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径裁判思考题一、是否题:1、 跳高运动员的比赛试跳顺序,应抽签排定3)2、 跳高运动员的起跳,采用单脚或双脚起跳均可X)3、 跳高裁判员应做到,比赛前能清楚辩认横杆的下面和前面放置横杆时,使横杆的各个面始终朝向各自原定放置 的方位3)4、 跳高运动员试跳成功后,由横杆下面返回应判为犯规X)5、 跳高比赛时,横杆两端放在横杆托上,横杆的两端离立柱至少有1厘米的空隙V)6、 跳高比赛时,只要起跳腿离地,无论什么情况都应判为试跳失败X)7、 跳高比赛时在只有一名运动员或出现第一名成绩相等之前,每轮之间横杆的升高不得少于2厘米V)8、 在越过横杆之前,身体任何部分触及立柱之间,横杆延长线垂直面以外地面或落地区者应判为试跳失败V)9、 运动员试跳中,倘一脚触及落地区,在试跳成功后而裁判员认为其并未从中获得利益,则不应判为试跳失败V)10、 某跳高运动员请求在某个高度上免跳后,则不准在该高度上恢复试跳,除非第一名成绩相等V)11、 助跑道和起跳区朝横杆中心的倾斜度不得超过1:250V)12、 运动员为有助于各自的助跑和起跳,可用粉笔做标志物画在胶道上X)13、 跳高架在比赛进程中,不应移动,除非裁判长认为该起跳区已不适于比赛,则在任何情况下均可移动。
X)14、 横杆用木料、金属或其他适宜材料制成均可,截面呈圆形V)15、 跳高落地区不得小于5*3米V)16、 跳高架立柱与落地区之间至少应有10厘米的间隔V)17、 在跳高比赛时,裁判员通知运动员试跳开始,如无故延误比赛时间超过1分半钟者即判次试跳失败V)18、 在跳高比赛中第一名成绩相等名次可以并列X)19、 丈量高度时,以一厘米为最小丈量单位,不足一厘米者不计V)2 0、 在全能跳高比赛中横杆的升高自始至终一律按2厘米提升V)21、 全能跳高比赛中,只剩下一个运动员时,横杆提升的高度,必须征求运动员的意见之后确定,直到最后高度 的失败或弃权X)2 2、 跳高项目,以一个高度为一个轮次,一个高度有3次试跳机会V)2 3、 跳高的及格赛成绩,可作为比赛的正式成绩X)2 4、 跳咼成绩相等时,决定第一名的最后咼度如破全国记录应予以承认V)25、 跳高运动员在一个高度上,第一次或第二次试跳失败后,均可请求免跳,但在下一个高度上试跳的次数,只 能是在前 咼度上试跳失败后所剩余的末跳次数V)2 6、 跳高运动员跳过横杆时稍有触动,但运动员迅速离开沙坑或海绵包,离开后横杆落地应判成绩有效X)27、 跳高比赛中,只剩下一个运动员时,横杆提升的高度,必须在征求该运动员的意见之后确定,直到最后高度 的失败或弃权。
V)2 8、 撑竿跳高项目,以一个高度为一个轮次,一个高度有3次试跳机会V)2 9、 撑竿跳高成绩相等时,决定第一名的最后高度如果打破世界纪录,应予以承认V)3 0、 撑竿跳高立柱与落地区之间至少应有12厘米间隔,以免碰落横杆V)3 1、 运动员可要求撑竿跳高裁判将架子向落地区移动米V)3 2、 撑竿跳高比赛时,运动员的撑竿触及插斗前壁垂面以外的海绵包,但未做起跳动作,不算一次失败X)33、 撑竿跳高运动员在越过横杆之前,运动员的身体和所用撑竿的任何部分触及插斗前壁上沿垂直平面以外的地 面包括落地区者,均应判为试跳失败V)3 4、 撑竿跳高时,裁判员通知运动员试跳,如无故延误比赛时间超过两分钟者即算一次试跳失败V)3 5、 撑竿跳高比赛时两手都可以上下移动,起跳离地后,将原来握在下方的手移握成上方的手,不算犯规X)3 6、 撑竿跳高运动员比赛时,将撑竿折断应判为一次试跳失败X)3 7、 撑竿跳高比赛时,撑竿由大会提供,一律不许使用自备撑竿X)38、 撑竿跳高比赛时,运动员已起跳双脚离地,未越横杆,又返回起跳点,可不作为一次试跳失败,只要在时限 之内还可重新开始X)3 9、 运动员在越过横杆的阶段,撑竿由垂直部位倒下时,裁判员怕触及两立柱,应主动上去接护撑竿。
V)4 0、 撑竿跳高比赛时,允许运动员将原来下面的手向上移动,但不得超过上方的手V)4 1、 撑竿比赛中运动员双手或撑竿上,可使用松脂或其他类似物质以利握竿,不算犯规V)4 2、 某一运动员在撑竿跳高比赛时,撑竿未插入斗内,但已越过横杆,裁判员判定成绩有效X)4 3、 跳远比赛时运动员从起跳板两端之外,不论是起跳延伸线的前面或后面起跳者,均判为试跳失败V)4 4、 跳远比赛中,某运动员采用了空翻跳远姿势,跳出好成绩,裁判认为成绩有效X)4 5、 跳远比赛时,有一运动员用单脚依次落地,成绩无效,应判为犯规X)4 6、 跳远比赛时,运动员由起跳板两端的延长线上跑过去,裁判员允许该运动员重新试跳X)47. 跳远比赛时,所有运动员按顺序试跳完一次为一轮次V)4 8、 跳远落地后向后走出沙坑,应判为犯规成绩无效V)4 9、 跳远比赛时运动员可以将自己带的标志物放在助跑道上X)5 0、 跳远比赛用的橡皮泥显示板,在连接起跳板的一边为30度角斜面V)5 1、 单项跳远比赛的风速,不超过3米/秒者其破纪录的成绩有效V)5 2、 全能项目中跳远的平均风速,不超过4米/秒者破纪录的成绩有效X)5 3、 跳远比赛是以决赛中最后3次中最好的一次为正式比赛成绩。
X)54、 跳远预赛成绩较优的8名运动员参加决赛,倘第8名出现成绩相等,则成绩相等的运动员每人再跳一次来决 定进入决定人选X)5 5、 运动员落地后侧身摔倒,两手触及坑外地面,手印比坑内落地点离起跳线近则成绩无效V)5 6、 跳远比赛结束后决定名次,是以6次试跳中每人最好的一次作为决定名次的成绩V)5 7、 三级跳远运动员比赛的试跳顺序应抽签决定V)58、 三级跳远比赛超过8人每人可试跳3次,前8名有效试跳成绩最好的运动员可再试跳3次,倘第8名出现成 绩相等,则成绩相等的运动员均可再试跳3次X)59、 运动员在三级跳远比赛时,正赶上兼项100米也要开始比赛,运动员向跳部裁判请假先去跑100米,回 来后全体运动员已跳完第3次,裁判员同意该运动员再补跳1次X)6 0、 在三级跳远的各跳过程中以摆动腿触地不作为试跳失败V)6 1、 三级跳远的起跳板至落地区远端的距离,不得少于13米V)62、 在国际比赛中,建议起跳板至落地区近端的距离:男子不少于13米,女子不少于11米V)6 3、 三级跳远三跳顺序是一个单足跳、一个跨步跳和一个跳跃V)64、 三级跳远的单足跳是用起跳脚落地,跨步跳是用另一条腿(摆动腿)落地,并继续作跳跃起跳腿最后双脚落 地。
V)6 5、 投掷圈内的比赛项目,凡投掷器械落在分角线上,如丈量点在场内则成绩有效X)6 6、 推铅球的成绩是以一厘米为最后单位V)67、 某地铅球比赛时,运动员从前边走进圈内,推球落地后从后半圈退出,裁判员判运动员从前面进圈为犯规, 不给丈量成绩X)6 8、 在铅球比赛场地,每名运动员在裁判监督下最多能练习试掷2次X)6 9、 铅球推出后,必须等球落地,身体恢复平衡后,才能从圈的前半部分走出X)7 0、 运动员推球时,将铅球移至肩下然后抛出,裁判员判运动员技术犯规V)7 1、 运动员比赛时不得在鞋底或投掷圈内喷洒任何物质V)7 2、 运动员旋转推铅球时,一脚从抵趾板上空绕过,虽未触及圈外地面和抵趾板,裁判员判为犯规X)73、 当运动员进入圈内开始试掷时,因不适应,运动员可中止已开始的试掷,可将器械放在圈内或圈外,并可离开 投掷圈V)7 4、 运动员推球时,有一脚触及抵趾板内侧板,裁判员应判为犯规X)7 5、 铁饼掷出落地后,运动员从侧方离圈时,一脚踩在圈外白线的后沿,裁判员判为犯规X)7 6、 运动员如无故延误比赛时间,即按该次试掷失败论;但以前的成绩仍为有效X)7 7、 铁饼比赛中,铁饼出手后碰到护笼,但铁饼仍落到有效区内,应判为试掷成功。
V)7 8、 判定运动员无故延误试掷时间,即不准备参加该次试掷,以失败论处,什么是无故延误由裁判长酌情决定V)7 9、 裁判员负责通知运动员一切准备就绪,某某号试掷开始,该次试掷的时限,应从这一瞬间算起V)8 0、 铁饼的正式比赛成绩,应以2厘米为最小丈量单位X)81、 掷铁饼运动员在比赛中不得使用不合规定的任何有助于提高成绩的方法,但可用胶布等将几个手指扎在一起 进行投掷比赛V)8 2、 铁饼着地的最近点,必须落在投掷区角度线以内,其远方饼边虽压线,成绩也为有效X)8 3、 投掷标枪可以采用旋转式的方法X)8 4、 标枪比赛时,每名运动员可以在助跑道旁边放置大会提供的标志物1—2个V)8 5、 投掷标枪时,运动员用带子将两手指或更多的手指捆在一起,裁判员应判为犯规V)8 6、 标枪助跑道左右倾斜度最大为1:10 00°(X)8 7、 标枪比赛丈量时,应从圆心处计算成绩X)8 8、 如果标枪在比赛试掷时或在空中折断,不应算为试掷失败,运动员可重新进行试掷V)8 9、 标枪运动员在试掷中倘未违反规则规定,该运动员可终止已开始的试掷,可将器械放在助跑道内侧或外侧,可以离开助跑道丿)9 0、 投掷弧两端应画出限制线,与助跑道平行线成9 0度角,线宽5厘米,长米。
V)9 1、 标枪比赛时,某一运动员遇到一股大旋风,明显地将枪飘出几米远,裁判员判为试掷无效,让运动员重新试 掷X)9 2、 标枪枪身落在分角线上,枪尖落地点在投掷区内,裁判判为犯规,外场举了红旗X)9 3、 标枪运动员投掷后,内场主裁判举白旗表示成绩有效立即丈量成绩,丈量完后外场裁判举红旗说运动员从前 面走出犯规,这时内场主裁判又补了一个红旗,判成绩无效X)9 4、 运动员试掷时,在标枪出手以前,身体不得完全转向背对投掷弧V)9 5、 标枪比赛时,运动员应握在把手处,从肩部或投掷臂上方投出,不得抛出,不得采用非传统姿势V)二、填空题1、 跳高比赛使用的横杆长度为一米2、 横杆两端各离立柱至少有丄—厘米的空隙,跳高架立柱的高度,应超过横杆提升的最大高度至少10厘米,两立柱之间的距离为. 米3、 跳高架立柱的横杆托应为长方形的平面,长6厘米、宽4 —厘米,须与立柱离开1厘米4、 跳高落地区至少长5米,宽3米,跳高架立柱落地区之间至少有10厘米的间隔5、 跳高与撑竿跳高运动员的试跳顺序,由 大会抽签 排定6、 跳高、全能运动的跳高比赛时,运动员必须用 单脚 起跳,不论在任何高度上,凡连续失败次,即失去继续比赛的资格。
7、 跳高比赛中在只剩下一名运动员或出现成绩相等之前,每轮之间横杆的升高不得少于2 厘米在全能跳高比赛中, 横杆自始至终一律按—厘米提升高度8、 撑竿跳高每轮试跳完毕后,横杆提升的高度不少于2 —厘米在十项全能撑竿跳高比赛中,横杆提升高度应自始 至终一律按5 _厘米提升9、 跳高比赛丈量高度时以1 _厘米为最小丈量单位,撑竿跳高比赛丈量高度时,以A _厘米为最小丈量单位10、 撑竿跳高运动员可以请求将撑竿跳高架子前后移动,向前移动的距离不超^米,向后移动不得超—米11、 撑竿跳高的助跑道宽最少—米,长最少应为45米,可能时不短于40—米12、 撑竿跳高助跑道的左右倾斜度的最大公差不得超过11⑪0 ,跑进方向总的倾斜度不超过 1:10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