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医学专题—中国药典15版一部增修订37135

工****
实名认证
店铺
PPT
14.56MB
约71页
文档ID:588667581
医学专题—中国药典15版一部增修订37135_第1页
1/71

《中国药典(yàodiǎn)》2015年版一部修订概况第一页,共七十一页1 目录(mùlù)n中药(一部)主要增修订内容       一   安全性控制(外源性、内源性)       二   有效性       三   质量可控性          四   DNA分子鉴定(jiàndìng)技术n几种常见的植物   第二页,共七十一页2 中药(一部(yī bù))增修订的主要目标  完善中药质量标准体系和质量控制模式1、建立中药有效性、安全性评价方法,逐步(zhúbù)做到每个品种都要有科学规范的安全性数据      有效性:金银花—木犀草苷                     山茱萸—莫诺苷      安全性评价:紫河车第三页,共七十一页3 n2、完善内源性有毒成分和外源性有害物质限度(xiàndù)控制方法,建立中药安全性数据库          内源性:附子—双酯型生物碱(乌头碱)                          罂粟壳--敛肺、涩肠、止痛           外源性:SO2残留量、农残等第四页,共七十一页4 3、完善有效活性成分测定、多成分同步定量以及特征或指   纹图谱检验技术4、探索(tàn suǒ)以中药对照提取物为对照的质量评价体系5、加强指纹图谱、DNA分子测定、一测多评等新方法的应用      中药注射剂指纹图谱、PCR鉴别等第五页,共七十一页。

5 中药(一部(yī bù))主要增修订内容第六页,共七十一页6 总体(zǒngtǐ)情况          15版一部共收载                  2598       新增                                   440(18%)       修订(xiūdìng)                                   517 (24%)       不收载品种                        7 (紫河车等)      第七页,共七十一页7 n根据原卫生部“医疗机构不得买卖胎盘”的有关规定和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关于《人体捐献器官获取(huòqǔ)与分配管理规定》的文件精神,并结合目前中药材紫河车标准尚缺乏相关病毒检查项,存在可能安全风险的因素,《中国药典》2015年版不收载“紫河车”及含紫河车的中成药--生血丸、安坤赞育丸、补肾固齿丸、河车大造丸、益血生胶囊  第八页,共七十一页8 一 安全性控制(kòngzhì)(外源性、内源性)1、二氧化硫残留检测和限度规定 ①检测方法:酸蒸馏碘滴定法(2010版) 酸碱滴定法 (2015版) 离子色谱法 气相色谱法 ②限度:在《中国药典(yàodiǎn)》2015版规定:山药、牛膝、粉葛、天冬、天麻、天花粉、白及、白芍、白术、党参10味药材及其饮片,二氧化硫残留量不得过400 mg/kg”;其他中药材及饮片(矿物类除外)不得过150 mg/kg”。

第九页,共七十一页9 n酸碱滴定法原理:将中药材以蒸馏法进行处理,样品中的亚硫酸盐系列物质加酸处理转化为二氧化(yǎnghuà)硫后,随氮气流带入到含有双氧水的吸收瓶中,双氧水将其氧化(yǎnghuà)为硫酸根离子,采用酸碱滴定法测定,计算药材及饮片中的二氧化(yǎnghuà)硫残留量第十页,共七十一页10 第十一页,共七十一页11 10版吸收(xīshōu)液:水水指示剂:淀粉淀粉滴定液:碘碘加热过程:保持微沸保持微沸3分钟分钟终点判断:至吸收液显蓝色或蓝紫至吸收液显蓝色或蓝紫色持续色持续30秒内不完全消褪秒内不完全消褪15版(酸碱滴定)吸收液: 3%过氧化氢溶液过氧化氢溶液指示剂:甲基红指示剂甲基红指示剂滴定液:标准氢氧化钠溶液标准氢氧化钠溶液 加热过程:烧瓶内的水沸腾烧瓶内的水沸腾(fèiténg) 1.5h 终点判断:至黄色持续时间至黄色持续时间 20 秒不褪秒不褪两种测定方法的区别(qūbié)第十二页,共七十一页12 2、重金属及有害元素(yuán sù)检测 ①增加(zēngjiā)牡蛎、珍珠、蛤壳、海螵蛸、海藻、昆布、水蛭等中药材重金属及有害元素的检查 ②除另有规定外,中药注射剂照铅镉砷汞铜测定法检测,按各品种项下每日最大使用量计算,铅应不得超过12μg,镉应不得超过3μg ,砷应不得超过6μg,汞应不得超过2μg,铜应不得超过150μg 。

③其他需要检测重金属及有害元素的第十三页,共七十一页13 3、农药残留(cánliú)检测     ①检测方法:新增22种有机氯农药残留量的测定方法 ②限度:增加人参、西洋参药材及饮片(yǐnpiàn)品种农药残留量检测第十四页,共七十一页14 4、黄曲霉毒素(dú sù)的控制 ①检测方法:新增液相-质谱串联法测定黄曲霉毒素 ②限度:增加柏子仁、莲子、使君子、槟榔、麦芽、肉豆蔻、决明子、远志、薏苡仁、大枣、地龙、蜈蚣(wú ɡōnɡ)、水蛭、全蝎14味中药材的黄曲霉毒素检测,限度为含黄曲霉毒 素 B1, 不得过5μg/kg;黄曲霉毒素 G2、黄曲霉毒素G1/黄曲霉毒素B2和黄曲霉毒素B1 的总量不得过10μg/kg   桃仁、陈皮、酸枣仁、胖大海、僵蚕第十五页,共七十一页15 黄曲霉毒素(dú sù)n黄曲霉毒素是一类化学结构类似的化合物,黄曲霉毒素是一类化学结构类似的化合物,均为二氢呋喃香豆素均为二氢呋喃香豆素的衍生物黄曲霉毒素是主要由黄曲霉和寄生曲霉的衍生物黄曲霉毒素是主要由黄曲霉和寄生曲霉 产生的产生的次次生代谢产物,在湿热生代谢产物,在湿热(shī rè)(shī rè)地区食品和饲料中出现黄曲霉毒地区食品和饲料中出现黄曲霉毒素素的机率最高。

产生的黄曲霉毒素主要有的机率最高产生的黄曲霉毒素主要有B1B1,,B2B2,,G1G1,,G2 G2 以以及另外两种代谢产物及另外两种代谢产物M1M1,,M2M2其中M1M1和和M2M2是从牛奶中分离出来是从牛奶中分离出来的的n它们存在于土壤、动植物、各种坚果中,特别是容易污染花生、玉它们存在于土壤、动植物、各种坚果中,特别是容易污染花生、玉米、稻米、大豆、小麦等粮油产品,是霉菌毒素中毒性最大、对人米、稻米、大豆、小麦等粮油产品,是霉菌毒素中毒性最大、对人类健康危害极为突出的一类霉菌毒素类健康危害极为突出的一类霉菌毒素第十六页,共七十一页16 n危害:黄曲霉毒素被世界卫生组织划定为危害:黄曲霉毒素被世界卫生组织划定为1类致癌物,毒性比类致癌物,毒性比砒霜大砒霜大68倍,仅次于肉毒霉素,是目前已知霉菌倍,仅次于肉毒霉素,是目前已知霉菌(méjūn)中毒性最中毒性最强的其致癌力是奶油黄的强的其致癌力是奶油黄的900倍,比二甲基倍,比二甲基亚硝胺亚硝胺诱发肝癌的诱发肝癌的能力大能力大75倍,比倍,比3-4苯并芘大苯并芘大4000倍它主要诱使动物发生肝癌也能倍它主要诱使动物发生肝癌也能诱发胃癌,肾癌直肠癌及乳腺,卵巢小肠等部位的癌症。

诱发胃癌,肾癌直肠癌及乳腺,卵巢小肠等部位的癌症n黄曲霉毒素如不连续摄入,一般不在体内积蓄一次摄入后约黄曲霉毒素如不连续摄入,一般不在体内积蓄一次摄入后约1周即经呼吸、周即经呼吸、尿、粪尿、粪等将大部分排出等将大部分排出 第十七页,共七十一页17 5、内源性有害物质的控制(kòngzhì)        药材内源性次生代谢成分在治疗剂量下表现为有效成分,在超剂量或使用不当下表现为内源性有害成分因此(yīncǐ),药材内在次生代谢成分,并非是含量越高越好                 第十八页,共七十一页18        银杏叶提取物中总银杏酸的修订         银杏酸有抗菌作用但是它的副作用比较严重,量大时容易出现面色潮红、汗出;口唇麻木、头晕        药典(yàodiǎn)要求总银杏酸小于10ppm         对总银杏酸提取方法作了修订:提取溶剂由石油醚修订为甲醇第十九页,共七十一页19 6、中成药鉴别(jiànbié)展开剂中含苯的修订            为建立绿色标准,减小中成药鉴别中有毒试剂对人体(réntǐ)与自然的危害,对67个中成药标准鉴别项进行了研究,主要涉及展开剂中含有苯的品种,将展开剂中的苯修订为甲苯。

第二十页,共七十一页20 n由于苯的挥发性大,暴露于空气中很容易扩散人和动物吸入或皮肤(pí fū)接触大量苯进入体内,会引起急性和慢性苯中毒特别注意:(1)长期吸入会侵害人的神经系统,急性中毒会产生神经痉挛甚至昏迷、死亡2)在白血病患者中,有很大一部分有苯及其有机制品接触历史 第二十一页,共七十一页21 二 有效性控制与功效相关的成分        根据中成药处方中君臣佐使配伍,控制君药的质量,即与功效相关的主要成分,来控制药物的质量如复方芦荟(lú huì)胶囊中芦荟(lú huì)苷的测定等          第二十二页,共七十一页22 三 质量(zhìliàng)可控性1、控制项目的“填平补齐”2、建立符合中医药特点的质量控制体系      指纹图谱(túpǔ)的应用      一测多评技术的应用      特征或专属性成分的控制第二十三页,共七十一页23 1、控制项目的“填平补齐”——显微鉴别                    对药典(yàodiǎn)中的50个中药材品种进行了增修订如荜澄茄、胡黄连等的粉末鉴别)第二十四页,共七十一页24       接骨丹胶囊(jiāo nánɡ)-红花-花粉粒第二十五页,共七十一页。

25       接骨丹胶囊-桃仁(táorén)-石细胞第二十六页,共七十一页26       接骨丹胶囊(jiāo nánɡ)-土鳖虫-体壁碎片第二十七页,共七十一页27       接骨丹胶囊-当归(dāngguī)-薄壁细胞第二十八页,共七十一页28 中药中药Ø药材药材(yàocái)Ø饮片饮片Ø提取物提取物Ø中成药中成药特点与问题特点与问题Ø来源于生物,化学来源于生物,化学成分变化大成分变化大Ø化学成分复杂,有化学成分复杂,有效成分尚未阐明效成分尚未阐明Ø多成分、多靶点作多成分、多靶点作用用(zuòyòng)Ø种植技术与生产种植技术与生产过程控制水平差过程控制水平差单指标或少数单指标或少数(shǎoshù)指标定指标定性、定量分析性、定量分析特征图谱鉴别特征图谱鉴别指纹图谱整体成指纹图谱整体成分控制分控制药品药品Ø质量一致性质量一致性Ø生物等效性生物等效性Ø使用安全性使用安全性2、整体控制——中药指纹图谱必要性第二十九页,共七十一页29 u指纹图谱指纹图谱:中药指纹图谱系指中药包括中药材、饮片、提取物或中成药经适:中药指纹图谱系指中药包括中药材、饮片、提取物或中成药经适当处理后,采用一定的分析手段,得到的能够标示该中药主要化学成分特性当处理后,采用一定的分析手段,得到的能够标示该中药主要化学成分特性的色谱或光谱的图谱。

中药质量评价中常用色谱指纹图谱的色谱或光谱的图谱中药质量评价中常用色谱指纹图谱u特征指纹图谱特征指纹图谱:系指从中药指纹图谱中选取若干专属性强的色谱峰:系指从中药指纹图谱中选取若干专属性强的色谱峰或色谱峰组合组成特征指纹图谱主要用于中药的专属性鉴别或色谱峰组合组成特征指纹图谱主要用于中药的专属性鉴别u特点特点::Ø特征性:通过指纹图谱的特征性,能有效鉴别样品的真伪或产地;特征性:通过指纹图谱的特征性,能有效鉴别样品的真伪或产地;Ø整体性:通过指纹图谱能够体现主要化学成分的特性,整体控制样品的整体性:通过指纹图谱能够体现主要化学成分的特性,整体控制样品的质量Ø半定量:通过指纹图谱主要色谱峰的面积、比例或相似度的制定半定量:通过指纹图谱主要色谱峰的面积、比例或相似度的制定(zhìdìng)(zhìdìng),能有效控制样品的质量,确保样品质量的相对一致能有效控制样品的质量,确保样品质量的相对一致第三十页,共七十一页30 指纹图谱分类指纹图谱分类Ø按按分析对象分:中药材、饮片、提取物和成方制剂分析对象分:中药材、饮片、提取物和成方制剂(zhìjì)指纹图谱;指纹图谱;Ø按获取方法分:色谱、光谱和色谱光谱联用等按获取方法分:色谱、光谱和色谱光谱联用等Ø色谱是中药指纹图谱建立的首选和主要方式。

色谱是中药指纹图谱建立的首选和主要方式第三十一页,共七十一页31 中药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píngjià)系统第三十二页,共七十一页32 指纹图谱(túpǔ)的评价                     按照标准规定方法试验,从仪器中导出供试品图谱(AIA等),将其导入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与中检院提供的对照指纹图谱相比较,计算相似度          第三十三页,共七十一页33 第三十四页,共七十一页34 第三十五页,共七十一页35 注射用血塞通指纹(zhǐwén)图谱      5个特征图谱相似度(0.993)第三十六页,共七十一页36 生脉注射液的指纹图谱(túpǔ)         16个特征图谱(túpǔ)相似度(0.833)第三十七页,共七十一页37 3 一测多评技术        利用中药有效成分内在函数关系和比例关系,只测定一个成分(对照品可得到(dé dào)者)实现多个成分(对照品难以得到(dé dào)或难供应)的同步测定 第三十八页,共七十一页38 4、胶类药材专属性质量(zhìliàng)控制药品名称法定来源阿胶驴皮龟甲胶龟甲壳鹿角胶鹿角黄明胶牛皮新阿胶猪皮第三十九页,共七十一页。

39 阿胶【鉴别】采用LC-MS分析              以质荷比( m/z) 539. 8 (双电荷) →612.4和m/z 539.8 (双电荷)→923.8离子(lízǐ)对提取的供试品离子(lízǐ)流色谱中,应同时呈现与对照药材色谱保留时间一致的色谱峰第四十页,共七十一页40 四 DNA分子鉴定(jiàndìng)技术新增PCR技术鉴别(jiànbié)川贝母 PCR是生物学的聚合酶链反应,它是一种用于放大扩增特定的DNA片段的分子生物学技术,它可看作是生物体外的特殊DNA复制,PCR的最大特点,是能将微量的DNA大幅增加        第四十一页,共七十一页41 PCR的主要(zhǔyào)步骤n1、冰浴中将各试剂(shìjì)依次加入一无菌0.5ml离心管中n2、调整好反应程序 n3、结束反应,PCR产物放置于4℃待电泳检测或    -20℃长期保存 n4、PCR的电泳检测      (提取)扩增(浓缩(nónɡ suō))(过滤)电泳(点样)第四十二页,共七十一页42 第四十三页,共七十一页43 nPCR优点:   1、准确性高,重现(zhònɡ xiàn)性好    2、不受样品形态的限制,原药材、饮片、粉末乃至中成药都可以    3、所需样品量少    4、快速、便捷第四十四页,共七十一页。

44 n1、中药颗粒剂的水分n2、粒度和粒度分布n3、乙醇(yǐ chún)量测定法第一法                         第四十五页,共七十一页45 迎春花与连翘(lián qiào)第四十六页,共七十一页46 迎春花与连翘(lián qiào)n连翘属、茉莉属有四种在春天开黄色花朵的花灌木,它们是:连翘、金钟花、迎春、探春n从枝条的颜色可以(kěyǐ)将它们先分为两类,全部是绿色枝条的为迎春花和探春花,而褐色枝条的为连翘花和金钟花(金钟花虽然小枝是绿色的,但是老枝为褐色)    第四十七页,共七十一页47 迎春花与探春(tàn chūn)花                     探春(tàn chūn)花                     迎春花第四十八页,共七十一页48 迎春花与探春(tàn chūn)花n迎春花的形态特征n落叶灌木,枝条(zhītiáo)细长,呈拱形下垂生长,长可达2m以上侧枝健壮,四棱形,绿色三出复叶对生,长2~3cm,小叶卵状椭圆形,表面光滑,全缘花单生于叶腋间,花冠高脚杯状,鲜黄色,顶端6裂,或成复瓣花期3 ~ 5月,可持续50天之久。

第四十九页,共七十一页49 迎春花与探春(tàn chūn)花n探春花形态特征n探春为半常绿灌木枝条绿色,光滑无毛,但有棱角叶为互生(hùshēng)奇数羽状复叶,叶互生(hùshēng)小叶通常为3枚至5枚,卵形或长椭圆状卵形,先端尖顶生聚伞花序,花冠金黄色,花形比迎春花稍大,花期3月第五十页,共七十一页50 迎春花与探春(tàn chūn)花n迎春花和探春花都属于素馨属(又称茉莉属),在形态上亦极为相似,都是绿色下垂的枝条(zhītiáo),都在春季开花,不过迎春花期更早 n区别:迎春花的叶对生,而探春花叶互生,另外,花的着生部位也不同,探春的花皆在枝条顶部 n迎春花花瓣多为6,探春花花瓣多为5第五十一页,共七十一页51 迎春花与探春(tàn chūn)花            探春(tàn chūn)花            迎春花第五十二页,共七十一页52 连翘(lián qiào)与金钟花                 连  翘                 金钟花第五十三页,共七十一页53 连翘(lián qiào)与金钟花n连翘的形态特征n落叶灌木基部丛生,枝条拱形下垂,小枝褐色,稍有棱,有凸起的皮孔,节间中空。

单叶或3小叶,对生,卵形或椭圆状卵形花金黄色,先叶开放花期(huāqī)4月~5月蒴果卵球形,10月成熟第五十四页,共七十一页54 连翘(lián qiào)与金钟花n金钟花形态特征n落叶灌木茎丛生,枝开展,拱形下垂,小枝绿色,微有四棱状,髓心薄片状单叶对生,椭圆形至披针形,先端尖,基部楔形,中部(zhōnɡ bù)以上有锯齿,中脉及支脉在叶面上凹入,在叶背隆起花期3~4月,先叶开放,深黄色,1~3朵腋生蒴果卵球形,先端嘴状 第五十五页,共七十一页55 连翘(lián qiào)与金钟花n金钟花与连翘属于同属(tónɡ shǔ)灌木,可见这两种植物的形态上有差别很小,在花期、花色、枝条形态上都很相似n区别在于枝条的髓部,切开枝条,髓心薄片状为金钟花;节间中空为连翘花金钟花的花瓣较连翘花细长偏瘦长第五十六页,共七十一页56 第五十七页,共七十一页57 第五十八页,共七十一页58 金钟花-花萼(huā è)相对小连翘(lián qiào)-花萼相对大第五十九页,共七十一页59 连翘(lián qiào)与金钟花              连翘(lián qiào)              金钟花第六十页,共七十一页。

60 迎春花与连翘(lián qiào)                连翘(lián qiào)                    迎春花第六十一页,共七十一页61 连翘(lián qiào)n为木犀科植物连翘连翘的干燥果果实实秋季果实初熟尚带绿色时采收,除去(chú qù)杂质,蒸熟,晒干,习称“青翘”;果实熟透时采收,晒干,除去(chú qù)杂质,习称“老翘”  n功效:清热,解毒,散结,消肿治温热,丹毒,斑疹,痈疡肿毒,瘰疬,小便淋闭 第六十二页,共七十一页62 紫荆(zǐjīng)树n豆科紫荆属,该属为落叶乔木或灌木(guànmù)花先于叶开放,紫红色或粉红色,2-10余朵成束,簇生于老枝和主干上,尤以主干上花束较多 第六十三页,共七十一页63 紫荆花第六十四页,共七十一页64 紫荆(zǐjīng)皮n豆科紫荆属植物紫荆紫荆的树皮树皮(2002版)春秋(chūnqiū)采集,晒干 (木兰科植物长梗南五味子的干燥根皮--山东省炮制规范2012版)n功效:活血通经,消肿止痛,解毒用于月经不调,痛经,经闭腹痛,风湿性关节炎,跌打损伤,咽喉肿痛;外用治痔疮肿痛,虫蛇咬伤 第六十五页,共七十一页。

65 玉兰花n玉兰花,木兰科木兰属观赏树木别名白玉兰、望春花、玉兰花,木兰科是我国特有的名贵园林花木之一玉兰花原产于长江流域,现在北京及黄河流域以南均有栽培,庐山、黄山、峨眉山等处尚有野生(yěshēng),古时多在亭、台、楼、阁前栽植玉兰3月开花,6~7月果熟,花大型、芳香,先叶开放,花期10天左右第六十六页,共七十一页66 第六十七页,共七十一页67 第六十八页,共七十一页68 辛夷(xīn yí)n木兰科植物望春花、玉兰或武当玉兰的干燥花蕾,冬末春初花未开放(kāifàng)时采收,除去枝梗,阴干 n功效:散风寒,通鼻窍用于风寒头痛,鼻塞,鼻渊,鼻流浊涕 n内服:煎汤,1~3钱;或入丸、散n外用:研末塞鼻或水浸蒸馏滴鼻第六十九页,共七十一页69 有不当之处请大家(dàjiā)多多指正!第七十页,共七十一页70 内容(nèiróng)总结《中国药典》2015年版一部修订概况4、探索(tàn suǒ)以中药对照提取物为对照的质量评价体系指示剂:甲基红指示剂黄曲霉毒素如不连续摄入,一般不在体内积蓄特别注意:(1)长期吸入会侵害人的神经系统,急性中毒会产生神经痉挛甚至昏迷、死亡1、控制项目的“填平补齐”——显微鉴别。

多成分、多靶点作用2、整体控制——中药指纹图谱必要性叶为互生奇数羽状复叶,叶互生迎春花花瓣多为6,探春花花瓣多为570第七十一页,共七十一页。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