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美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美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思想主要盛行玄学,比较有成就的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思想主要盛行玄学,比较有成就的是绘画,书法,石窟艺术,绘画趋于成熟,达到自觉,是绘画,书法,石窟艺术,绘画趋于成熟,达到自觉,画法技法完善,理论系统完善,在形象追求秀骨清象画法技法完善,理论系统完善,在形象追求秀骨清象 一、一、书法:书法:洛阳龙门石窟的《龙门二十品》 (北魏时期)龙门二十品 兰亭序 王羲之的《兰亭序》 (东晋)王献之的《鸭头丸帖》 《洛神赋》 《地黄汤帖》二、绘画绘画 鸭头丸帖顾恺之:顾恺之: 东晋时期的伟大画家,是最早以绘画为职业的画家代表作有《女史箴图》 《洛神赋图》和 《烈女传·仁智图》 《《女史箴图女史箴图》》::是根据西晋张华的文学作品《女史箴》而作,共九段,意在向宫中的妇女讲解和规劝封建 道德规范 《《洛神赋图洛神赋图》》::根据曹植的洛神赋所作,画作将文学作品形象化,通过巧妙的安排布局和设置背景,将画 中的人物的微妙关系及从欢快到惆怅的思绪表达出来,画中人物皆以线造型,线条流畅而 富节奏感,人物形象优美。
《《列女传列女传··仁智图仁智图》》是根据汉代刘向的《古列女传》第三卷《仁智传》而作,描绘了历史上有智谋,有远见的 妇女形象,如卫灵公夫人全图构线循忽超逸,富有节奏感和韵律感,衣褶处用晕染强调 质感,并通过人物的眉眼嘴的微妙差别及身姿动态地表现了人物神态情节关系 张僧繇:(张家样)张僧繇:(张家样) 萧梁时期的画家,张家样是张僧繇所创的佛教人物画风格, “张家样”中,张僧繇吸取了天 竺凹凸花之绘法,首创“面短而艳”的富于立体感的形象,人物形象具丰腴之美,是绘画 技法上的一大进步 曹仲达(曹家样,曹衣出水):曹仲达(曹家样,曹衣出水): 是北齐画家, “曹衣出水”是曹仲达所创的佛教人物形象“其薄衣贴体” ,以细劲的线条表 现紧贴在身躯之衣纹,故称之为“曹衣出水” 曹仲达的作品早已不存在,但从克孜尔早期 的壁画中可以感受到“曹衣出水”的风采,反映出中外艺术在当时的交流与融合 陆探微:陆探微: 人物画是师法顾恺之,作画“笔迹劲力”气势连贯,被称作一笔画 三、三、画论:画论:顾恺之的《论画》 《魏晋胜流画赞》 《画云台山记》 (见课本 95 页) 宗炳的《画山水序》最早的山水画理论(见课本 90 页) 王微的《叙画》 (见课本 90 页) 南齐谢赫《画品》了“六法论” (见课本 91 页) 四、四、雕塑:雕塑:北魏中期的云冈石窟,洛阳的龙门石窟,敦煌莫高窟敦煌莫高窟云冈石窟洛阳龙门石窟 五、五、壁画壁画山西太原北齐娄叡墓室壁画《出行图》六、六、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美术口诀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美术口诀三国卫协曹不兴,东晋戴逵善雕塑。
东晋画家顾恺之,传神写照重眼神 论画画云台山记,女史洛神列女传 秀骨清像陆探微,疏体一二张僧徭 曹衣出水曹仲达,曲尽奇妙杨子华 谢赫画品出六法,山水画论有两篇 宗炳山水序神思,王微叙画归情致 北魏敦煌石窟鹿,龙门伊阕四洞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