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广州沙面导游词3篇

枫**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13.50KB
约4页
文档ID:469346181
广州沙面导游词3篇_第1页
1/4

广州沙面导游词3篇广州沙面导游词篇一沙面曾称拾翠洲在广州城区西南,原是珠江冲积而成的沙洲,故名 宋、元、明、清历代为国内外通商要津和游览地鸦片战争后,清咸丰十一年(1861年)后沦为英、法租界现为广州重要商埠 沙面是广州著名的旅游区、风景区和休闲胜地绿化较好,有古树150多株,空气清新,环境卫生甚佳,可以称得上是广州的世外桃 建筑方面,多为19世纪末建造,并带有西方风格,基本上都是文物建筑现在的美国驻广州总领事馆也同样位于沙面岛,这使得沙面岛上有不少外籍人士在此办公沙面岛上有150多座欧洲风格建筑,其中有42座特色突出的新巴洛克式、仿哥特式、券廊式、新古典式及中西合璧风格建筑,是广州最具异国情调的欧洲建筑群该建筑群于1990年国家建设部、国家文物局、中国建筑学会核定公布为全国近代优秀建筑单位1996年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97年,国务院将沙面列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区广州沙面导游词篇二沙面可能是中国最富有欧陆风情的地方,位于荔湾区珠江白鹅潭北岸,是一个椭圆形的小岛,面积为0.3平方千米的弹丸之地最近由于其岛上西方古典主义建筑群颇具特色,而被评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被称之为“羊城第九景”。

沙面原为珠江冲积而成的一个沙洲,早期称为中流沙、拾翠洲此地自宋至清代均为广州对外通商要津鸦片战争后清政府被迫同意把沙面“租”给英、法帝国主义,该地沦为英法租界,改为现名1859-1862年挖掘沙面涌时,将沙面与珠江北岸隔开,只在东面架设一座石桥与北岸相通现在沙面有沙面北街、沙面大街和沙面南街3条东西走向和沙面一至五街5条南北走向的共8条主要街道和马路而在东、北、西三面则分别有东桥、西桥、新西桥等与六二三路相通岛上绿树成阴,环境幽雅,有胜利宾馆、沙面宾馆、白天鹅宾馆、广州国际海员俱乐部、波兰驻广州领事馆、朝鲜输出入商业、中波轮船股份公司广州办事处、沙面网球场、沙面游泳场等建筑和外事单位及体育娱乐设施沙面在中国近代史上有着重要意义,所以沙面最值得关注的是其控制规划区,也即属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范畴的,包括有近代沙面建造的外国租界建筑群在内的范围这片地方,1859年划为外国租界后,陆续便设有英、法、美、德、日、意、荷、葡等领事馆及银行、洋行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由国民党政府接管旧建筑中不少为西洋的古典格局1959年周视察沙面时便指示要妥善安排、保护旧貌,作为半殖民地的历史见证,并可开放为旅游区供游人参观。

广州沙面导游词篇三在许多广州人眼里,沙面可能是广州最有意思的地方,来这里主要是看建筑这里的建筑向人展现着19世纪英法租界地的欧陆风情,环境极美,很适合漫步其中,抑或是文艺青年们拍照因为处处都是风景,你时不时可以在这见到拍婚纱照的新人,可以感受到那份幸福若有兴致,也可以等到华灯初上,找一家咖啡馆,沉思往事,遥望天鹅潭,别有一番情调沙面的街头巷陌漫布着雕像、凉亭、花圃、木椅和喷水池等西式街道的元素,岛上有150多座欧洲风格建筑,其中有42座特色突出的新巴洛克式、仿哥特式、券廊式、新古典式及中西合璧风格建筑,是广州最具异国情调的欧洲建筑群比较知名的建筑有:沙面大街2号-6号的楼房,俗称红楼,原是海关洋员华员俱乐部,高三层,红砖砌筑,南面和北面建有尖顶阁楼,仿19世纪英国浪漫主义建筑风格沙面大街54号的建筑,原是汇丰银行,仿西方古典复兴建筑风格,高四层,二层的外墙砌有通柱到三层顶,在西南面楼顶建有穹窿顶的亭子沙面大街48号的楼房,是最具代表性的券廊式建筑,高三层,钢筋混凝土结构,四周的走廊均为券拱形,外墙刷水洗石米沙面大街14号的露德天主教圣母堂,规模虽小,结构简单,但在其入口处仍然为仿哥特式。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