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突破等温线及应用全面突破等温线及应用一、等温线相关基础知识基础知识篇说一说结合已经学过的相 关知识,请你说说 左边等温线图有哪 些特征?提 示数值特征分布特征走向特征基础知识篇数值特征1、同线等温:同一条等温线上各点气温相等相邻的 两条等温线,温差相同 2、同一幅等温线图上,相邻两条等温线之间的数值差 为零或相差一个等温距 3、疏密代表温差大小: 一般情况下.等温线分布密集的地区温差较大.反之温差较小 基础知识篇分布特征一般说来,等温线的分布 不会出现相交,在很多时 候呈现一种大致平行的分 布特征,且由低纬向高纬 ,或由沿海到内陆呈某一 单调性有的地方分布均 匀、平直,有的地方有疏 有密,曲折3、北半球冬夏季等温线弯曲方向有什么不同? 为什么?七月一月冬季,陆地向低纬凸出,海洋向高纬凸出 夏季,陆地向高纬凸出,海洋向低纬凸出 比较一月和七月等温线分布特征从世界和我国等温线分布图上可以得出等温线 的分布与温差大小的时间变化规律 (1)冬密夏疏:冬季等温线分布比较密集,夏季等 温线分布比较稀疏,这是因为冬季温差较大,夏 季温差较小 (2)温带密,热带疏:温带地区等温线分布比较密 集,热带地区等温线分布比较稀疏,这是因为温 带地区的气温差异大于终年高温的热带地区。
(3)陆密海疏:陆地上的等温线分布比较密集,海 面上的等温线分布比较稀疏,这是因为陆地表面 形态复杂,海洋表面性质均一例1】下图为某地的等值线图,等值线的数值由北向 南逐渐降低,若该图为等温线图,E所在区域为陆地;F所 在区域为海洋,则该图表示( ) A.北半球一月等温线 B.北半球七月等温线 C.南半球一月等温线 D.南半球七月等温线【解析】图中等温线的数值 由北向南逐渐降低,这表明该 图表示南半球;E所在区域为 陆地,此时陆地等温线向高 纬凸出,这表明陆地气温相对 较高,应为南半球的夏季 即1月份 【参考答案】C基础知识篇走向特征1、大势:东西走向(大 致和纬线相平)2、局部:大致和海岸线平行呈闭合状向南(北)凸出基础知识篇想一想3、请你告诉大家,等温线大势走向是由什么决定 的?而局部等温线为什么“不走直路走弯路”?1、你想过是什么原 因使得:无论是1月还 是7月,同一经线上高 纬地区温度小于低纬 地区吗? 2、从等温线的疏密状况中你能得出什么结论吗?影响气温的主要因素纬度位置、海陆位置、洋流性质、地形地势等1、观察世界一月和七月等温线分布的规律及大致的走向 ?※※等温线分布的一般规律及成因等温线分布的一般规律及成因(1)世界气温分布从低纬向两极递减。
主要是受太阳辐射的影响2)南半球的等温线比北半球平直因为南半球海洋广阔3)等温线在陆地或海洋上会弯曲这主要是由海陆热力性质差异造成的你知道世界上气温最高和最低的地方在哪吗? 世界最高气温出现在撒哈拉沙漠, 最低气温出现在南极洲基础知识篇分享等温线的分布和走向规律及其影响因素由低纬向高纬递减1、递变方向影响因素:太阳辐射 (纬度差异)北半球2、等温线与纬线基本平行影响因素:太阳辐射由低纬向高纬递减(纬度差异)3、等温线大体与海岸线平行:基础知识篇影响因素:受海陆分布影响4、等温线与等高线平行或与 山脉走向平行:影响因素:受地形的影响【例】下图为山东丘陵地区等温 线图,造成这种分布的主导因素 是 A.纬度位置B.海陆位置C.地形 D.洋流24℃26℃28℃B3.E处等温线向北弯曲的主要原 因是A.地形影响 B.大气环流 C.太阳辐射 D.人为活动A4.从气温分布情况判断,F处(图中阴影部分) 不可能为( )A.山峰 B.盆地 C.湖泊 D.城市A基础知识篇5、等温线弯曲如果等温线向低纬弯曲→ 该地气温较同一纬度低→冬季大陆海 洋冬季大陆0℃-2℃-4℃气 温 低夏季海洋如果等温线向高纬弯曲→ 该地气温较同一纬度高→暖流经过海 洋暖流经过8℃10℃12℃气 温 高12.影响图中A、B两点气温不同 的主要因素是①太阳辐射 ②大气环流 ③海陆位置 ④地形 ⑤ 洋流 A.①③ B.②④ C.③⑤ D.④⑤C基础知识篇如果等温线向低纬弯曲→ 该地气温较同一纬度低→地势较高平 原12℃10℃8℃山 地气 温 低知识梳理如果等温线向低纬弯曲→该地 气温较同一纬度低→反之亦然高高低低影响因素:海陆分布、洋流、地形地势基础知识篇 6、等温线封闭全年冷中心:山地2℃0 ℃夏季热中心,冬季暖中 心:盆地18℃ 10℃城市热岛效应25℃20℃下图所示为一假想地区某月等温线分布。
图中P处 因受地形影响气温出现异常读图完成6~8题6.图中P处的气温可能为 A.20℃或16℃ B.23℃或14℃ C.17℃或18℃ D.19℃或15℃ 7.该图所示可能是 A.北半球的2月 B.北半球的8月 C.南半球的2月 D.南半球的8月 8.仅从气候因素考虑,若要在M、N两地中选一地点建海滨浴 场,正确的方案及理由是 A.M地:气候温和湿润 B.M地:夏季晴天多,日照 充足 C.N地:气候温和湿润 D.N地:夏季晴天多日照 充足B C D基础知识篇7、等温线疏与密→温差小与大例:我国冬比夏密,山地比平原密,洋流交汇 处密8、等温线平直与曲折→地表状态例:平直→地表平坦(海洋、平原)曲折→ 地形复杂(山地)表现等温线示意反映实质影响因素太阳辐射由低 纬向高纬递减不同季节受海 洋影响程度不 同,气温由沿 海向内陆递变气温分布高纬低、低纬高,南北差异较大气温分布近海 温高,内陆温 低,海陆差异 较大①大致与纬 线平行②大致与海 岸线平行1)等温线的走向:表 现 等温线示意反映实质影响因素③大 致与 等高 线平 行与山脉走 向、高原 边缘平行气温因海拔变化 而变化,高地降 温导致等温线延 伸发生急转弯曲盆地闭 合曲线盆地夏季不易散热 成为炎热中心,冬 季山岭屏障导致温 暖中心山地闭 合曲线山地气温垂直递 减,冬夏均为相 对的低温中心向高山气温 较低,向平 地气温较高盆地内部气温 较高,外围高 山气温较低向高山顶部气 温降低,向山 麓方向气温升 高归纳与总结等温线的判读等温线的判读等温线的判读等温线的判读南水北调中线沿途地区1月等温线分布图问题: (1)描述图中-4℃等温 线的走向特点。
(2)图中F、H两地气 温比两侧地区 (高低 )的自然原因是___ (3)图中丹江口水库 出口处和北京两地的平 均温差约为______℃, 其主要原因是______ 面对考题,我们如何才能由“烦而 乱”转向“繁而不乱”?方法技巧篇五步走认真阅读等 温线步骤1 1步骤2 2步骤3 3地理现 象特征联系、提取 相关地理知 识推导分析结合材料背 景分析、判 断、评价结论步骤4 4步骤5 5方法技巧篇南水北调中线沿途地区1月等温线分布 图读什么1、读数值范围与极值 2、读延伸方向和递变方向 3、读弯曲状况 4、读疏密程度 5、读局部小闭合注意:不是每一个题目都要进行“五读”,要视问 题而进行“有效阅读”方法技巧篇南水北调中线沿途地区1月等温线分布图问题:(1)描述图中-4℃等 温线的走向特点 (2)图中F、H两地气温 比两侧地区 (高低)的 自然原因是__ (3)图中丹江口水库出 口处和北京两地的平均温 差约为______℃,其主要 原因是______ 1、读数值范围与极值 2、读延伸方向和递变方向 3、读弯曲状况 4、读疏密程度 5、读局部小闭合南水北调中线沿途地区1月等温线分布图问题:(1)描述图中-4℃等 温线的走向特点。
(2)图中F、H两地气温 比两侧地区 (高低)的 自然原因是__ (3)图中丹江口水库出 口处和北京两地的平均温 差约为______℃,其主要 原因是______ 1、东半段呈东北--西南走向,西半段呈东—西 走向,局部向北凸出2、高 河谷地形3、8 纬度差异归纳与总结等温线的综合判读与应用等温线的综合判读与应用等温线的综合判读与应用等温线的综合判读与应用等温线的综合判读与应用实际应用篇上图表示我国某地区7月份平均气温的分布,读图完成下 列要求1)写出P1 、P2 两地的气温T1 、T2值范围:℃<T1< ℃ ℃<T2< ℃ (2)导致该地区等温线如此分布的主要因素 是 (3)根据等温线分布判断地形特征:AA′属于 ; BB′属于 实际应用篇上图表示我国某地区7月份平均气温的分布,读图完成下 列要求 (1)写出P1 、P2 两地的气温T1 、T2值范围:℃<T1< ℃ ℃<T2< ℃ (2)导致该地区等温线如此分布的主要因素 是 。
(3)根据等温线分布判断地形特征:AA′属于 ; BB′属于 8122428地形盆地(洼地)河谷(谷地)例.右图表示某研究 小组实测的上海市某日 14时气温分布状况读 图完成下列要求: (1)在图中补绘 35.0℃、35.5℃的两条 等温线 (2)简述上海市此时 气温的分布规律实际应用篇例.图10表示某研究 小组实测的上海市某日 14时气温分布状况读 图完成下列要求: (1)在图中初绘 35.0℃、35.5℃的两条 等温线 (2)简述上海市此时 气温的分布规律实际应用篇(2)城区高,四周低(或由市区向郊区递减)实际应用篇M年平均气温等线及数值例:读下图,回答 问题: ⑴图中M处的气 温值应在_____ _之间,其气温高或 低的原因是____ _____⑵试分析影响图中A 、B两处等温线分布的 主要因素BA1、此图比例尺为二千万分之一,我国西北某地区平 均气温等温线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⑴判断两大区域地形种类:甲地区是________,乙地 区是________ ⑵比较说明乙地东北侧与西南侧的坡度有什么不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盆地 山地东北坡缓 西南坡陡0 ℃-5 ℃ -10 ℃5 ℃ 10 ℃0℃D【【例例1 1】】读读读读我国局部我国局部1 1、、7 7月份平均等温月份平均等温线图线图线图线图 ,回答,回答 ((1 1)-()-(3 3)。
例:上面两图说明了什么问题?( )冬季南北温差大,夏季普遍高温谢谢!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