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城市文化与历史文化名城 刘叙霆

第***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212KB
约5页
文档ID:37773229
城市文化与历史文化名城 刘叙霆_第1页
1/5

城市文化与历史文化名城城市文化与历史文化名城厦门大学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厦门大学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城市规划系城市规划系刘叙霆刘叙霆 25120102201459城市文化与历史文化名城城市文化与历史文化名城作者简介 刘叙霆(1992-) ,男,甘肃酒泉人,厦门大学城市与区域规划系,邮编: 363105,:18760363991,Email:bayunzi@提 要 中国正在处于经济高速发展,城市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而对于城市所拥有的 历史遗产,也从刚开始的不管不问的破坏到现在有目的的保护、开发、利用历史文化 名城保护这一课题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出现了一批批我们所熟知的历史文化名城,如周 庄、同里等,但是多年来,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与开发这条路却也并不平坦,时至今日 已经处于一个瓶颈,现从城市文化的角度,指出历史文化名城的发展应该更注重其精神 层面 关键词 城市文化 历史文化名城 城市发展 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个世纪八十年代,由于改革开放的促进,中国的城市建设步伐空前地加快,每个地区的行政单位都将经济产业作为当地发展的第一要务,为了建设更多能够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的工程,政府将大量的老建筑拆除,其中不乏具有很高艺术价值的建筑。

这些历史遗产的丢失让许多国内城市规划专家忧心忡忡,他们奋不顾身的站出来反对,平遥古城,周庄就是在那一个时期被国内著名城市规划专家阮仪三教授从挖掘机下抢救过来的而之后,由于这些没被破坏的古城吸引了大量的游客,推动了当地的经济发展,再加上人们对过去历史的怀念,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这一课题被大多数人所接受并慢慢重视起来1 1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现状和问题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现状和问题自 1982 年至现在,全国公布了三批共 113 座历史文化名城,这些文化名城被分为古都型、传统风貌型、风景名胜型、地方级民族特色型、近现代史迹型、特殊职能型、一般史迹型等七类而全国大多数的城市在制定近期规划时,都将历史遗产的保护作为其重要内容,各地也争先恐后申报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但是在这一过程中,原本出发点为保护的行为却又使脆弱的历史文化遗产遭到更大破坏在一些历史文化名城的开发中,出发点大多不是要保护当地的文化遗产而是为了追寻经济利益当初险些被政府遗弃的周庄,在经过阮教授的保护规划后,成为了江南水乡的一个代表,当地政府的名片,在这里人们可以体上验江南小桥流水人家的一种淡然的生活方式,许多游客也慕名而来,周庄从开始默默无名的小镇发展到一个年游客人数达 370 万人次的重要景点。

旅客的增多让当地居民看到了商机,他们舍弃了原本的生活方式,开起了餐馆,买卖起当地的工艺品,曾经静谧的小村镇成为了一条仿古商业街过度的商业开发让小小的周庄不堪重负,徒有江南的古民居却丢失了一种人文关怀一个地方发展经济是无可厚非的,但是开发要注意正确的方法,目前中国历史文化名城还面临着一个问题,那便是没有一种正确的规划方案政府大多时候只保留一些较有名建筑物作为地标,把建筑物周边的一些历史遗迹拆除,这样做导致这些单独的遗迹被淹没在钢筋混凝土的海洋中,同时也丧失了历史风貌的完整性,丧失了文化底蕴例如我的家乡酒泉,过去保留的完整城墙因为开发城市全部拆除,现在只留下零散的一些建筑物,两千多年古城的影子已经荡然无存另外,在政府对历史建筑物作保护时没有经过专业的规划,常常画蛇添足,弄巧成拙,在对古建筑物修复的时候不注重建筑物的原真性,我们常常能看到在原本朴素的古建筑上出现十分鲜艳的油彩,这样极大的破坏了建筑物的历史沉淀在一些城市中,政府还修建了许多刻意模仿的古建筑物,但是与周围的环境极不相称,显得不伦不类这些都表明政府在对待城市历史遗迹时没有正确科学的方法2 2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时的城市文化缺失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时的城市文化缺失上述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中的问题,归根结底是因为在对历史文化遗迹的保护过程中,我们只注重遗迹,而没有注重保留当地的文化。

城市文化对于一个城市来说远大于作为实物的遗迹,历史遗迹只能算一个承载,而城市的文化才是城市的灵魂之前所说的周庄便是在开发城市时,只关注了眼前的经济利益,而放弃了城市内在的文化许多人在游览各地时,想体会到的是当地的一种独特民风,一种独特的地域文化,政府在开发时往往忘记这一点,导致那些独具魅力的古城丧失了文化底蕴,许多人在游览时确实看到了江南古镇的形象,但是却总感觉少了一种内涵城市文化本身具有独特的地域性,每个地方的文化都有自身的特点看到周庄我们想到江南水乡,看到外滩,我们想到大上海的繁华,看到故宫我们想到帝王之都北京,看到竞技场我们想到古罗马的帝王文化正是因为每座城市有自己的文化内涵,所以才散发出特殊的文化品格和精神气质,这种有历史沉积和文化凝结产生了魅力才真正吸引我们去品味这些城市,现在在开发城市时,政府往往丢弃了原有的城市文化,以为一些残砖片瓦就可以让自己跻身文化名城之列有些城市在对待这类问题上甚至出现了张冠李戴的行为,把本不属于自己城市文化的东西强加在自己头上,比如,近日有关城市发展的调查显示,有 655 个城市正在“走向世界” ,183 个城市要建“国际性大都市” ,这些口号实际上是一种错误的城市文化定位,都想成为上海纽约一样的大都会就等于抛弃了自己城市的历史文化。

现在许多城市还建造了一些仿欧式建筑,美其名曰异国风情,但实际上是对自身文化的否定和破坏这些抛弃城市文化的开发最终只能起到反作用,要想使城市具有更强的竞争力,就必须在尊重城市自身文化的基础上进行开发,与此同时城市文化又会反作用于城市的建设,由此形成良性循环3 3 城市文化的作用城市文化的作用一个良好的城市文化有很重要的作用,首先,城市文化才是真正塑造城市形象的东西,而并不只是文物古迹现代化的设施与高楼大厦能给城市一种繁荣的景象,但是城市文化这一无形的力量却比这些物质设施的影响更加深远,它能提升一个城市的品味和气质,能让城市从精神层面感染人,一个有品位的城市会孕育出有品位的城市居民,沙里宁曾说过:“让我看看你的城市,我就能够说出这个城市的居民在文化上的追求是什么 ”我们可以看看世界著名的一些文化名城,不难发现它们的市民都会有这座城市文化历史沉淀的深深烙印,例如巴黎,这座巴洛克气味浓重的欧洲城市就有一种浪漫主义的文化色彩,而巴黎市民的文化内涵也如同那些建筑物和雕塑一样深厚也许巴黎不如纽约那样现代,但是它的品味和城市文化之高却是少有人能及的城市文化还能创造城市特色,当今世界,尤其在中国,城市几乎千篇一律,少有的几个有特点的城市也慢慢走向平庸和普通。

一座值得让人留恋的城市应该是一个有特色的城市吴良镛曾在《城市特色美的认知》一文中说道:“一般人往往会有类似的经历:某些具有特色的城市,曾经在某方面给自己留下难忘的印象 ”而这些所谓的城市特色其根本就是与众不同的城市文化,城市文化不像城市中建筑设施那样速成,而是因为其地域不同,所经历的历史不同,经过千百年的沉淀得来的,由于经历了岁月的雕刻,城市文化远远高于人类自身的行为,只有我们顺应城市文化,让城市自身的文化来主导城市的建设发展,城市才能具有不可磨灭的特性在世界上有许多历史文化名城,但是每一座都不一样,我们可以看到这些城市的发展充满着对城市文化的深厚感情,处处体现着人文关怀如英国的巴斯,虽然只是一座小镇,但是因为数百年形成的温泉文化,成为有名的历史名城,再比如德国的特里尔,历史上曾是神圣罗马帝国的首都,小小的城市里就有着数座教堂,浴场和竞技场,被称作第二罗马有些城市由于自身鲜明的城市特色甚至有了自己的城市颜色:红色的锡耶纳,金色的维也纳,灰色的巴黎城市的这些鲜明的特色让城市流芳于世,城市的文化让城市的特色越来越浓厚城市文化最终可以带动经济的发展通过对城市品位的提升,城市特色的塑造,城市文化让城市更具竞争力,在这个商业气息浓重的世界中立于不败之地。

得益于优良的城市文化,城市的魅力吸引各地的人慕名来体验,来瞻仰,这样自然会带给城市更多的商机,更多的收入,深层次上,这也会免费为城市做宣传,让更多的人知道这座城市除过这些直接的利益外,城市文化还会提升一种软实力,通过对城市居民的文化熏陶和人文关怀,城市赋予了居民更多的幸福感,使居民对城市产生深厚的情谊,居民将城市赋予的又反馈给城市,把城市建造的更加美丽,这又是一种良性循环我们可以找到许多人在外出闯荡有所成就后总是怀有桑梓之情,将自己所得奉献给家乡,这便是城市文化软实力的印证4 4 结语结语如何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如何建立历史文化名城?如何让城市腾飞?这一直是当代人所困惑的问题在走过许多弯路,遭遇到难以越过的瓶颈后,我们应当认识到城市文化的重要性就如芒福德所说:“城市——诚如人们从历史上所观察的那样——就是人类社会权利和历史文化所形成的一种最大限度的汇聚体 ”捡起我们丢弃的城市文化,在城市文化与世俗的权利与利益之间找到平衡点,并且将城市文化作为发展的基石、核心的竞争力,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将城市从钢筋混凝土和焦炭中解放出来,才能让城市成为一个“神圣的精神世界” 参考文献参考文献[1] (美)刘易斯·芒福德著;宋俊岭,倪文彦译.城市发展史——起源、演变和前景[M].北京:中国 建筑工业出版社,[2] (美)刘易斯·芒福德著,宋俊岭等译.城市文化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3] 孟超,何跃.重庆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城市文化建设[A].重庆邮电大学学报,2010,第 22 卷第 2 期 [4] 李睿,廉大伟,杨祖一.城市文化遗产与城市文化 [5] 赵永波.对城市文化遗产保护的几点思考 [6] 汪寿松.论城市文化与城市文化建设[A] SOUTHERN FORUM Sep,2006 NO.3。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