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苹果树腐烂病的研究概况综述

gg****m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110KB
约11页
文档ID:216614338
苹果树腐烂病的研究概况综述_第1页
1/11

第一章文献综述1苹果树腐烂病的研究概况1.1苹果树腐烂病的发主及危害症状苹果树腐烂病(Vcdsa mail)是世界上危害最为严重的枝干病害,可以侵染苹果 树的主枝、主干,破坏枝干皮层,轻者造成枝干枯死、残缺,重者整株枯死, 其至毁园,严重制约着苹果产业的发展1903年在日木首次发现苹果腐烂病,随后传入北海道、长野等地,1972年北 海道发病面积高达94. 3%,造成很多果园的毁灭在我国,于1916年报道发生 在辽宁省熊岳城目前,该病主要分布于东亚地区,我国各苹果产区均有发生, 其中北部地区受害最为严重⑴一般认为,苹果树腐烂病在我国历史上曾有四次大规模的流行上世纪40年 代末至50年代初,由丁•战乱,果园荒废,导致苹果树腐烂病第一次规模流行 50年代末,受“大跃进”影响,盲目追求高产,果园管理不当,导致腐烂病第 二次流行十年文化大革命时期,果园疏于管理,导致腐烂病的再次流行80 年代中后期,实行分园到户,果农盲口追求高产,减少投入,导致腐烂病第四 次流行⑴腐烂病的四次流行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2002年陕西渭北旱嫄苹 果树腐烂病严重发生,部分果园的病株率达到了 10%[2]; 2005年王磊等调查 发现,陕西关中齐苹果产区均有不同程度的苹果腐烂病发生,发病率最高可达 92%,严重的影响了苹果树正常生长发育和苹果的产量及品质⑶。

2006年王金 友对陕西苹果产区调查显示,苹果腐烂病的发生呈上升趋势⑷目前,苹果树腐烂病仍是苹果树上的第一大病害2008年,全国苹果产业体 系调查显示,我国各苹果产区的苹果树腐烂病的总体发病率达52. 7%⑸2011 年,由于受秋季降雨、冬季冻害和春季干旱等多种因素的影响,烟台苹果产区 腐烂病发生严重在结果园内,有新发病疤的病株率高达68. 20%,平均受害枝 量为23. 98%,死枝量10. 74%,死株率为2.76%⑹现代苹果产业技术体系病虫 害防控研究室的冇关专家认为,我国的苹果产区正而临着新一轮腐烂病的流行苹果树腐烂病菌主要危害苹果树的主干、主枝,也可以侵染弱小枝及果实, 皮层受害腐烂坏死,危害症状主要分为枝枯型与溃疡型两种枝枯型主要发生在树势较弱的植株上时,多发生在小枝、果苔发病初期, 病部红褐色,病部蔓延迅速,病斑形状不规则,病健交界处边缘不明显发病 后期,病斑扩展整个枝干,最后导致枝干枯死,病部产生浓密的黑色分生泡子 器溃疡型,发病初期,病部为红褐色,水浸状,稍肿起用手指按压时下陷, 并溢出黄褐色汁液,病组织腐烂时有浓厚的酒糟味,易剥离后期,病部水分 蒸发干燥下凹,变黑褐色,并与健部交界处裂开,Z后产生黑色小粒点,即分 生鞄了器。

湿度较大时,从分生鞄了器中溢出橘黄色卷须状分生他了角苹果腐烂病菌侵染果实后,会造成近圆形或不规则形,黄与红褐色相间的轮 纹状病斑,病斑边缘清晰,病组织软腐,有酒糟味后期病斑表面产牛略呈轮 纹状排列的小黑点,湿度大吋,小黑点会产生泡子角1. 2苹果树腐烂病的病原学及致病机制1. 2. 1病原菌的來源和多样性研究1903年首次发现苹果树腐烂病时,F1本的宫部和山田将其病原菌定名为 Valsa mali Miyabe et Yamada (无性型为 Cytospora nzandshurica Miura)1941 年,日木学者Nakata研究发现中国北部苹果树腐烂病菌也为V. mall[7]1972 年,小林享夫根据子囊菌的分类,认为Valsa ma〃不能作为一个单独的种存在, 应与 Valsa ceratosperma (Tode ex Fires) Maire 的视为同一个种⑻对于我国苹果树腐烂病菌的起源,曾有多种说法李美娜研究认为我国的腐 烂病菌的来源可能有两种途径,一是从国外引入带菌苗木,二是中国的某些苹 果属植物上可能寄生该病原菌⑼刘开启研究发现,苹果树腐烂病可能是由寄 生在其他树木上的腐烂病病原菌侵染所得,如山楂腐烂病菌C. oxyacanthae Rab.、 桃树腐烂病菌 C. leucostoma Sacc. (Leucostoma persoonii (Nits.) Togashi)和梨 腐烂病菌C. carphosperma Fr.(有性型V. ambiens (Per.) Fr.)等,因此,他们认为 苹果树腐烂病的侵染均可來源于以上儿种病菌1川。

近年来,对我国苹果树腐烂病菌的研究不断深入,并基本确立了我国苹果树 腐烂病菌的主要种类樊民周等对危害我国苹果树腐烂病菌的种类做了研究, 研究发现引起陕西苹果腐烂病的主要病原菌是苹果壳囊他属(Cytospora sp.)l,2Jo 李正力等应用 SRAP (Sequence-Related Amplified Polymorphism,相关序列扩增 多态性)和ISJ (Intron-Exon Splice Junction,内含子外显子切接点序列)标记 技术,对我国苹果树腐烂病菌Valsa mali的遗传多样性进行分析并建立了适用 于苹果树腐烂病的SRAP和ISJ标记反应体系,同时对SRAP标记多态性不同 致病性进行了研究表明,SRAP标记多态性与腐烂病菌的致病性存在相关性I 王旭丽等人通过对体系发冇利用rDNA-ITS序列、表型比较及致病性实验的研 究发现,我国苹果树腐烂病菌和梨树腐烂病菌分属两种不同的病原菌类型, V.mali var. 〃只侵染苹果不侵染梨树,V.mali var.pyri即可以侵染苹果也可以侵染梨树,我国苹果树的16个单倍型分属于3个不同的分支,表明我国苹果树 上存在 3 种不同的腐烂病菌,即 V. ceratosperma sensuKobayashi, V. malicola, V. persoonii,并且V.ceratosperma sensu Kobayashi无论是分离株的数量还是单 倍型数量都是我国苹果树腐烂病菌的优势种类,占所研究分析的96%的分离株; 同时藏睿又将V. mali种下划分了两个不同的变种,即V. mali var. mali (Vmm) 和V.mali var. py (Vmp),其中我国苹果树腐烂病最主要的致病菌是Vmm [,4_ 阖。

目前我国仍采用此分类结果1.2.2病原菌的致病力机制的研究苹果树腐烂病菌生长最高温是32〜35C,生长最低温是5〜10Co最适pH 为5〜6,其最适氮源为葡萄糖、麦芽糖I⑹分生抱子器形成的最适温度为 20〜30C;分生砲了萌发的最适温度为25C,在5C也能萌发,但萌发率较低 分生砲子在清水中不能萌发,其萌发需耍一定的营养物质,而这些营养物质大 多存在于树皮、果汁、木质部内子囊抱子萌发的最适温度为19C左右,5C 也能萌发,但萌发率低子囊他子在清水中可以萌发,但萌发时间长,萌发率 彳氐|19赵红2011]对于苹果树腐烂病菌的致病机制的研究发现,一些酶类和毒索在病原菌的致 病作用中起主要作用苹果树腐烂病菌属弱寄生菌,在其侵染致病过程中,能 产生多种毒索、酶类、有机酸和其他次生代谢物质I2024,o根皮营代谢产物是腐 烂病菌致病过程产生的一类重要毒素,主要包括5种,即对疑基苯丙酸、间苯 三酚、对疑基苯乙酮、对疑基苯5甲酸和原儿茶酸,这些化合物用于苹果枝条, 可以引起树皮的坏死,从而指出根皮昔的分解产物可能在病菌引起的病斑扩展 上起作用旳Hiroki(1982)王妲(2009日本人Hidehik。

答(1982)苹果属根皮昔的含量与腐烂病 的抵抗力冇关,在离体的苹果嫩枝上,根皮昔类代谢产物能够导致与腐烂病菌 侵染相似的症状[幻除植物毒素外,一些酶类物质在苹果树腐烂病菌的致病性中也起到重要作用 果胶酶是苹果树腐烂病菌的致病性中重要的酶类物质|2\ 2829 BrWn "955)理(2009〉 刘福引苹果树腐烂病菌在致病过程中能够分泌5种细胞琏降解酶,即多聚半乳 糖醛酸酶(PG)、果胶甲基半乳糖醛酸酶(PMG)、纤维素酶(Cx)、B ■葡萄糖昔酶 和木聚糖酶离体条件下5种酶能浸解苹果愈伤组织,表现与腐烂病发病的初 期基本一致的症状;其中5种酶的最大酶活力存在显著差异,木聚糖酶活性最 强,暗示木聚糖酶在苹果树腐烂病菌的致病过程中起重要,从而作推测木聚糖 酶与苹果树腐烂病菌的致病力存在一定的相关性130-31 ^kexiwang]o对于腐烂病菌致病性分化研究,日木学者原皿幸雄用在马铃薯琼脂培养基(PDA)上菌落颜色不同的两类菌系(深褐色、灰褐色)的菌种分别接种在苹 果树离体枝条上,结果表明深褐色菌系的致病力较强而灰褐色的致病力相对较 弱132原田幸雄I日木学者将20世纪70年代采集的菌种与20年代保存的菌种 进行了研究比较,结果发现这些菌种在形态、培养性状、致病力方而十分相似。

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曾对来自我国黑龙江、辽宁、山东、河南、湖北等 地的苹果树腐烂病原菌在培养性状、致病力等方面进行了研究比较,也没有明 显的并界陕西的苹果树腐烂病菌根据菌落颜色可以划分为三个类群分别为: 黄褐色、乳白色和灰褐色类群,并用这三个类群的苹果树腐烂病菌接种秦冠和 红富士两个苹果品种的离体枝条,调查研究发现,黄褐色类群的致病力最强, 而乳口色和灰褐色类群致病力相对较弱ri7-18^]o苹果树腐烂病菌Valsa ceratosperma在种内的致病力也存在明显的分化现象,而这种分化与地域没冇 明显的相关性⑴韦洁玲】1・3病原菌的侵染(侵染部位、时期、潜伏侵染)131侵染部位苹果树体和枝条普遍带有大量腐烂病菌,病菌可以经过伤口、树体和枝条表 面的死组织、果柄痕、叶痕、皮孔和果台枝上进行侵染在陕西调查发现,苹 果枝条顶芽带菌率为89%,节间组织带菌率71%,芽鳞痕组织带菌率为48%[18 臧睿2012]o树体和枝条上的带菌量随树龄增长而逐年增加树体的带菌和发病 是不同性质的两件事,树体的带菌率远大于发病率,发病区远大于病害流行区1.3.2侵染循环,时期苹果树腐烂病是一种周年发主的病害,毎年新感染病斑的出现有两个高峰, 早春大量病斑溃烂形成高峰,病菌在树皮上腐牛定殖。

夏季树势旺盛,树体的 抗扩展能力强,不利于病菌侵染,当树势衰弱时,病菌即可从腐生状态转为弱 寄生导致发病腐烂病斑人多岀现在向阳面,溃烂病斑常腐烂到木质部浅层, 并可见到明显的深褐色侵染点,其深层溃疡面大于表层一般病斑的扩展有2 个高峰期,分别为4・6月份和8・9月份4・6月份为第一高峰,7月份发病量突 然减少,8・9月份又开始增多,此时,病变一•般只在树皮表面落皮层组织中,表 现为表面溃疡,少数表面溃疡深入到树皮健康组织,扩展较深,甚至可能烂透 树皮,出现第二个高峰到了 10月中旬到11月份树体进入休眠期,前期形成 的表面溃疡,菌丝穿过周皮,侵害内层或旁侧健廉组织,同时树皮表面出现小 病痕,引起树皮腐烂由于腐烂病菌分生泡子对环境的适应能力较强,在冬季 的低温下也能造成侵染,但扩展速度较慢[34刘如香]到次年3月份无新病斑 出现在第1高峰期病斑扩展速度较快,第2高峰期相对较慢腐烂病菌侵入 植物组织中,菌丝主要分布于皮层和韧皮部,破坏寄主细胞,最终侵入木质部 导管中[35柯希望]1.3.3潜伏侵染苹果树腐烂病病菌是弱寄生菌,主要从剪锯口、冻伤、日灼伤等伤口侵染,也 可通过芽眼、叶痕、果痕等处的微伤口侵染,具有潜伏侵染的特点[36-40 Kepley JBAbeK、Biggs A.陈策、刘福吕1979]。

腐烂病菌侵入树体后,通常不立即致病, 而是处于潜伏状态,是否致病主要取决于寄主的抗病能力,当树体或局部组织衰 弱时,腐烂病菌就会由潜伏状态转为致病状态而引起树体发病[41陈策1982]o苹果树腐烂病的主长扩展与树体的愈伤能力和抗扩展能力有关,早春季节是 腐烂病的发病高峰期,此吋温度和树体充水度影响树体的愈伤能力,树体的抗 扩展能力低,从。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