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科研论文的写作规范与答辩要求,DongjingmeiLanzhou city university,第九章 体育科学研究论文的撰写、报告与评价,第一节 科研论文的撰写要遵循国际惯例第二节 体育科研论文写作体例第三节 体育科研论文的交流与报告第四节 体育科研成果的评价,体育科学研究论文是指把全部研究工作和科研成果,以一定的标准规格用文字形式表达,它对于研究经验和成果的推广交流,进一步地深入研究以及促进体育事业的发展与传承有重要意义体育专业的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是对学生从事体育科学研究的引导也是对学生四年来体育学科基本知识及综合能力的综合体现一,科研论文的撰写要遵国际惯例及写作规范,体育科研论文的分类: (一)大学生的毕业论文1.专科生的毕业论文2.本科生毕业(学位)论文3.硕士生毕业(学位)论文4.博士生毕业(学位)论文,体育科研论文的基本结构,1.前置部分 2.主体部分 3.附录与结尾部分,理科性论文与文科性论文的一般结构,,1.论文题目,题目是论文的高度概括,应简明扼要,确切精练,使人一目了然,能反映出科研成果的深度、广度及文章的主要内容,一般不超过20个字,千万不要超过过30个字。
1.论文题目,一般由三个部分组成:①研究对象的名称和范围(通常采用定语法加以限制);②研究内容或施加因素③研究方法、效果反映或研究的程度①研究对象 施加因素 实验效应,例, 关于少年短跑运动员采用下坡跑练习 促进步频提高的研究 不同有氧运动时间和练习频率对中年妇女 脂肪减少幅度与稳定程度的研究自主选项的体育教学方案对非体育专业大学生 从事体育锻炼积极性和锻炼效果的影响,②研究对象 研究内容 研究方法,例我国优秀女子铁饼运动员 投掷技术的生物力学分析体育系学生 跳高技术教学中应用程序教学法的实验研究石家庄市跆拳道俱乐部经营活动现状的调查与分析,③研究对象 研究内容 研究程度,例:青少年短跑运动员 步频能力发展一般规律的初步研究现代篮球运动 发展趋势的初探浅谈 当代竞技体育的几个显著特征,,2.论文摘要,摘要四要素: 研究目的,方法,结果,结论,3、关键词,论文的主体部分,体育科研论文的主体部分主要有引言、正文或本论、研究对象与方法、结论与建议、致谢、参考文献等内容主体部分是科技论文的核心组成部分,在论文的整体结构上,层次的标号必须统一,国际惯例的做法是用阿拉伯数字编号分级,层次清晰、引用简便、一目了然。
主体部分的层次结构示例如下: 第一级 第二级 第三级 第四级 … 1 1.1 1.1.1 2 2.1 2.1.1 3,4.前言,5.正文,6.结论与建议,7.参考文献,文献代码,专著:M;论文集:C;报纸文章:N;连续出版物:J;学位论文:D;报告:R;标准:S;专利:P,8.附录,表与图的格式,条形图,图11-2 30名男女学生体育选修课分组条形图,面积图,图11-6 某排球队得分的4个因素圆饼图,散点图,图11-10 10名新生体育成绩与文化课成绩关系的散点图,单位与数字,1、稿中的计量单位必须使用法定计量单位的国际标准符号,不得使用已废止的符号,更不得自造符号 2、次、世纪、年、月、日、百分等一律使用阿拉伯数字二、体育科研论文的交流与报告,学术交流是培养创新人才、了解科学技术发展变化动态、传递科技信息和吸收先进科学技术的重要途径,也是知识经济时代人们获取知识、提高自身素质的主要方法和手段通过一定范围和一定层面的学术交流,有利于学者之间的取长补短,开拓思路,少走弯路。
对体育专业大学生参与学术交流的意识和能力培养,是高等体育院校教学模式改革的重点;同时,通过学术会议,可及时淘汰落后的学术思想和方法,促进科技装备的改革,加强学者间合作与对话,促进青年科技人才的培养和成长,有利于整体科技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整个社会公民科学素质与观念的培养交流的形式,(一)主题报告(keynote address) 都是由主管主办部门在广泛征询各级部门、专家意见的基础上,围绕着重大问题或方向来进行的,其主要目的就是把握某一领域科学发展的整体趋势,具体的体现在科技交流的主题上二)专题报告(symposium)一般是围绕会议主题所要研究的重点领域,会议交流之前均有组织者公开颁布的主要选题指南,其主要特点是不同交流者对某一类问题或某一门学科的问题进行专题讨论如第七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仅体育人文社会科学就分了体育产业、群众体育发展现状、奥林匹克研究、体育发展战略、体育院校改革、中小学体育课程与教学改革、体育的历史与未来等10个专题专题报告的时间一般在20-30分钟,甚至在60-90分钟,可根据组织者的要求来进行,,(三)墙报交流poster session)是近年来国际学术交流的常用形式,尤其是在研究内容中有许多图片、表格或存在语言问题(国际交流)时更具有优越性,而且墙报展示的时间不受限制,有充分的时间与作者面对面地交流。
按照国际惯例的做法,墙报粘贴板通常是100cm(W)×150cm(H),较流行用纸打印约1米左右距离内眼睛清晰可见的字号,然后分块张贴,来布置展板,也可以将文稿整体设计在组织者规定的展板上,并附有作者的简介等信息,便于与同行进行学术交流随着科学技术和高科技技术的发展,墙报交流的形式将成为学术交流的重要窗口四)口头报告(oral presentation) 是学术会议较为正式的一种交流方式,一般要求用大会规定的语言来报告,时间为20-25分钟,其中包括5-10分钟的讨论口头报告普遍采用了目前国际流行的PowerPoint计算机软件视听表达方式,在整体上提高了论文报告的效果由于口头报告受时间的限制,因而报告完成后,与会代表与同行就报告的论文中感兴趣的问题或研究过程中的细节可以向作者提问,相互学习,共同提高三 毕业论文答辩,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及国务院《学位条例暂行实施办法》,学位授予单位应设立本科学生、研究生学位评定委员会,并组织有关学科的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对大学生和研究生的论文进行审查与答辩毕业答辩,是考察学生知识与能力综合水平的主要环节,也是大学生、研究生全面回顾、总结、鉴定自己学习成绩的机缘,又是培养大学生、研究生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与途径,更是大学生进一步将自己所学投入所用的新起点。
一)论文答辩的主要目的意义,论文答辩的主要目的在于:1.了解论文的写作与研究过程2.检验学生综合能力和创新的见解3.帮助学生总结提高4.评定最终学习成绩,(二)毕业(学位)论文答辩的一般程序,高校学生论文的报告与答辩,是以专业或学科成立的答辩委员会对学生论文的集体审查答辩委员会由5~9人组成,如果是本科生的论文答辩,也可以设若干个答辩小组论文报告与答辩的一般程序如下: 1.答辩委员会主席介绍答辩委员,宣布注意事项 2.学生自述,作论文报告 3.答辩委员提出问题 4.学生回答问题 5.答辩委员会主席(或小组长)作小节三)毕业论文答辩的准备,论文答辩的准备工作包括思想准备、内容准备、物质条件和模拟报告等环节 1.思想准备工作主要明确答辩的目的,对论文答辩的意义有个清楚的认识,要端正态度,防止和克服对待答辩不正确、不正常的一些心态,同时,要树立自信心,克服茫然、恐惧、自卑等心境,积极向老师和留校的学生请教,针对自己的论文和自身的某些缺陷,做好思想准备2.答辩内容的准备,(1)根据论文的结构和报告时间撰写论文答辩报告稿(演讲稿) 答辩稿的主要逻辑路径是:研究这一问题的背景是什么?怎样进行研究工作的?主要的结果是什么?如何解释?最终的结论。
答辩稿的写作一定要考虑报告的时间,写作还要考虑报告是演讲,而不是照本宣科等因素2)制作电子演示文件或幻灯片、胶片 现代科技成果的交流与传播,显著地突出了多媒体的视听效果大学生更是现代科技成果的推广者和利用者,在毕业论文答辩中采用电子演示文稿,已是很普遍的事情,一来能强化论文报告的时效性,给他人留下深刻的影响;二是生动形象的多媒体演示,可以充分反映和发挥答辩者的创造性,来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3)对答辩委员可能提出的问题作成卡片 在论文答辩准备过程中,要对论文所涉及的基本概念、原理、相关学科的理论以及论文工作中的一些细节,如数据计算的公式等内容,限于论文篇幅,不可能全部写在论文中,但在论文答辩中又有可能提问,这样就得对该问题预先做些卡片,以便在论文答辩过程中参考使用3.答辩的物质准备,物质条件的准备主要指答辩过程中所涉及到的仪器设备、环境场地、参考资料等实物条件及衣着头面等例如电脑操作、多媒体投影仪、录音带、挂图、实物模型等需要当场演示的器具及必要的参考书;同时还要准备诸如铅笔、笔记本等,以便记录、回答问题时使用尤其是答辩时要衣着整洁、洗脸沐浴、梳理头发、配置领带,因为,毕业答辩是一项严肃而庄重的学习、学术活动,一个有教养的大学生应是整洁、庄重、大方、健美,富有生气,切忌在这种场合不修边幅、衣冠不整、谈吐粗俗、举止轻浮,当然,不提倡油头粉面、花里胡哨、不伦不类。
4.模拟报告,为了使论文报告达到预期的效果,在上述准备的基础上,进行模拟报告模拟报告可在指定的答辩地点进行,甚至可以在学生宿舍进行,同学们之间相互报告,相互提问题,加深对论文的记忆,发现存在的问题,掌握报告的时间和节奏,感觉报告的视听效果,模拟报告力求达到脱稿四)报告与答辩的具体过程,1.简要自我介绍当答辩委员会主席宣布论文报告开始后,答辩人用很精炼的语言向与会的委员和听众介绍自己的姓名、班级、专业,为答辩作一个有礼貌的开篇介绍时应热情自然、彬彬有礼、文雅得体,不能呆板、冷面、嘻皮笑脸 2.论文的报告论文报告过程中首先是运用精炼的语言以演讲的方式提纲挈领地将主要的研究内容展示给听众,通常是根据已经准备好的演讲稿,以文献回顾开始提出问题并阐述研究的目的,简述研究的方法,重点报告研究结果并予以简要分析,最后阐明作者观点作出结论;其次注意电子演示文稿、幻灯、胶片等声像技术与报告的有机结合;第三,在报告中注意姿势、表情、手势自然大方,充分利用给定的时间,避免过于短促,词不达意,不知所云在给定的时间内报告论文后,紧接着就是提问和答辩提问一般会限于论文所涉及的学术范围,往往是论文的重要的核心部分或作者没有考虑到的环节,问题的数量依问题回答的质量、难度来定。
具体的问题常是考查论文是否学生本人完成;引导学生对论文的核心内容作进一步阐述;询问论文中含糊不清的概念、数据及本人未认识到的重要发现或工作;考查学生的治学态度及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等3.答辩委员的提问,4.回答问题,当教师提出问题时,答辩者应仔细聆听,必要时做一些速记,一般从问题的审题入手,仔细琢磨每一问题要针对什么?考查什么?或论证什么?对教师提出的任何问题,都应有自信心尤其是对一些最基本问题,切忌贸然回答;对事先已准备的问题,回答时要简短扼要,不宜展开回答;对事先没准备的问题,不要急于回答,应稍加考虑,从哪里着手,分几个层次阐述?不要“兜圈子”、“绕弯子”,可以重复论文中的有关内容,也可以根据该问题所涉及的范围,补充新的证据或进行必要的解释;对回答不出的问题、论文中有明显漏洞的问题、没有考虑到的问题等,要实事求是的回答,不要勉强回答,或者东拉西扯予以应付,更不要强词夺理或故弄玄虚,信口开河;对教师的批评,要坦然接受,并对批评做出深思熟虑的回应5.答辩中的态度,毕业(学位)论文的答辩表现,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大学生、研究生的基础理论、专业技能、心理素质、气质修养等整体素质因此,答辩人应努力做到注意集中,态度诚恳,开始答辩时,应向老师、听众问好和敬礼,对待教师的提问,即使自我表现感觉良好,回答比较满意,也不应过分自矜,自以为是,答辩完成后,表示谢意、敬礼,有礼貌地退席。
体育院校本科学生毕业(学位)论文评价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