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第二章 实验心理学的诞生实验心理学的诞生与冯特的贡献与冯特的贡献黎黑19世纪产生了三种心理学: 意识心理学(冯特) 无意识心理学(弗洛伊德) 适应心理学(詹姆斯)本章重点:1、冯特心理学的体系及内容2、冯特心理学的特点3、冯特在心理学史上贡献及其局限性4、艾宾浩斯对记忆研究第一节第一节 冯特生平与著作冯特生平与著作一、冯特生平 威廉·冯特(Wilhelm Wundt,1832—1920 ),实验心理学的创建者,是结构主义心理学派的奠基人二、冯特的主要心理学著作 《对感官知觉理论的贡献》1858-1862《关于人类和动物心灵的讲演录》1863《生理心理学原理》1873—1874《心理学大纲》1896《语言史与语言心理学》1901《民族心理学》1900--1920 第二节第二节 冯特的心理学体系冯特的心理学体系一、冯特心理学的理论体系 冯特心理学体系包括个体心理学和民族心理学两大部分 1.个体心理学,即实验的心理学,主要研究个体意识过程 2.民族心理学,即社会的心理学,主要研究人类共同生活方面的复杂精神过程。
二、冯特心理学的主要内容二、冯特心理学的主要内容1、心理科学观(心理学性质) 心理学是一门自然科学(心理能够通过实验方法而被带入自然科学的领域);心理学与生理学的关系最为密切生理学的研究给了心理学许多启示,其研究方法和实验精神可为心理学所用;冯特把自己的实验心理学看成是一种纯科学,他不主张进行应用研究 二、冯特心理学的主要内容二、冯特心理学的主要内容2、心理学的对象 冯特认为,心理学是一门研究直接经验的科学经验包括经验主体(自身)和经验客体(对象)两个因素从经验主体看,感觉、感情、意志等心理过程是主体直接经验到的,是直接经验,这是心理学的对象;从经验客体来看,人对于外部世界的经验是通过间接经验推论而认知的,是间接经验,它是自然科学的对象二、冯特心理学的主要内容二、冯特心理学的主要内容 3、心身关系的理论 冯特主张心身平等论他认为心理过程和大脑的生理过程是两个独立的系列,二者有一致的协调,但不存在因果关系 二、冯特心理学的主要内容二、冯特心理学的主要内容4、心理学的研究方法(1)实验内省法 内省法,就是通过个体对自己内心活动进行观察、体验和陈述来研究其心理活动的方法。
所谓实验内省法即借助实验进行内省的心理学方法二、冯特心理学的主要内容二、冯特心理学的主要内容4、心理学的研究方法(2)民族心理学的方法 民族心理学方法,是指冯特利用人类历史文化资料来研究社会心理学的一种特殊方法 4、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3)产品研究法 冯特运用心理产品分析法对语言进行研究,提出一种心理语言学的理论 他认为语言可以分为两个层面:一是由一个有组织有联系的说或听的声音系统构成的语言外部形式;二是由深层的认知过程构成的语言内部形式前者是深层认识过程的表达,后者是组织说话者的思想,为发音做好准备,使听者能从所闻中提取含义 在语言表达上在语言表达上,认为说话必须有一个想要表达的整体观念或心理完型,然后向一个由词的有序结构组成可表达句子的转换过程 在言语理解上言语理解上,冯特认为这是一个逆行的过程,此时需要的不是统觉分析作用,而是统觉的综合作用听者是在心中对听到的句子里的单词和语法结构来重新建构出说话者力图表达的心理完型此外,冯特还对手势语、语言起源、原始语言,音韵学以及意义转换等进行了论述。
5、心理学的任务 冯特认为,心理学的任务就是研究心理复合体的元素及其构成的方式和规律 (1)心理元素的分析 感觉和感情 (2)心理复合体的结构 感觉组成的心理复合体称为观念; 情感组成的心理复合体称为感动 兴奋 c 松驰 f 愉快a 不愉快b n(零点) e 紧张 d 沉静 冯特的感情三度说冯特的感情三度说二、冯特心理学的主要内容二、冯特心理学的主要内容 5、心理学的任务 (3)心理复合体的形成及其基本规律 冯特认为各种心理复合体是通过联想和统觉而形成的。
四种基本形式: 融合、同化、复合、相继联想①融合是把若干个心理元素融为一体;②同化是指两个差异很小的物体处于彼此熟悉的关系中往往会产生等同性的观念;③复合是不同感觉间的联想;④相继联想则是记忆过程的联想 统觉即把印象提高到注意焦点或意识中心的过程 第三节第三节 对冯特心理学思想的评价对冯特心理学思想的评价 一、冯特的历史贡献一、冯特的历史贡献 1、使心理学成为“科学的一个新领域” 2、创立心理学实验室和实验心理学 3、培养了一支国际心理学专业队伍 二、冯特的历史局限二、冯特的历史局限 1、内省主义倾向 2、具有元素主义倾向第四节第四节 其他心理学家对实验心理学的贡献其他心理学家对实验心理学的贡献一、艾宾浩斯 艾宾浩斯(Hermann Ebbinghaus,1850--1909)德国实验心理学家,也是现代联想主义的开创者 艾宾浩斯关于记忆的研究主要有三个方面的重要贡献 1、对记忆做了定量的分析 2、对记忆保持与遗忘规律的发现。
3、对联想开展了实验研究二、格奥尔格二、格奥尔格··缪勒缪勒1、格奥尔格·缪勒 格奥尔格·缪勒(Georg Elias Müller,1850—1934,又译吉·伊·缪勒),与冯特同时代的德国心理学家 缪勒的主要研究: 1)关于心理物理学的实验研究 2)关于记忆的实验研究 3)视觉研究 波林:“就影响及学派而言,缪勒仅次于冯特而 已 2 2、缪勒几位有成就的学生、缪勒几位有成就的学生[舒曼、乔斯特、杨施、鲁滨、卡茨](1)舒曼:研究特长是关于视觉的空间知觉研究,与格式塔心理学有着某些联系 (2)乔斯特:采用“无误联想法”得出了乔斯特法则,即若给与新旧两种联想同样的复习次数,那么旧联想的保持效果要优于新联想2 2、缪勒几位有成就的学生、缪勒几位有成就的学生(3)杨施:首次提出“遗觉象”的概念,认为可以按照遗觉象来划分人格类型4)鲁宾:丹麦著名心理学家,哥本哈根学派奠基人,将视觉的结构分为图形与背景两部分,并认为二者可相互转化,该观点后为格式塔心理学所吸收 (5)卡茨:以研究颜色现象闻名指在刺激消失后指在刺激消失后遗留下来的清晰留下来的清晰视觉影像。
依此可将人格分影像依此可将人格分为整整合型(合型(B型:型:记忆影像影像经验生生动))和非整合型(和非整合型(T型:型:记忆影像影像经验显示不生示不生动)复习与思考复习与思考1、实验心理学是怎样产生的?2、冯特心理学的特点的理解3、冯特心理学的主要内容5、怎样认识冯特在心理学史上的贡献及其局限性?6、艾宾浩斯对记忆的研究的贡献和问题7、冯特为什么被看着心理学建立的创始人?。