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华南农业大学马克思期末考试试卷1

人***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64.50KB
约13页
文档ID:404586572
华南农业大学马克思期末考试试卷1_第1页
1/13

华南农业大学期末考试试卷(A卷)--第 2学期  考试科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考试类型:闭卷+开卷    考试时间: 120  分钟学号 姓名 年级专业 题号一二三四五总分得分评阅人考试注意事项:1.本次考试分闭卷和开卷两部分第一、二、三大题为闭卷部分,答题时间为50分钟,答案请填涂在答题卡上第四、五大题为开卷部分,答题时间为70分钟,答案请写在答题纸上考试50分钟后统一收答题卡,答题卡由监考教师收齐后方可离开座位拿资料进行开卷部分的考试2.考生参与考试需携带2B铅笔、橡皮、圆珠笔或钢笔闭卷部分的答案请一定用2B铅笔填涂,开卷部分的答案请一定用圆珠笔或钢笔写在答题纸上3.答题卡必须写上院系、年级、专业、班级、姓名、学号,学号要填涂对的,特别注意“科目”栏填涂“原理”主观题答题卷必须写上学号、姓名、年级、专业考完试后分开交答题卷、试题卷4、考生在考试全过程中不得使用通讯工具,运用通讯工具查资料的视同作弊得分 一、单选题(45分,每题1分)1、马克思主义理论从广义上说是( )A.不仅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涉及继承者对它的发展B.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学说体系C.有关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D.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措施构成的科学体系2、整个马克思主义学说的理论基本是( )A. 马克思主义哲学 B.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C. 科学社会主义学说 D. 阶级和阶级斗争学说3、“哲学把无产阶级当作自己的物质武器。

同样,无产阶级把哲学当作自己的精神武器这个论断的含义是( )A.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和措施论 B.哲学的存在方式是物质  C.无产阶级的存在方式是精神 D.无产阶级掌握哲学就由自为阶级转变为自在阶级4、马克思主义最主线的世界观和措施论是( )A.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B.政治经济学理论 C.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D.阶级斗争学说5、哲学的基本问题是( )A.世界观和措施论的关系问题 B.物质和运动的关系问题 C.理论和实践的关系问题 D.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6、“世界统一于存在”的观点( ) A.坚持了彻底的唯物主义一元论 B.是地地道道的唯心论 C.是掩盖哲学上两大基本派别对立的提法 D.是被自然科学发展证明了的科学命题7、“忧心忡忡的穷人甚至对最美丽的风景都没有什么感觉;贩卖矿物的商人只看矿物的商业价值,她没有矿物学的感觉这是( )A.先验论的观点 B.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 C.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D.经验论的观点8、唯物主义的三个历史发展阶段是( )A.朴素唯物主义、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B、中国哲学、印度哲学、古希腊罗马哲学C、17世纪英国唯物主义、18世纪法国唯物主义、19世纪德国费尔巴哈唯物主义D、马克思主义阶段、列宁主义阶段、毛泽东思想阶段9、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对立的焦点在于与否承认( )A.事物的普遍联系 B.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 C.事物的发展动力是事物的内部矛盾 D.事物的发展通过量变到质变10、唯物辩证法的总特性是( )A.绝对和相对的观点 B.有限和无限的观点C.共性和个性的观点 D.联系和发展的观点11、“心不使焉,则白黑在前而目不见,雷鼓在侧而耳不闻”。

这句话表白人的意识具有( )A.客观性 B.能动性 C.对象性 D.任意性12、不可知论者和可知论者的重要理论分歧在于( )A.与否承认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B.与否承认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C.与否承认意识是对物质的反映 D.与否承认意识的能动性13、马克思主义觉得,主客体之间的价值关系是指( )A.主体对客体的物质欲望和规定 B.主体对客体的能动性C.主体对客体的改造科学实验 D .进入主体的结识和实践范畴的客观事物 14、马克思主义觉得,从实践的活动机制看,实践是( )A.主体与客体通过中介互相作用的过程 B.道德行为和政治活动C.科学实验 D .进入主体的结识和实践范畴的客观事物 15、恩格斯说:“人的智力是按照人如何学会改造自然界而发展的这阐明( )A.自然界是结识发展的动力 B.实践是结识发展的动力C.人的结识具有主观能动性 D.人具有结识自然的能力16、列宁提出的“从物到感觉和思想”与“从思想和感觉到物”是( )A.唯物主义结识论与唯心主义结识论的对立 B.经验论与唯理论的对立C.反映论与先验论的对立 D.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对立 17、划分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的原则是( )A. 对物质与意识关系的不同回答 B.对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关系的不同回答C.对思维和存在关系的不同回答 D.对教条主义与经验主义关系的不同回答18、劳动发展史是理解所有社会发展中的钥匙,由于劳动是( )A.人的本质 B.人的生命存在和所有社会生活的基本C.一切财富的源泉 D.所有人类社会的内容19、在人类社会发展中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是( ) A.生产方式 B.地理条件 C.社会意识 D.人口因素20、在生产关系中起决定作用的是( ) A.生产资料所有制 B.产品的分派和互换 C.在生产中人与人的关系 D.管理者和生产者的不同地位21、生产力所体现的关系是( )  A.人和人之间的关系    B.人和物之间的关系   C.物和物之间的关系  D.人与自然界之间的关系  22、人民群众既是历史的“剧中人”,又是历史的“剧作者”,这是( ) A.唯心主义的观点 B.折中主义的观点 C.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 D.历史循环论的观点23、一定社会形态的基本是( ) A.生产力 B.该社会的多种生产关系C.政治制度和法律制度 D.与一定生产力发展阶段相适应的生产关系的总和24、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是( )A.生产方式内部的矛盾规律 B.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本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运动规律C.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矛盾规律 D.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的矛盾规律25、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发明者,其主线因素在于人民群众( )A.占人口大多数 B.是社会生产力的体现者C.具有先进思想 D.掌握历史发展规律26、生产商品的劳动分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其中具体劳动的作用是( )A.发明新价值 B.发明剩余价值C.发明必要价值 D.发明使用价值27、商品生产者要获得更多收益必须使生产商品的( )A.个别劳动时间等于倍加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B.个别劳动时间等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C.个别劳动时间不小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D.个别劳动时间不不小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28、资本循环的三种职能形式是( )A.产业资本、商业资本、借贷资本 B.固定资本、流动资本、生产资本 C.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 D.不变资本、可变资本、流通资本29、任何社会再生产从其内容看( )A.既是生产力的再生产,又是生产关系的再生产 B. 既是物质资料的再生产,又是生产关系的再生产 C.既是使用价值的再生产,又是价值的再生产D.既是外延的扩大再生产,又是内涵的扩大再生产30、产业资本循环中实现价值和剩余价值的阶段是( )A.购买阶段 B.生产阶段 C.销售阶段 D.流通阶段31、资本积累的源泉是( )A.物质资料的生产 B.扩大再生产 C.剩余价值 D.不变资本32、相对过剩人口产生的主线因素是( )A.科学技术进步的必然产物 B.商品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C 资本积累过程中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 D.人口生产和物质资料生产的失衡33、经济全球化的重要受益者是( )A.发达资本主义国家 B.中档发达限度的国家 C.第三世界国家 D.发展中国家34、经济全球化带给发展中国家的悲观影响有许多,但不涉及( )A.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差距扩大 B.在经济增长中忽视社会进步,也许会发生环境恶化 C.导致治理危机 D.经济发展机会大大减少35、如下不属于现代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关系方面新变化的是( )A.浮现资本社会化趋势  B.工会的产生和发展 C.社会福利事业的发展  D.浮现了工人持股现象36、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条件下,政府对经济生活进行干预和调节的实质是( )A.维护垄断资产阶级的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B.维护资本主义经济稳定增长C.消除或避免经济危机的爆发D.提高资本主义社会的整体福利水平37、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是( )A.寄生的资本主义B.腐朽的资本主义C.不断发展的资本主义D.过度的资本主义38、列宁得出社会主义也许在一国或数国一方面获得。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