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第一单元《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理解性默写汇编(超详细)

m****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433.50KB
约8页
文档ID:508951243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第一单元《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理解性默写汇编(超详细)_第1页
1/8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理解性默写汇编(超详细) 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一句简明扼要地写出四个学生的姓名,并交代了一个典型的探究学习的场 景2.在《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孔子询问弟子的治国志向, 他首先从自己谈起,“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以消除弟子顾虑3.《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 两句写孔子一出场,就给人以态度和蔼、思想明智、胸襟开阔的印象4.《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孔子打消了学生们的顾虑,为他 们创造一个轻松、亲切、活跃的环境的句子是“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5.《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孔子用以消除弟子顾虑,让弟子 们畅所欲言的句子是“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6.《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孔子不以年长自居,采用循循善诱 的教学方法,使三个弟子毫无顾虑地说出各自志向:“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 也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7.《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 尔,则何以哉?”三句明确地提出这次谈话的中心,也是文章的中心——述 志。

8.《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写孔子引导学生说出自己志向 的句子是:“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9.《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孔子没有直接让弟子言志,而 是先用温和自谦的话10.《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孔子以师长风范询问弟子,怎么 做才能让别人了解你的句子是“居则曰 :‘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 ”11.广阔天地,大有作为如果有一个机会摆在你面前,你会做出什么样的选 择?在《论语》中,孔子就曾经和弟子们谈论过这样的话题子曰:“以吾一日长 乎尔,毋吾以也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12.《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孔子用问句来引导弟子表达治 国思想和措施的句子:如或知尔,则何以哉?13.《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子路率尔而对曰”一句写子 路是个急性人,“率尔”两字很准确地表现了子路直率而又粗疏鲁莽的性格114.《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每个弟子在述志时都能体现他 们的性格特征,尤其是仲由,文章通过对他的神态描写来凸显其性格特征的一 句是:子路率尔而对曰15.《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从“子路率尔而对曰”一句可 以看出子路的性格直率。

16.《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子路的政治设想中要治理什么 样的国家:“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17.《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子路自信认为在“千乘之国, 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的情况下,他可以用三年时间完成 军事强国的目标18.《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子路设想的“千乘之国”面临 的困难是“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子路认为治理这样的国 家的效果是“可使有勇,且知方也”这体现了子路自信、有抱负、自认为具有 优秀的政治才能19.《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子路认为自己用三年时间治理 一个国家,可以达到“可使有勇,且知方也”的效果20.《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子路认为自己可以把千乘之国 并且内外交困的国家治理得“可使有勇,且知方也”2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子路称自己用三年时间治理一 个内忧外患的国家,就能取得“可使有勇,且知方也”的成效,被孔子批评毫 不谦让22.《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子路急忙回答问题,他想通过军 事强国来达到“可使有勇,且知方也”的目的23.《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写到孔子的四个弟子侍坐时各 言其志,子路的志向是,用三年时间治理一个饱经忧患的千乘之国,“可使有 勇,且知方也”。

24.《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孔子对子路治国理念的态度是 “夫子哂之”25.《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对于子路的回答,孔子没有直 接表态,而是用神态去暗示:夫子哂之这既是暗示性的批评,又不伤其自 尊226.《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夫子哂之”一句传神的表现 出孔子含蓄委婉的表态,既以微笑表示对子路的政治抱负的认可,又含而不露 地批评了“其言不让”27.《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求,尔何如?”写冉有在孔 子点了名之后才发表自己见解的28.《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冉求的政治设想中要治理什么 样的国家“方六七十,如五六十”29.《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冉有认为在“方六七十,如五 六十”的条件下,他可以用三年时间达到富民的目的30.《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冉求认为自己治理国家的效果 是“可使足民”3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冉求对自己治国能力中的不足 的态度是“如其礼乐,以俟君子”,这里也侧面看出他的谦逊32.《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从冉有述志时说“如其礼乐, 以俟君子”中可以看出他比较谦虚。

33.《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冉有阐述自己的志向时自谦的 语句是“如其礼乐,以俟君子”34.《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冉有认为自己能治理小国,使 百姓富足,但他又用“如其礼乐,以俟君子”表明自己还不能以礼乐教化百 姓35.《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赤,尔何如?”写公西华也 是在孔子点了名之后才发表自己见解的36.《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面对老师的询问,赤谦逊的说 愿意多多学习的句子是“非曰能之,愿学焉”37.《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从呼应冉有的“非曰能之,愿 学焉”两句话可以看出公西华更为谦虚38.《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赤在回答中表明自己政治志向 的句子是“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39.《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公西华想担任小相达到“以礼 治邦”的句子是: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40.《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面对孔子的询问,公西华3(点)认为自己能力不足仍需要学习,在宗庙祭祀、诸侯会盟这方面,他的志 向是“端章甫,愿为小相焉4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孔子点名曾皙述志的句子是: “点,尔何如?”42.《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曾皙弹奏的声音渐渐稀疏下来 的两句是“鼓瑟希,铿尔”。

43.《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听到老师的问话,曾皙“鼓瑟 希,铿尔,舍瑟而作”,体现了曾皙回答师长问话时恭敬的态度,可见其温文有 礼之态44.《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中“鼓瑟希,铿尔”生动地描绘出 了曾皙从容、洒脱的情态,同时“舍瑟而作”又表现了他回答老师问题时的恭 敬态度45.《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用动作描写来说明三个学生生 在述志时,曾暂一直在弹琴的句子是: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46.《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从“鼓瑟希,铿尔,舍瑟而 作”的动作神态中可以看出曾暂从容酒脱而又谦恭47.《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当孔子问曾哲志向时,曾皙说 自己的与他人志向不同的句子是:异乎三子者之撰48.《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面对老师的追问,曾晳推脱不 愿表达说道:异乎三子者之撰孔子为了打消曾晳的顾虑回应道:何伤乎?亦 各言其志也已矣49.《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曾皙回答说和其他三个人的志 向不同的一句是“异乎三子者之撰”,孔子鼓励每个学生说出各自的志向是“亦 各言其志也已矣” 50.《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孔子引导曾暂不要有所顾虑, 可以畅所欲言地说出自己的理想,因为每个人只是说说各种的志向的句子是: 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已矣。

5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孔子善于点拨引导的句子是: 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已矣52.《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曾皙的理想社会是在“莫春者, 春服既成”情况下,成年人带几个孩子自由自在的生活在和谐的社会里453.在《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一章中,曾晳所描绘的盛世图景是:“莫 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54.在《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一章中,曾皙描绘了自己理想的政治图景, “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55.《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与《桃花源记》中的“黄发垂 髫,并怡然自乐”一句所描绘的意境相似的句子是: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 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56.《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曾皙描绘了“暮春咏归图”,它 的具体内容是: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 雩,咏而归57.《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 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 这种士大夫潇洒适意的生活场 景 , 是太平盛世的一个缩影 , 孔子向往大同之世 , 终其一生都在极力促成以周礼为 代表的小康社会的实现。

58.《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曾皙的观点“莫春者,春服既成, 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 ,浴乎沂,风乎舞雩, 咏而归”体现了孔子追求的大同社会59.《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 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是曾皙向往的生活美景,也是孔子追求的仁 政、礼乐治国的理想社会60.《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曾皙描绘了一幅春光明媚、惠 风和畅的美景, 委婉地表达了他的理想 ,同时也表达了曾皙淡泊宁静的心态的句子 是“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61.在《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曾皙的志向是暮春时节,换上 春天的衣服,和五六个成人、六七个孩子“浴乎沂,风乎舞雩”,然后唱着歌回来62.《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面对孔子问志,曾皙用“浴乎沂, 风乎舞雩”两句描绘了暮春时节人们在沂水边快乐游玩的情景,表达了对和谐美 好生活的向往63.春水初融,春风拂面,让人不禁想起《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中曾皙为我们描绘的画面:浴乎沂,风乎舞雩古时,在春天到来之际,人们总 是像这样沐浴祈雨,冀望一年的风调雨顺。

64.《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面对孔子的询问,曾皙描绘了一幅5在大自然里沐浴临风,一路酣歌的美丽动人的景象“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65.《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众弟子各言其志,孔子对曾皙“浴浴浴浴浴浴浴浴,咏而归”的追求最为赞赏66.前人诗句“舞雩归咏春风香”中的“舞雩归咏”,是对《子路、曾皙、 冉有、公西华侍坐》一文中曾皙描绘理想生活景象“浴浴浴浴浴浴浴浴,咏而归” 的化用67.《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面对孔子的询问,曾皙用“浴浴浴浴浴浴浴浴浴浴浴浴”三句话,描绘了一幅人与自然和谐一体的大同社会美 景图68.《子路、曾皙、冉。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