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自然主义与实证主义文论第一节 丹纳的文艺观一、文学发展的三要素 二、理想艺术的标准 三、总体性文学批评观孔德的知识发展三阶段论:神学阶段(虚构的阶段)形而上学阶段(抽象的阶段)实证阶段(科学的阶段)丹纳(Hippolyte Adolphe Taine, 1828—1893)法国19世纪杰出的文学批 评家、历史学家、艺术史 家、文艺理论家、美学 家主要著作有《拉封丹及其 寓言》 、《巴尔扎克论》 、《英国文学史》和《艺 术哲学》等,在欧洲文艺 界引起过强烈而广泛的反 响文艺作品的特征文艺作品既是个人想象力的发挥,同时也是一个时代人情风俗的再现其生成与发展、价值与意义,与种族、环境、时代这三个要素密切相关——丹纳艺术社会学体系建立的三个支柱一、文学发展的三要素天生和遗传的那些倾向,人带着它们来到这个世界上,而且它们通常更和身体的气质与结构所含的明显差别相结合”——种族和民族的这种相似习性也必会决定其文学艺术的相似性丹纳所谓的“种族”因索,和我们现在说的“种族”概念并不完全一样,它实际是指由天生和遗传所造成的民族特性1)种族自然环境社会环境2)环境时代精神——作为一种精神气候,时代精神是文学艺 术赖以发展的后天条件,会使文学艺术打上特定 时代的印记。
丹纳所说的“时代”,包括风俗习惯、时代精神等 ,统称为精神气候种族是内部原因,环境是外部压力,时代 则是后天动力3)时代丹纳的“种族、环境、时代”三要素学说,是在 受史达尔夫人及黑格尔的有关观点的影响下,将 其发展为系统的学说,这一理论对后来的社会学 文学批评以及历史主义文学批评产生了探远的影 响影响理想的艺术作品的重要标准某一显著特征是否居于支配地位越接近这个标准,艺 术作品也就越完美三个重要指标第一,特征是否重要第二,特征是否有益第三,效果是否集中二、理想艺术的标准批评观的突出特征——“总体性”具体表现其一,将不同的作品作为一个总体来理解其二,将社会、作家、作品联系贯穿,作为一个总体来 理解其三,将他所处时代的各种复杂思想融合统一,综合用 于文学批评三、总体性文学批评观如果以泰纳提出的“三要素”说来分析他自身的批评理论的话,会发现泰纳的批评观有着特殊时代因素的影响,这种影响虽导致其具有一定历史局限,但又使其有超越历史、开拓未来的独创性的一面他在一个伪浪漫主义的时代崇尚科学主义、实证主义,实际上为后来更为合理的批评观念提供了理论基础后来美国文论家艾布拉姆斯在《镜与灯》中提出的文学四要素(作家、作品、读者和世界)及其对四者相互之间关系的强调,与泰纳的“三要素”及艺术社会学体系之间应当是存在某种内在关联的。
影响圣伯夫(CharlesA.Sainte-Beuve,1804- 1869年,又译圣佩韦)是法国19世纪最著名 的实证主义文学批评家他受孔德实证论的 影响,用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研究文学,把 实证论应用于文学批评领域他是法国第一个专业评论家,著述很多,主 要有《当代人物肖像》、《妇女肖像》、《 文学家肖像》、《十六世纪法国诗歌和法国 戏剧概貌》、《彼尔—罗维尔修道院史》、 《帝政时期的夏多勃里昂和他的文学团体》 等著作此外还有《星期一丛谈》、《新星 期一丛谈》,这是他长期为报刊撰写的评论 文章的两个集子,也是最能体现圣伯夫文学 批评风格及其理论主张的著作第二节 圣伯夫圣伯夫的文艺思想以及文学批评实践是建立在孔德 实证论基础上的实证论只从事观察,只问“是什 么”,而不问“为什么”圣伯夫把实证论应用于文学批评,主张文学批评的 任务在于发掘和研究有关文学家、文学史的种种确 定的事实圣伯夫的文学批评就是把作家传记、作家心理的“ 史实”编成一部形形色色的文学的“自然史”,而 “史实”所含的客观规律却被抛在一边一、文学批评的任务圣伯夫认为文学批评的重点是作家而不是作品因此,他主张文学批评应重点研究作家的生活经验、理想和才能,主张从各方面搜集材料,揭示作家特殊的灵魂、独特的精神状态。
2.文学批评的重点文学批评的目的,在圣伯夫看来,是寻找和培养“ 古典作家”,复苏文艺趣味圣伯夫心目中的理想 作家是“古典作家”,或者叫“具有古典精神”的 作家圣伯夫对什么是古典作家的论证,扩大了“古典” 的含义,是别开生面的但他又主张以新的理性和 良知培养作家的文艺趣味,重新把文艺纳人服从“ 理性”的轨道,却又陷人了“新古典主义”的老 套3.文学批评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