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幼儿教育的机构多种多样,是世界上许多国家所无法比拟的,“幼儿凭证计划”使更多的学前儿童能享受教育的权利,也成为英国学前教育发展上的一大特色;学前教育的目标依照儿童年龄的不同而有所不同;在“任何一个忽视学前教育的社会也就是忽视了未来的社会,他们必然要为此付出沉重的代价”的呼声下,学前教育的策略与师资、学前儿童的家庭教育与社会教育,也都表现出鲜明的特点一、幼儿教育的机构与管理英国学制规定儿童从5岁开始进入小学,接受义务教育学前教育是为入学前儿童服务的,父母可从众多的学前教育机构中,选择适合自己需要的形式一)幼儿学校(班)附设在小学里,招收3—叫岁儿童,进行1—2年的学前教育,儿童就近入校入班;以半日制为主,全日制为辅,半日制分为上午来校来班(9:00—下午1:30)或下午来校来班(1:00—3:30);幼儿学校规模不同,从40名到120名不等,师幼比为1:10—1:13;重视从儿童的需要出发设计课程,为儿童提供安全、轻松的环境,为儿童入学作好准备1990年幼儿学校有1,364所,教师有3.1万人,入校(班)儿童有79.3万名,其中在私立幼儿学校中的儿童占6%二)日托中心不论是公立的日托中心还是私立的日托中心,都必须接受地方社会福利部门的定期检查,只有在教师资格、环境设施等方面符合要求以后,才予以注册,允许招生、开办。
日托中心全年开放,招收出生8周—5岁的儿童,儿童在中心的时间为上午8:00—下午6:00;按儿童年龄进行分班,不同年龄班规模不同,师幼比也不同,在0—3岁年龄班,最多只能有6名儿童,在3--5岁年龄班,最多只能有10名儿童,师幼比从1:3到1:4或1:51980年,有13.1万所日托机构,1991年增长了36%,1993年增加到近33万所,基本上满足了工作的父母及社区的需要三)联合托儿中心招收0—5岁儿童,全年开放,每天从上午8:00—下午6:00,父母可根据工作需要,接送孩子;为了使保育与教育能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幼儿园、家庭、幼儿三方面都能受益,该机构鼓励父母积极参与中心的活动,并设有父母屋,将父母参与的可能转变成现实四)家庭保育符合健康、安全标准,经地方社会服务部注册以后的家庭,才能开办保育活动,全年全日开放,由主妇担当教育自己孩子和别人孩子的重任,最多只允许照着3个5岁以下的儿童(包括自己的孩子)近些年来,国家格外重视对家庭保育的管理,政府资助保育者培训工作,成立国家儿童保姆协会,在儿童法中规定保育者必须注册等,以提高儿童保育者的素质,充分发挥其作用五)学前游戏小组设在农村及没有幼儿学校和幼儿班的地方。
它为儿童提供游戏伙伴、游戏时间和空间,为父母、特别是母亲提供交流、学习的机会,使成千上万的家庭能从中获益父母通过定期参加儿童的游戏,能了解自身的教育价值,提高自信心,在家庭中更好地教育儿童游戏小组每周开放3--4天,每天上午2--3个小时,儿童大多是2.5---4岁儿童;每组平均20---24个儿童,由3---5个教师和保育员负责,师幼比为1:8左右;注重给儿童创设开展各种游戏的机会,启发儿童去探索、发现、交往,并鼓励父母积极参与,增强家长作为教育者的作用近几年来,更加重视对工作人员的培训、对机构的管理和监督,有效地提高了学前游戏小组的质量,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儿童,据统计,1990年全国注册的学前游戏小组有1.8万个,1996年上升到2万个,服务于80万名5岁以下的儿童六)父母婴儿小组此外,还有社区中心婴儿室、4岁幼儿班、学前班、亲子小组、儿童保育中心等记时性为主的学前教育机构,满足家长随时接送孩子的需要多种多样的学前教育机构由不同的部门举办、管理,例如,幼儿学校由教育部门负责,日托中心由社会福利部门负责,游戏小组由卫生保健部门负责,亲子小组由私人或团体举办最近几年,这些部门已有了更多的投入和配合,例如,教育部对所有的学前儿童的教育开始负责,社会福利部正在为更多的儿童和家庭服务,卫生部门、社会组织、志愿者也更多地参与到学前教育中来。
为了解决4岁以下儿童的保教问题,1995年英国慈善团体发出了“学前儿童的呼声”,意在筹集100万英镑,帮助贫困家庭支付学前儿童的费用,满足特殊儿童的需要为了提高幼儿的入园率,1995年国家公布了7.3亿英镑的“幼儿凭证计划”,对4岁儿童发放教育券,实行正规的学前1年免费教育 (地方教育当局把价值1100英镑的票证,发给4岁儿童的家长,以保证其孩子能受到高质量的学前教育;家长把票证交给学校,学校把票证上交给地方当局,地方当局再把票证交给中央政府;中央政府根据票证数额,拨款给地方政府,地方政府再拨款给学校),1996年在少数地区开始试行,1997年在全国范围内大面积实施,使众多家长能自由选择公立、私立或民办的幼儿教育机构,推动了幼儿教育机构之间的公平竞争,提高了办学质量二、幼儿教育的目标每个儿童都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只有在适当的环境、良好的教育条件下,儿童的这种潜能才会被充分挖掘出来1998--1999年英国教育改革议案提出;要重视道德教育,加强公民意识,培养符合现代生活的行为规范和伦理道德;学校课程和评定当局指出:要使5岁儿童在人格和智力上获得全面发展学前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应促进儿童的整体发展,使儿童在社会性、情感、体力、智力、道德上都得到发展,因为这些方面的发展是相互联系,综合进行的,不可能被分割成几个毫不相干的部分。
学前教育的目标因儿童年龄的不同而有所区别,分为婴儿教育目标和幼儿教育目标:婴儿教育的目标是:为婴儿提供能发挥他们最大潜力的环境,培养婴儿的语言能力、独立性及社会技能,发展婴儿倾听、观察、讨论、实验的能力,为婴儿提供广泛的、平衡的、连贯的活动,促进每个婴儿的发展幼儿教育的目标是使幼儿在身体、智力、语言、情感、社会、精神、道德和文化等各方面得到全面发展:(1)发展幼儿的身体,增强体育运动能力;(2)培养幼儿对数学、科学的兴趣,提高儿童的感官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通过语言和文字教育,激发幼儿对识字、文学的兴趣,提高阅读能力,能辨认一些重要的社会标志物,如驾驶标志、交通规则标志、运动会标志等;(4)培养幼儿的自我意识、自信心,使儿童能进行自我教育,发展自控能力;(5)通过为幼儿提供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与小伙伴相互交往的机会,促进幼儿社会交往能力的提高;(6)培养儿童内在的学习动机,激发儿童学习的愿望,促使儿童主动进行学习,提升幼儿艺术表现能力和创造性;(7)丰富幼儿历史和地理知识,培养幼儿社会、文化技能,帮助幼儿了解人类与社会的关系、科学与技术的关系,以及信息技术(即通讯系统如计算机、录音机、计算器、、复印机等)对世界发展的作用,培养儿童的个性与能力,为他们日后走向社会打基础。
三、幼儿教育的策略(一)为每个儿童提供发展的机会教师把每个儿童都看作是有个别差异的独特个体,儿童的发展水平虽然有所不同,但应竭力为每个儿童提供发展才能的机会例如,积极开展区域活动,为儿童设立娃娃区、图书区、语言区、视听区、电脑区、积木区、制作区、绘画区、科学区、玩水区、玩沙区等,使儿童可以从自己的兴趣爱好出发,自由参加某个区的活动,发展个性品质同时,在每个活动区中,教师还为儿童准备不同的活动材料,以适应儿童的发展水平例如,在图书区中,教师提供了各种阅读材料,儿童可以按照自己的阅读兴趣、水平,加以选择,以提高阅读能力二)为儿童提供全面发展的机会教师为儿童提供广泛的材料、经验,刺激儿童的好奇心,鼓励儿童探索环境,大胆想像、创造、表现,促进身心的全面发展儿童经常从事的活动有科学、故事和诗歌、音乐和律动、戏剧、数学、创造、建构、设计和技术、玩沙和玩水、多用途的操作材料、烹饪等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儿童增长了见识,发展了才能,获得了体力、认知、情感、社会性、审美各方面的知识经验和技能技巧例如,在科学活动中,教师注意让儿童习得关于向日葵的全部知识,从选种开始,观察它的整个生长过程,直至成熟后的形状,通过说讲、绘画、唱跳、数数等各种活动,加深对向日葵的全面认识。
三)对儿童进行综合教育在对儿童进行教育时,强调把各方面的内容和各种手段有机地结合起来,实行主题教育,注重教育的整体性和综合性,以提高儿童的学习效率例如,为了帮助儿童掌握有关动植物方面的知识,在探索活动中,教师要求儿童仔细观察各种动物、植物;在语言活动中,要求儿童彼此交流自己的观察结果,掌握动物、植物的名称;在体育活动中,要求儿童模仿动物的动作、植物的形态;在美工活动中,要求儿童制作动物模型、植物招贴画;在创造活动中,要求儿童大胆想像、自由创造再如,在教儿童认识数概念的,教师和儿童一起收集废旧物品,开展分类、配对、排序、测量等活动,一同念儿歌、唱歌、折纸、剪贴、绘画、烤制点心、玩建筑游戏等四)游戏是儿童最基本的活动儿童的学习是以游戏为基础的,高质量的学前教育是建立在游戏之上的,游戏应成为每日活动中的一种基本活动,而不应一味地强调为小学学习作好准备,减少儿童的游戏时间,以免剥夺儿童最有价值、最适当的学习体验和童年的欢乐英国研究人员最近通过对全国学前教育机构4岁儿童的调查,发现许多儿童患有“紧握铅笔综合症”,感到手臂、脖子酸痛,觉得学习枯燥乏味,且无所收获儿童对过于忙碌而没有时间玩耍的生活很不满意,抱怨被成人逼得太紧,活得太苦太累;生活似乎是只学习而不玩耍,学校和家庭施加的取得优异成绩的压力,令他们难受、忧虑;即使在玩耍时也常被成人打断,要求他们“继续学习”,坐下来反复做各种练习题;被迫去学习芭蕾、艺术课程,尽管他们真正需要得到的是“放松”。
此外,教育家还提出成功的游戏不是完全自发的、无组织的活动,而是需要教师去精心准备游戏环境、材料、设备,丰富儿童的经验,参与、评论儿童的游戏,鼓励儿童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关于教师应如何为儿童提供游戏材料、指导儿童的游戏,随着脑部构造理论的发展,现在也有了新的认识许多研究人员提出:男性在空间思维能力测验中占据优势是源于孩提时期的游戏定式,经常玩积木、卡车、火车的孩子比那些经常玩娃娃、过家家的孩子更可能提高空间思维能力;女孩式的玩法使得儿童能更好地发展语言技巧五)通过音乐活动提升儿童的创造性英国研究人员指出,从儿童3岁开始教授莫扎特或贝多芬的音乐,能有效地提高儿童的学习成绩;即使每天只弹10分钟的钢琴,幼儿智力测试的成绩也会大幅度提高因为对幼儿进行音乐训练,能使其受到各种刺激,并对刺激作出反应;这就在大脑中建立了暂时神经联系,改进脑上部的“硬线路”,而这个部位与认知能力、创造力有着密切的关系,促使大脑更好地识别空间和时间模式,对提高儿童思维的独创性具有长远的积极影响所以,在儿童的日常活动中,注意利用音乐来对儿童进行教育,如当儿童观看起重机工作时,教师和儿童一起唱起重机如何把石头吊起、放下的歌曲;当有外国客人来参观学习时,教师邀请客人给儿童表演歌舞,教儿童唱歌,为儿童演奏乐曲等。
六)丰富儿童的感性经验教育者认为最好是让儿童通过直接经验、第一手材料来进行学习,使教育内容与儿童的日常生活、动手活动紧密相联例如,为了帮助儿童认识沙子、水泥、石头,教师就让儿童观看装卸工是如何卸下这些建筑材料的,鼓励儿童用手去触摸沙子,比较沙子的颜色、形状,拿起石头掂量轻重、比较大小、光滑程度,冲洗石头上的泥土,用水搅拌水泥,和儿童一起砌墙;在此过程中,儿童就了解了沙子、水泥、石头的特性,知道了要按一定的比例掺和建筑材料、进行搅拌,习得水平、垂直、稳固、倒塌等概念,掌握简单的劳动技能七)充分运用多媒体教育手段为了使儿童学得轻松愉快,取得好的教育效果,注意运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做到图文声并茂例如,教儿童认识数字3时,电视里播放关于3的歌曲,儿童自由自在地跟着唱;画面上时而出现数字3,时而又出现三只鸭子在河里游泳、三只猴子在树上摘桃子、三辆轿车在高速公路上疾驶有些班级还备有一台计算机,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