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本标志:A/0控制编号:Q/WFJY02-2012文件分发号:重庆万业达电子制造有限公司管理体系文件编制: 批准: 2012 年 12 月 03 日编订 2012 年 12 月 05 日实施重庆万业达电子制造有限公司 发布 检验文件 编号:版本:A/0主题 过程检验规程 页码:2OF112目 录一. 导体(线)束、绞工序产品过程检验规程……………………………………2二. 塑料绝缘、护套工序产品过程检验规程………………………………………4三. 低压线缆成缆工序产品过程检验规程……………………...…………………6四. 成圈和包装工序产品过程检验规程………………..…………… …..… …….8五. 附 录……………………………………………………..…… ……..… …….9 检验文件 编号:版本:A/0主题 过程检验规程 页码:3OF113一、导体(线)束、绞工序产品过程检验规程1 适用范围本标准适用于电线电缆用导电线的束丝、绞线工序,裸铜绞线导线工序检验2 本规范依据GB/T3956-2008 电缆的导体3 质量要求3.1 束、绞前后的圆铜线外径,应符合相关产品工艺卡片及导体丝径检验规范的规定。
3.2 束、绞导电线芯节径比和绞向应符合表 1 规定,裸铜绞线节径比和绞向应符合表 2 规定表 1绞线一次绞、束丝线芯 股线 内层 外层种类节径比不大于外层绞向1 - - - - -2 - - 40d 20d 左5 25d 30d 20d 14d 左6 25d 30d 20d 14d 左注:1、有特殊要求的除外2、一次束绞线芯绞向为左表 2节 径 比结构元件 绞 层最 小 最 大 最外层绞向6 根层 13 28 右铜芯12 根层 12 24 右内层 10 17 右邻外层 10 16 右铜、铝芯外层 10 14 右注:相邻曾相反,对于多层绞线,任何层的节径比应不大于紧邻内层的节径比裸绞线外层节径比应控制在 10-11.5 倍3.3 在同一层内,相邻两个接头之间的距离应不小于 300mm3.4 束、绞以后的导电线芯表面应光滑,无三角口、裂纹、毛刺、油污等3.5 束、绞以后的导电线芯应紧密,不得缺股,断线、跳滨,允许轻微擦伤、擦毛等现象3.6 各种束、绞的成品导体,不允许整根焊接束、绞线中的单线允许焊接,焊接处的直径不大于标称直径的允许偏差单线直径 0.4mm 及以下者允许扭接,但不得插接;0.4mm 以上焊接。
3.7 成品电线电缆导电线芯的直流电阻,应符合附录表 2 规定3.8 成品导电线芯成盘流转,成盘数量和盘具应符合生产任务单的规定;并做上适当的分段和其他 检验文件 编号:版本:A/0主题 过程检验规程 页码:4OF114标识3.9 成盘的导电线芯每盘应为一整根,并排列整齐,无排线交叉、大小头和压线等现象4 检验方法4.1 束丝直径用千分尺测量;绞线直径用千分尺或卡尺测量4.2 束、绞线根数、绞向、表面质量、装盘质量用目测4.3 束丝的节距用退扭法测量,绞线的节距用印纸法测量4.4 直流电阻按 GB/T3956-2008 规定进行检测4.5 束、绞线长度用计米器计米或用 500 型及以下磅秤秤重5 检验规则5.1 束、绞直径采用首检,一班不少于两次5.2 束、绞根数、表面质量、装盘质量、采用巡检,一班不少于两次5.3 束绞线节距采用首检和换规格检验5.4 束、绞线绞向采用首检方式检查5.5 束、绞线导体直流电阻,按 1%批量抽检5.6 半成品标识 100%检查 检验文件 编号:版本:A/0主题 过程检验规程 页码:5OF115二、塑料绝缘、护套工序产品过程检验规程1 适用范围.本标准适用于塑料绝缘、护套的工序检验。
2 本规范依据GB/T9330-2008 塑料绝缘控制电缆GB/T5023-2008 额定电压 450/750V 及以下聚氯乙烯绝缘电缆GB/T6995-2009 电线电缆识别标志方法3 质量要求3.1 塑料绝缘指 PVC、XLPE、PE、F46 等绝缘料的挤出3.1.1 导电线芯结构应符合工艺卡片及《来料检验业务规范》等相关规定的要求3.1.2 导电线芯表面应光洁、无油污、三角口、裂纹、毛刺、划道等缺陷3.1.3 绝缘厚度、绝缘外径应符合相应产品工艺卡片的规定,并且绝缘厚度的平均值应不小于规定的标称值,最薄点不小于标称厚度的 90%-0.1mm.3.1.4 绝缘线芯的表面应光洁、色泽均匀、无毛刺,横断面上无气孔3.1.5 绝缘线芯的火花试验电压按表 1 规定表 1绝缘标称厚度δ(mm)试验电压(kv) 绝缘标称厚度δ(mm)试验电压(kv)δ≤0.5 4 1.5<δ≤2.0 150.5<δ≤1.0 6 2.0<δ≤2.5 201.0<δ≤1.5 10 2.5δ 253.1.6 标识识别标志3.1.6.1 5 芯以下电缆,一般采用颜色识别5 芯以上电缆,可用颜色识别,也可用数字识别。
3.1.6.2 无论采用颜色标志不允许或数字标,电缆中的接地线芯或类似保护目的的用线芯采用绿/黄组合颜色(双色线)时,绿/黄组合颜色标志不允许用于其他线芯3.1.6.3 生产绿/黄组合颜色的线芯时,其中一种颜色芯表面上应占 30-70%,余下部分为另一种颜色,并在整个长度的线芯上应保持一致3.2 挤塑料护套3.2.1 检查上道工序的半成品是否符合工艺卡片规定3.2.2 挤包型内衬层厚度、电缆外径、最薄点应符合工艺卡片规定电力电缆内护套度不考核标称厚度,只控制最薄点3.2.3 外护套厚度应符合工艺卡片规定电力电缆护套厚度(除单芯非铠装电缆外)不考核 检验文件 编号:版本:A/0主题 过程检验规程 页码:6OF116标称厚度,只控制最薄点3.2.4 电缆护套应包覆紧密,不得松套表 2火花试验类型 试验电压(kv) 最高试验电压(kv)50Hz 工频火花机 6t 15注:t 为护套的标称厚度,mm3.2.6 电缆绝缘层与护套层之间不应有进水现象3.3 成品电缆标志应清晰、完整、耐擦一个完整标志和下一个完整标志的始端之间的距离:如标志在护套上应不超过 500mm,如标志在绝缘或带状体(平行线、集束线)上应不超过200mm。
4 检验方法4.1 挤塑料绝缘4.1.1 检查导电线芯结构,清点根数、股数、检查单丝直径4.1.2 绝缘外径有游标卡尺或千分尺测量,间接算出绝缘厚度4.1.3 绝缘最薄点用 10 倍刻度放大镜测量4.1.4 绝缘表面质量用目测,黄/绿双色线表面覆盖,用目测4.1.5 火花试验用火花机进行4.2 挤塑料护套4.2.1 上道工序检验用目测4.2.2 护套外径有游标卡尺或千分尺测量,间接计算出护套厚度4.2.3 最薄点用 10 倍刻度放大镜测量4.2.4 护套表面质量及印刷标志用目测,标志间距用米尺测量4.2.5 挤包在铠装层外或金属屏蔽层外的非绝缘型塑料套,应经受 2 规格的工频火花机电压实验不击穿5 检验规则5.1 导体线芯、结构、绝缘或护套外径、厚度、f 值、黄/绿双色线分色,印刷标志,表面质量,要求做到首检,且逐盘检查5.2 绝缘或护套用材料、挤出外径、表面质量,每班巡检不少于两次5.3 护套包覆紧密是指用手旋转护套时,以手感无明显松动和护套不能单独转动为准5.4 工频火花:按表 2 规定检验5.5 半成品标识 100%检查 检验文件 编号:版本:A/0主题 过程检验规程 页码:7OF117三、低压线缆成缆工序产品过程检验规程1 适用范围本标准适用于聚氯乙烯绝缘电线电缆、低压电缆、控制电缆成缆工序检验。
2 本规范依据GB/T9330-2008 塑料绝缘控制电缆GB/T5023-2008 额定电压 450/750V 及以下聚氯乙烯绝缘电缆GB/T6995-2008 电线电缆识别标志方法3 要求3.1 一般要求3.1.1 检验上道工序的中间产品应符合工艺要求,如表面质量、结构尺寸、火花检验记录等3.1.2 成缆方向最外层为右向色序按顺时针顺序排列;数字按自然数序,顺时针排列3.1.3 绝缘线芯上相邻两个完整数字标志之间的最大距离为 25mm,数字标志的最小高度为4.5mm数字标志应清晰,字迹清楚3.1.4 绿/黄双色为接地线芯颜色或类似保护目的的用线芯,有黄/绿双色线芯的缆芯中应尽量避免采用绿色或黄色作为其他线芯的识别颜色3.1.5 采用数字标志的绝缘线芯,除另有规定外,线芯的绝缘应是同一种颜色其绝缘颜色与数字标志颜色应有明显不同,其优先选用的颜色为黑色,数字为白色3.1.6 数字标志应清晰、字迹清楚,除另有规定外,数字编号应从 1 号开始由内层到外层按顺时针方向排列3.1.7 有绿/黄组合颜色时,应放在缆芯的最外层3.2 电力电缆线芯识别:电力电缆采用颜色识别。
特殊情况下允许采用数字识别a) 电力电缆线芯优先选用颜色:二芯:红、浅兰;三芯:红、黄、绿;四芯、三芯加一心:红、黄、绿、浅兰(或黄/绿双色线);五芯:红、黄、绿、浅兰、黑或(黄/绿双色线);b) 电力电缆线芯数字识别:二芯:0、1;三芯:1、2、3四芯、三加一芯:0、1、2、3(其中数字 1、2、3 用于主线芯,0 用于中性线芯)3.3 450/750V 及以下塑料绝缘电线电缆、控制电缆 检验文件 编号:版本:A/0主题 过程检验规程 页码:8OF118绝缘线芯可采用颜色标志或数字标志以识别5 芯以下电缆一般应采用颜色识别,5 芯以上电缆可采用颜色识别,也可用数字识别a) 五芯及以下电线电缆的绝缘线芯,采用颜色识别时,其优先选用的颜色和色序如下:单芯:无优先选用颜色;两芯:无优先选用颜色;三芯:绿/黄双色、浅兰色、棕色;或浅兰色、黑色、棕色;四芯:绿/黄双色、浅兰色、棕色;或浅兰色、黑色、棕色或棕色;五芯:绿/黄双色、浅兰色、黑色、棕色、黑色或棕色;或浅兰色、黑色、棕色、黑色或棕色、黑色或棕色3.4 控制电缆绝缘线芯分色绝缘线芯可采用颜色标志或数字标志以示识别a) 控制电缆五芯及以下电缆的绝缘线芯,采用颜色识别时,其优先选用的颜色和色序如下:两芯:无优先选用颜色;三芯:绿/黄双色、浅兰色、棕色;或浅兰色、黑色、棕色;四芯:绿/黄双色、浅兰色、黑色、棕色;或浅兰色、黑色、棕色、黑色或棕色;五芯:绿/黄双色、浅兰色、黑色、棕色、黑色或棕色;或浅兰色、黑色、棕色、黑色或棕色、黑色或棕色。
3.5 成缆填充用材料应符合工艺要求,填充接头处应加强连接,保证缆芯弯曲时填充连续圆整,成缆后外观圆整,其不圆度不大于 15%.最大外径-最小外径不圆度= ×100%平均外径3.8 收线盘内径应不小于缆芯外径的 30 倍,最外层电缆距盘边距离不小于 30mm4 检验方法4.1 检查流转到本工序来的中间产品是否有流转卡和检验合格标志4.2 成缆节距用直尺测量4.3 成缆方向、线芯分色及色序、数序、表面质量均用目测4.4 扇形绝缘线芯成缆不得有翻身现象;4.5 成缆平均外径用纸带法测量,最大、最小外径用卡尺在同一横截面垂直方向上测量5 检验规则5.1 检验采用首检、换规格检和巡检相结合的原则5.2 半成品标识应 100%检查 检验文件 编号:版本:A/0主题 过程检验规程 页码:9OF119四、成圈和包装工序产品过程检验规程1 适用范围本标准适用于电线电缆成圈和包装工序检验2 本规..范依据GB/T9330-2008 塑料绝缘控制电缆GB/T5023-2008 额定电压 450/750V 及以下聚氯乙烯绝缘电缆3 质量要求3.1 成圈3.1.1 成圈时应按规定米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