一个“媒体宣扬部〞,搭配提供关心的学生家长与校内信息技术资源,定期对公众号和微博进行有关宪法的故事、案例、班级的宪法教育动态以及学生的疑问等内容的运营维护此外,班主任也可以利用这个机会,用“老人带新人〞的模式,锻炼班级感兴趣学生的新媒体运营能力,以增加学生的社会技能,推动学生社会性进展2.组织学生开展显性的宪法主题班会活动显性课程包括有目的、有组织的课外活动,而课外活动又依据组织领导的不同分为校内与校外活动显而易见的是,班会活动不仅是由班主任组织领导的校内活动,也是显性课程之一班主任在组织学生开展班会活动时,要更好地结合宪法教育,在解决班集体建设问题的同时,又培育学生的宪法意识具体做法如下:〔1〕将主题班会与班集体的建设联系起来以往的班会往往与课程教学分别,成为单独的间接德育途径但在宪法教育的课程体系下,班主任完全可以利用宪法教育的内容来建设班集体,如开展宪法学问中“选举制度〞的主题班会,首先让班级学生充当选民,通过直接选举与差额选举相结合的方式选出班委会成员候选人;然后由候选人进行发言并回答选民问题;最终以无记名投票的方式选举出班委会成员。

此外,还可以开展宪法学问中“民主决策〞的主题班会,由班主任主导、班委会成员负责,学生共同参加,评选出适合自己班级的规章制度这样的做法,既能宣扬宪法学问,协作宪法教育课程,又能锻炼学生的政治参加能力,培育他们的社会责任感〔2〕主题班会以“辩论〞的形式解决学生矛盾宪法教育不仅有培育学生宪法意识的作用,也拥有强大的德育功能班主任可以利用宪法教育的学问,在班会中以辩论竞赛的形式来解决学生矛盾例如,针对部分学生课堂讲话扰乱教学秩序、影响他人的状况,班主任可以在班会中开展有关“公民政治权利使用自由〞的辩论竞赛,让学生们明白言论自由并不是没有限制的,以增添学生的纪律意识此外,班主任还可以针对部分学生认为“学习是我自己的事,学不学与他人无关〞、“学习不与教师、学校有关〞以及“我的命运由我自己做主,与他人无关〞的想法,开展有关“公民权利与义务统一〞和“形式上的平等与事实上的不平等〞等宪法主题的辩论竞赛,以此来推动学生的认识进展3.带着学生开展宪法教育实践活动单一的校内活动并不能很全面地培育学生的宪法意识在班级管理的过程中,班主任与其他教育管理者应以学生为本,结合校内外的实践活动来开展宪法教育,以更好地推动学生的全面进展。

〔1〕校内实践活动校内实践主要是指由班主任、任课教师以及学校等组织领导的实践活动一方面,学校可以围绕12月4日宪法日的主题,开展诸如宪法晨读、举行特殊的升国旗仪式、宪法学问竞赛、宪法教育讲座以及唱宪法歌等实践活动;另一方面,班主任和任课教师还可以利用寒暑假等课外时间,结合课本学问与社会热点,用问卷调查法、观看法、走访信访部门等讨论方法来组织领导学生开展有关宪法的讨论性学习活动,如公民监督权与政府公权力行使状况的调查讨论,以加深学生对公民。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